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乞巧》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乞巧》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乞巧》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乞巧教学设计安阳市龙安区北彰武小学 张小芳学习目标:1、学会“乞、霄”2个生字。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感受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学重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感受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1、导入:有趣的神话故事,美丽的民间传说,见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八单元的传奇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解题,简介诗人二、初读古诗,感知质疑1、按照诗的节奏来读,就能读出诗的韵味,开火车读)2、出示自学提示:(1)、自读古诗,通过结合课文注释、插图和课后资料袋,加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来理解诗句。(2)、同桌议一议,没弄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3、交流: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预设一:理解“碧霄”的意思。预设二:穿尽尽:完 三、品读古诗,感悟诗境(一)走进神话意境-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1、理解前两句2、出示星空图利用插图,配乐慢慢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旁白:有情人终日隔河相望,距离虽远却情深似海,喜盼每年七夕鹊桥会,渡河桥上情意缠绵绵。真是感动天地,看到鹊桥上幸福的相聚,让我们带着感动,带着喜悦,带着激动一起读齐读前两句。3、指导读:诗中哪句话提到了这个动人的传说?1读善良的喜鹊、痴情的牛郎织女感动了我们,读动人的故事、美丽的传说牵动了每个人的心,读我们仰望星空、想象着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激动和喜悦,读此情此景,诗人林杰也忍不住吟诵着,读4、诗词剪辑原来这两句诗中藏着这样一片碧海青天,藏着这样一个温馨美丽而又凄婉惆怅的传说。牛郎织女这个美丽的传说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七夕也成了一个节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提咏,寄情抒怀,写出了浪漫、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逐句出示:历代诗人吟咏“牵牛织女”的诗句。(引读,让学生读出相应诗句。)(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唐)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宋)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今日人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二)吟咏千古乞巧-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过渡:在七夕这样一个新月当空的夜晚,地上的人们又在干什么呢? 1、: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齐读、想象读,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向织女乞巧 2、乞巧节的由来(1)七夕节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为什么把这一天叫做乞巧节呢?课件出示:资料袋的内容 课件出示:因为织女心灵手巧,人间的女子希望能在这一天向织女乞取智巧。(2)绘声绘色说乞巧引读诗句。3、图文结合想象诗句所描述的画面。:唐朝、宋朝乞巧画面交流:你从诗中仿佛看到了什么?是啊,每家的女子都在望着月亮,乞求心灵手巧。(1)你怎么知道人很多?读出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是啊,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瞧,在小院里,在家门口,在(指学生说,在田野,在山坡,在河边,在花园)所有能够看到月亮的地方,少女们都在穿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为什么啊?(他们想象织女一样心灵手巧)(2)理解“几万条”(3)数不清的红丝都穿完了,可见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而美好啊!诗人林杰发出感慨: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你能像老师这样读吗?(指名读,齐读)4、有感情地引读诗句(个别指导齐读)(1)在小院里,在家门口,在小河边,在所有能看到月亮的地方,人山人海,真热闹啊!谁来读。(2)男女老少,望着秋月,等着盼着,织女啊,快飞下凡来。谁来读。(3)望穿秋月,丝丝红线,纵然穿尽,也无法表达我乞巧的诚心。一起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复诵读想画面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古人多么喜欢的一个节日啊。(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表达方式)5、女孩子们向织女乞求什么?让学生填填乞巧歌大屏幕出示民间的一首乞巧歌。乞巧歌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6、体验升华,熟读成诵。(1)你发现他们仅仅是在乞巧吗?还在乞求什么?再来读读乞巧这首古诗。(2)我们吟诵古诗的声音一定穿越了浩瀚的天空,飞入了牛郎织女的耳朵里,我仿佛听见了织女在赞叹:人间的孩子真会学习呀!不过织女也在问:“难道们不想向我乞求些什么吗?”你们想吗?说说你想乞取什么?你们愿意为老师、同学和家人乞求什么呢?(3)交流:如果这些愿望都能实现,我们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美满幸福的生活)小结:对幸福的向往是历朝历代人们共有的情感,人类永恒的情感!七夕乞巧节让我们一起发出内心的乞求吧!(指名读、齐读、配乐读)四、咏叹经典,品味传统文化1、师生合作读:师:仰望清朗的夜空生:七夕今宵看碧霄师:茫茫的银河生:牵牛织女渡河桥师:仰起了头生:家家乞巧望秋月师:织出了多少美好的心愿生:穿尽红丝几万条。2、生配乐朗诵。3、诵读节日诗篇,引出传统节日。学生诵读清明、寒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日等。七夕作业点心:1、诵读经典:读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