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技术支持指导手册_第1页
H-技术支持指导手册_第2页
H-技术支持指导手册_第3页
H-技术支持指导手册_第4页
H-技术支持指导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PC问题(针对模块化产品)21.开机pc无法启动,屏幕显示“请稍后”。22.内置电脑花屏23.内置电脑VGA口输出信号无显示34.内置电脑无法连接WIFI35.内置电脑无法连接有线网络36.内置电脑外接音箱有杂音37.内置电脑无声音输出38.开机后内置电脑显示“intel”logo后,无法进入系统49.开机后内置电脑进到操作系统界面,然后反复重启410.WIN7系统下无屏幕键盘4二.PC问题(针对非模块化产品)41开机蓝屏,屏幕显示“请稍后”42内置电脑系统无声音43内置电脑无法连接有线网络44开机显示BOIS画面,无法进入系统55. 开机后内置电脑进到操作系统界面,然后反复重启5三.TV板卡相关问题51.平板上电红灯亮,开机不转绿灯52.通过VGA线外接电脑,平板无法显示图像53.TV板卡接VGA显示图像,图像偏移54.在内置电脑通道下图像显示明显超越屏幕界面,其他界面正常显示55.无法通过遥控器来控制内置电脑的ppt翻页56.平板总是不定时的自动开机5四.屏相关问题61.花屏62.屏有规整条纹73.屏画面不定时或者频率性闪烁84.开机闪SEEWO图标后黑屏(带PC机型可以听到内部系统启动声音)85.开机后红灯转绿灯,直接黑屏96.开机后红灯不亮,黑屏97.屏幕有水雾9五.触摸框相关问题91.内置电脑无触摸(带MCU)92.内置电脑无触摸(不带MCU)103.外接电脑无触摸(带MCU)104.外接电脑无触摸(不带MCU)105.内置电脑触摸不准(黑板干扰问题除外)106.外接电脑触摸不准10一. PC问题(针对模块化产品)1. 开机pc无法启动,屏幕显示“请稍后”。首先要观察电脑模块上的电源指示灯和硬盘指示灯(1) 若电源指示灯亮,硬盘指示灯灭A. 重新拔插电脑模块。断电,将模块拔出来,停顿1分钟后重新将模块插进去。B. 重新拔插内存条,将内存条拆下来后,将内存条擦干净,插到另外一个卡槽C. 更换内存条D. 更换PC模块(2) 若电源指示灯灭,硬盘指示灯灭A. 重新拔插电脑模块。断电,将模块拔出来,停顿1分钟后重新将模块插进去B. 拆机测量PC电源输出电压是否为19V,若不是,更换PC电源C. 拆机测量PC电源输出电压是否为19V,若是,更换MCU板(3) 若电源指示灯亮,硬盘指示灯闪烁A. 重新拔插电脑模块。断电,将模块拔出来,停顿1分钟后重新将模块插进去B. 拆机更换HDMI线C. 拆机更换MCU板 (4) 开机闪完Inter LOGO之后,黑屏,屏幕显示“请稍后” A. 在安全模式下启动,能否正常启动 B. 如在安全模式下正常启动,利用VGA线从PC模块输出信号到VGA通道,是否 能够正常启动,D. 重新拔插内部HDMI线材,若无效请更换HDMI线材(5) 无内置电脑选项,电源指示灯灭,硬盘指示灯灭A. 重新拔插电脑模块。断电,将模块拔出来,停顿1分钟后重新将模块插进去B. 更换PC模块C. 拆机测量PC电源输出电压是否为12V,若不是,更换PC电源D. 若为12V,更换MCU2. 内置电脑花屏(1) 屏幕表面有很多红点,如图: 解决措施:更换连接MCU和TV板卡间的HDMI线(2) 屏幕雪花,如图:解决措施:更换PC模块内存条3. 内置电脑VGA口输出信号无显示(1) 在内置电脑控制面板设置显卡设置,具体方法见附件1(2) 检查VGA线材是否有问题,尝试更换线材(3) 更换PC模块4. 内置电脑无法连接WIFI(1) 检查环境网络信号强度,尝试使用笔记本进行连接(2) 更换WIFI天线(3) 拆开PC模块,检查wifi连接线是否与wifi模块连接好(4) 更换PC模块5. 内置电脑无法连接有线网络(1) 检查有线网络是否畅通且网线是否正常(2) Win7系统打开控制面板-网络和internet-网络和共享中心-更改适配器设置-在本地连接右键点属性-选择internet协议版本4,双击打开-选择“自动获取ip地址”“自动获取DNS地址”XP系统打开控制面板网络连接-在本地连接右键点属性-选择internet协议版本4,双击打开-选择“自动获取ip地址”“自动获取DNS地址”(3) 更换PC模块6. 内置电脑外接音箱有杂音(1) 检查外接音箱或者线材是否有电磁干扰(2) 将自己的耳机插在电脑模块耳机孔处,听是否有杂音,若无,为音箱问题,需要更换外设音箱。