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二 氧 化 碳 和 一 氧 化 碳 课时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过程与方法 (1)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及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4.解决办法: (1 ) 学生阅读教材,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2)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 (3) 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和石灰石的用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课堂讨论、训练强化法教学准备 CO2气体、水、石蕊溶液、澄清石灰水、稀醋酸(或稀盐酸)、 试管、集气瓶、烧杯、 蜡烛、可口可乐、吸管、干花等实验用品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习了氢气、氧气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在学 习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学生大都能通过预习 得到初步认识。 2.我所教班级的学生课堂上比较活泼,对化学充满兴趣,但由于来自农村,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都很弱,缺乏深思的习惯,所以我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的合作学习方法,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碳的单质,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有关碳的两这种常见氧化物CO2和CO,它们的分子虽然只差一个氧原子,但性质却相差很大。这节课我们先学习CO2的性质和用途。教师设疑:我们知道,在空气中按体积比二氧化碳只占0.03%,但是自然界中如果没有这点点CO2会怎样?相反CO2在空气中含量过高又会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CO2作进一步了解。教师活动:展示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演示实验6-3和实验6-4,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P117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归纳总结如下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与空气比较)溶解性是否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无色气体无味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支持燃烧板书: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教师:引导学生课外归纳 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物理性质。二 氧 化 碳氧 气色、味、态无色、无味的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比空气略大溶解性能溶于水不易溶于水教师: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下面一起探究有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师: 回顾演示实验6-3。 提出问题:为什么下层的蜡烛先熄灭?学生分析:观察实验现象,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板书:1. 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教师活动: 演示实验6-5 讲解实验中所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学生活动: 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这句话是否正确。板书:2. 二氧化碳能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CO2 + H2O = H2CO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见小黑板)H2CO3 = CO2 + H2O (碳酸不稳定)学生活动: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观察实验现象。教师活动:写出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这个反应也是鉴定二氧化碳气体的重要反应。板书:3.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见小黑板)CO2 + Ca(OH)2 = CaCO3 + H2O (用来鉴别CO2存在)(使学生了解CO2和Ca(OH)2的化学反应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教师讲解: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干冰”可作制冷剂和用于人工降雨。以上学习和探究了二氧化碳的很多性质,这些性质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119页中“(表6-1)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二氧化碳的用途 图6-18”,然后讨论并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用途。 板书:三. 二氧化碳的用途1. 植物的光合作用2. 灭火剂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3. 做化工产品的原料4. 做气体肥料教师讲解:什么是温室效应? (P120页)大家讨论: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很重要,而且还有很多用途,那是不是在自然界中越多越好呢?(目的:使学生全面地认巩二氧化碳,辩证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属)。学生活动:阅读教材120-121页,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防止温室效应增强的措施。大家讨论:归纳总结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四. 防止温室效应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1、减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3、提高能源的生产效率和使用率4、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乱伐5、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总之,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应该提倡过“低碳、节水、环保”的生活。课堂归纳: 学完本课题大家应该知道1、CO2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重的气体2、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能与水反应3、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CO24、温室效应及防止温室效应增强采取的措施板书设计: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CO2 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 二氧化碳能与水的反应3、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三. 二氧化碳的用途1、植物的光合作用 2、灭火剂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3、做化工产品的原料 4、做气体肥料四. 防止温室效应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略)课堂训练:1、下列CO2的用途中,只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制干冰 B、制化肥 C、做温室肥料 D、用于灭火2、将一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星熄灭,则集气瓶中一定不是( )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D空气3、除去CO中混有少量的CO2较好的办法是( ) A、加压冷却,使CO2液化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通过石灰水 D、通过紫色石蕊试液4、向西瓜温室大棚里施放适量的CO2,其主要目的是( ) A、使虫害室息死亡,有效防止病虫害 B、避免发生火灾C、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使温室内的温度稳中有升5、(课外思考)某无色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白色沉淀Y,Y中加入稀盐酸,又得到气体X;再将气体X通入水中,生成Z,Z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加热此溶液,溶液又变成紫色,同时放出气体X。由此推断:(1)X是 ,Y是 ,Z是 。(2)写出四个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 ,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 。课后作业:教材第123页36题。教学反思:本课题的教学设计是以二氧化碳性质为主要线索,以学生的实验活动探究过程为主体,以问题为引子,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来引导和把握学生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上海房产买卖合同解除条件范本
- 2025年度国际技术转移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吊顶施工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合同
- 2025年度社区青少年托管教育服务合同
- 2025年商场广告投放合作协议
- 2025版桥架安装及施工监理服务合同模板
- 2025版沙场开采合作合同范本(升级)
- 2025版文化产业委托贷款借款合同
- 2025年水泥行业环保设施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城市轨道交通二次结构钢筋施工分包协议
- GB/T 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 GB/T 28575-2020YE3系列(IP55)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63~355)
- 储油罐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表
- 传媒公司员工劳动合同(标准版)
- 缺血性肠病完整版本课件
- 《室内空间设计》第三章课件
- 学习《北方民族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修订)》课件
- 设备出厂检验报告
- Matlab-Simulink模型检查验证与测试
- 单位减少存档人员表
- 商务英语翻译实务完整版教学ppt课件全套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