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25 第第三三章章 水水资资源源及及其其开开发发利利用用现现状状评评价价 3 1 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调查评价 3 1 1 降水 降水是陆地上水资源的唯一来源 降水的时空分布决定了区域水资源的时 空分布 正确评价降水对于水资源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评价采用的降水量资料来源于水文部门和气象部门降水量观测资料 共收集整理了 92 个站点的月降水系列资料 其中雨量站有 84 个 气象站有 8 个 根据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要求 降水系列采用 1956 2000 年 系列 以 8 个气象站和 84 个雨量站月降水资料为基础 采用泰森多边形法插补缺 测的雨量站资料 然后再采用反向距离权重法 IDW 插值得到每个计算单元 的降水量值 经统计得到流域区划和行政区划年降水量值 根据 全国水资源 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要求 采用矩法计算降水量统计参数 再进行适线调整确 定 流域区划和行政区划降水量特征值如表 3 1 和表 3 2 所示 表 3 1 降水量特征值 流域区划 统计参数不同频率年降水量 mm 三级区 计算面积 km2 平均值 mm Cv20 50 75 95 全市全市13472625 00 26760 2615 2510 9379 0 滦河山区2191669 30 28818 8647 9535 3403 9 冀东沿海诸河山区925655 60 27802 8644 9531 3387 5 滦河及冀东沿海 诸河平原区 5563585 60 28719 0580 8474 6329 9 滦河及冀东沿海 诸河合计 8679615 10 27749 9602 4496 3362 0 北三河山区2015702 80 28861 4686 4562 6409 2 北四河下游平原区2778601 80 26736 1600 7496 8355 2 海河北系合计4793643 60 28788 4626 1514 3382 6 从表 3 1 3 2 中可以看到 全市年均降水量为 625 0mm 20 50 75 95 年份降水量值分别为 760 2 615 2 510 9 379 0mm 从空间分布来看 山区多于平原区 北三河多 于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 从流域分布来看 以北三河山区为最大 达到 唐山市水资源综合评价 26 702 8mm 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平原区为最小 仅为 585 6mm 从行政区划来 看 遵化市最大 达到 707 7mm 海港开发区最小 为 552 2mm 表 3 2 降水量特征值 行政区划 统计参数不同频率年降水量 mm 行政区划 计算面积 km2 平均值 mm Cv20 50 75 95 全市全市13472625 00 26760 2615 2510 9379 0 路北区 101599 60 30746 0583 6471 7339 9 路南区 67597 90 30745 1585 0471 7331 5 古冶区 253634 20 27776 6623 8514 0374 9 开平区 252627 20 29781 7618 3502 6359 5 丰南区 1550573 50 30717 3572 9457 8291 1 丰润区 1334635 60 28781 3620 5509 6379 2 迁安市 1208651 90 27804 9644 0533 2402 8 遵化市 1509707 70 30885 0694 9560 3393 7 乐亭县 1276558 10 33701 2536 4427 7300 9 滦南县 1270596 20 29740 7595 6479 9312 4 滦县 999638 30 27775 1618 1514 7393 9 迁西县 1439686 70 28843 6672 6549 7394 1 唐海县 700569 80 29709 2570 3459 5299 1 玉田县 1165611 70 28754 0601 2491 3352 3 芦台开发区 139579 20 27710 1575 4472 0331 1 汉沽管理区 149564 90 29700 1563 0453 6295 2 高新区 11607 50 30755 8591 2477 9344 4 南堡开发区 18563 90 30706 0563 9450 5286 5 海港开发区 32552 20 35704 8529 0413 0277 7 与河北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对比 本次评价偏小 3 4 与唐山市水资 源评价成果对比 本次评价偏小 3 0 结果符合精度要求 表 3 3 表 3 3 年降水量计算成果对比表 项目年降水量 mm 相对差值 河北省第二次评价647 3 3 4 唐山市水资源评价644 2 3 0 本次评价625 0 唐山市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 最大四月 6 9 月 降水量占全年降水 量的 83 9 最小四月 12 3 月 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 2 5 全市降水量 年内分布基本一致 平原区相比山丘区略微均匀一些 降雨量年际变化的大小可用变差系数或极值比 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 来 衡量 年降雨量的 Cv 值越大 极值比越大 年降雨量变化越不均匀 由表 3 1 可知唐山市年降雨量变差系数为 0 26 各三级区均在 0 26 0 28 之间变化 由表 3 2 可知各行政区之间 以乐亭县 海港开发区最大 迁安市 滦县 古冶区为 