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二首.doc_第1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二首.doc_第2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二首.doc_第3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二首.doc_第4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二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 诗 二 首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灵武市第一小学 杨月红一、教材分析古诗中有许多送别的优秀篇章抒发了朋友之情。本课选择了别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不同风格的送别诗。别董大是唐代边塞诗人高适的作品。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之后又要各奔他方,高适以别董大为题写了两首诗,这里是第一首。诗歌开头两句描绘了雄浑苍茫的边塞风光,天空广漠,阳光昏暗,黄沙漫天,凛冽的北风吹来纷纷扬扬的大雪,更有雁阵惊寒,整个画面务必悲壮苍凉。后两句在慰藉中蕴含着英雄气度,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情谊深厚动人,有吞象之气。送元二使安西是田园派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传唱千古,又作“赠别”、“阳关三叠”、“渭城曲”。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这是一个空气清新、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早晨,不由人想到元二即将踏上寒风嗖嗖、荒草萋萋的征途。后两句截取了饯行酒宴上的一个特写镜头劝酒,凝离别深情于美酒之中,含蓄委婉、浓郁深沉、运笔非凡。两首送别诗都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两相比较,描写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都有不同,这也反映出两位诗人经历、思想、风格的迥异。但从总体上说,两首诗都还是积极进取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三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提到“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本单元的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部分)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作者)抒发的情感,唤起学生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看待生活,珍惜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探究作者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几乎都会背诵课标推荐背诵的75首古诗,本课的两首古诗也在其中,再加上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把握诗文大意、了解作者等内容学生通过自学或者预习可以自行解决,为此课前教师设计预习单及微视频引导学生自学生词、了解作者、把握诗文大意,课堂上教师检查反馈即可(不过诗中的“千里”一词学生可能有误解,需要课堂上加以引导)。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讨论两首诗描绘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二是有感情地诵读并默写古诗;三是初步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尝试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写毕业留言。其中尝试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写毕业留言是难点,需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在整个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畅谈收获,期间相机拓展,加深学生的认识和体验;另一方面注意采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交流。此外还注意学练结合,巩固学习效果。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默写这两首诗。2.大体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3.初步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尝试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写毕业留言。三、教学准备学生方面:1.按照预习单做好预习;2.搜集古今中外的送别诗,准备制作一份主题手抄报。教师方面:1.搜集资料(高适、王维、董大、渭城到安西的路况等资料);2.搜集或制作两首诗的微视频;3.设计预习单、课中作业单;4.制作白板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分享积累,谈话引入1.谈话:同学们,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75首古诗你们都背会了吗?2.抽查背诵其中的几首送别诗。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3.谈话:其实后两首诗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是相机板书课题。(二)解读诗题,了解诗人(1)解读诗题“别董大”的“别”和“送元二使安西”的“送”都有什么意思?谁来谈谈你对两个课题的理解呢?(2)了解作者生交流两位诗人信息,师相机补充。(三)结合预习,交流诗意课前,我们看了两个微视频,请同学们结合预习和看视频的收获,说说两首诗的大致内容。相机理解“千里”一词。诗中的 “千里”是虚指。下列诗句中采用这种写法的打“” 。( ) A.白发三千丈( )B.千山鸟飞绝( )C. 两个黄鹂鸣翠柳( )D.轻舟已过万重山( )E.一枝红杏出墙来(四)细读古诗 同中求异1.课文中的两首诗在描写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方面各有哪些不同之处?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想象画面,体会情感,做好批注。2.交流:你发现了哪些不同之处?从哪儿看出的?3.相机补充:(1)高适为什么劝勉、鼓励董大呢?他是什么人?遇到了什么事?我们来了解了解他?(出示资料,指名读)董大即董庭兰(约695-765):盛唐时期的著名琴师,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声誉, 当时众多的诗人都与他有交往。董庭兰一生清贫,高适曾在诗中说他:“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在他六十岁以前,几乎都是在山村中渡过的。天宝末年,应宰相房琯之请,在其门下当过清客。后来房琯被唐玄宗罢贬出朝廷,董庭兰也离开长安,四处漂泊。这一年冬在睢阳相遇。遭遇如此不幸,此时此刻,董大最需要的可能就是好朋友的鼓励与安慰了,听了高适的话,董大此时会怎样说?你觉得这首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诗的意境呢?(2)我们再来看第二首诗,元二去安西是怎样的路途,竟让好朋友王维如此不舍与担忧?当时的阳关以西云山浩渺,大漠茫茫,黄沙漫天,有着无尽的戈壁和满目的荒凉,难怪唐代著名诗人岑参曾经有诗云:十日过沙碛(q),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从渭城到安西总共3000多公里,就算用上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去,也得用上整整半年的时间。 这样的路途,王维怎能不担忧呢?你觉得这首诗又该怎样读呢?4.读得这样好,我们能不能把这两首诗工工整整地默写下来呢?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 (唐) 高适 (唐) 王维渭城浥 曛 , , 。 。 , 。 , 。(五)异中求同,领悟写法同学们刚才找到了两首诗的不同之处,也读出了不同的景,不同的情,并且默写了古诗。其实这两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相机板书:借景抒情(六)读写结合,拓展延伸1.“借景抒情”是古今文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我们也可以这种方法写一写毕业赠言。请同学们根据作业纸上的提示进行写话。附:作业纸“借景抒情”是古今文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同学们,再过两个月我们就要小学毕业了。我们也可以用上“借景抒情”的方法写一写毕业赠言。可以写给老师、同学、朋友,甚至母校例1:太阳花盛开着,那么灿烂、那么迷人。朋友,愿你的将来也如这太阳花一样欣欣向荣、朝气蓬勃。(赠好朋友XXX)例2:太阳在向我们微笑,花儿在向我们点头、树儿在向我们招手,仿佛它们也知道我们即将分别了。老师,你好!愿您的一生如太阳般伟大、花儿般灿烂、大树般健壮。(赠XXX老师)例3: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之后,终会占有蓝天。(赠XXX同学)写完后交流反馈。2. 搜集一些古今中外的送别诗,办一份主题手抄报。(七)板书设计古诗二首 凄寒 荒凉 清新 美好 借景抒情别送 劝勉 鼓励 惜别 不舍 附: 1.预习单 2.课中作业单古诗二首预习单一、练习书写五个“雁”,注意写得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雁 二、搜集作者高适、王维的有关资料三、先圈出文中下列词语,再加理解。曛: 故人: 朝雨: 浥: 轻尘: 四、看微视频,和同学说说两首诗的大致意思。 课堂作业单一、默写两手古诗,做到做到又对又快有好。 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 (唐) 高适 (唐) 王维渭城浥 曛 , , 。 。 , 。 , 。二、“借景抒情”是古今文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同学们,再过两个月我们就要小学毕业了。我们也可以用上“借景抒情”的方法写一写毕业赠言。可以写给老师、同学、朋友,甚至母校例1:太阳花盛开着,那么灿烂、那么迷人。朋友,愿你的将来也如这太阳花一样欣欣向荣、朝气蓬勃。(赠好朋友XXX)例2:太阳在向我们微笑,花儿在向我们点头、树儿在向我们招手,仿佛它们也知道我们即将分别了。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