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乐土驿镇学校备课教案课 题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材分析古诗两首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抒发了人世间最普通的友人离别之情,作为感情基石,为学生学习后面的课文打下了基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教学时间12月6日执教人史晓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孟、陵”两个个生字,理解古诗大意。2.过程与方法:赏析重点诗句的艺术特色,体悟诗人表达的深情厚谊,让学生明白诗人是借景抒情,景为情设。3.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友情为基点,使学生发生情感的迁移,体悟生活中更多的感情,把握正确的生活态度,树立积极的情感价值观。教学重难点重点: 理解古诗大意,通过赏析诗人以景写情的表达手法,体会诗人表达的深刻感情难点: 通过“情”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正确把握生活的态度,树立积极的情感价值观,让学生明白诗人是借景抒情,景为情设是本课的难点。教 法引导学 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 讲故事导入二、读诗、整体感知三、品味,想象诗境 五、拓展、延伸六、作业1、出示图片谈话引出李白2、讲故事引出题目。板书课题生齐读1、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出示词语2、随机指导陵、和孟的书写。师:范写 3、孩子们谁知道题目的意思。4、这里的广陵是当时的一个名城,又称扬州在唐朝时时最繁华的城市。5、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古诗。(课件出示古诗)6、同学们请对照注释,看看你们自己能学懂什么?请小组合作学习。师小结1、诗是浓缩的画,诗中的画,诗中的情,都需要细细去品味。孩子们看看“西辞”这个词,能想到当时的画面吗?2、(出示课件)理解西辞的意思。3、这里出现了烟花一词,请问好朋友要去扬州,李白要放烟花送别不成。4、想象一下美丽的烟花三月是什么样子的。5、真是一个美丽的烟花三月,孩子们看看烟花三月在其他诗人眼里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描写三月的诗配画)6、可是自己的偶象要走了,此时他还有心情去欣赏美丽的景象吗?请孩子们读一读第一句诗。 想一想偶像走了此时的心情如何?点评7、想象一下李白在送朋友离别后站在江边到底站了多久?谁来说一说。诗中有相关的词句作证吗?是的孤帆、唯见、都说明了李白站在江边很久很久。 诗中的孤帆能换成孤船吗?为什么?师:随机补充“唯见”这个词,很值得我们推敲推敲。很多城市都限行,难不成长江也限行,为什么当天只有孟浩然的船能行驶,其他的船只都去哪里了。 此时的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这就更能体现出他对好友的不舍,请读第二句。7、 诗人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现在让我们把这首诗一起来。老师收集了一些送别的诗,请看大屏出示赠汪伦送友人金陵酒肆留别小组读1、将古诗改写成一篇小短文。2、收集送别的诗和文,课后大家交流。生听听故事、读课题生: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生:练习本上书写生:回答指名读小组合作汇报生:想象并回答生理解西辞生:回答烟花在这里的含义。生:想象并回答指名读、齐读生:自由读。举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