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案例 材料.doc_第1页
国画案例 材料.doc_第2页
国画案例 材料.doc_第3页
国画案例 材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录:在国画活动中,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用毛笔画着自己喜欢的房子等。李海涛是这学期刚来的孩子,我在一旁观察发现他画的房子和别的孩子画的都不一样,他惟独选择了钛白色,画了一间白色的小房子,正当他画完的时候,边上的潘鑫、刘佳宇不约而同地说起来:“他画的房子不好看,我们的房子好看”。当时我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我想假如当时我用哄的办法,或用批评的办法,让海涛接受同伴的好意,可能就抹杀了她的兴趣。我见海涛没有回答只是看了他们一眼又继续画他的房子。 分析: 首先应该尊重他的选择,在尊重他意愿的前提下,引导他发展。海涛虽然国画的能力差,但他好不容易完成了作品,可同伴却说他不好,给他的情绪一定带来了影响。老师要理解他追求成功的心理,应该给予肯定,保护他的自尊心,并且对他可以不必和其他孩子有一样的要求,顺应他的发展。用钛白色的画到宣纸上,可以告诉孩子,房子有各种各样的,有的是红颜色的,有的是白颜色的,所以海涛画的房子也是漂亮的。 其次,应稳定海涛的情绪,因此我在讲评活动中请小朋友一起来说说这件事,说说“这是我画的房子我很喜欢,可其他小朋友却笑我,说我画的房子不漂亮,我一点也不开心该怎么办呀?”通过幼儿间的谈话我得知刚来的孩子对国画颜料不熟悉,只有给予耐心的交待和关注,才能促进他们的发展。 我认为:独立、自信、自主等个性品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通过幼儿自主性的游戏活动才能实现。海涛不接受同伴的好意,是他正沉浸在自己的“成功”之中,还没意识到画得不妥,因而对同伴的议论情绪很反感。如果要他被动地纠正,他的抵触情绪会更强。所以,我想试一试这样的方法:带领大家欣赏倪倪做的小花和同伴们做的小花,老师用夸张的口吻说:“海涛,听说你的房子很漂亮,让我们来找找它在那里?怎么找不到?”然后再一起欣赏其它幼儿画的房子,让海涛在欣赏多种作品中自己去比较、发现、思考怎样更美。 案例背景: 水墨画,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让幼儿从小接触,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墨画教学在幼儿园这一个环节中相对薄弱水墨画技法丰富,幼儿手的运动尚不灵活,也缺乏一定的空间知觉,这成为学习水墨画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了解孩子,善于观察、分析孩子,注意孩子的情感体验,不能太在意创造结果,让孩子愉快作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是激发幼儿绘画欲望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就没有创造,只有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才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其潜能。案例描述:活动中,有趣的范画小鸡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等讲解完,他们迫不及待得便开始作画。孩子们的画好可爱,有的是头大小身体,有的是小头大身体,幼儿的画面别提有多生动了。我把孩子们的画一张张的展示出来,让大家欣赏。在众多图画中,有一张画整个用墨水盖住了,什么也看不见,至于画的是什么谁都不知道。我一下子来了气:该画的不画,不该画的乱画。最常规的用笔方法也不知道。于是我把XX小朋友叫到跟前,准备狠狠批评他连模仿都不会:“你为什么要胡乱涂鸦啊?”他理直气壮地说:“下大雨了,小鸡被雨淋湿了,所以身上一塌糊涂的。”听了这话,我顿时打住了我将要脱口而出的批评话语,温和地问到:“今天,我们要学画晴天出来晒太阳的小鸡。(教师交代画法和笔法)XX孩子不好意思的看着我,无奈的回答说:“老师!其实我不会画小鸡我乱画的”还没等我提问,孩子便接说:“老师,我觉得画国画还真是不会,我有点不想画因为孩子没能很好的把握好小鸡的基本特征,对形的掌握不太好。或者说,孩子对于临摹范画并不是太感兴趣?案例反思:中国画有别于其他的绘画方式,它的绘画材料比较丰富:有宣纸、毛笔、毛毡、中国画颜料、水、洗笔筒等,孩子因为没有接触过就感觉很希奇,一下子就被毛笔吸引住了。毛笔魅力无穷:有大有小,有粗有细,有长一点的也有短一点的,孩子大开眼界,色彩浓淡可随意自己的喜好调节,毛笔不同于蜡笔画,刷刷几笔就可以呈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漂亮图画来,但是水墨画有似乎太有个性,只能一笔过,绝对不能复笔,要不然就会画坏。针对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做到激励幼儿大胆落笔,不要复笔,画错了也不要紧。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作画,再也没有拘束和顾虑,幼儿就不仅敢画而且爱画了,对其充满浓厚的兴趣。