第三章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27 最小 从极值比来看 全市年最大降雨量为 1964 年的 1010 6mm 最小降雨量 为 1968 年的 359 4mm 极值比为 2 81 从极值比的区域分布来看 降雨量年际 变化幅度以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平原区最大 极值比为 4 16 滦河山区最小 为 2 51 其他地区极值比均在 2 5 3 0 之间 总的说来 平原区的极值比大于山 区 从统计结果分析可知 唐山市各地区之间丰枯变化的一致性较好 同丰同枯 的机会出现较多 由表3 4 可见 各年代之间的降水量变化规律是 1970s 1960s 1950s 1990s 1980s 从全市来看 1980 2000 年与 1956 1979 年相比 减少 9 3 从流域区划来看 各区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但山丘区比平原区减少的 幅度大 1980s 与 1990s 相比 全市降水量偏少2 3 但山丘区与平原区变化不 一致 1980s 山丘区降水量小于1990s 但平原区正相反 表 3 4 不同年代降水量年均值 流域区划 单位 mm 三级区 1956 1959 1960 1969 1970 1979 1980 1989 1990 2000 1956 1979 1980 2000 全市全市601 5640 9686 8585 4599 1653 4592 5 滦河山区667 9701 8748 4570 7658 1715 6616 5 冀东沿海诸河山区576 3671 5724 9595 1662 1677 8630 2 滦河及冀东沿海 诸河平原区 544 9591 9644 4586 4540 4605 9562 3 滦河及冀东沿海 诸河合计 579 4629 1680 2583 6584 8642 1584 2 北三河山区717 3727 1777 1605 3696 7746 3653 1 北四河下游平原区590 4617 4644 1577 0575 8624 1576 4 海河北系合计642 9662 9699 2588 7625 9674 7608 2 3 1 2 蒸发能力 蒸发能力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陆面蒸发量 可近似用 E601 型蒸发器观 测的水面蒸发量代替 本次评价采用的计算蒸发能力的资料来源于气象部门水 面蒸发量观测资料 经过换算处理 得到对应 E601 型蒸发器的蒸发量 共收 集整理了 8 个站点 1956 2003 年的月气象系列资料 由于 1956 1960 年资料缺 测很多 所以采用 1961 2003 年系列 以 8 个气象站月蒸发资料为基础 采用泰森多边形法插补缺测的气象站蒸 发资料 然后再采用考虑高程修正的反向距离权重法 IDW 插值得到每个计 算单元的蒸发量值 经统计得到各个流域区划和行政区划年蒸发量值 根据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要求 采用矩法计算蒸发量统计参数 再进 行适线调整确定 各流域区划和行政区划蒸发能力特征值如表 3 5 和表 3 6 所 示 从表中可以看到 全市年均蒸发能力为 1021 9mm 20 50 75 95 年 份蒸发能力值分别为 1108 1 1014 6 947 3 862 1mm 从流域分布来看 以 唐山市水资源综合评价 28 北四河下游平原区为最大 达到 1038 6mm 最小为北三河山区 仅为 990 6mm 从行政区划来看 路南区最大 达到 1096 1mm 迁西县最小 为 952 8mm 总体规律是平原区大于山区 内地大于沿海 市区大于周边区县 由于平原区日照时数多于山丘区 风速大于山丘区 所以平原区蒸发量大于山 丘区 内地水汽压小于沿海地区 所以内地蒸发量大 由于城市现代化水平的 提高 建筑 交通等因素使市区的地表覆被无机化 越来越多的地表被建筑物 混凝土和柏油所覆盖 此外车辆 空调等排热机器使空气的温度升高 在上述 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 造成城市的 热岛现象 进而导致市区的蒸发量较周 边地区大 表 3 5 蒸发能力特征值 流域区划 统计参数不同频率年蒸发量 mm 三级区 计算面积 km2 平均值 mm Cv20 50 75 95 全市全市134721021 90 101108 11014 6947 3862 1 滦河山区2191996 30 121095 3991 2913 4811 7 冀东沿海诸河山区9251036 90 101126 01036 7968 1870 5 滦河及冀东沿海 诸河平原区 55631031 80 111124 71023 6952 0863 4 滦河及冀东沿海 诸河合计 86791023 60 101110 01016 2948 8863 5 北三河山区2015990 60 111082 3981 6910 3821 9 北四河下游平原区27781038 60 101122 81030 2964 7883 5 海河北系合计47931018 70 111105 61010 1942 6858 9 表 3 6 蒸发能力特征值 行政区划 统计参数不同频率年蒸发量 mm 行政区划 计算面积 km2 平均值 mm Cv20 50 75 95 全市全市13472 1021 90 101108 11014 6947 3862 1 路北区101 1071 40 091153 71071 41005 7910 6 路南区67 1096 10 101188 11093 91021 5918 5 古冶区253 1059 50 101148 51059 5988 5885 8 开平区252 1083 30 101174 41081 21009 7907 8 丰南区1550 1024 30 101128 51037 1971 4888 3 丰润区1334 1018 20 101131 41042 2975 6888 5 迁安市1208 1027 90 101114 51024 9956 1858 1 遵化市1509 1006 10 121081 0979 3907 3818 1 乐亭县1276 965 30 121106 71002 1928 1836 4 