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节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 赏析全诗 6分 答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的诗意空间 解答本题时 考生要从诗歌中提取主要形象 如高飞的大雁 从东南方升起的太阳 闪着寒光的沙石 征人身上的铁甲等 并概括出这些景象的特征 然后分析这些意象所蕴涵的情感 如大雁指思乡 日出 铁衣表现边塞的壮阔以及军队的严整 重在烘托征人远离故乡 为国杀敌的慷慨与悲壮的情感 而满碛寒光则表现戍边生活的艰苦 答案 1 全诗描绘了戍边战士战罢归来的图景 前两句写大漠辽远 大雁高飞 既有胜利者的喜悦 也有征人的乡思 2 后两句写日出东南 铁衣生寒 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 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 3 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 通过喜忧 暖冷 声色等的比照映衬 营造出雄健 壮美的意境 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2 2012年大纲全国 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落叶修睦 雨过闲田地 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 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 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 而不与君同 注 修睦 晚唐诗人 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考生解答此题时 首先 要明确题干的意思 这个题干可以这样来理解 作者借写松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其次 要能明确写松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本诗的前三联着力描写了落叶的飘零 尾联则笔锋一转 写松树的 自立 两者显然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对比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松的赞叹 对落叶的感慨 答案 以松 立 与叶 落 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 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 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3 2011年安徽 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文后题目 琅玡溪 宋 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 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 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 在今安徽省境内 期间 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 槎 ch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答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公元1045年 欧阳修来到滁州 对琅琊山上的景点非常欣赏并有品评 写下了组诗 琅琊山六题 题咏六处胜景 归云洞 庶子泉 琅琊溪 石屏路 班春亭 惠觉方丈 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此诗前两句描绘冬去春来 雪融水涨的画面 并写了游人们为欣赏这美丽的山水而渡溪过桥的情景 后两句从溪水飘落花来写溪流知源头 因见有山中落花从水上流出 源头当在山中无疑 考生通读全诗可知 作者围绕溪水描绘了雪消溪涨 游客渡溪等画面 考生通过对作者描绘画面的赏析 不难体会出作者对溪水的喜爱与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 游客渡溪 古槎横溪 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 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喜爱之情 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对应学生用书p147 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感情状态 一般指诗歌画面反映的状况或现象 诗歌的主题 诗人寄托的情感等 分析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必须借助对诗歌形象的分析 联系写作背景等因素全面综合来考虑 不同题材的诗歌往往表现了特定的思想内容 我们可以根据诗歌的题材 大致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高考中 常见的诗歌题材有以下几种类型 1 送别抒怀诗送别抒怀诗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抒发离愁别绪 别后思念之情等方面 在古代 由于道路崎岖难行 交通工具落后 一别动辄多年 长至再会无期 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 不光是备酒饯行 折柳相送 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 送别 或留给居者 留别 因此 赠别类的诗词在唐宋诗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而且内容丰富 可谓 说尽故人离别情 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 充满感伤情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是怎样融情于景的 请作简要赏析 答 解析 韩琮的这首送别诗匠心独运 撇开柔情 把错综复杂的隐情 友情 人世沧桑情 天下兴亡情 总汇为 古今情 并巧妙地融情于景 诗的结构也是围绕 古今情 首句积势 次句轻点 三 四句浓染 诗意内涵深广 韵味悠长 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答案 借送友人辞 凤城 而去 于依依惜别之际 百感交集 抒发了人世沧桑的感慨 这首诗将友情 世情等浓缩为 古今情 融入由 绿暗 红稀 暮云 宫前水 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 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2 羁旅思乡诗羁旅思乡诗的思想内容通常是表现行役的艰难 漂泊的辛苦 对家乡亲人 国都君主的思念 