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来源.doc_第1页
色彩的来源.doc_第2页
色彩的来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色彩的來源電腦買物王 2007/07/04 在探討影像時,色彩是我們經常討論的項目,無論輸入、影像處理或是輸出,色彩都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了解色彩如何產生,有助於降低影像這門學問的複雜程度,能夠貫通這些觀念,許多在影像過程中的諸多觀念也就自然而然能夠理解。 【文林阿嵐】 色彩其實是一個概念,代表人對於光的感知效果。在探討影像時,色彩是我們經常討論的項目,無論輸入、影像處理或是輸出,色彩都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了解色彩如何產生,有助於降低影像這門學問的複雜程度,能夠貫通這些觀念,許多在影像過程中的諸多觀念也就自然而然能夠理解。所以,必須先把一些名詞定義清楚,讀者閱讀後面的文章,才有辦法比較清楚知道我在說什麼,減少望文生義的猜測。 發光體的色彩 色彩代表人對於光的感知效果,對於發光體而言,眼睛對於發光體所發射出來的光的感覺,就是發光體的色彩,例如我們看到各種不同顏色的燈光,就是大腦對於光的感受;夜晚仰望星空,看到各種不同色彩的星星,也是相同的道理。對不發光的反光體而言,我怓搢鴘漲漹m,是發光體所發射出來的光,照耀在反光體上,進入眼睛的是反射出來的光線,而物體的色彩,就是我抪P知反射光線的效果。 反光體的色彩 對大部分不發光體而言,光線照到物體上,物體反射出來的光線進入眼睛,讓我們感知到物體的色彩,那麼影響的幾個因素就分別是:發光體所發射出來的光線、物體表面的反射效果與人對於光線的感知。這三種因素,同時影響我們認為這個物體是什麼顏色。例如我們在一個沒有窗戶的室內,看到一顆蘋果,室內的電燈就是發光體,蘋果反射出來的光線,進入我們的眼睛,我們就可以知道蘋果的顏色。 眼睛對於物體的色彩辨認過程中,發光體發射出來的光線,無論直接照射或者其他物體漫射到物體的光線,就是色彩反應的初始訊號;物體反射光線就是作用,通常一個不是白色的物體,會吸收一部份光線,而反射其他部分,這種吸收與反射的比例,就是作用;而人的感知,則依據室內整體光線做為基準,修正我們眼睛吸收到的物體反射光線,讓我們能夠更精準辨認物體的色彩。所以光源的種類,物體吸收與反射的光線,與人感知的修正,就構成了我們辨識色彩的三個要素。 光的波長與顏色 色彩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代表我們對於光線的感知。自從牛頓將太陽光導入三稜鏡,將白光分成各種不同的色彩的光線以來,我們就知道白光是由許多種不同的光線的組合,所以我們知道,進入眼睛中的光線組合不同,可以讓人感受到不同的色彩。中小學課本告訴我們,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光組成,不過我們如果仔細去看,就可以發現我們無法找到一個很明顯的分割點,把相鄰的兩個顏色切開,也就是其實光的色彩是連續變化的,無法說多少到多少屬於紅光,多少到多少又屬於橙光等等。 隨著頻譜分析技術的實現,我們發現光的色彩與光的頻率有關,所以光的色彩也跟光的波長有關(物理學上有個定義:光的頻率光的波長光速),事實上大部分物理的分析,比較常用波長,而較少使用頻率。可見光的波長是400700奈米,所謂的可見光就是眼睛能夠看見與感知的光線,波長400奈米是偏紫的光,而700奈米則是偏紅的光。