滦南县1270 999 60 111116 41020 7951 8864 7 滦县999 1014 90 101142 91054 3983 7881 4 迁西县1439 952 80 121067 0961 8889 3804 0 唐海县700 1005 10 121104 2994 0921 3842 5 玉田县1165 963 40 111102 41001 9935 6858 3 第三章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29 芦台开发区139 1034 60 101155 61066 0994 6891 2 汉沽管理区149 975 20 111110 41008 0935 6846 0 高新区11 1012 20 111111 51009 1941 6862 9 南堡开发区18 1017 30 101127 51034 8968 1883 7 海港开发区32 1007 30 101120 21027 9961 6877 7 如表 3 7 所示 与唐山市水资源评价成果对比 本次评价偏大 0 2 符合 精度要求 表 3 7 年蒸发量计算成果对比表 项目年蒸发量 mm 相对差值 唐山市水资源评价1020 00 19 本次评价1021 9 蒸发量受气候变化影响 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冰期气温低 导致蒸发量 很小 4 6 月天气转暖 且干旱多风 空气湿度小 因此蒸发量大 这段时间 蒸发量占全年的 43 1 7 9 月虽然气温高 但是雨水较多 空气湿度大 风 速小 所以这段时间蒸发量小于 4 6 月 约占全年的 21 5 10 11 月气温逐 渐降低 蒸发量随之减小 约为 10 7 由表 3 5 和表 3 6 可知唐山市年蒸发量变差系数为 0 10 空间分布比较均 匀 各三级区均在 0 10 0 12 之间变化 各行政区划均在 0 09 0 12 之间变化 从全市来看 各年代之间的蒸发量变化规律是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呈减少趋势 1980 2000 年与 1956 1979 年相比 减少 9 4 各三级区之间变化趋势一致 但山丘区减少幅度大于平原区 1980s 和 1990s 全市的蒸发量基本持平 但是各个分区变化不一 滦河及冀东沿 海诸河流域片中 山丘区呈增加趋势 平原区呈减少趋势 海河北系呈增加趋 势 其中山区增加幅度大于平原区 3 1 3 干旱指数 干旱指数 是气象学中用来反映气候干旱程度及用作气候分区的指标 以年蒸发能力 E0 通常用水面蒸发量代替 和年降水量 P 的比值来表示 即 E0 P 干旱指数 1 0 说明年蒸发能力大于年降水量 表明该地区的气 候偏于干旱 越大 干旱程度越严重 干旱指数 1 0 说明年蒸发能力小 于年降水量 表明该地区气候偏于湿润 越小 气候越湿润 按干旱指数公 式计算各行政分区 流域分区 1961 2000 年多年平均干旱指数见表 3 8 表 3 9 表 3 8 多年平均干旱指数 流域区划 三级区降水量均值 mm 蒸发量均值 mm 干旱指数 全市全市625 01021 91 64 唐山市水资源综合评价 30 滦河山区669 3996 31 49 冀东沿海诸河山区655 61036 91 58 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平原区585 61031 81 76 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合计615 11023 61 66 北三河山区702 8990 61 41 北四河下游平原区601 81038 61 73 海河北系合计643 61018 71 58 注 降水和蒸发均为 1961 2000 年均值 表 3 9 多年平均干旱指数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降水量均值 mm 蒸发量均值 mm 干旱指数 全市全市625 01021 91 64 路北区599 61071 41 79 路南区597 91096 11 83 古冶区634 21059 51 67 开平627 21083 31 73 丰南区573 51024 31 79 丰润区635 61018 21 60 迁安区651 91027 91 58 遵化区707 71006 11 42 乐亭县558 1965 31 73 滦南县596 2999 61 68 滦县638 31014 91 59 迁西县686 7952 81 39 唐海县569 81005 11 76 玉田县611 7963 41 57 高新区579 21034 61 79 南堡开发区564 9975 21 73 海港开发区607 51012 21 67 芦台开发区552 21007 31 82 汉沽管理区563 91017 31 80 注 降水和蒸发均为 1961 2000 年均值 由表 3 8 3 9 可知 唐山市干旱指数为 1 64 在降水分带上属于过渡带 从流域区划来看 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平原区干旱指数最大 为 1 76 北三河 山区最小 为 1 41 从行政区划来看 迁西县最小 为 1 39 路南区最大 为 1 83 空间分布总的规律是 平原区大于山丘区 市区大于周边地区 3 1 4 地表水资源量评价 3 1 4 1 唐山市水资源评价 地表水资源成果复核 唐山市水资源评价 根据实测 还原法 计算出控制站点的天然河川径 流量系列 然后根据控制站点的天然河川径流量 进一步计算出各分区的地表 第三章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31 水资源量 该成果经过合理性分析 并与第一次 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等成果进 行了对比 由于本次规划的计算单元与 唐山市水资源评价 的计算单元不一 致 所以本次规划中 根据降水量把原计算单元的地表水资源量值分配到本次 规划的计算单元上 然后汇总到各个三级区和行政区划 结果见表 3 10 和表 3 11 从表 3 10 和表 3 11 中可以看到 全市年均地表水资源量为 14 