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LT 579-95 开关设备用接线座订货技术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开关设备用接线座订货? DL/T 57995 neq?IEC?94771:1989 技 术 条 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1995-08-11 批准 ? 1995-12-01 实施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开关设备控制、操作及信号电路中使用的圆铜导线用接线座 (以下简称接线座)的订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以及包装和贮运条件。接线座的电压 为交流50Hz、380V或直流220V及以下,所连接圆铜导线截面在0.2300mm2之间。 2?引用的标准 ?GB1102289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DL/T40291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GB99882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 ?JB397585圆铜导线用接线座基本标准 ?GB149785低压电器基本标准 3?名词术语 3.1?额定截面rated cross-section ?接线端子可连接的单根(单股或多股)导线的最大截面值。 3.2?额定连接容纳量rated connecting capacity ?接线端子可连接的单根(单股或多股)导线截面积的范围及根数。 3.3?接线座(接线板)terminal block ?用一个或多个相互绝缘的接线端子或接线端子组件所组成的接线器件。 3.4?绝缘件insulator ?为保持导体的位置或保护导体的绝缘部件。 3.5?接线端子terminal ?用来与外部电路进行电气连接的电器导电部分。 3.6?接线端子组件terminal assembly ?具有两个或多个接线端子的导电组件。 3.7?额定绝缘电压rated insulation voltage ?在规定条件下,用来度量电器及其部件的不同电位部分的绝缘强度、电气间隙 和爬电距离的标称电压值。除非另有规定,此值等于或大于电器的额定电压(即最 高电压)。 3.8?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CTI) ?材料表面能经受住50滴电解液而没有形成漏电痕迹的最高电压值,以V表 示。 4?使用环境条件 4.1?户内型产品的环境条件 ?户内周围空气温度?+40-15 ?+40-25 ?注:允许-35时储运。 ?湿度、相对湿度日平均不大于95%,月平均不大于90%。 4.2?户外型产品的环境条件 ?户外周围空气温度?+40-25 ?+40-40 4.3?海拔1000m及以下地区;10003000m地区;3000m以上个别考虑。 4.4?产品应使用在不受化学腐蚀性气体或盐分严重侵蚀、无爆炸危险及剧烈震动的 场合。 4.5?超出本技术条件的要求,由用户与制造厂协商。 5?分类和主要技术参数 5.1?分类 5.1.1?按结构分类 ?a.直通型接线座; ?b.底座封闭型接线座; ?c.组合型接线座; ?d.模块型接线座; ?e.专用型接线座。 5.1.2?按用途分类 ?a.基型; ?b.联络型; ?c.试验型; ?d.试验联络型; ?e.特殊型; ?f.熔断器型; ?g.开关型; ?h.电阻器型; ?i.电位器型; ?j.信号灯型; ?k.变压器型; ?l.整流器型; ?m.放大器型; ?n.接地型; ?o.零线或中性线型。 5.1.3?按接线端子型式分类 5.1.3.1?螺纹型接线端子 ?a.直压式:未经处置的导线端与接线端子接触; ?b.间压式:经过处置的导线端与接线端子接触。 5.1.3.2?非螺纹型接线端子 ?a.焊接型; ?b.快速连接型; ?c.绕接型; ?d.绑接型; ?e.夹接型; ?f.锥形插孔型; ?g.混合型。 5.1.4?按导线连接方式分类 ?a.未经处置的导线端; ?b.经过处置的导线端。 5.1.5?按电路数量分类。 5.1.6?按额定截面分类。 5.2?额定电压与额定绝缘电压 ?接线座的额定电压等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额定电压(即最高 电压)都不应超过额定绝缘电压。高压开关设备用接线座的额定绝缘电压值见表2。 表1 接线座的额定电压等级(V) ?