若有,更换PC模块7. 内置电脑无声音输出(1) 若为XP系统,参考附件2;若为WIN7系统,因为win7系统各个声卡驱动是自动检测的,无需设置,若内置电脑无声音,首先检测喇叭是否正常,如(2)(2) 将装有歌曲的U盘插在TV板卡的USB口上,切换到多媒体通道下,测试有无声音,若有,则喇叭是好的,若无,可能是喇叭或者TV板卡的问题。(3) 若喇叭是好的,对系统进行重装系统操作(4) 若重装系统无改善,拆机更换MCU或者HDMI线材(5) 更换喇叭或者TV板卡(需要拆机测试)8. 开机后内置电脑显示“intel”logo后,无法进入系统(1) 进入到WIN PE界面,若不能进入,即按F7无反应,需要更换PC模块(2) 若能进入到WIN PE界面,但是检测不到硬盘,证明硬盘坏,需要更换硬盘(3) 若能进入到WIN PE界面,能检测到硬盘,直接进行重装系统操作即可,重装系统教程见附件6,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9. 开机后内置电脑进到操作系统界面,然后反复重启(1) 进入到系统安全模式下杀毒(仅仅针对客户端资料比较重要,不能直接进行重装系统),或者进入到安全模式下进行资料备份,然后进行重装系统操作。(2) 若客户端对资料没有特殊的备份需求,直接进行重装系统的操作。(3) 若还原系统无改善,更换硬盘或者内存条(4) 更换硬盘之后故障现象依旧,更换PC模块10. WIN7系统下无屏幕键盘(1) 安装屏幕键盘,详情见附件5(2) 若开始菜单没有此选项,则是客户安装的删减版win7系统,需要重装系统解决11. PC模块信号输出,外接设备显示正常,内置电脑无法全屏显示(1) 调节屏幕分辨率(2) 利用ZOOM键尝试调节(3) 清空TV板卡(4) 控制面板英特尔图像和媒体高级模式显示一般设置缩放缩放全屏二. PC问题(针对非模块化产品)A1 开机蓝屏,屏幕显示“请稍后”(1) 首先确认PC电源风扇是否在转,如不转,更换PC电源(2) 如果PC电源正常运转,拆机进行拔插内存条的操作(3) 插拔内存条无法解决问题,更换内存条(4) 如无法解决,更换PC主板(5) 更换连接PC主板和TV主板间的HDMI线2 内置电脑系统无声音(1) 若为XP系统,参考附件2;如果在控制面板设置里没有发现“英特尔显示器音频输出1”选项,请参考附件3附件4。 若为WIN7系统,因为win7系统各个声卡驱动是自动检测的,无需设置,若内置电脑无声音,首先先检测喇叭是否正常,如(2)(2) 将装有歌曲的U盘插在TV板卡的USB口上,切换到多媒体通道下,测试有无声音,若有,则喇叭是好的,若无,可能是喇叭或者TV板卡的问题。(3) 若喇叭是好的,对系统进行重装系统操作(4) 若重装系统无改善,拆机更换HDMI线材(5) 更换喇叭或者TV板卡(需要拆机测试)3 内置电脑无法连接有线网络(1) 检查有线网络是否畅通且网线是否正常(2) Win7系统打开控制面板-网络和internet-网络和共享中心-更改适配器设置-在本地连接右键点属性-选择internet协议版本4,双击打开-选择“自动获ip地址”“自动获取DNS地址”XP系统打开控制面板网络连接-在本地连接右键点属性-选择internet协议版本4,双击打开-选择“自动获取ip地址”“自动获取DNS地址” (3) 拆机,将网线直接连接在电脑主板的网口上,看是否能连上网,若ok,更换PC转接板,若无法上网,更换电脑主板。4 开机显示BOIS画面,无法进入系统(1) 进入到WIN PE界面,若不能进入,需要更换电脑主板(2) 若能进入到WIN PE界面,但是检测不到硬盘,证明硬盘坏,需要更换硬盘(3) 若能进入到WIN PE界面,能检测到硬盘,直接进行重装系统操作即可5. 开机后内置电脑进到操作系统界面,然后反复重启(1) 进入到系统安全模式下杀毒(仅仅针对客户端资料比较重要,不能直接进行重装系统),或者进入到安全模式下进行资料备份,然后进行重装系统操作。(2) 若客户端对资料没有特殊的备份需求,直接进行重装系统的操作(3) 若通过对系统修复无法解决,需要检查内存条,进行重新拔插内存条或者更换内存条(4) 以上操作都无效,请更换PC主板三. TV板卡相关问题1. 平板上电红灯亮,开机不转绿灯(1) 遥控无法开机,但是按键板可以正常开机.A. 更换遥控器B. 检查触摸框遥控转角遥控灯接收灯接线情况(2) 遥控机可以正常开机,但是按键板无法开机A. 升级TV板卡B. 拆机插拔按键线,重新走线C. 更换按键板(3) 遥控和按键板都无法开机A. 检查TV板卡USB端口是否接摄像头等设备B. 