62 亿 m3 20 50 75 95 年份地表水资源量值分别为 21 82 亿 m3 13 36 亿 m3 8 12 亿 m3 2 20 亿 m3 从流域三级区来看 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地表水 资源比海河北系丰富 山区地表水资源比平原区丰富 从行政区划来看 遵化 迁西县最多 为 3 37 亿 m3和 2 73 亿 m3 对比变差系数表明 滦河及冀东沿海 诸河的变差系数大于海河北系 而平原区大于山丘区 表 3 10 地表水资源量特征值 流域区划 统计参数不同频率年地表水资源量 亿 m3 三级区 计算面积 km2 平均值 亿 m3 Cv20 50 75 95 全市全市1347214 620 6221 8213 368 122 20 滦河山区21913 900 715 723 151 910 80 冀东沿海诸河山区9250 990 761 500 790 460 21 滦河及冀东沿海 诸河平原区 55633 410 875 442 651 290 22 滦河及冀东沿海 诸河合计 86798 300 6512 507 434 401 34 北三河山区20154 270 616 183 792 340 76 北四河下游平原区27782 050 683 171 851 050 27 海河北系合计47936 320 619 265 713 511 01 表 3 11 地表水资源量特征值 行政区划 统计参数不同频率年地表水资源量 亿 m3 行政区划 计算面积 km2 平均值 亿 m3 Cv20 50 75 95 全市全市1347214 620 6221 8213 368 122 20 路北区1010 060 940 100 050 020 01 路南区670 040 920 060 030 010 01 古冶区2530 170 820 220 110 060 01 开平区2520 160 860 240 120 060 01 丰南区15500 950 811 400 720 370 08 丰润区13341 310 691 951 100 660 26 迁安市12081 830 672 661 530 940 40 遵化市15093 370 634 962 991 810 61 乐亭县12760 770 911 150 540 250 04 滦南县12700 730 911 190 560 260 04 唐山市水资源综合评价 32 滦县9990 890 771 340 700 400 18 迁西县14392 730 674 022 331 390 48 唐海县7000 460 880 730 350 170 02 玉田县11650 910 721 350 740 430 14 芦台开发区320 100 710 150 080 050 02 汉沽管理区180 100 700 140 080 050 02 高新区1390 010 900 0110 0050 0020 001 南堡开发区110 010 880 0170 0080 0040 001 海港开发区1490 020 880 030 010 010 01 从 P R 关系图来看 图 3 1 各三级区的降水径流关系较好 符合降水 产流关系 本章 3 1 6 节总水资源量部分还从地表产流系数的角度分析了地表水 资源计算成果的合理性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 年降雨量 mm 年径流深 mm 图 3 1 全市降雨量与径流深关系图 统计分析可知 各三级区地表水资源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从年际变化来看 表 3 12 1970s 全市地表水资源量最大 为 17 85 亿 m3 1980s 最小 为 9 53 亿 m3 从 45 年系列来看 地表水资源量整体呈减少趋势 1980 年以后比 1980 年以前偏少 38 6 表 3 12 唐山市不同时期地表水资源变化对比 流域区划 单位 亿 m3 三级区 1956 1959 1960 1969 1970 1979 1980 1989 1990 2000 1956 1979 1980 2000 全市全市18 6217 5017 859 5312 2517 83 10 95 滦河山区7 004 214 422 113 634 76 2 91 冀东沿海诸河山区1 041 181 310 590 891 21 0 75 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平原区2 944 304 272 872 494 06 2 66 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合计10 999 6910 005 567 0210 03 6 32 北三河山区5 315 075 652 333 675 35 3 03 北四河下游平原区2 322 742 201 631 572 45 1 60 第三章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33 海河北系合计7 637 817 853 965 237 80 4 63 3 1 4 2 出入境水量 全市地处滦河流域的中下游 入境河流主要为滦河水系干支流及北三河水 系蓟运河流域遵化以北的沙河诸支流小河 这些河流在境外的流域面积共计 53576 1km2 占总集水面积的 95 0 相当于唐山市总面积的 4 倍 全市出境 河流有淋河 黎河 沙河 金水河 兰泉河 双城河 荣辉河 还乡河 泥河 津唐运河和煤河等 属自然式出境 1983 年引滦入津输水工程正式投入运行 直接由潘家口 大黑汀水库引水 经滦河入于桥水库 属供水式出境 本部分 主要评价自然式出境水量 成果主要参考 唐山市水资源评价 入境水量一般指上游区域产生的河川径流量 经当地调蓄利用后流入市内 的实际水量 据 1956 2000 年 45 年系列统计结果 全市平均年入境水量为 32 56 亿 m3 其中汛期入境水量为 22 48 亿 m3 占全年入境水量的 69 0 可 见入境水量具有年内分配不均匀的特性 自然式出境水量为区内流入下游的地表水量 全市 1956 2000 年平均自然 式年出境水量 4 85 亿 m3 相当于全市同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的 