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 认识论 1 偶考点 哲学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然界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 常考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意识的能动作用 实践的概念 特点 真理的客观性3 必考点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 复习哲学的基本知识时 要把握 两对关系 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认识 两种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理解 一个作用 真正哲学的作用 唯物论要认识 一种方法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两个概念 物质和意识 三对关系 物质与运动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认识论要明确实践与真理两个概念 明确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2 训练时 要关注结合名家名言考查哲学的概念 作用和哲学的基本派别 结合社会经济 政治 文化方面的发展变化考查物质与运动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结合科学理论的发展 最新科学发现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真理等相关知识点 一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展开的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3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二 世界的本质1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1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区别 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 喜欢不喜欢 知道不知道 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 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 相对于意识来说 它是第一性的东西 不包括精神 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 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 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对任何人来说 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 还有精神 意识现象 联系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 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 意识现象 2 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 不能将二者等同 二者是共性与个性 一般与个别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 物质的唯一特性 根本特性 物质的固有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 根本特性 是客观实在 物质的固有属性是运动 2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 规律的含义 客观性与普遍性 1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固有的 不是主观添加的 如乌鸦报丧 本质的 不是现象的 如苹果落地 必然的 不是偶然的 如守株待兔 稳定的 不是易变的 如价格波动 2 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原理内容 规律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 必须遵循规律 而不能违背规律 要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 否则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 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于人类 3 关于规律认识的几个易错点 不能认为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规律具有客观性 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规律都是客观的 不能说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规律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但人可以发现 认识和利用规律 但不能发明 创造 改造 改变 消灭规律 规律与规律性现象不同 规律是一种本质的联系 一些规律性现象不能称为规律 它们是受规律支配的现象 如水往低处流 苹果落地等现象是受万有引力规律支配的现象 规律和规则 守则 纪律 规范等 要区别开来 前者是客观的 不可改变的 后者是主观的 可以改变的 后者是根据一定的客观规律制定的 自然科学中的定律 定理 公理 公式不是规律 如万有引力是规律 而万有引力定律却不是规律 哲学上讲的规律与具体规律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不能认为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 万古不变的 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规律会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 内容及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不能认为规律有好坏之分 规律是客观的 其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因而规律无好坏之分 规律可以给人带来积极的作用 也可以带来消极的作用 但不等于规律有好有坏 4 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 原理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 按规律办事 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 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2 方法论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 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做到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 物质与意识1 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形式是主观的 2 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 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都对客观存在具有反作用 只不过二者性质不同而已 3 意识的本质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4 由于时间 地点 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差异 人们的意识会存在差异 5 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 而不是人脑 人脑仅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2 物质决定意识 1 原理 从意识的起源看 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 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 人脑的机能 从意识的内容看 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因此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物质是本原的 意识是派生的 物质决定意识 2 方法论 要求我们想问题 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3 意识的反作用 能动作用与主观能动性 四 实践与真理1 有关实践概念的几个易错点 1 实践的主体是人 动物的本能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 2 实践的对象不是整个世界 而是客观世界 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3 实践的性质是 活动 实践是介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桥梁 是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4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 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 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 如革命 改革 国家方针政策制定 法律制度的实施等 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2 实践的特点 1 客观物质性 首先 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 实践的主体 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 是客观的 其次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 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 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 人们可以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资料 人可以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3 社会历史性 社会性 强调的是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历史性 强调的是人的实践活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 人类实践的内容 形式 规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体现了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贯穿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 3 正确把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 意识源于物质 和 认识源于实践 意识源于物质 主要指意识反映的内容源于物质世界 认识源于实践 指认识形成于实践中 两者是从不同角度讲的 并不矛盾 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因此两者又是相通的 但不可混淆搭配 如不能说 认识源于物质 2 认识的来源 和 获得认识的途径 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 就是实践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 一是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二是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 4 真理的特点 1 客观性 绝对性 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能混淆 真理是客观的 是因为其反映的内容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真理是客观的 