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2C卷.doc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2C卷.doc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2C卷.doc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2C卷.doc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2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2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 . 思而不学则殆C . 择其善者而从之D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 (2分)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李白在行路难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自己想要实现宏大理想的信念和追求。B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了诗人和朋友在重阳节一起欣赏菊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钟爱和留恋。C .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用只和老翁告别的场景暗示老妇已经被捉走,表达了对饱受战争苦难的百姓的深切同情。D .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想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3. (2分)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这首词的押韵以及韵脚次序与章质夫的水龙吟相同。B . 这首词借杨花自开自落的寂寞抒写了感时伤春的幽怨之情。C . 这首词借歌咏杨花,抒写了思妇难以耐受的别绪离愁。D .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借写杨花抒写作者豪迈的情怀。4. (2分)古诗词赏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B . 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C . 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D . “可怜白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3分)5. (2分)读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诗中有两个两个相关的地名是_和_。6. (1分)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籍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界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探究结果: _三、 默写 (共1题;共10分)7. (1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岂不罹凝寒?_。(刘桢赠从弟(其二) (2)相顾无相识,_。(王绩野望) (3)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5)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出边陲壮阔雄奇景象的诗句是:_,_。 (6)李白渡荆门送别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_,_。 (7)默写律诗钱塘湖春行的颈联:_,_。 四、 诗歌鉴赏 (共8题;共74分)8. (2分)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A . 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B . 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C . 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D . 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9. (12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甲】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乙】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对以上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B . 天净沙 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苍的秋野图画。C . 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D . 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2)秋词与天净沙 秋思写的是同样的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秋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天净沙 秋思却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3)请谈一谈秋词与天净沙 秋思在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10. (6分)比较阅读。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 分外妖娆。乙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1)揣摩品味甲乙两段文字中画线的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万里雪飘(形象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随风飘舞的情态)B . 惟余莽莽(运用叠音,读起来音响浑厚,富于音乐美,描绘北国的壮丽景象,蕴涵着磅礴的气象)C . 北风卷地百草折(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雪前狂风肆虐的声势,渲染了一种肃杀可怕的气氛)D . 散入珠帘湿罗幕(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点点飘落进来,轻盈飘洒,给人以欣喜和暖意)(2)乙文中的下列诗句与甲文写景视觉角度相近的一项是( )A .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B .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C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D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3)对甲乙两段文字中划线的四个句子赏析不够恰切的一句是( )A . 第句赋予雪中的高原以动态的美感,犹如艺术表演和体育运动,或舒展柔美,或奔腾壮烈,显出奔放活泼的气势,神采飞扬的英姿。B . 第句形容雪后天晴,红 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特别艳丽多姿。作者调配了两种反差很大的色彩,点染修饰,显得既纯洁素雅,又富丽热情,充满了青春气息。C . 第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飞 雪之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犹如梨花盛开的奇异景象。“忽如”二字用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也传出了诗人对边塞奇景既好 奇又留恋的真情实感。D . 第句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色,用“愁”“惨”修饰形容,感情色彩十分强烈,为下文饯别场面酝酿了气势。11.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词的上片重在描写_之景,下片集中抒发_之情。 (2)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 12.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释】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陂:池。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1)你认为“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13. (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雨后慰池上芙蓉徐贲池上新晴偶得过;芙蓉寂寞照寒波。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1)诗人借景抒情,通篇用了拟人的手法,_、_、_等词,既是写芙蓉的感受,也是写诗人自己的感受。(2)这首诗与下面哪一项所表现的意境完全不同?( )A . 菡萏骨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客光共悴憔,不堪看。B . 断无蜂蝶慕幽音,红衣脱尽芳心苦。C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D .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14. (12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文后各题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用“”划分下面词句的诵读节奏。长 烟 落 日 孤 城 闭(2)对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B . “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C . 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们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D . 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3)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其中既有写江南美景的,也有写北国风光的。请写出一个表现出西北风光的名句,并谈谈你的理解。 15. (20分)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2)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7分)16. (17分)学校正开展“二十四节气与我”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据新华社电 正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材料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广为流传的节气歌将二十四节气按照时间顺序串联了起来。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锁定四季,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则得名于气候变化,而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则将物候现象反映得富有诗情画意。(1)结合【材料一】为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依据【材料二】写出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用“既又”句式,限30字以内)。 (3)春韵文学社决定在12月28日下午2点举办“二十四节气”知识讲座,并拟写了通知。通知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通知同学们:校春韵文学社将在西报告厅举行“二十四节气”知识讲座,欢迎同学们积极参加。春韵文学社2016年12月7日(4)阅读故事,用节气名补对联。传说明代有一位学士,在浙江天台山游览时,夜宿山中茅屋。次日晨起,见茅屋一片白霜,心有所感,随口吟出上联: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_,联中嵌有三个节气,一时成为绝对。直至近代,才由浙江赵恭沛先生对出下联:今朝惊蛰,_时雨到清明。六、 作文小练笔 (共1题;共5分)17. (5分)渡荆门送别这首诗的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中的“天镜”和“海楼”分别指什么?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