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I)卷.doc_第1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I)卷.doc_第2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I)卷.doc_第3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I)卷.doc_第4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选聘(pn) 秩序(ch) 哺育(b) 鲜为人知(xin)B . 校对(jio) 澎湃(bi) 气氛(fn) 深恶痛绝(w)C . 挑逗(tio) 踱步(du) 譬如(p) 忍俊不禁(jng)D . 涉足(sh) 滞笨(zh) 稠密(chu) 海市蜃楼(shn)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焦灼 大庭广众 名副其实 眼花潦乱B . 妥帖 微不足道 触目伤怀 面如土色C . 地窑 不能自己 月明风清 荡然无存D . 锁屑 莫名其妙 张皇失错 精疲力竭3. (2分)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 为了把自然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我市许多学校未雨绸缪 , 举行了灾难求生救生大演练。B . 对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歪曲事实的做法,中国人民无不义愤填膺。C .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不惟有惊世之才,更兼有坚韧之志,因此,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我们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D . 中考结束后,李明打算和几个同学结伴出游,到大自然中去共享天伦之乐。4.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是形容词的一项是( ) A .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B . 这一会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C .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D . 想不到你瞧上去这样年轻 , 见识却这么老练。5.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一想起93阅兵式上的盛大场景,使我热血沸腾,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自豪。B . 有没有健全的体魄,是能够成为接班人的前提。C . 他虽然已经超越了别人,那么,今后的任务就是超越自我。D .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制造的血腥暴行,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6. (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周易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一种人文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宝典,周易的思维术非常丰富。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整体思维、通变思维、“一致百虑”思维和忧患思维。周易是中国经学元典“六经”之一,并被汉书艺文志推为群经之首。这种忧患情结,深深植根于对社会历史和民族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A . B . C . D . 二、 外国名著 (共1题;共5分)7. (5分)在文学作品中,“走”是值得欣赏的风景。请从朝花夕拾和简爱中任选一本,根据以下提示,联系两次“走”的内容,比较人物思想的变化。 好。那么,走罢!但是,那里去呢?S城人的脸早已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朝花夕拾琐记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朝花夕拾藤野先生车门关上了。“好啦。”一声大叫,我们便上路了。就这样我告别了贝茜和盖获黑德,一阵风似的被卷往陌生的、当时看来遥远和神秘的地方。简爱卷一第五章“我得离开阿黛勒和桑菲尔德。我得水生水世离开你。我得在陌生的面孔和陌生的环境中开始新的生活。”简爱老三第一章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8. (20分)综合性学习。农历蛇年就要到了。作为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之一,蛇紧随龙后,为了好听,蛇通常被一些人称为“小龙”。现在就让我们在龙年岁尾话“小龙”。(1)【写成语】 蛇因其冷血的形象特征,在中国为人所敬畏,请写出两个带有“蛇”的成语。 (2)【故事会】 然而在我国远古,蛇是一种很重要的图腾标记,它被古人赋予了美好的形象,善良的性格。上古神话中第一个以母性光辉形象出现的女神就是人首蛇身的女娲(见右 图);另外,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关于蛇知恩图报的神话(民间)故事,请举出其中的一个并简单介绍一下故事情节。(3)【辩论赛】在西方文化中蛇则是吉祥与邪恶并存的“双生花”,如果我们要开展一次辩论会,请你为正方或者反方写一段辩论词,80字左右。(提示:要有观点、要有佐证材料)(4)【广告词】蛇是颇为珍贵的中药材,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也曾提及永州之野毒蛇的巨大药效。现请你为以蛇胆、川贝母、杏仁和白酒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蛇胆川贝酒”写一则广告词。(主要功用:止咳祛痰;治疗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引起的喘咳、胸闷气促等症)四、 句子默 (共1题;共14分)9. (14分)古诗文默写。白头搔更短,_。(杜甫春望)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黑云压城城欲摧,_。(李贺雁门太守行)_ ,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烟笼寒水月笼沙,_。(杜牧泊秦淮)_ ,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金樽清酒斗十千,_。(李白行路难)_ ,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登斯楼也,_ , 忧谗畏讥,_ ,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望岳中充分体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_ , _。”爱莲说中表达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_ , 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野望宋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 , 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注释】湾:水流弯曲的地方。