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试题化学试题.doc_第1页
淄博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试题化学试题.doc_第2页
淄博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试题化学试题.doc_第3页
淄博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试题化学试题.doc_第4页
淄博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试题化学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淄博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试题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l 9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l 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0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 2 O16 Na 23 Cl 355 S 3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 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近来雾霾频现,“PM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雾霾有可能产生丁达尔现象B近来雾霾的形成与工业排放的烟气有关系C“PM25”没有必要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指标D雾霾天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BHCl、H2S、PH3、SiH4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增强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两两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16O2与18O2互为同位素,它们的性质基本相同BMgCO3可以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C在pH=1的溶液中,NH4+、K+、ClO-、Cl-可以大量共存D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1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证明溶液中有SO42-B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证明溶液中有Na+无K+C测定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证明碳元素非金属性弱于硫D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证明溶液中无NH4+1125,pH=3的醋酸溶液(I)和pH=l l的氢氧化钠溶液(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和II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01molL-1B将I稀释l0倍,溶液中c(CH3COOH)、c(OH-)均减小CI和II溶液混合,若c(OH-)c(H+),则氢氧化钠过量DI和II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CH3COO-)c(Na+)c(H+)c(OH-)1225oC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 Sn 2+(aq)+Pb(s) H,体系中c(Pb2+)和c(Sn 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B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不变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 50c(CO32-)时,即发生由CaCO3向CaSO3的转变。 转化过程为:把CaCO3浊液滴入01mol/L的Na2SO3溶液中时,溶液中的c(Ca2+)与c(SO32-)之积大于Ksp(CaSO3),生成CaSO3沉淀,导致溶液中c(Ca2+)减小,使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CaCO3 Ca2+ CO32-,向着溶解的方向移动,导致CaCO3溶解。(2分)30(12分)(每空2分,共12分)(1)SO2Br22H2O 4H+2Br-SO42-(2分)(2)BaCl2溶液(2分)(3)SO32-2H+SO2H2O(2分)(4)e(2分)(5)c(2分)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烧瓶上的导气管连接一段橡皮管并伸入水中,用手捂热烧瓶,若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冷却后导管中上升一段水柱,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分)或:将烧瓶上的导气管连接一段橡皮管并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并注入水,一段时间后,分液漏斗中的水不再滴出且液面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分)31(8分)(1)Na2SO4 + 4C + CaCO3 CaS + Na2CO3 + 4CO或Na2SO4 + 2C + CaCO3CaS + Na2CO3 + 2CO2(2分)(2)Ca(OH)2(2分),NH3(2分);NH3 + CO2 +NaCl +H2ONaHCO3 + NH4 Cl(2分)32(8分)(1)Ar3d5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