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团队六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苏教版团队六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苏教版团队六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苏教版团队六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I)卷.doc_第4页
苏教版团队六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团队六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她所知道的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琐事的描写,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和蔼、更随和、更真实的鲁迅,并借此来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B . “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朋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C .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大批东北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D . “万里赴戎机”中“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而“赴”则表现了动作之迅速、果敢。2.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B .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C . 黄河颂是光未然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D .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他是德国著名小说家。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 (1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他们太di mn_,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chng wng_。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d ch d w_。真的有“hi k sh ln_”的时候。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4. (6分)读经典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谁见幽人独往来,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茅飞渡江洒江郊,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韩愈马说) (5)“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的大同社会在桃花源记中是这样描写的:_,_。 (6)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极度夸大的数字“水击三千里”“_”,展现了大鹏“徙于南冥”的磅礴气势。 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5分)5. (6分)阅读下面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二海里远的海中。“真怪!”老炮手暴跳如雷,说,“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层六英寸厚的铁甲!”“该死的东西!”法拉古舰长喊。追逐又开始了,法拉古舰长弯身对我说道:“我要一直追到我们的船爆炸为止!”“对,您对!”我答。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它总不能跟蒸汽机一样,永远不感到疲倦。然而它一点也不疲倦。这么多时间过去了,它并没有显出一点疲劳的样子。再说,我们是应该表扬林肯号的,它用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了这次恶斗。我估计,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它所跑的路程不下五百公里!黑夜降临了,阴影笼罩了波涛汹涌的海洋。这时候,我以为我们的远征结束了,我们永远不能再见到这个古怪的动物了。可是我错了。晚上十点五十分,电光又在战舰前面三海里的海面上亮起来,还是跟昨天夜里一样辉煌,一样强烈。那条独角鲸好像是停着不动。也许白天跑得累了。它睡着了,它随着海水荡漾。这是一个好机会,法拉古舰长决定利用这次机会。他发出命令。为了不至把敌方惊醒,林肯号减低速度,小心谨慎地前进。(1)这段文字节选自世界著名科幻作品_,作者是_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_。 (2)文中的那条“独角鲸”有哪些古怪之处?请作答。6. (17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后生可畏刘斌立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我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天天待着呢。”“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他也是经常应景似的一会夹克上带钉,一会头发颜色又变了。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那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他爹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一年以后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还记得那个玩摇滚乐的男孩吗?他又回来了!这次主动来求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集。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让我震惊。我立刻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确认道“没错,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续说道。“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的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道:“后生可畏!”(选自新华文摘2016年第13期,有删改)(1)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_被迫备考律师继续备考律师_(2)品析第自然段划线语句的表达效果。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3)第段中划线句子为什么说“我”对常远的名字熟悉而又陌生? (4)联系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 (5)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部分内容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岭南说根脉盛慧在岭南大地上行走,令我心醉的是古老的祠堂。“青砖祠堂石板路,水田鱼塘绿蔗林,古树榕荫卧水牛,喧闹嬉戏鸡鸭群”。信步走进一个村落,总能在郁郁葱葱的古榕旁,在三三两两的芭蕉旁,在碧波荡漾的河涌边,偶遇它们古朴的身影。漫长的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沧桑,经年的雨水在它们脸上留下霉点,时光的牙齿将青砖的墙面啃噬得凹凸不平,但它们依然气宇轩昂,光彩照人。