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15《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课件 岳麓版.ppt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15《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课件 岳麓版.ppt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15《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课件 岳麓版.ppt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15《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课件 岳麓版.ppt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15《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课件 岳麓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左图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的场景 它是哪一年成立的 这是一个怎样的政府呢 代表的是哪个阶层的利益 宁汉合流 是什么你知道吗 目标1 通读教材 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 能够发现疑点 难点 提出问题 目标2 了解两次反革命政变的领导者 时间 内容 会对两次反革命比较 重点 目标3 合作探究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掌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 性质 难点 目标4 通过回顾知识 动手建构知识体系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1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2 1 1927年4月12日 发动了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 2 1927年7月15日 在武汉发动了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 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宣告失败 3 国民革命虽然失败 但它沉重打击了 在中国的势力 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 教育和锻炼了共产党 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 时间 年4月18日2 性质 代表 的利益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大资产阶级 大地主 1927 汪精卫 国民革命 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蒋介石 帝国主义 3 汪精卫叛变革命后 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 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 史称 4 1928年4月 国民政府发起第二次北伐 讨伐 张作霖退回东北 6月 北伐军进入北京 接收 5 1928年年底 张学良冲破日本的阻挠 宣布东北 服从国民政府 改易旗帜 史称 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第二次北伐取得最后胜利 宁汉合流 张作霖 天津 东北易帜 蒋介石 汪精卫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 标志着国民大革命失败 国民大革命失败 国共合作破裂 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大肆捕杀共产党员与工人群众 图为被袭击的上海工人纠察队队部 商务印书馆俱乐部 4月13日中午 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 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四 一二 反革命政变 七 一五 反革命政变 1927 4 12 1927 7 15 上海 武汉 蒋介石 汪精卫 国共合作破裂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1 客观方面 由于得到极力破坏中国革命 寻找新代理人的帝国主义支持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并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导致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2 主观方面 由于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 缺乏斗争经验 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当敌人发动进攻时 不能有效地组织人民反抗 学习与探究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1 时间 1927年4月18日 2 性质 代表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第二次北伐与统一全国1928 3 统治全国 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三个政权并存 武汉国民政府 北京北洋军阀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武汉国民政府 蒋介石 汪精卫 宁汉合流 五色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东北易帜 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开始了国民党对中国的统治 1928年年底 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 19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