表2 接线座额定绝缘电压值(V) ?5.3?额定持续电流 ?接线座的额定持续电流指与接线座连接的额定截面圆铜导线的允许电流。 5.4?额定截面 ?额定截面由制造厂规定。它是针对产品热、机械或电气等各方面性能的要求提 出的。额定截面值应从标准截面中选取(见表3)。 表3 标准截面 ? (mm2) ?5.5?额定连接容纳量 ?制造厂应规定接线端子所能连接导线的类型(硬线或软线),最大和最小尺寸, 每个接线端子能同时连接导线的根数,以及规定导线末端是否需处置。接线座额定 截面在0.235mm2之间时,推荐额定截面积与额定连接容纳量间的连接范围见表 4。 表4 额定连接容纳量 ? (mm2) ?6?结构与技术要求 6.1?接线座的结构要求 ?接线端子结构上应有良好的电接触、预期的载流能力以及足够的机械强度。尤 其在夹紧连接导线时,要求它的金属部件有一定的弹性措施,以持久地产生必须的 接触压力,并有适当的接触面积压紧导线而不损坏导线与端子。 6.2?对接线座材料的要求 ?接线座绝缘部件需具有足够的耐老化、耐湿、阻燃以及耐热的能力,并按绝缘 材料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值(CTI)划分为三个组别: ?组别 CTI600 ?组别 600CTI400 ?组别 400CTI175 ?金属部件应具防锈、防电化腐蚀能力,导电部分应采用铜。 6.3?对安装及维护要求 ?在安装及维护接线座时,有关的螺钉与螺母等紧固件应能承受正常操作中产生 的机械应力。 6.4?结构的安全性 ?接线座的结构应不允许非直接相连的导线碰着接线端子,也不允许在更换接线 端子或接线端子组件时损害绝缘或缩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见表5)。 表5 保证安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6.5?接线座端子标志 ?接线座应有明显且耐久的端子标志。 6.6?安装要求 6.6.1?接线座应能牢固地固定在安装轨上或安装底板上。 6.6.2?组合型接线座装在安装轨上时,固定件不应破坏安装轨的被覆层或使安装轨 变形。 6.7?产品技术条件中应规定的主要技术参数 ?a.额定截面; ?b.所连接导线的截面范围; ?c.能同时连接导线的根数; ?d.额定绝缘电压; ?e.使用条件(如与正常使用环境条件不同时)。 7?型式试验 7.1?型式试验项目 ?a.介电性能试验; ?b.交变湿热试验; ?c.测量电压降; ?d.温升试验; ?e.短时耐受电流试验; ?f.电流温度循环试验(仅用于非螺纹型接线座); ?g.耐低温性能试验; ?h.绝缘材料的着火危险试验; ?i.测量绝缘材料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 ?j.一般检查; ?k.接线座固定在支架上的牢固性检验; ?t.接线座端子与导线连接时拧紧力检验; ?m.接线端子的拉力与拉力扭曲试验; ?n.振动试验。 7.2?型式试验规则 7.2.1?下列情况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定型; ?b.老产品转厂生产。 ?注:当产品在设计、工艺、关键材料与部件更改时,应进行相应试验。 7.2.2?型式试验的试品 ?试品必须完全符合产品制造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除温升试验、电流温度循 环试验和额定截面验证试验中试品的数量不应少于5件外(5个回路接点),用于其 它各项试验的试品不应少于3件。 7.3?介电性能试验 7.3.1?绝缘电阻测量和工频耐压试验 ?a.试验前应将接线座安装在金属支架上,并用额定截面的导线与接线端子连 接。试验电压首先加在相邻接线端子之间,其次加在将所有接线端子连接在一起和 接线座金属支架之间。 ?对于试验型、试验联络型、特殊型等接线座,试验电压还应加在一个接线座的 两个接线端子之间 (将插销、开关刀闸拉开)。 ?b.耐压试验前,首先用500V兆欧表测量上述部位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 不小于500M。在工频耐压试验期间,不应发生绝缘击穿、表面闪络以及由它们引 起的显著发热现象。 ?c.工频耐压试验加压时间1min,试验电压值见表6所示。 表6 工频耐受试验电压值(V) ?7.3.2?标准雷电波冲击电压试验 ?a.标准雷电波冲击电压试验的试验电压值见表7。 表7 标准雷电波冲击电压试验的试验电压值 ? (V) ?b.冲击试验电压的施加部位同第7.3.1.a条。 ?c.试验时,正极性的脉冲电压施加3次,负极性的脉冲电压施加3次,总计6 次,每次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1s。 ?d.试验中,不应有闪络或击穿现象。 ?e.安装场所的分类见GB1497第6.2.2条。 ?f.表7中数值相应于海拔2000m处,若试验地点不同于海拔2000m处,则冲击 试验电压必须乘以修正系数k。修正系数k见GB1497表30规定。 7.4?交变湿热性能试验 ?除产品有专门说明外,一般接线座应按GB2423.4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 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交变湿热试验,试验时高温温度+40 ,试验周期数6d,具体见表8。 7.5?接线座电压降的验证 7.5.1?验证电压降时采用直流电压降法,试验电流按表9中额定截面对应的试验电 流值的1/10选取。 表8 交变湿热试验的试验条件 ?表9 温升试验、电流温度循环试验电压降验证用的电流值 ?7.5.2?每个接线座上电压降的测量方法如图1(a)所示。 ?图 1 电压降测量 ?测量点至接线端子紧固件中心距离不小于10mm,如图1(a)所示,如果连接导 线为经过处置的导线端,则测量点必须在导线上,并不得与导线端的端头相碰,如 图1(b)所示。 7.5.3?基型接线座试验前的电压降不应超过3.2mV,试验以后的电压降值不应大于 试验前电压降值的1.5倍。 ?试验型,试验联络型,特殊型等接线座在试验以前电压降值不应超过4mV, 试验以后电压降值不应大于试验前的1.5倍。 ?其它各种型式的接线座的电压降值由产品标准规定。 7.6?温升试验 7.6.1?将5个相邻接线端子用额定截面的绝缘导线按图1(a)连接,并照表10规定的 扭力矩值的2/3将导线紧固。 ?每根导线的规格:截面为10mm2及以下,长度1m的硬导线;大于10mm2以上, 长度2m的多股线(最小股数)。 ?试品及其连接导线应该水平放置在绝缘平板上,并将试品固定牢靠。 表10 检验接线端子性能时的拧紧力矩 ?注:如果能满足性能试验的要求,也可根据制造厂的规定,采用其它拧紧 力矩数值。 ?第栏数据适用于拧紧时不能伸出孔外的无头螺钉,也适用于不能比 螺钉根部直径宽的螺丝刀来拧紧的其它螺钉。 ?第栏数据适用于用螺丝刀来拧紧的螺钉。 ?第栏数据适用于用其它工具来拧紧的螺钉与螺母。 ?当螺钉为用螺丝刀拧紧的六角螺钉,而且第栏与第栏数值不同时 ,试验要分二次进行,先按第栏数值进行一次试验,然后在另一组试样上按第 栏数据用螺丝刀进行第二次试验,如果第栏、第栏数据相同,只要用螺丝 刀进行试验。 7.6.2?温升试验之前,按第7.5条进行电压降的测量。 7.6.3?温升试验用50Hz交流电流,其波形为正弦波,按照与额定截面对应的试验 电流值试验(见表9)。对于额定频率为50Hz或60Hz的接线座,允许在电源频率 为4562Hz的范围内进行试验。 ?当试验温度达到稳定后(每30min时间读取一次,当连续三次读数中任何相邻 两次间的读数变化都小于1K时,认为已达稳定温度),量取中间接线端子的温升 值,不准有任何部分的温度超过允许极限值(基型接线座不应超过45,其它类型 由产品技术条件决定其极限值)。 7.6.4?温升试验结束后,待接线座冷却到周围环境温度时,应再测量电压降值,其 数值应符合第7.5.3条规定。 7.6.5?关于周围空气温度的测量、被试电器的安装、环境条件及温升测量方法等, 按照GB998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第5.1、第5.2.3和第5.2.1.1等条的规定。 7.7?短时耐受电流试验 7.7.1?基型接线座应能承受按连接导线最大截面120A/mm2、1s的试验。 ?其它各型接线座短时耐受电流的要求由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7.7.2?试验时用额定截面的多股线与试品的接线端子连接。拧紧时的扭力矩按表10 选取。 7.7.3?短时耐受电流试验前后应测试电压降,待试品冷却到周围空气温度后再测电 压降,应符合第7.5.3条规定。 7.7.4?试验结束后接线座的任何部分不应发生影响使用的损伤。 7.8?电流温度循环试验(仅用于非螺纹型接线座)。 7.8.1?接线座连接导线的规格按第7.6.1条的规定。 ?将接线座放置在加热间(箱)中,开始时温度保持在202,按照第7.5条进 行电压降的测量。 ?试验期间,除冷却周期不通电流外,加温周期通过的电流应等于表9给出的数 值。在全部试验过程中试品(包括导线)都不许移动,直到所有的电压降测试完毕。 7.8.2?接线座应接受200个周期的电流温度循环试验,每个周期持续1h,按下列条 件进行: ?a.试验间(箱)的温度在大约20min内上升到接线座的额定温度,并继续保持 这个值(偏差在+5以内)大约10min。 ?b.让接线座在大约20min内冷却到30的温度,允许强迫冷却,并保持这个 温度10min,如果需要测量电压降,则允许冷却到205的温度。 7.8.3?测量接线座的电压降,在第25个周期和第100个周期结束后按照第7.5条进 行测定,测量时温度为205。 ?电压降不应超过4.8mV,或第25个周期后测量值的1.5倍。 7.8.4?加热间(箱)的温度,必须在距试品至少50mm处测量。 7.8.5?测试期间,如果接线座未能满足电压降的要求,允许重复进行一次试验。试 验以后,经检查不应有影响以后使用的明显损伤,如破裂、变形等。试验后,试品应 按第7.16条通过拉力试验。 7.9?耐低温性试验 ?当接线座用于周围空气温度的下限值为-25或-40时,需进行耐低温的性能 试验。 ?试验按GB2423.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d的规定: ?低温温度 -25或-40(由产品具体技术条件规定); ?试验时间 72h。 ?试后,立即在低温下进行导线和接线座端子拧紧、旋松各3次的机械强度试 验。待试品恢复到周围空气温度后,再行外观检查,试品不应出现有损坏、变形或 裂纹现象,并要求产品仍能可靠工作。 69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灼热丝试验方法 和导则进行。 7.11?绝缘材料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 ?关于测定绝缘材料CTI值的方法详见GB4207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 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 7.12?接线座的一般检查 7.12.1?外观检查,包括检查金属件镀层的厚度及其均匀性。 7.12.2?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应满足第6.2条要求。 7.13?接线座固定在支架上的牢固性检验 ?图 2 接线座在支架上的固定和测试 ?取长150mm、直径按表11规定的弹簧钢丝固定在接线端子上,紧固力矩按 表10规定。 ?从距紧固件中心点100mm处对弹簧钢丝分别施加有规则无冲击的力F,如图 2,力的大小列在表11中。 ?施力次数各为10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大于1min。 ?测试期间,不应有接线座从安装轨或支架上脱离,也不应有任何其他的损害。 7.14?接线端子的机械强度 ?试验时每次使用额定截面的新的硬导线和螺纹型端子拧紧、旋松各5次。拧紧 力矩按表10规定。对于非螺纹型接线端子的连接和断开各进行5次或按制造厂的 规定。 ?试验以后,接线端子和紧固件不应受损到影响使用。 表11 固定测试的参数 ?7.15?接线端子和导线夹紧的性能 ?首先用最大截面的导线,然后用最小截面的导线和连接座各连接一次,螺纹型 接线端子的拧紧力矩按表10规定值。 ?试验以后,导线不应受损到影响以后使用。 7.16?拉力试验 7.16.1?首先用最大截面的硬导线,然后用最小截面的软导线相继进行验证。 7.16.2?每根导线的长度为1m,按照表10规定力矩值的2/3将导线与接线端子拧 紧。 7.16.3?按照第7.5条规定测量电压降。 7.16.4?沿着连接导线的轴线方向按照表12规定的拉力值,进行拉力试验1min。 表12 拉力的试验值 ?7.16.5?拉力试验以后再进行电压降的测量并应符合第7.5.3条的规定。 7.16.6?试验期间,导线不应从接线端子处松脱,也不应从紧固件附近拉断。试验以 后,接线端子和导线不应受损到影响以后使用。 7.17?拉力扭曲试验 7.17.1?试验用的导线为单股线,或如表13规定的多股线。 表13 试验用的多股线 ?图3 拉力扭曲试验测试装置 7.17.2?导线应在试验开始时在接线端子内接好,拧紧力矩按表10的规定。接好后 不应再加扭紧力,直至试毕。 7.17.3?一个样品每次应该按照表3的规定用最小的、最大的导线截面进行试验。 7.17.4?对于一排结构相似但尺寸不同的接线端子,如果最大和最小的接线端子以及 中间两种代表性的端子试验合格,则对于其它中间尺寸的端子可以不必试验。 7.17.5?接线端子所固接的导线,其长度至少要比高度长76mm,导线要牢固地固 定在垂直位置,其自由端通过轴套后悬挂一重物W,轴套固定在近似每分钟9转 的电动机驱动臂上,并且轴套的中心轨迹在水平面上形成一个直径为76mm圆形( 见图3)。高度、重物及轴套等参数列于表14中,高度的公差应在13mm以内。