33 2 所 有这些出境水量几乎全部进入天津市境内 其中汛期出境水量为 3 06 亿 m3 占全年出境水量的 63 1 可见出境水量同样具有年内分配不均匀的特性 愈 是大水年份汛期出境水量所占比例越大 由于防洪等条件的限制 对汛期出境 水量控制的难度比较大 由表 3 13 可以看到 1950s 平均年入境水量最大 为58 84 亿 m3 比多年平 均值多80 7 1960s 1970s 随着上游地区水利工程建设 入境水量有所减少 但仍多于1956 2000 年系列的平均值 1980s 最小 为 19 26 亿 m3 比多年平均 值少 40 9 1980 2000 年平均入境水量为25 16 亿 m3 比 1956 1979 年减少了 35 5 1990 2000 年入境水量为30 53 亿 m3 比 1956 1979 年减少21 8 表 3 13 各年代出入境水量 单位 亿 m3 年 份入境水量出境水量 1956 1959 58 846 71 1960 1969 32 575 98 1970 1979 37 565 74 1980 1989 19 262 38 1990 2000 30 534 56 1956 1979 39 036 00 1980 2000 25 163 52 由表 3 13 可以看到 1950s 平均年出境水量最大 为 6 71 亿 m3 比多年平 唐山市水资源综合评价 34 均值多 38 4 1980s 最小 为 2 38 亿 m3 比多年平均值少 50 8 1980 2000 年平均年出境水量为 3 52 亿 m3 比 1956 1979 年减少了 41 4 1990 2000 年平均年出境水量为 4 56 亿 m3 比 1956 1979 年减少 24 1 3 1 4 3 入海水量 唐山市有滦河及冀东沿海两个入海水系 入海河流主要有滦河 陡河 沙 河 小青龙河 双龙河 溯河及沿海诸小河 根据 唐山市水资源评价 全 市 1956 2000 年入海总量 707 13 亿 m3 平均年入海水量 15 71 亿 m3 其中滦 河 13 99 亿 m3 占全市年入海水量的 89 05 陡河 0 68 亿 m3 占全市年入海 水量的 4 34 沙河 0 37 亿 m3 占全市年入海水量的 2 38 其它各河入海水 量占全市年入海水量的 4 23 入海水量的年内变化可以从 1956 2000 年汛期和非汛期占的比例进行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 汛期 6 9 月 平均入海水量 12 27 亿 m3 占年平均入海水量 的 78 1 非汛期平均入海水量 3 44 亿 m3 占年平均入海水量的 21 9 可见 入海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 年内分配比较集中 由于汛期入海水量多由洪水组 成 因此很难控制和利用 近几年来 由于上游用水量增加 在枯水年份非汛 期入海河道曾出现断流现象 由表 3 14 可以看到 全市 1950s 年入海水量最大 为 36 36 亿 m3 是多年 平均的 2 31 倍 1980s 最小 为 4 66 亿 m3 是多年平均的 29 7 受水资源开 发利用的影响 入海水量衰减趋势明显 1980 2000 年平均年入海水量为 7 18 亿 m3 比 1956 1979 年减少了 69 0 1990 2000 年平均年入海水量为 9 47 亿 m3 比 1956 1979 年减少 59 1 表 3 14 各年代入海水量表 单位 亿 m3 年份滦河陡河沙河其他全市 1956 195934 541 070 360 3936 36 1960 196917 611 200 391 1120 20 1970 197918 610 760 580 9620 88 1980 19893 620 430 250 364 66 1990 20008 460 240 300 399 47 1956 197920 850 990 460 9323 18 1980 20006 160 330 280 387 18 3 1 5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地下水是指赋存于饱水带岩土空隙中的重力水 地下水资源量是指地下水 体中参与水循环且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 参与水资源配置的主要是小于 2g L 的浅层地下淡水 本次主要对这部分水资源进行评价 基础数据来源于 第三章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35 唐山市水资源评价 成果 在对区域地下水资源进行校核的基础上 根据地 下水补排关系把原计算单元的数量分配到本次规划的计算单元上 首先对 唐山市水资源评价 的地下水资源成果进行校核 根据 全国水 资源规划细则 的要求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主要根据补给法计算 山丘区地下 水资源量主要根据排泄法计算 校核水资源量主要分析地下水资源量中主要的 补给量和排泄量的合理性 在平原区水资源量的各个组成部分中 降水入渗补 给量是主要的补给项 而山丘区的各项排泄量中 河川基流是主要的组成部分 从水循环的演化机理来看 这两项组成成分跟降水的关系都很密切 对两个平 原三级区 绘制平原区降水入渗与降水量关系图 图 3 2 对三个山丘区 绘 制河川基流量与降水量关系图 图 3 3 在图上可以看到 这两项成分都符合 水循环的规律 说明评价结果是可信的 y 0 206x 1 8554 R2 0 9775 y 0 2149x 1 1941 R2 0 9376 0 00 2 00 4 00 6 00 8 00 10 00 12 00 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 降雨量 亿m3 降雨入渗补给量 亿m3 滦河及冀东沿海平原区 北四河下游平原区 图 3 2 平原区降水入渗与降水量关系图 图 3 3 山丘区河川基流量与降水量关系图 y 0 1241x 0 0004 R2 0 9482 y 0 0597x 0 0293 R2 0 9806 y 0 072x 0 0185 R2 0 9766 0 2 0 7 1 2 