检查按键线是否有被压到C. 更换TV板卡2. 通过VGA线外接电脑,平板无法显示图像(1) 部分笔记本(例如Thinkpad, sony)有切换画面键,先试着切换(2) 切换通道,更换VGA端口(3) 更换VGA线材(4) 更换TV板卡3. TV板卡接VGA显示图像,图像偏移(1) 在此通道下用遥控器按menu,然后选择“自动调整”,如附件7所示(2) 在工厂菜单初始化板卡,“init TV”(3) 更换VGA端口尝试(4) 更换VGA线材尝试(5) 更换TV板卡4. 在内置电脑通道下图像显示明显超越屏幕界面,其他界面正常显示A. 进行ZOOM键调节B. 在工厂菜单进行初始化板卡,“init tv”5. 无法通过遥控器来控制内置电脑的ppt翻页(1) 确认系统是否安装“SeewoService”底层服务程序(2) 重装系统6. 平板总是不定时的自动开机A. 检查按键是否有被压到B. 清空TV板卡C. 更换TV板卡7. 加电红灯不亮,无法开机A. 测量TV电源板是否有5V SB,是否有24V输出,若无,更换TV电源板, B. 若电源板各项电压正常,更换TV板卡C. 若更换TV板卡依然无效,查看按键板侧是否有线路短路四. 屏相关问题1. 花屏(1) 在所有通道下花屏,首先查看TV软件是否丢失,升级TV软件(2) 如果TV软件正常,通过拔插屏线或者更换屏线或者更换倍频板解决(先尝试屏线部分操作,然后更换倍频板(120HZ转接板)。如图(3) 仅仅在PC通道下花屏,PC模块内存条问题,在(一.2)已经提到。(4) 仅仅在外接电脑通道下花屏,外接VGA或者HDMI线材问题,需要更换质量好且长度适中的线材。2. 屏有规整条纹出现规整型图案或者大面积暗斑,通常情况下为屏坏,需要进行换屏处理。常见案例见下图:3. 屏画面不定时或者频率性闪烁(1) TV软件原因,板卡背光调节ADJ值,通过升级TV软件可以解决(2) 测量电源板电压,电源板输出电压不稳,更换电源板(3) 如以上操作无法解决,更换TV板卡4. 开机闪SEEWO图标后黑屏(带PC机型可以听到内部系统启动声音)(1) 针对A款产品A. 开机闪logo后直接黑屏,更换电源板B. 开机闪logo后,又蓝屏,左上角显示“PC”,屏背光板坏,需要换屏处理(2) 针对TH65-D08/D09A. 测量TV电源是否有电压输出及电压值是否为24V,测量背光板电压输入端是否有24V电压输入B. 若输出和输入电压稳定,说明背光高压板有烧坏,需更换背光高压板5. 开机后红灯转绿灯,直接黑屏(1) 测量TV电源板是否有24V输出,若无,更换TV电源板,若无,测量屏背光板处是否有24V输入,若无,检查线材是否通路,更换线材.若有,则进行(2)操作(2) 测量TV板卡上的背光线BLO值,若无,更换TV板卡,若有,判断为屏坏,需要换屏6. 开机后红灯不亮,黑屏A. 测量TV电源板电压输出情况,无电压输出判断为电源板坏(一般情况下电源板烧坏,并且保险丝也会烧毁)。B. 若电源板各项电压正常,更换TV板卡C. 若更换TV板卡依然无效,查看按键板侧是否有线路短路7. 屏幕有水雾此现象属于正常现象,是由于机器玻璃内外温度差导致水雾产生,一般情况煲机3-5天就可以消失五. 触摸框相关问题1. 内置电脑无触摸(带MCU)打开touchservice软件,判断有无连接到触摸框A. 若有连接,尝试打开touchservice软件进行reset操作或者按物理按键“touchreset”进行复位,测试触摸框,看框波形,若波形正常,重装系统,若波形错乱,更换触摸框。B. 若无连接,然后在工厂菜单查看MCU版本a. 若显示为0,更换MCUb. 若显示正常,插拔PC模块或者更换PC模块c. 更换触摸框2. 内置电脑无触摸(不带MCU)打开touchservice软件,判断有无连接到触摸框A. 若有连接,尝试打开touchservice软件进行reset操作或者按物理按键“touchreset”进行复位,测试触摸框,看框波形,若波形正常,重装系统,若波形错乱,更换触摸框。B. 若无连接,更换触摸框(在这里要区别鸿合框和CVT框,鸿合的框要安装驱动,如不行直接用CVT框进行替换)3. 外接电脑无触摸(带MCU)打开touchservice软件,判断有无连接到触摸框A. 若有连接,尝试打开touchservice软件进行reset操作或者按物理按键“touchreset”进行复位,测试触摸框,看框波形,若波形正常,重装系统,若波形错乱,更换触摸框B. 若无连接到触摸框a. 更换外接电脑主机或者在外接电脑的US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