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灯光》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灯光》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灯光》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灯光》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灯光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读读记记“战地、围歼、千钧一发、憧憬、阻击、性命、焦急”等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楚课文的表达顺序。4、从郝副营长的神情、谈话和行动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重、难点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课文的表达顺序。2、从郝副营长的神情、谈话和行动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无私奉献精神。教学过程1、 揭题导入,整体感知1、 导入语: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2、 欣赏图片,谈感受3、通读全文,读后谈感受,老师纠正读音,认识生词。4、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二、细读课文,了解内容。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2、学生自己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几个学生在全班说说,并谈谈感受。三、精读课文中往事部分1、我为什么会由一声赞叹想起往事?(因为郝副营长看到插图上的灯光、憧憬未来发出了同样的赞叹“多好啊!”)2、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多好啊!”2、这些赞叹全是因灯光而引起,请划出文中描写灯光的句子。(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 该多好啊!”(4)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5)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3、读读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思路:(1)“我”为什么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2)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图,在默默地沉思什么?(3)郝副营长在憧憬什么?4、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联系生活实际)5、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内容。四、总结(二选一)1、你觉得题目“灯光”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感受以郝副营长为代表的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2、郝副营长生身取义,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小结板书: 灯光灯光(多好啊)幸福生活火光(多好啊)生命换取5、 相关链接王愿坚(19291991) 当代作家,山东诸城人。1943年以前在家乡读书,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次年参加八路军,在一个军分区宣传队当宣传语。解放战争期间,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1956年至1966年,参加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1972年和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