1 7 2 2 2 7 468101214161820 降水量 亿m3 河川基流量 亿m3 滦河山区 冀东沿海诸河山区 北三河山区 唐山市水资源综合评价 36 根据 唐山市水资源评价 的评价成果 计算出本次规划计算分区的地下 水资源量 唐山市矿化度 M 2g L 的地下水资源量如表 3 15 所示 多年平均平 原区地下水资源量 8 94 亿 m3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 5 47 亿 m3 盆地地下水资 源量 1 89 亿 m3 扣除一般山丘区与平原区 盆地区的重复量 1 94 亿 m3 全唐 山市地下水资源总量 14 36 亿 m3 再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重复量 4 67 亿 m3 唐山市不重复地下水资源总量 9 69 亿 m3 表 3 15 唐山市行政分区地下水资源量 矿化度 M 2g L 单位 亿 m3 行政区划 平原 区 山丘 区 盆地 一般山丘区与 平原区 盆地 区的重复量 地表水和 地下水的 重复量 地下水资 源总量 不重复地 下水资源 总量 全市全市8 945 471 891 94 4 67 14 36 9 69 路北区0 200 000 000 01 0 05 0 19 0 14 路南区0 120 000 000 01 0 01 0 11 0 10 古冶区0 350 110 000 09 0 10 0 37 0 27 开平区0 410 050 000 05 0 10 0 41 0 31 丰南区0 950 000 000 00 0 19 0 95 0 76 丰润区1 450 420 000 22 0 17 1 65 1 48 迁安市0 001 281 170 56 0 81 1 89 1 08 遵化市0 001 300 140 46 0 71 0 98 0 27 乐亭县1 130 000 000 00 0 34 1 13 0 79 滦南县1 760 000 000 00 0 35 1 76 1 41 滦县0 880 500 490 37 0 13 1 50 1 37 迁西县0 001 690 090 10 1 48 1 68 0 20 唐海县0 270 000 000 00 0 14 0 27 0 13 玉田县1 400 120 000 07 0 09 1 45 1 36 芦台开发区0 000 000 000 00 0 00 0 00 0 00 汉沽管理区0 000 000 000 00 0 00 0 00 0 00 高新区0 020 000 000 00 0 00 0 02 0 02 南堡开发区0 000 000 000 00 0 00 0 00 0 00 海港开发区0 000 000 000 00 0 00 0 00 0 00 第三章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37 3 1 6 水资源总量 3 1 6 1 水资源总量 由地表地下水资源量汇总全市水资源总量如表 3 16 3 17 所示 唐山市年 水资源总量为 24 31 亿 m3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 14 62 亿 m3 地下水资源总量 14 36 亿 m3 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 9 69 亿 m3 3 1 6 2 产水指标与水资源评价合理性分析 产水系数是总水资源量与降雨量的比值 全市各三级区产水系数如表 3 18 所示 唐山市全市平均产水系数是 0 29 其中山区产水系数为 0 36 平原区产 水系数为 0 24 山区大于平原区 山丘区中 北三河山区产水系数最大 为 0 43 冀东沿海诸河山区产水系数最小 为 0 25 两个平原三级区的产水系数 分别为 0 23 和 0 24 产水模数是总水资源量与面积的比值 全市各三级区产水模数由表 3 18 所 示 唐山市平均产水模数为 18 04 万 m3 km2 其中山区产水模数 24 81 万 m3 km2 平原区产水模数 13 88 万 m3 km2 山区产水模数比平原区大 山区产 水模数以北三河山区最大 为 28 93 万 m3 km2 冀东沿海诸河山区产水模数最 小 为 19 57 万 m3 km2 平原区中 北四河下游平原较大 为 14 51 万 m3 km2 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平原区较小 为 13 57 万 m3 km2 表 3 16 水资源总量 流域分区 单位 亿 m3 三级区面积 km2 地表水 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 总量 不重复地下水 资源量 水资源 总量 全市全市1347214 6214 36 9 69 24 31 滦河山区21913 903 16 1 19 5 09 冀东沿海诸河山区9250 991 26 0 82 1 81 滦河及冀东沿海 诸河平原区 55633 414 73 4 14 7 55 滦河及冀东沿海 诸河合计 86798 309 15 6 15 14 45 北三河山区20154 272 63 1 56 5 83 北四河下游平原区27782 052 58 1 98 4 03 海河北系合计47936 325 21 3 54 9 86 表 3 17 水资源总量 行政分区 单位 亿 m3 行政区划 面积 km2 地表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 总量 不重复地下 水资源量 水资源总量 全市全市1347214 6214 36 9 6924 31 路北区1010 060 19 0 14 0 20 路南区670 040 11 0 10 0 14 古冶区2530 170 37 0 27 0 44 唐山市水资源综合评价 38 开平区2520 160 41 0 31 0 47 丰南区15500 950 95 0 76 1 71 丰润区13341 311 65 1 48 2 79 迁安市12081 831 89 1 08 2 91 遵化市15093 370 98 0 27 3 64 乐亭县12760 771 13 0 79 1 56 滦南县12700 731 76 1 41 