(1)第一,二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11. (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十二章(节选)】【乙】回年二十有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 未闻好学者也。”(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注释】回:颜回,又称颜渊。鲁哀公:鲁国国君。迁:转移。贰:重复。亡:通“无”。(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人不知而不愠_ 不逾矩_人不堪其忧_ 二十有九_(2)翻译下列句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自吾有回,门人益亲。(3)【甲】文中“吾日三省吾身”从“_”、“_”、“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_的修养。 (4)【甲】文第则中孔子讲颜回“不改其乐”,称赞他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从【乙】文看颜回的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12. (2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看京剧1995年9月7日,前门饭店梨园剧场。晚7时15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7时30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的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_ , 用脚打起了拍子。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_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搏得了满场喝采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抢绝技,更是惊得“老外”们_ , 情绪高涨。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_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1)依次填入上文句中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 轻歌曼舞 眼花缭乱 目瞪口呆 情不自禁B . 燕语莺声 应接不暇 目瞪口呆 不由自主C . 歌舞升平 目不暇接 瞠目结舌 情不自禁D . 轻歌曼舞 应接不暇 瞠目结舌 不由自主(2)指出第4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过来。_改为_;_改为_。(3)按照原文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乐曲声_ 武打_ 舞蹈_ 唱腔_ 亮相_(4)“掌声,春雷般的掌声”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5)作者怎样描写观众观看京剧表演时的表现? 13. (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我那莽撞的17岁青青的山坡上,报春花正次第开放。查玛采撷枯草中的报春花,身子一起一伏。她偶尔左右看看,阳光照在她长长的睫毛上,闪闪发光。我喜欢她却不敢接近,远远地望着她。那头牛犊却形影不离地跟着她。它去年冬天刚刚出生,查玛用心呵护,它长大后便形影不离地跟着她了。我若是那头牛犊多好,能够得到她轻轻地抚摩查玛一定不怎么喜欢我。谁会喜欢衣衫褴褛、瘦若干柴的邻家17岁男孩呢?那时我们刚刚迁徙至此。我只有在需要牛奶时才去查玛家。那家的女主人和蔼可亲,她给我装了满满的两瓶牛奶之后,又给了我一些牛初乳。在一旁蹬着缝纫机忙碌的查玛看了我一眼,微微一笑。我在回家的路上脑子里满是查玛的微笑。我暗暗想,我一定要想尽方法博得查玛的欢心。查玛喜欢花。那次她赶牛犊时,我捧着一大束报春花出现在她眼前。“你好!”我把花束递给她。或许是因为那捧花,她眼中含笑,与我握手。“跟我一起赶牛犊吧。”她说。我们从山坡的一边开始赶。还没有长出犄角的公牛犊轻轻顶了我一下,或许是在保护自己的主人。我先是一惊,之后又想如果能化险为夷,这头牛犊定会成为我和查玛聊不完的话题。我从怀里掏出烙饼,撕了一些喂它。它像是在吃嫩草,嚼着烙饼。“咯咯咯”查玛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我想她并不反对我这样做。“你有空吗?”我鼓起勇气问道。我们来到河边。之前,我用书本粗糙的纸张做了一条船。“我们赛船吧!看谁能拿第一!”看来查玛非常喜欢这游戏。“好啊!”当我的船要超过查玛的船时,公牛犊跑过来顶了我一下,真不知道它是从哪里钻出来的。我险些掉进河里,一只靴子湿透了。“哈哈哈!”查玛嘲笑我。之后我们常常见面。我相信查玛一定会成为我的恋人。我是多么想搂住她,轻吻她,只是这头牛犊一点都不懂得谦让,不让我碰她。我得想办法对付它。夏天来了。6月末,家里来了一位客人,他带了一只旱獭来。旱獭肉用野葱熏香后真是美味。我背着家人弄了一块肉去找查玛。“给!你吃旱獭肉吗?”她用洁白的牙齿将肉吃了个精光。可惜,肉就只有这么一点。为了博得她的欢心,我背着哥哥的猎枪上了山。我看到一只旱獭在洞口附近悠闲地吃草。“哞,哞”旱獭被牛犊吓回了洞内,又是这头牛犊坏了我的好事。我疯掉了,把瞄准猎物的枪口转向了牛犊。牛犊踉跄了几下,腿上流出了鲜血。此时我后悔莫及,向牛犊走过去。牛犊流着殷红的血跑远了。我终于有了收获,打算为查玛做一顿美美的野餐。去她家,她不在。再去,还是不在。我变得焦躁不安。“查玛呢?”我问道。“ 去苏木(镇)里了,她让你不要再找她了”那家的女主人便 不再言语,给我盛了一碗酸奶。我准备回家时,公牛犊横在了门口,它腿上的血已凝固。“哞,哞”为什么要伤害这小东西呢?至今我都觉得在那次决斗中,两头公牛犊都受了伤。我从我的衣带上撕下一条布,为公牛犊包扎。走出邮她的家门,我心痛至极。哦,我公牛犊般鲁莽单纯的17岁哟!(1)小说中的“我”为了博得查玛的欢心,做了很多努力,请结合情节填空。送她一束报春花陪她一起赶牛_为她猎旱獭(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11段中的“嘲笑”,是查玛对“我”狼狈样子的一种善意取笑。B . 文中小牛犊两次“哞,哞”的叫声,都让“我”从中感受到它对“我”的不满。C . 文中第24段说“两头公牛犊”,一个是指文中的那头牛犊,一个是指“我”。D . 文章结尾的慨叹,饱含了“我”深深的自责,以及对自己莽撞行为的愧悔之情。(3)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第14段中划线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本文和安恩与奶牛中都有“牛”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这样安排对塑造各自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请从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文章。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父亲丢了块表,他埋怨着翻腾着,心急火燎地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父亲离开后,儿子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表。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儿,听到了嘀嗒嘀嗒的声音,表就找到了。”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悟和思考? 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第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