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导言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 发展以及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的形成 那么与此同时 全国各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形成一个怎么样的格局呢 它又有那些发展变化呢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探讨和思考的 有个成语叫 逐鹿中原 请问大家知道中原在哪里吗 导入 假设你们生活在中国古代 要让你们选择一块地方进行农业生产的话 你们会按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择这块地方呢 请思考 一 四大经济区域 山东 包括现在的河南 山东河北等地区 四大经济区域 以崤山为界 山西 以关中为主 以及河西 巴蜀等地区 江南 长江以南 还没有开发 龙门碣石以北 半农半牧区 分塞内 塞外 经济重心 关中之地 于天下三分之一 而人众不过什三 然量其富 什居其六 史记 江南越族人的生活 观察图片和材料 我国从战国到东汉经济区域有什么特点 反映了全国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白居易 材料一 史记 货殖列传 楚越之地 地广人希 稀 饭稻羹鱼 或火耕而水耨 不待贾 买卖 而足 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 无冻饿之人 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 忆江南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请思考 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 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 风景如画 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 一 四大经济区域 二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 概况 二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两晋之际 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 唐安史之乱后 安史之乱的破坏 两宋之际 靖康之乱的影响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中原 大疾疫 兼以饥馑 百姓又为寇贼所杀 流尸满河 白骨蔽野 晋书 食货志 永嘉行唐 张籍黄头鲜卑入洛阳 胡儿执戟升明堂 晋家天子作降虏 公卿奔走如牛羊 紫陌旌幡暗相触 家家鸡犬惊上屋 妇人出门随乱兵 夫死眼前不敢哭 九州诸侯自顾土 无人领兵来护主 北人避胡多在南 南人至今能晋语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1126年 金人攻破汴京 次年 将宋徽宗 宋钦宗及许多百姓俘虏押往北方 使汴京一片残破 北宋灭亡 史称靖康之乱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 三次南迁高潮 唐朝中期的第二次高潮 两宋之际的第三次高潮 八王之乱 永嘉之乱 安史之乱 靖康之乱 两晋之际的第一次高潮 旧日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人总结的人民流亡的原因 一曰天 二曰官 三曰军 四曰钱 五曰愚 中原人口的外迁是因为那种原因呢 请思考 原本在中原地区安居乐业的居民为什么要外迁呢 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斗争导致了北方频频战乱 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 使经济凋敝 民不聊生 而南方相对安定 而且土地辽阔 古代人口迁移和今天人口迁移的原因有什么区别 1 古代 躲避战乱或自然灾害 人们自发地迁到相对稳定的地方 2 今天 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 政府为了经济建设目的而有组织地引导人口流动 2 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农村剩余劳动力剩余增加 国家放松进城的限制 3 农村人口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 满足致富的愿望 自发地移向城市 4 科技人员和大学生进城读书就业等等人口迁移的方向 农村 城市 内地 沿海 珠玑巷地处韶关南雄市的梅关古道边几千年来 大批移民从中原顺着梅关古道迁入岭南 在珠玑巷落脚 又从珠玑巷南迁至珠三角甚至海外各地 如今珠玑巷后裔有四千多万人 遍布海内外 从珠玑巷迁出的姓氏就有153个 这里不仅成为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中转站 也成为众多国内和海外华人寻根问祖之地 一 四大经济区域 二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三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 材料1 2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 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99年高考题 材料1 东晋建立后 百许年中 无风尘之警 区域之内 晏如也 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或捻 丰收之年 则数郡忘饥 会土 会稽郡 带海傍湖 良畴亦数十万顷 膏腴土地 亩值一金 荆城 荆州 跨南楚之富 扬部 扬州 有全吴之沃 鱼盐杞梓之利 充仞八方 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宋书 孔秀恭等传论 材料2 朝廷在故都 东京开封 时 实仰东南财赋 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 苏常熟 天下足 陆游集 经济重心的转变 表现 关中 中原地区 江南 江南土地大量开垦 耕作技术进步 曲辕犁 稻麦复种制 筒车 农田水利兴修较多 农作物品种增多 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大量的人口南迁会给江南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1 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人手 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2 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 3 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 4 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 请思考 从而使得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1 城市的繁荣 杭州 扬州等是商业繁荣的城市 南方各国贸易往来频繁 楚国的商业贸易收入为主要财政来源 关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我们会在4 5课学习 2 文化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给南方还带来什么影响呢 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 文化重心的南移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江南风情 学思之窗 我们再来思考一下 古代对江南的开发与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对西部的开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 古代对南方的开发是自发的 战乱导致大量的流民南下 2 现在是国家有计划 有目的地进行开发建设 3 对开发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综合探究 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的历史启示 1 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不休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 2 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 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 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南方政权的许多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 在当时不得不采取措施重视经济建设 只有这样 经济才有可能得到发展 课堂小结 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 时间 两晋之际唐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共同原因 战乱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分布 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特点 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原因 中原人口南迁 社会环境 原有潜力等过程 孙吴东晋南朝开发 中唐以后 宋都南迁后影响 文化重心的南移 1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 北方战乱 南方相对安定 北民南迁 带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