是因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实践本身也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2 唯一性 一元性 同一个确定的对象 只能有一个真理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它不因权力 地位而改变 3 相对性 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 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这里的条件和范围从空间上讲 即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 某一层面的正确认识 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离开这一特定的过程 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1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提示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因人而异 所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因此哲学并非都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2 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 提示 哲学是对自然 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 哲学并非是包罗万象的 科学之科学 3 唯物主义是完全正确的 提示 唯物主义对于世界本原的回答是正确的 但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都脱离了辩证法 没有坚持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4 物质是看得见 摸得着的 提示 物质反映了事物的共性 是事物的本质 所以物质藏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之中 并通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呈现出来 所以我们看得见 摸得着的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5 静止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提示 静止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运动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 6 规律能被创造和消灭 提示 规律具有客观性 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 人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7 虚幻的意识并没有脱离客观存在 提示 虚幻意识只不过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虚幻反映 离开客观存在根本产生不了意识 8 尊重客观实际就能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提示 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但要尊重客观实际 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和利用规律 切实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9 真理中包含谬误 谬误中包含真理 提示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谬误是不符合客观对象的认识 真理与谬误有着明确的界限 并非相互包含的关系 热点考向1哲学的基本内涵及作用 典题训练 1 2012 天津文综 2011年 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 一位非凡的创新者 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 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 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 苹果 更在于他对 智慧之学 的情有独钟 乔布斯说过 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 古希腊哲学家 一个下午的相处 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 工作 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 去追求更多的真 善 美 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a b c d 解析 选b 材料中乔布斯的成功与他把苏格拉底的原则 哲学的智慧 运用到生活 工作 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有关 说明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人际关系运用 入选 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生活 工作 学习中的运用 入选 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 乔布斯的创新实践说明了这一点 入选 观点错误 不选 2 2013 江苏单科 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 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 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人和民间组织对此持激烈的反对态度 他们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 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从中可见 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 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 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a b c d 解析 选c 题干中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有人支持 也有人反对 主要是受到世界观 价值观的影响 正确 题干没有涉及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影响 不选 认识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过程 错误 拓展提升 复习攻略有关哲学基本内涵及作用的复习方向1 从知识的考查看 试题立足于哲学的内涵与作用 重点考查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学的作用等 2 在复习中 要多留意一些思想家 哲学家对世界的看法和思考 联系一些名人的具体事例 加深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及对哲学功能和作用的理解 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 理论剖析1 哲学的性质 1 人的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哲学也有真理与谬误之别 从肤浅到深刻 从谬误到真理 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方向 也是哲学追求的目标 2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如果认为哲学是 关于世界观的正确的学说 意即错误的 理论化的世界观知识不属于哲学 这就缩小了哲学的外延 是对哲学的曲解 3 哲学具有阶级性 哲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 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 2 哲学的作用 1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 使人聪明的学问 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 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3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 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 更新人的观念 解放人的思想 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动员和掌握群众 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人生的根本指南 是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的精神武器 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益处 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对点小练 邓小平说 光靠物质条件 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 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 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革命和建设中的强大精神支柱 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先进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a b c d 解析 选c 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作用作了正确描述 c项正确 马克思主义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 不是物质力量 不选 先进社会意识的作用是积极的 但是指反作用 并非决定作用 不选 热点考向2世界的物质性与意识的作用 典题训练 1 2012 江苏单科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 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一旦进入社会领域 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 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a b c d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 社会生活的本质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 主要得益于它坚持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坚持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故 应选 题干讨论的是人类社会 而不是自然界 不选 与题意不符 2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2012年 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 研制成第一片 人造树叶 这片 树叶 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 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人造树叶 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 创造性 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 b c d 解析 选c 意识无论反映事物的现象 还是反映事物的本质 都具有能动性 创造性 错误 科学家根据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 人造树叶 体现了 人在发挥意识的创造性时 必须以尊重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为前提 观点错误 拓展提升 复习攻略物质和意识的复习重点1 从知识的考查看 试题立足于 世界的本质 这一主线 重点考查物质概念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等知识点 