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基础预览+课堂导学+材料跟踪)第五课 第2课时 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政治(基础预览+课堂导学+材料跟踪)第五课 第2课时 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政治(基础预览+课堂导学+材料跟踪)第五课 第2课时 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政治(基础预览+课堂导学+材料跟踪)第五课 第2课时 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政治(基础预览+课堂导学+材料跟踪)第五课 第2课时 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第第2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 栏目链接 1 识记文化创新的途径 2 理解文化创新的两个基本途径 重点 3 理解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 克服错误倾向 难点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一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 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也是文化创新的 二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基本途径之一 1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文化创新既是一个 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又是一个 创造新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社会实践 根本途径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栏目链接 2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 一方面 我们不能离开 空谈文化创新 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 2 另一方面 体现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传统文化 根基 时代精神 栏目链接 思考应用 创新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请谈谈对此观点的看法 提示 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 空谈文化创新 否则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栏目链接 三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基本途径之二 1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借鉴与融合 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 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实现文化创新 需要 2 在文化交流 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 必须以 为营养 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这就需要有 的胸怀 熔铸百家的气魄 科学分析的态度 3 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 要 重要动力 博采众长 世界优秀文化 海纳百川 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栏目链接 归纳文化创新的途径 思考应用 栏目链接 四 坚持正确方向 克服错误倾向1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 民族文化与 的关系 2 克服 守旧主义 和 封闭主义 的错误倾向 即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拒绝接受 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 3 克服 民族虚无主义 和 历史虚无主义 的错误倾向 即一味推崇 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 新文化 外来文化 栏目链接 不利于文化创新的错误倾向有哪些 思考应用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一 深刻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 精讲阐释1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所以 立足于社会实践 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 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1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 空谈文化创新 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文化创新就会失去创新的根基 栏目链接 2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社会实践的发展 带来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 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文化创新 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3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是文化创新的另一基本途径 1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借鉴与融合 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 以 取长补短 的过程 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 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可见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栏目链接 2 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 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以我为主 就是在对世界文化精华的汲取中 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 为我所用 就是辩证取舍 择善而从 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并跟进国情进行改造 创新 栏目链接 误区一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注意 错误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误区二 文化创新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交流 融合 注意 文化创新注意的问题主要是既要继承传统 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栏目链接 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 世界各种文化加速撞击 交流和融合 将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我国文化发展来说 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在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 我们 a 坚持 以我为主 海纳百川 的原则b 坚持 以我为主 拒绝外来文化c 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d 必须坚持 三个面向 应用示例 栏目链接 解析 文化交流中强调 以我为主 和强调 海纳百川 是不矛盾的 以我为主 有利于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 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海纳百川 表明文化竞争不排斥文化合作 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 交流 融合 合作 共处 答案 a 栏目链接 2 文化的交流 借鉴和融合 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 以 取长补短 的过程 是在文化借鉴和文化交流的基础上 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是推崇外来文化 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过程a b c d 解析 根本否定 说法错误 无论是对待外来文化 还是传统文化 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答案 b 栏目链接 二 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精讲阐释1 错误的方向是 守旧主义 和 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和 历史虚无主义 2 坚持正确方向 是指在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时 要克服 守旧主义 与 历史虚无主义 的错误倾向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在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时 要克服 封闭主义 与 民族虚无主义 的错误倾向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栏目链接 误区一 文化创新就是要求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注意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借鉴对文化创新所起的作用是双向的 中外文化交流对世界各国文化创新起着重要作用 误区二 文化交流中 以我为主 与 海纳百川 是矛盾的 注意 二者是可以统一的 文化交流中 海纳百川 表明文化竞争不排斥文化合作 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 交流 合作 共处 误区三 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不相容 应该坚决抵制 注意 这是错误的 我们进行文化创新 既要对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又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 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应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栏目链接 3 歌剧 木兰诗篇 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 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 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 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 这表明 a 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b 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c 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d 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应用示例 栏目链接 解析 木兰诗篇 吸收欧洲歌剧的表现手法 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 体现了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故b项正确 a项观点不科学 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借鉴 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 c项夸大了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的作用 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栏目链接 文化创新的途径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2013文化科技创新论坛在深举行背景材料2013年11月22日至24日 由深圳大学 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办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南山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承办的 2013文化科技创新论坛 在深圳举办 来自美 加 英 澳及中国两岸三地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 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及国内领军文化企业代表100余人齐聚本届论坛 共同探讨文化科技创新的最新潮流 栏目链接 本届论坛以 文化科技创新 提升文化品牌 为主题 与会人士就 文化政治学视野中的文化科技融合 数字时代的生活方式变革 科技与公共文化品牌塑造 文化科技融合的现状与未来 四个议题展开热烈对话 探讨了当前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及新趋势 并为文化品牌的打造与提升建言献策 栏目链接 分析点拨1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 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巨大作用和深刻的意义 文化创新的作用 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 立足于社会实践 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 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4 文化创新既是一个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的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又是一个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的创造新文化 发展新文化的过程 既是一个民族文化相互交流 融合的过程 又是一个借鉴 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栏目链接 1 下列对文化创新的看法正确的是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 b c d 创新试题 栏目链接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化创新的认识 反映了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体现了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 都符合题意 均入选 故选d项 答案 d 栏目链接 2 在北京文化体制改革中 北京儿童艺术剧院 北京歌舞剧院等一批单位通过转企改制 成为新型的文化市场主体 它们根据人民群众的实践 创新艺术生产经营方式 面向市场 面向社会进行创作 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开创新的文化品牌 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上述材料说明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文化创新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a b c d 栏目链接 解析 新的创作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说明文化创新能够大力促进文化的发展 因此 入选 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等单位根据人民群众的实践 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创新 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同时体现了人民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因此 入选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不选 故选a项 答案 a 栏目链接 3 2014年1月10日 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 老馆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展区 首届中国创意工业创新奖 颁奖礼暨报告发布隆重举行 现场发布的 2012 2013中国创意工业创新奖 主报告显示 中国文化产业显现以下特点 体制变革推动市场主体内涵拓展与外延裂变同步创新 数字化 高科技推动传统单一业态向高端多元业态转移 内容创意驱动作用提升 内容价值链向产业链延伸趋势明显 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产业融合成为潮流 借力文化 走出去 通过国际合作国际本土化 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水平 文化创意产业开放型经济初露端倪等 是中国创意工业近年来的创新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