轴 套应保持润滑,以防止绝缘导线轧线、扭缠或旋转。 7.17.6?每种导线的试验时间为30min。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没有导线受损伤及从接 线端子上拉出。 表14 拉力扭曲试验的参数 ?注:对于压紧导线所使用的螺钉等于或大于M5时,可按表中拧紧力矩,如 压紧螺钉为M3和M4,则拧紧力矩可分别减为1Nm和1.5Nm。 7.18?振动试验 ?除用户有特殊要求与制造厂协商外,其他接线座均按本标准要求进行振动(正 弦)试验。 ?接线座的振动试验包括三个程序,即初始振动响应检查、扫频试验、最后振动 响应检查。原则上三个程序的振动试验应分别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向进行(在水平 互相垂直的轴向上,接线座一为水平放置,一为垂直放置),即在相同方向依次进 行三个程序试验过程中,产品处于带电工作状态,用示波器和信号灯检测振动试验期 间的工作情况。 7.18.1?安装 ?用机械方法或过渡结构将被试接线座牢固地安装于振动试验台的工作面上,所 采用的过渡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不得引起附加的振动。 7.18.2?初始振动响应检查 ?初始振动检查的目的是确定接线座导致下列现象的危险频率: ?a.由于振动而使试验样品出现故障、性能超差、失灵。 ?b.机械共振及其它响应现象,例如出现振动。 ?初始振动响应检查应按下列条件进行: ?a.频率范围:10150Hz。 ?b.振幅值:应等于或小于扫频试验法所取的振幅值。 ?c.时间: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充分扫描以发现并确定共振点为原则。 7.18.3?扫频试验法试验 ?扫频试验法是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按规定的振幅值往复进行扫频试验。 ?接线座的扫频试验法,推荐按下列条件进行: ?a.频率范围:10150Hz。 ?b.振幅值:1060Hz为恒定位移0.75mm,60150Hz为恒定加速度10g。 ?c.时间:每个方向的扫频试验时间为40min。 7.18.4?最后振动响应检查 ?最后振动响应检查是在最初振动响应检查中确定的最显著的共振频率上,按规 定的振幅进行的固定频率振动试验,可按下列条件进行: ?a.频率:根据最初振动响应检查中确定的最显著的点选取共振频率(在规定的频 率范围内如发现多个共振频率,原则上只选取其中共振响应最严重的一种频率)。 ?b.振幅值:共振频率在60Hz以下,取恒定位移0.75mm,60Hz以上取恒定加 速度10g。 ?c.时间:每个方向的振动响应检查的时间为40min。 7.18.5?考核要求 ?a.接线座在振动试验的整个过程中,电气系统应无接触不良,接线座座体无摇 摆、脱落等现象; ?b.振动试验后,接线座各部分无机械破坏性损伤或变形,紧固件无松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最后的文案句子
- 历史品德考试题及答案
- 理论考试题型及答案
- 广东工作分析自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法学专业自考试题及答案
- 考点攻克自考专业(小学教育)试题附完整答案(夺冠系列)
- 课件时间轴链接
- 客服岗前考试题及答案
- 柯坪物业考试题及答案
- 供热管网系统运行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辣椒采摘合同协议书
- 水洗砂劳务承包协议书
- ISO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一整套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苏科版四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和护理
- 2025年度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题标准试卷(共二十套)
- 彩带接龙美术课件
- 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常见疾病诊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试题集
- 2025年度信息技术项目劳务派遣合作合同模板
- 专利权属协议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