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B卷.doc_第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B卷.doc_第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B卷.doc_第3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B卷.doc_第4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运用(24分) (共5题;共24分)1. (10分)默写填空。 (1)剪不断,理还乱,_。(李煜相见欢) (2)_,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3)征蓬出汉塞,_。(王维使至塞上) (4)面对春社过后静谧的村庄,集中表达诗人希望能够不时拄杖乘月与老农亲密无间倾心交谈的诗句是_,_。(陆游游山西村) (5)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 2. (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苍(mng)_的拂晓,黎明穿上你好久没穿的旧裙子,跟我走夜的女儿,朝霞的姐妹,黎明穿过这些山峰,坐落在这些粗笨的头(l) _和河(pn) _这些无人问(jn) _的稀疏的荒草跟我走吧,黎明一一海子3. (2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A这段时间,从业界到社会大众,一些围绕企业的“缺芯少魂”之痛深入思考。现实警示我们,无论一家企业规模有多大,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就会掌握在别人手里。B一个国家的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一定得靠自力更生。信息技术是目前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近年来,我国在信息技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瓶颈制约。C面对现实,我们既不可夜郎自大,而不能妄自菲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说到底要靠我们自己奋发有为,加速打造“中国芯”,以自主创新重塑技术格局。画线句A存在语序不当的语病,应该把“_”与“_”互换位置。画线句B存在语意重复的语病,可以删去“_”或“_”。画线句C存在关联词语误用的语病,应将“_”改为“_”。4. (4分)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_,_,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_,_,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5. (4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中国农民认为多子便会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因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作为民间艺术的剪纸,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纸秀美艳丽;宜兴剪纸华丽工整;南通剪纸秀丽玲珑。剪纸虽然制作简便,造型单纯,由于其能够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内涵,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是中国农村众多民间美术形式的浓缩与夸张。(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剪纸”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二、 阅读理解(46分) (共4题;共46分)6. (10.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游沙湖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注释】庞安常:名安时,字安常,宋代蕲水人。世代从医,颇有名气。王逸少:东晋书家王羲之,字逸少。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1)给划波浪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余 以 手 为 口 君 以 眼 为 耳 皆 一 时 异 人 也(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 因往相田,得疾_书不数字_辄深了人意_是日剧饮而归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4)结合以上古诗文,对苏轼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 7. (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时吕蒙正为相,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胡涂。”太宗曰:“端小事胡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邀谓准曰:“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准遂告其故,端曰:“何以处之?”准曰:“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端曰:“必若此,非计之得也,愿少缓之,端将覆奏。”入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愿分我一杯羹。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太宗曰:“然则何如?”端曰:“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以招来继迁。虽不能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太宗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其策。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寻亦死,继迁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1)下面各组句子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 李继迁扰西鄙/卑鄙无耻B . 继迁寻亦死/未果,寻病终C . 若其不然/若夫阴雨霏霏D . 微卿,几误我事/微不足道(2)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 以 臣 之 愚 宜 置 于 延 州 使 善 养 视 之 以 招 来 继 迁。(3)结合选文,说说为什么宋太宗夸赞吕端大事不糊涂? 8. (10.0分)(三)阅读斑羚飞渡选段。就在这时,我看见,从那拨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公斑羚朝那拨年轻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一只半大的斑羚应声走了出来。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后退了几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快速起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钩,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高些,老斑羚角度稍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我吃了一惊,怎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子,一对一对去死吗?这只半大斑羚和这只老斑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崖上去!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想不到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 )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烧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 )下去。这半大斑羚的第二次跳跃力度虽然远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 )的一半,但已足够( )剩下的最后两米路程了。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1)根据选文第段的内容,在括号处填入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坠落 降落 跳跃 跨越B . 降落 坠落 跨越 跳跃C . 坠落 降落 跨越 跳跃D . 降落 坠落 跳跃 跨越(2)从选文看,作者这段时间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如何理解选文第段画线句子的写法和含义?(4)结合文意,说说选文第段有什么作用?9. (17.0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材料二: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年10月9 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材料三: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1)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B . 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C . 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D . 我国对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2)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和建议。 三、 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10. (50分)(2014苏州)作文:人生就像是一场旅途,我们既可享受春之妩媚、夏之热忱,也会经历秋的萧瑟、冬的沉寂。沿途的风景,我们都别错过。一首歌,一本书;一场细雨,一条曲径;一声响亮的喝彩,一回意外的跌倒每一种经历都充实着我们的人生。请以“不错过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要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四、 附加题(10分) (共1题;共10分)11. (10.0分)名著阅读:“您怎么对维克托那么大的火气?”冬尼娅问。“那个男不男、女不女的公子哥儿,没有灵魂的家伙,我看到这种人,手就发痒。仗着他有钱,以为什么事都可以干,就横行霸道。他钱多又怎么样?呸!我才不买这个帐呢。只要他碰我一下,我就要他的好看。这种人就得用拳头教训。”保尔愤愤地说。冬尼娅后悔不该提起维克托的名字。看来,这个小伙子同那个娇生惯养的中学生是有旧仇的。于是,她就把话头转到可以平心静气地谈论的题目上,问起保尔的家庭和工作情况来。“您怎么不多念几年书呢?”冬尼娅问。“学校把我撵出来了。”“因为什么?”保尔脸红了接着,保尔把事情经过都告诉了冬尼娅。(1)此段文字的作者是_。 (2)请结合原著回答两个问题:保尔和维克托有什么“旧仇”?保尔为什么被学校“撵出来了”? (3)选段中保尔的语言及其相关的情节主要表现他怎样的个性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