我想教师在组织幼儿画水墨画是要尽情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这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墨色的交融,干、湿、浓、淡、清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使幼儿在这种笔墨的变化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对幼儿既是一种美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也是一种水墨画技法训练。所以我在班级区角活动中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区角游戏来组织幼儿轮流玩墨。方法一:玩色在盘子里盛一些清水,然后把颜料放入盘中,再把宣纸放入,这时教师再引导幼儿自由发挥想像选择不同的颜色。(要求不能幼儿把墨水印在桌子或衣服上)方法二:玩泼墨在材料上也是很简单。只需要纸和颜料便可。可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孩子不会泼,把整张纸弄的都是墨水。到最后纸张都烂掉了。所以在这个区中老师要指导幼儿要轻轻的泼,墨水或颜料量要小,或是用棉签滴。方法三:玩笔 在平时画国画时,通过孩子们的表现提醒他们正确的握笔,手把手地教,并给予示范。在水墨画时孩子们对色彩的深浅变化总是掌握不好。针对孩子在绘画时出现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区角活动时让孩子一起来做玩笔游戏:首先,用蘸颜料先用笔尖蘸少些,不能整支笔都蘸满,颜料自然会从化下面上升到上面,这样的颜色深浅均匀又自然。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将你的毛笔视为平时绘画用的记号笔,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对所谓的中国画并不做笔锋的正确用法,孩子真正的“自由”是解放他们的脑袋,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精神环境下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解放他们的思想。在国画中,我允许幼儿随便的想象,有足够的创新空间, 不受约束的画,围绕主题大胆地话画。这种游戏性的练习与操作,他们百玩不厌,因此也在其中更快、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水墨与纸的关系,逐渐对水墨画产生了兴趣。案例:美术欣赏徐悲鸿的马 3月28日 实验小学幼儿园 罗娟 过程:美术欣赏中国画是一节有挑战性课,尤其是中国国画。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马,是徐悲鸿先生一生中最爱描绘的题材。他画的奔马,笔墨淋漓潇洒,带着时代的风雷驰骋在画坛上,给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了清新、有力、刚劲的气息。如今徐氏故乡江苏宜兴市新建的“宜兴徐悲鸿纪念馆”里,陈列了徐悲鸿先生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书画作品(包括青少年时期的习作、成名以后的作品、信扎等)。他画的马,无论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在开始的时候我先让小朋友们先欣赏,然后告诉他们在欣赏的时候注意把看见的东西和同伴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写东西。于是孩子们边看边和周围的同伴一起小声的讨论。我在他们回答上给他们有一定的说话空间,比如:“你在这幅画上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的的回答:“我看到了有很多马、有八匹马、马下面有草、马脚下有泥土、马脚上有蹄子、这幅画的右下角有一个红色的印章、这幅画的上面有一些小字、我看见这些马在奔跑、我看见马的鼻子上有一处是白色的”“我看见马的肚子哟的是圆的有的是弯的,这是因为马跑的方向不一样。有的往左边跑的,有的往右边跑的,还有的往前面跑的。”小朋友们有人提出了问题,马上就有人回答出来了。“老师,我发现有一匹马的腿像骨头一样”我很是奇怪从他告诉我的那匹马看过去,于是我回答说:“因为是国画的原因,在构画时只能画一个骨架,而不能全画成黑色,这就是国画的特点。”叶子诺却提出来说:“老师我发现有两匹马的中间还有一匹小的马也往这边跑的。”“那它为什么只看见一个头呢?”周炎阳提出来问。“那是因为它在后面,给前面的马挡住了”吴昊回答说。最后我问他们:“你觉得这幅画与我们小朋友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我们班的朱祉翰马上回答说:“因为我们小朋友画的画很乱,而这幅画画得很像很逼真。”而另一个小朋友却说:“我们画的是小孩子画的,而这幅画是传统画”我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叫传统话吗?”而他摸摸脑袋说:“不知道。”“我们画的是儿童画,而国画很逼真的。”吴昊小朋友说。最后我跟他们一一说明了,这是一幅国画,是著名大师徐悲鸿画的,他画了八匹骏马,在草地上奔跑。我又帮孩子们总结了一下国画的特点,比如说他们没有说到的,国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