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 阅读这类诗 要大抵了解诗人的生平 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在全诗中 诗人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答 解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漂泊在外之作 首联 各已闭柴门 让人想象到户内人们享天伦之乐的情景 隐隐透出诗人思乡恋亲的情绪 颔联 江山非故园 隐含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浓重的思乡情怀 颈联的景物描写凄寂幽邃 悲凉抑郁 流露出一种迟暮之感 尾联 花白的头发和明亮的灯光交相辉映 济世渺茫 归乡无期 何须花烬繁 说得幽默而又凄婉 饱含辛酸的眼泪和痛苦的叹息 答案 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 思乡恋亲之情 以及人至迟暮 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 3 山水田园诗山水诗 是指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田园诗 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 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 牧人 渔夫等的劳动生活为题材 山水田园诗多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 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 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 悠闲的田野 描写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 此理将 不胜 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 力耕不吾欺 注 将 岂 纪 经营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 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 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答 解析 这看似平淡无奇的诗句 却描绘了一幅诗人移居南村后 和村居文士们经营耕作 时时相聚 乐数晨夕 的图画 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进行描写 既写了室内生活 也写了室外的生活 既写了躬耕的辛劳 又写了赋诗言笑的畅快 这些不同地点的生活场面 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充分地表现了农村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氛 答案 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 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 过门更相呼 至 言笑无厌时 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4 边塞征战诗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 这类诗词大多和戍边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因而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 内容异常丰富 这类诗的思想内容主要有 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表现从军赴边 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 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 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希望安边定远的思想 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 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解析 这首诗前两句写征夫 先写战前宣誓 体现出边塞将士无畏的气概和为国献身的决心 继写战后惨象 五千将士尽数战死沙场 后两句写征妇 由征夫捐躯沙场 已成战地河边的一堆白骨 到妻子却还在朝思暮想 连做梦都盼着丈夫回来团聚 虚实对照强烈 悲剧色彩浓郁 更具震撼力 表达了反战主题 答案 无定河边骨 和 春闺梦里人 一边是现实 一边是梦境 一边是已成枯骨的凄凉 一边是梦中相见的欢愉 虚实相对 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5 怀古咏史诗这类诗多叙述登临凭吊之事 描写所见所闻所想 常常运用今昔对比手法 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惆怅 沧海桑田的感慨 追慕前贤建功立业的雄心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等感情 还有的借古讽今 劝谏批评当今统治者 解析 这首小令是 借他人酒杯 浇心中块垒 开篇写景 中间抒情 寄寓着作者的伤心痛惜之情 兴废盛衰之慨 末尾二句 以短小精悍的反对兼同对 揭示出朝代的兴替 实为权力转移的政治游戏 受苦的永远是老百姓 作者行进在潼关路上 联想起关中灾民流离失所 饿殍遍地的凄惨景状 不由地吟出了这两句结论性的诗句 短短八字 概括出了历代王朝更替的普遍规律 力敌千钧 内涵丰富 感情悲愤 全面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为了私利而坑苦百姓的罪恶 精譬警策 振聋发聩 闪耀着高度人性的光彩 因此 这首小令名为 怀古 实为 伤今 表现了作者为百姓呐喊的勇敢精神 富有战斗性和现实性 答案 全曲分三层 第一层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地势 第二层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三层写作者沉痛的感慨 三层意思环环相扣 层层深入 思想越来越显豁 感情越来越强烈 浑然形成一体 无情地宣示王朝更替不可避免的现实 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的同情 寄寓着作者的伤心痛惜之情 第一步 确定诗歌题材 如怀古咏史诗 咏物抒怀诗 边塞征戍诗 山水田园诗等 第二步 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 概述内容 作答形式是 句 联 写了 第三步 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解析 这首送别诗先写景 烘托气氛 后抒情 作者的情感流露在后两联中 答案 与友人惜别时的依恋之情 自己不得意 惆怅 寂寞的心情 解析 尾联是主旨句 