试题立足于 意识 这一主线 重点考查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知识点 2 复习本部分知识时应立足物质世界的客观性 结合意识的能动作用 熟练掌握二者的辩证关系 明确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要辩证看待意识的能动作用 既要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又要重视物质的决定作用 最后要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以及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理论剖析1 认识世界的物质性 1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2 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如果离开运动谈物质 属于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如果离开物质谈运动 属于唯心主义 3 运动的两种状态 运动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 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暂时的 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否认静止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 意识的作用 3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1 哲学依据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2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重视意识的作用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 不断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究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 安于现状 因循守旧 无所作为的思想 3 从辩证法角度分析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认识联系的普遍性 客观性 多样性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 对点小练 你最痛苦的时候 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 这句格言的寓意是 a 学习小鸟快乐生活b 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c 人的尊严在于思想d 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解析 选b 你最痛苦的时候 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 体现了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世界是客观的 b符合题意 a c d均与题意不符 热点考向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典题训练 1 2012 浙江文综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 气候类型多样 自然灾害频发 因此 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 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 b c d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律的普遍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 地质地貌等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入选 事物运动 变化 发展是有规律的 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有其内在规律 正确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不选 防灾减灾要尊重自然规律 认识并利用自然规律 而不是简单地顺从自然 说法错误 2 2012 安徽文综 荀子曰 天有常道矣 地有常数矣 君子有常体矣 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唐 杜甫 b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南北朝 王籍 c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唐 贾岛 d 草木本无意 荣枯自有时 唐 孟浩然 解析 选d 题干 常道 常数 常体 强调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四个选项具体分析如下 拓展提升 复习攻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复习策略1 本部分知识实质上是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深化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 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即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要立足于如何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2 复习本部分知识要特别注意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复习 要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要特别注意结合热点材料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如当前的金融 税收 事业单位改革等热点 理论剖析1 理解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2 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 1 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 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指导实践活动 如 草船借箭 庖丁解牛 预测彗星的回归 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等 这些都是人们利用对规律的认识 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 取得预期目的的典型事例 2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 改变或创造条件 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 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 直到变害为利 为人类造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 并不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 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 对点小练 2013年12月4日是第十三个全国法制宣传日 全国法制宣传日是适应深入发展普法要求 适应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需要而确立的 下列说法与材料所蕴涵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a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b 花在树则生 离枝则死c 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d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解析 选c 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根据客观要求而确立的 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a体现的是要坚持适度原则 b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 d体现的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热点考向4实践与认识 典题训练 1 2012 福建文综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 许多科学家认为 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 永恒定律 20世纪初 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牛顿力学的 永恒定律 神话被打破 这启示我们 a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 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 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 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的是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正确 应选 真理是客观的 具体的 有条件的 真理只有一个 b d本身说法错误 c与题意不符 2 2012 安徽文综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 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 为传染病 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 这表明 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 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a b c d 解析 选c 创造理想的世界 夸大了认识的作用 错误 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认识的改变开辟了防治疾病的新道路 体现了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正确 夸大了认识深化的意义 错误 人们发现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 体现了真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正确 拓展提升 复习攻略突破实践与认识关系的复习思路1 从知识的考查看 试题立足于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这一主线 重点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理的特点 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等 2 复习中一定要立足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掌握相关的时事材料 总结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具体经验 认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结合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 我国区域发展措施以及太空探索的实施 分析认识的发展过程 理论剖析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 在实践基础上追求和发展真理 1 真理的特点 2 追求真理的过程 对点小练 波士顿经验曲线是一种表示生产单位时间与连续生产单位之间的关系曲线 又称之为经验学习曲线 当个体或组织在一项任务中获得多的经验 他们会变得效率更高 如下图 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 真理总是有条件的c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d 认识具有反复性 