2 14 滦县9990 891 50 1 37 2 26 迁西县14392 731 68 0 20 2 93 唐海县7000 460 27 0 13 0 59 玉田县11650 911 45 1 36 2 27 芦台开发区320 100 00 0 00 0 10 汉沽管理区180 100 00 0 00 0 10 高新区1390 010 02 0 02 0 03 南堡开发区110 010 00 0 00 0 01 海港开发区1490 020 00 0 00 0 02 地表产流系数是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 全市各三级区地表产流系数 如表 3 18 所示 唐山市平均地表产流系数为 0 17 其中山区地表产流系数为 0 26 平原区地表产流系数为 0 11 山区地表产流系数大于平原区 在山区中 地表产流系数最大的是北三河山区 为 0 31 最小的是冀东沿海诸河山区 为 0 14 两个平原区的地表产流系数分别为 0 11 和 0 12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 产水系数 产水模数 地表产流系数三者在地区分 布上具有一致性 山区大于平原区 海河北系大于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流域 计算结果合理 表 3 18 流域分区水资源总量特征值 流域分区 面积 km2 水资源 总量 亿 m3 流域分区 降雨量 亿 m3 产水系数 产水模数 万 m3 km2 地表产流 系数 全市全市1347224 3184 380 29 18 04 0 17 滦河山区21915 0914 650 35 23 23 0 27 冀东沿海诸河山区9251 817 180 25 19 57 0 14 滦河及冀东沿海 诸河平原区 55637 5532 330 23 13 57 0 11 滦河及冀东沿海 诸河合计 867914 4554 160 27 16 65 0 15 北三河山区20155 8313 660 43 28 93 0 31 北四河下游平原区27784 0316 550 24 14 51 0 12 海河北系合计47939 8630 220 33 20 57 0 21 第三章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39 3 1 7 水资源可利用量 3 1 7 1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本次规划确定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 统筹考虑 生活 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 协调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的基础上 通过经济合 理 技术可行的措施可供河道外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 不包括回归水重复利 用量 影响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 自然条件 水资源特性 经济 社会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 本规划在估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时 根据水资源状况 经济社会 水资 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以及生态 环境要求 对现状年不同来水状况下唐山市全 市的地表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统计各单元的地表水供水量 计算中力图反映 唐山市不同流域 不同区县之间的联系以及整体性 以上计算得到的地表水供水量中 包含地表水重复利用水量 这部分水量 在计算地表水可利用量时应该扣除 地表水重复利用水量主要包括生活用水 生态用水 工业用水 农业灌溉回归到地表水的水量 四项重复利用水量计算 方法如下 3 1 供生活生活回生活 WW 3 2 供生态生态回生态 WW 3 3 供工工回工 WW 3 4 农渗农回农渠 WW 式中 W回生活 W回生态 W回工业 W回农业分别表示生活 生态 工业 农业地 表水用水回归水量 生活 生态 工业 农业分别表示生活 生态 工业 农 业地表水用水回归系数 W供生活 W供生态 W供工业 W供农业分别表示生活 生 态 工业 农业地表水供水量 在估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时 应先确定并扣除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 包 括湿地 湖泊生态环境用水等 因此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估算与生态环 境需水量的确定密切相关 扣除生态需水以后 计算得到保证率为 50 年份的 当地地表水可利用量为 4 35 亿 m3 保证率为 75 年份的地表水可利用量为 3 44 亿 m3 分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 采用典型年法 用典型年各行政分区和 流域分区地表水供水量占全市地表水供水量的比例 计算现状水平年 50 和 75 保 证率下分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计算成果见表 3 19 唐山市水资源综合评价 40 3 1 7 2 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 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 通过经济合理 技术可行的 措施 在不致引起生态环境恶化条件下允许从含水层中获取的最大水量 地下 水资源可开采量评价的地域范围为目前已经开采和有开采前景的地区 唐山市水资源评价 中 已对流域区划和行政区划的地下水可开采量进 