祠堂是岭南大地上的优雅建筑,恢宏的格局、硬朗的线条、庄重的氛围、繁复的雕花让人肃然起敬。大部分时间里,祠堂是寂静的,天井里蓄满时光之水。每遇节庆,祠堂开始喧哗,子孙集结于此,在袅袅青烟中,缅怀祖先功绩。每遇喜事,祠堂里更是张灯结彩,欢声笑语,开枝散叶,人丁兴旺,先辈们的荣光,被一代代地铭记,一代代传承。岭南人聚族而居,族必有祠,宗必有谱。这样的生活方式,已延续千年。岭南人对于宗族文化的推崇,与先民迁徙历程密不可分。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则是意外。对于最初迁徙者来说,总希望有一天可以还乡。可转身即天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子孙离故乡越来越远,家永远回不去了,他们的乡愁成了永恒的乡愁,只能期望子孙们永远不要忘记回家的路。“使一族如一家,一家如一人。”祠堂是维系宗族的根,这个根,不仅仅是指血亲意义上的根,更是文化的根、道德的根。我们常常说,人不能忘本,那么,这个“本”又指的什么?大戴礼记中有言:“礼有三本:天地者,性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而“报本之礼,祠祀为大”。祠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其首要功能在慎终追远。这种追远,又分为几个层次。首先是对于根的追思。“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层面的命题。翻开岭南各个氏族族谱,可以看到清晰的迁徙路线。岭南人这种根的意识,极其强烈。对于迁徙者来说,身体虽然离开故乡,但是心却永远怀念着故乡。大兴土木,建造祠堂,就是要告诫后人,即使走得再远,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地,不要忘记出发的地方。其次,是缅怀祖先的功德。迁徙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创业的过程,曲折而辛酸,祖先筚路蓝缕,掘石筑巢,垦荒造田。纪念祖先,其实就是要继承祖先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精神的居所。“国有史书,邑有县志,民有家谱。”一本族谱,就像一条河流,记录着一个家族的来处,记录着一个家族的血脉。泛黄的纸张上,每一个娟秀的名字,都是一条支流。对于游子来说,行囊中最珍贵的就是族谱,在岁月长河中,在迁徙征程中,离散似乎不可避免,那些失散的亲人,正是通过族谱重新回归到家族怀抱中。有多少离人,就有多少乡愁。乡愁是需要栖息地的,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故园是乡愁永恒的居所,藏在内心最温柔的角落。一个人无论走多远,都走不出自己的祖籍;一个人无论走多远,都走不出自己的乡音;一个人无论走多远,都能听到故乡的房子在风中歌唱。那些被风雨剥蚀的老房子沉默不语,无论游子身处世界哪个角落,它们都在静静地等待,等待他们归来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对于族人来说,祠堂如一团燃烧的熊熊烈火,时刻温暖着心扉。对于离乡的游子来说,祠堂则是回家的路标,每一间祠堂门前的幽径,都像是一条条脐带。子孙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走得多远,总会像归鸟一样,回来寻根问祖,寻觅最初出发的地方。百年一日,一日百年。时光就像流水一样,不知不觉地流走,一代一代的人,在这些村落里繁衍生息。白云悠悠,岁月无声。寂静的午后,空荡荡的青砖祠堂里,散发出一缕缕历史的沉重气息。它仿佛有一种魔法,走进去,会让人心安,让人沉醉,久久不愿离去。美国作家辛格曾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根的时代。”我常常在想,如果心中有一座祠堂,那么,他的内心就有路标。(2018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12版)(1)第段作者引用诗句“青砖祠堂石板路,水田鱼塘绿蔗林,古树榕荫卧水牛,喧闹嬉戏鸡鸭群”有何作用?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词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大部分时间里,祠堂是寂静的,天井里蓄满时光之水。(从词语角度)一本族谱,就像一条河流,记录着一个家族的来处,记录着一个家族的血脉。(从修辞角度)(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为什么祠堂是岭南人的根脉? (4)文章结尾段耐人寻味,请说说其妙处。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8. (10分)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及名著知识中的空缺部分。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是_,他是_朝初期的文学家。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_、_三部传记。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9. (6分)读孟郊的诗登科后,回答问题。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此诗刻画了诗人考中进士前的_,考中进士后的_。 (2)结合孔乙己谈谈你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认识。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0. (20分)(2015浙江丽水)文言文阅读,回答1-4题。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山东省平邑兴蒙学校李传鹏(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行道之人弗受_妻妾之奉_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一箪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B . 万钟于我何加焉。 既加冠。C .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吾妻之美我者。D .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死而后已。(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4)作者在文中批评和嘲讽了哪类人呢?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1. (5分)合肥市某中学开展以“走进大自然”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解决下列问题。 (1)仿写我创作: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部分再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大自然就是这样的神奇:湛蓝的天空像碧玉一样澄澈,苍翠的树木像卫士一样挺拔 , _ 。(2)规劝我进行:暑假期间一些同学不愿走出户外、亲近大自然。请你选择一个对象,对其进行规劝。 一位男同学说:“现在放暑假,当然要在家里放松放松,我天天都在家玩电脑游戏,哪有时间亲近大自然?”一位女同学说:“不是我不愿意亲近大自然,只是暑假天气太过炎热,我不想被晒黑,流一身臭汗。”规劝:_。(3)比赛我参与:学校举行“拥抱大自然”的征文比赛,请你按照要求修改下面同学的作品内容。 清晨,雾姑娘穿着美丽的衣裳,笑着走来,苏醒酣睡的生灵。A太阳哥哥随即放射出光彩,B草地上的露珠也显得晶莹剔透,C一缕缕金色的阳光洒向绿油油的草地,D生灵们就在宽广的大地上,无忧无虑的嬉戏着。语段划线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改为“_”。语段ABCD的语序不合理,应将(_)与(_)调换位置。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写作:题目:陪伴要求: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感情真挚,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12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