超出這個範圍的就是不可見光,接近可見光範圍的不可見光,波長低於400奈米稱為紫外線,波長高於700奈米的稱為紅外線。 色溫 二十世紀初,物理學家普朗克發現了發光體所發射出來的光線比例,與發光體的溫度有關,後來我們就使用色溫來標示光的各種波長比例組合,色溫不同,各種波長的比例就不同。色溫愈低,長波長的比例就比較高,光源的顏色就會比較偏紅,或者暖色調;色溫愈高,短波長的比例就比較高,光源的顏色就會比較偏藍,或者冷色調。這種方法也是被用來判斷夜晚星星的表面溫度。 對立色彩 在國際照明協會研究的RGB色彩表示法之外,人類經由不斷的觀察色彩,發現這個世界並沒有帶紅的綠色,也沒有帶黃的藍色,因此認為紅色與綠色對立,黃色與藍色對立,這種觀念稱為對立色彩學說。對立色彩學說在還沒數值化衡量之前,我們姑且認為這是一種描述色彩的假說,等到數值化衡量之後,對立色彩學說的重要性將大幅提昇,這些將留到講解色彩表示法時再論述。至於對立色彩學說的依據,在後來的神經解剖學當中,發現視覺的神經訊號是利用對立色彩學說的方式傳導至腦中,所以這種觀念也是正確無誤的一個學說。 bRGB加色法 色彩是人所感受的光波組合,也就是各種波長的光波組合,形成了我們對於色彩的認知。到了20世紀初,國際照明協會為了要制訂描述色彩的標準,發現可以利用紅(Red , 簡寫R)、綠(Green, 簡寫G)、藍(Blue,簡寫B)三種光波的相加,可以形成絕大部分的色彩,這就是RGB加色法的開端。後來的神經解剖學發現,眼睛中具備可以分別感受RGB三種色光的神經元,所以我們不難理解,20世紀初的色彩定義之爭當中,為何國際照明協會的表示法最能夠解釋大部分的現象,所以其研究成果成為當代色彩工程學的標準(RGB加色法不是這個研究成果,只是研究過程中所發現的一種方法)。RGB加色法的原理,就是利用R、G、B三種光波,來模擬可見光波的組合效果。隨著RGB加色法的發展,讓我們能夠比較觀念性的理解發光體的色彩,我們可以用不同比例的RGB光線來模擬不同色溫的光源。加色法的原則就是,根本的原始色彩是不發光的黑色,然後把RGB各種顏色疊加上去,也就是我們可以利用RGB加色法,取適當的比例複製出我們希望的色彩。 CMY減色法 不發光的反光物質上,亮度最高的是白色,白色物體的特色是完全反射光線,也就是照射進來的光線,無論其組成與比例為何,都完全的反射出去。白色是我們來思考反射物體的基本,代表完全反射,而沒有任何吸收任何光線。當我們用RGB的方法來思考一個光源的組成,白色的意義就是會完全反射RGB三種光線,如果會吸收些顏色,則會形成其他的色彩。例如我們的物體會把紅光完全吸收,而完全反射綠光與藍光,這個東西就會呈現綠光與藍光的合成效果,即靛青色(Cyan,簡寫C),我們就可以認為C 為白光減掉紅光,相同的方式,我們也可以知道,洋紅色(Magenta,簡寫M)為白光減掉綠光,而黃色(Yellow,簡寫Y)則為白光減掉藍光。所以如果我們以白色為基準,減色法的思考原則就是逐次減去RGB光線。故CMY減色法只是一種變形的RGB,其原理亦可使用RGB的方式來思考。跟RGB加色法的功能一樣,我們也可以利用CMY三種顏料,在白色的基底上複製出我們希望的色彩。 總結 1.色彩這個名詞,代表人對於光的感知效果。2.壞消息是,可見光是複雜的組成,包含了400700奈米波長的光波。3.另一個壞消息,可見光的組成會隨著光源的不同而改變,用來描述光源的種類的名詞是色溫。4.好消息是,我們可以用RGB三種光波的組合,模擬出大部分的色彩,可以讓我們以後談色彩時可以輕鬆一點。5.另一個好消息,CMY減色法基本上是RGB加色法的變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