行了评价 这里主要根据其评价成果 计算本次水资源规划中各分区的地下水 可开采量 现状条件下 全市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 11 85 亿 m3 深层承 压水可开采量为 0 967 亿 m3 各区县计算成果见表 3 19 3 1 7 3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 在统筹考虑生活 生产和生态 环境用水的基础上 通过经济合理 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中可资一次 性利用的最大水量 本次规划中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计算 可采取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与浅层 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相加再扣除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与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两 者之间重复计算量的方法估算 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量主要是平原区浅层地下 水的渠系渗漏和渠灌田间入渗补给量的开采利用部分 可采用下式估算 Q总 Q地表 Q地下 Q重 3 5 其中 Q重 Q渠 Q田 3 6 式中 Q总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Q地表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Q地下为浅层地下 水资源可开采量 Q重为重复计算量 Q渠为渠系渗漏补给量 Q田为田间地表水 灌溉入渗补给量 为可开采系数 是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的比 值 汇总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成果 如表 3 19 所示 地表地下重复计算量为 1 35 亿 m3 保证率为 50 年份的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 14 85 亿 m3 保证率为 75 年份的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 13 94 亿 m3 表 3 19 水资源可利用量 单位 万 m3 地表水资源 可利用量 水资源 可利用总量 行政区划 50 75 浅层地下 水资源可 开采量 地表地 下重复 计算量50 75 深层承压 水资源 可开采量 全市全市4351534437118459135151484591393819673 路北区10469301695119262225060 路南区69363698168160615490 古冶区5444184487307472445980 第三章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41 开平区4043304337284445743830 丰南区2037147690651692941088492932 丰润区30662344163956791878218060276 迁安市447417349492102212944102040 遵化市7216309612407019623155030 乐亭县389637779434278910541104221907 滦南县430538931797335771870118289564 滦县99892311786122811556114810 迁西县4400023960679623960 唐海县5550419820641116649851461931 玉田县31442756157576201828117893731 芦台开发区61660700616607 413 汉沽管理区71269600712696 443 高新区132112191133102900 南堡开发区27921100279211 33 海港开发区 000000 443 曹妃甸 0000000 3 1 8 广义水资源评价 3 1 8 1 层次化的水资源评价口径 我国目前水资源评价的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施工承包协议书3篇
- 新解读《GB-T 31208-2014再制造毛坯质量检验方法》
- 高级保姆合同范本
- 口头形式担保合同范本
- 工资外包合同范本
- 恋爱期间赠予合同范本
- 认购资产包合同范本
- 药店药品购销合同范本
- 公务用船船合同范本
-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作文小马过河
- 2025广东茂名市信宜市供销合作联社招聘基层供销社负责人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实践规范专家共识
- 成人反流误吸高危人群全身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 初二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及实施
- 2025年山东省临沂市、枣庄市、聊城市、菏泽市、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解读
- 高校物业现场管理方案(3篇)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10月自考00227公司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二级造价师土建工程考试真题及答案
- 汽轮机油品基础知识培训
- 2026届高三地理复习策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