无限性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从曲线看 积累越多 效率越高 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选a 其他选项与材料无关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 不管是经济领域内的改革 还是政治领域内的改革 都需要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不断深化对改革的认识 复习本专题时 要结合我国当前经济 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和成就 从辩证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 凝聚改革共识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要求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材料二 中国青年报 报道 就在各地积极酝酿实施改革的时候 敏感的媒体发现 广东省佛山市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早在多年前就悄然破冰 并以 减少机构140个 收回编制965名 的成果收官 基本实现了事业单位 政府归政府 公益归公益 市场归市场 的改革预期 材料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指出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 政事不分 事企不分 机制不活 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供给方式单一 资源配置不合理 质量和效率不高 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 监督管理薄弱 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一 生活与哲学角度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进步和认识总结 源自改革试点 并经过实践的检验 2 真理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范围 事业单位改革实施分步走 体现了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 3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事业单位改革的分步走战略 体现了人类在实践中总结认识 通过认识指导实践 再通过实践推动认识发展的过程 4 认识的发展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 不断解放思想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事业单位改革分步走的过程就是人类立足实践 推动认识发展的过程 二 其他角度1 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应该提出相应的规划 指导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 2 党坚持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提高对经济 政治改革发展规律的认识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支持人大立法 为事业单位改革提供政治保障 3 党应该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坚持 以人为本 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4 优秀文化和科学理论可以正确地指导实践 通过不断提高事业单位改革的理论探讨 树立正确的理论导向 可以指导事业单位改革少走弯路 1 在杭州市新一轮机构改革中 杭州市将通过整合行政资源 瘦身 市级部门 权限下放区 县 等一系列举措 使杭州市行政管理体制更加科学和完善 当然改革效果如何应当由老百姓说了算 这是因为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 人民群众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 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解析 选b 改革的效果如何应当由老百姓说了算的原因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为b a d与题意无关 c说法错误 2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 现代汉语词典 第6版 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 bbs gdp 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有的人反对 有的人支持 反对 现代汉语词典 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 很是惹眼 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 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 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 再国际化 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支持 现代汉语词典 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 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 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 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 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现代汉语词典 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 结合材料 运用认识论知识 说明 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 解析 首先应从认识的差异性说明产生争论属于正常现象 然后结合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等知识 说明认识在交流 碰撞中得以发展 答案 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由此产生争论是正常现象 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错误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通过争论 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 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 克服认识的片面性 促进认识的发展 1 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 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 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a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 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 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解析 选d a颠倒了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b错误 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错误 d正确地指出了哲学的作用 符合题意 故选d 2 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 气 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 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 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 一部分是看不见的 而两部分都是由 气 组成的 这种观点 a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 但缺乏科学依据b 否定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但蕴涵辩证法思想c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 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 解析 选a 张载提出以 气 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但这些观点只是可贵的猜测 缺乏科学依据 故选a 3 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 甲说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乙说 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丙说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属于 a 辩证法 相对主义 形而上学b 二元论 形而上学 辩证法c 辩证法 相对主义 两点论d 辩证法 形而上学 相对主义 解析 选a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 属于辩证法的观点 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故选a 4 意象 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例如 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 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情感和生命 落花流水春去也 天上人间 表达了国破家亡之恨 无可奈何之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抒发了浓浓的忧闷之情 幽幽的相思之苦 意象反映了 a 人们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艺术形象的主观创造b 客观事物本身存在能动性 这种能动性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c 思维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把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生产法规能力测试题集
- 2025年安全生产实践判断题及答案
- 草坪园艺技术使用中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师考试重点题库答案
- 2025年平面设计师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媒体艺术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无人机配送员初级题集
- 2025年客服招聘笔试模拟题集
- 2025年安全员C类考试核心模拟题集
- 2025年环境保护专家知识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安全员C证-安全员(C证·上海)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光伏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5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入库题库与答案
- 2025至2030医学混合成像系统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内蒙古交通集团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低压安全隐患排查
- 学堂在线 高技术与现代局部战争 章节测试答案
- 水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1章 研学旅行指导师职业基础
- 企业合规教学课件
- 实验室质量监督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