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大义山式构造的厘定及地质意义.doc_第1页
湘南大义山式构造的厘定及地质意义.doc_第2页
湘南大义山式构造的厘定及地质意义.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0 年 6 月J une1 2000湖 南 地 质HU NAN GEOL O GY第 19 卷第 2 期Vol1 19 No1 2文章编号 : 1001 - 4756(2000) 02 - 0087 - 03湘南 “大义山式构造”的厘定及地质意义 彭和求 , 伍光英(湖南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 , 湖南 湘潭 411000)摘 要 : 湘南 “大义山式构造”表现为基底走滑断裂控制的左行发辫状构造 , 至少 经历了早期左行脆 韧性压扭 , 晚期张性碎裂两个变形阶段 。区域上构成郴州 邵阳北西向构造岩浆成矿带的 南东段 , 其构造演变是构造岩浆成矿带构造发展史的缩影 。它不权控制了大义山岩体的产出空间 ,而且是热液型 Sn 、Sb 、Pb 、Cu 矿床控矿构造 。关键词 : 大义山式 ; 发辫状构造 ; 地质意义中图分类号 : P541 ; P552文献标识码 : A“大义山式构造”因与湘南大义山岩体紧密相连而得名 ,提及并给予了概略论述 。主要含义为 : 代表华南 普遍发育的北西向断裂构造带 , 其醒目标志是沿断裂带 有 呈 北 西 向 延 伸 的 花 岗 岩 体 发 育 。湘 南 “大义山式构造”在研究区专指大义山北西向构 造岩浆成矿带 ( 以下简称该带) , 它在区域上构 成郴州 邵州北西向构造岩浆成矿带 ( 以下简称 郴邵带) 之 南 东 段 ( 图 1) , 切 割 泥 盆 纪 中 三叠世 。通过年近 15 万罗家桥 、阳嘉洲幅白沙镇 幅区调专题研究发现 , “大义山式构造”实际上 为基底走滑断裂控制的发辫状构造 。先生曾在其论著中多次1“大义山式构造”的基本地质特征111地球物理特征该带在布格重力异常图上呈北西至北北西向 椭形重力负异常 ( 饶家荣等 , 1993) , 异常值变化范围为 - 35 - 60 m Gal , 区域磁异常图上表现为北西向串株状异常 ,强度 060 n T 。在下壳层结晶基底内表现为狭窄的陡倾断裂构造带 , 总体走向北西 320左右 , 倾向北东 , 并造成上盘莫霍面逆冲抬升 25 km 。112几何结构结征(1) 平面特征 : 该带最宽处达 13 km , 呈北西北发辫状延伸 (图 2) 。该发辫状构造因大收稿日期 : 2000 - 03 - 12 ;修订日期 : 2000 - 03 - 29李四光义山岩体侵入而分成东 、并西两部分 。东部发辫状构造由 4 个发辫状结块和环绕结块的 5 条剪切带等组成 。结块呈似菱状并以北西 320330相近方位排列 , 这些结块的岩片主要是斑状花岗岩和长条状北西向延伸的大理岩 、大理岩化灰岩等 。剪切面带为线状强应变带 , 主体倾向北东 , 倾角陡 。西部发辫状构造主要由 3 个发辫状结块和环绕结块的 4 条剪切面带等组成 。剪切面带倾角近于直立 。(2) 剖面特征 : 综合东 、西发辫状构造剪切面带总体倾向北东和地球物理资料反映结织发辫结块的剪切面带 , 往下逐步收敛并在下壳层结晶基底会聚为狭窄的陡倾断裂构造带 , 表明其剖面形成自下 (韧性流层) 而上 (地表) 也中呈辫状撒开 。113运动学特征该带至少经历了早期左行走滑兼压扭 、晚期张性变形两个阶段 。早期左行走滑以韧性或脆 韧性压扭变形为主 ; 晚期张性变形以脆性碎裂为主 。其主要标志有 : 断裂中 S C 组构 (图 3A) 系左行韧性变形 ; 西部发辫状构造次级剪切面带内鞘褶皱群 ( 图 3B) 系东盘左行韧性压扭 ; 因左行走滑 , 孟公坳组等地层错距达 8 km 以上 , 且锡矿山组等地层逆掩于下石炭统岩关阶之上 ; 早期肠状 、钩状方解石脉被晚期含电气石锡矿化脉切割 。方解石脉显示压扭性的脆 韧性变形 ; 矿脉系晚期张性碎裂阶段充填 ; 微观标志主要有碎裂岩 、超碎裂岩中发育早期韧性变形之钩状褶皱 、眼球状构造 ( 图 3C) ; 晚期超碎裂岩脉切割早期糜棱面理 (图 3D) 。第 2 期彭和求等 : 湘南 “大义山式构造”的厘定及地质意义89限制发生弯曲 。左行剪切带末端对剪切带的主体作逆时针方同弯曲 , 这种效应可使两条同样运动方式的相 邻剪切带互相交切 、联合成发辫状构造 ( 图 4) 。环绕 结块的剪切面带相当于图 4 中 R 、L 、P 等断裂 。这些 雁列理德 ( R) 断裂相互连结 、贯通成夹有发辫结块的断裂带并最终演变成大义山式发辫状构造即 “大义山 式构造”。3地质意义讨论湘南 “大义山式构造”的厘定及运动学特征等构造要素的建立 , 不仅对认识郴邵带构造发展史有着指示作用 , 而用对在郴邵带实现找矿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郴邵带全长 500 km , 如此宏伟构造格架在地球物 理 、岩浆 、控矿等方面相应地作出了宏传的响应 , 但其 变形强度在地表的响应似乎较 “弱”, 即线状强应变带沿走向不是断续展露 , 就是或强或弱出现 , 其延伸的长度 、 宽度等都很有限 。这种表面现象正是发辫状结构特征内 在本质的反映 。由大义山北西向构造岩浆成矿带具发辫 状结构特征可推测郴邵带也具有这一特征 。大义山北西向构造岩浆成矿带至少经历了两期构造演变阶段并且控制着大义山岩体(140220 Ma 之间) ; 同时也表明该带的构造演化是郴邵带构造发展史的缩影 。地球物理资料表明 , 郴邵带是热液型 Sn 、Sb 、Pb 、Cu 矿重要的控制矿构造 。多期次的构造动动 、特别是晚期的张性碎裂 , 为热液裂 Sn 、Sb 、Pb 、Cu 矿等的富集提供了有利的场所 。D ETERM I NATIOI N OF“D AY IS HA N - STYL E STRUCTURE” I NSO UTHERN HUNA N A ND ITS GEOLO GICAL SI GNIFICA NCEP EN G He - qiu , WU Guang - ying( Hunan instit 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 Xiangtan Hunan 411100 , China)Abstract : “Dayishan - st yle st ruct ure”in so ut her n Hunan appears t he sinist ral hair - braided -st yle st ruct ure co nt rolled by basement st rike - slip f ault zo ne and underwent t wo stages defo r matio n at leasti . e . : t he earlier stage of sinist ral brit tle - ductile t ransp ressio n and t he later o ne of tensio n cataclasis. Regio nally , it co nstit utes t he east - so ut her n sectio n of Chenzho u - Shaoyang st ruct ural magmatic metallogenic zo ne , it s tecto nic evolutio n is t he epito me of st ruct ural develop ment histo ry of Chenzho ushaoyang N W - t rending st ruct ural magmatic metallogenic zo ne . It not o nly co nt rol tempo ral dist rib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