重点分析即可 答案 怀才不遇 虽自视清高脱俗又无可奈何的感慨 旅居异地的乡愁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 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 营造了一种物我相惬 情景交融的意境 诗歌抒发了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引起的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欣羡之情 以及禅寂生活带来的隐居山林 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 答案 诗句中有金河 玉关 青冢 黄河 黑山等边塞地名 写出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 诗题为 征人怨 通篇虽无 怨 字 但句句有 怨情 请作简要赏析 答 答案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怨气候酷寒 怨景色单调 注 许浑 晚唐诗人 古堞 城上的矮墙 缑 g u 岭 缑氏山 在今河南偃师东南 距洛阳约百里 传说东周灵王的太子晋修仙得道 在缑氏山头骑鹤升天而去 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试结合诗句略作分析 答 解析 可逐联分析 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哪是写史部分 哪是写今部分 并思考写史的意图 答案 首句 禾黍离离 是从 诗经 黍离 中的 彼黍离离 化用而来的 暗含对过去王朝兴灭更替的追思 第二联表达了对这座由劳苦百姓辛苦修建 却终遭废弃的城市的痛惜之情 水声东去 既是写实景 古洛城紧靠着洛水北岸 又是双关寓意 诗人由脚下奔流向东的洛水 生发出光阴流逝 人世沧桑的感慨 尾联借用典故慨叹世人不能像太子晋那样逍遥自在地超脱于尘世之外 作者的观点态度 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表达出的自己的人生志趣或感悟 评价是在分析概括之上的审视 允许考生有自己的看法 高考试题中 对此考点的设题尽管较少 但因其难度稍大 我们还是有必要予以重视 有人说 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 第三句中的 人 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说明 答 解析 此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题 一定要结合诗歌中的诗句和命题者所给的注解进行分析 从对诗歌的 人不到 和注解的分析 可以知道题干表述的观点是正确的 考生也可把 人不到 的 人 理解为泛指 这样 题干表述的观点就不正确 作答这类评价题 无论是赞成还是否定 关键是要说明理由 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观点一 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 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 人 是指势利小人 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 范氏却不以为意 反而享受田园之乐 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 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 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 人 只是泛指 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 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在古人的诗词中 百花凋谢 落红满地 多表现孤独伤感之情 而欧阳修却一反往常 说是 群芳过后西湖好 试结合词作谈谈你的理解 答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上片首句词人便一反常态 不为百花凋谢 落红满地而伤感 而言 群芳过后西湖好 似乎令人费解 而下片 笙歌散尽游人去 始觉春空 给出了答案 西湖之春好与不好关键不在自然风光 而是游人 答案 此词上片写西湖景色 下片写人 关键在 游人去 始觉春空 游人一走 词人才顿感空虚寂寞 可见西湖好不好与群芳关系不大 而在于游人的在与不在 在词人心目中 游人 的分量远远重于自然风光 结尾以双燕取代了游人的位置 言有尽而意无穷 整首词真切表现了作者闲适 恬淡 自得的心境和 与民同乐 的思想 第一步 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第二步 用历史的眼光 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 解析 解答此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 1 点明自己的态度 2 抓住要分析的观点结合具体句子来阐述 答案 同意 这是一首咏史诗 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可谓大内容 大主题 但诗人却通过 小物 小事 来表现 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 折戟 联想到汉末分裂动荡的年代 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 可谓说是 一粒沙里见世界 后两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招聘事业编制公共艺术教师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城市地下管线探测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企业员工信息保密协议文本范例
- 数字认识专项练习题解析
- 造价工程师考试历年真题汇编与解析
- 车间生产调度与计划管控方案
- 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对公司绩效的多维度影响研究
- 工业自动化系统PLC故障诊断指南
- 2026届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一中化学高二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旅游行业导游培训制度与措施
- 初二学生入学教育
- 九年级《开学第一课》课件
- 数据标注培训课件
- 《视觉表现技巧》课件
- 五社联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 初中历史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 车间5S现场管理标准图
- 《高压开关柜》课件
- 装配钳工高级试题(附答案)
- 【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2课时)课件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