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消防毕业设计优秀论文.doc_第1页
加油站消防毕业设计优秀论文.doc_第2页
加油站消防毕业设计优秀论文.doc_第3页
加油站消防毕业设计优秀论文.doc_第4页
加油站消防毕业设计优秀论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某加油站泡沫灭火系统方案设计某加油站泡沫灭火系统方案设计 摘要 摘要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崛起 加油站也随之遍布城乡路旁 汽车加油 站的兴起给各类交通运输工具提供了便利 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动力 但同 时 发生的事故也屡见不鲜 其安全问题也逐渐被关注 加油站一旦发生火灾 势必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因此 研究和探讨和加油站的防火问题具有非 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鉴于此 准确和及时预防和扑灭火灾显得尤为重要 本设计将结合具体事 例 剖析火灾特点及原因 从选址与总平面防火设计 生产工艺及灭火设备分 析城市加油站的火灾危险性一起为城市汽车加油站的防火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 加油站 泡沫灭火 系统 设计 II Foam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in a gas station design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rise of China s automobile industry gas stations all over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long the roadside the rise of gas stations to provide various types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to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mentum but the same time the incident also common its security issu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ncerned about the gas station once the fire is bound to cause great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Therefore the study and discuss the problem and the fire sta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view of this accurate and timely prevention and fire fighting is very important this design will combine the specific examples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fire fire from the location and general layout design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of the city fire station with fire risk fire the gas station for the city to provide information Key words Gas station Foam System Design III 目录目录 1 绪论 1 1 1 加油站火灾现状 1 1 2 加油站存在的火灾隐患 1 1 3 研究加油站灭火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1 2 加油站危险因素分析 3 2 1 燃烧的基本知识 3 2 1 1 燃烧条件 3 2 1 2 燃烧原理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 3 2 1 3 燃烧类型及常用术语 5 2 2 加油站的概况 6 2 2 1 加油站的概况 6 2 2 2 加油站区环境及周边防火距离 6 2 3 加油站所贮存油料的性质 7 2 3 1 汽油 7 2 3 2 乙醇 8 2 3 3 柴油 10 2 4 易起火的部位 11 2 5 加油站危险因素分析 11 2 5 1 火灾爆炸危险 11 2 5 2 漏油事故 12 2 5 3 冒油事故 12 2 5 4 其它危险 危害 12 3 灭火系统的类型及其使用条件 13 3 1 常用的灭火系统类型 13 3 1 1 卤代烷 1301 灭火系统 13 3 1 2 干粉灭火系统 13 3 1 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15 3 1 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5 3 1 5 水喷雾灭火系统 16 IV 3 1 6 细水雾灭火系统 16 3 1 7 泡沫灭火系统 17 3 1 8 灭火系统的选择 18 4 有关标准的引述 19 4 1 总则 19 4 2 泡沫灭火系统的应用场所 19 4 3 1 公式中所出现的符号 20 4 3 2 泡沫灭火系统常用的术语 21 5 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 24 5 1 设计要求 24 5 1 1 加油站固定灭火系统的设计要求如下 24 5 1 2 其他要求 24 5 1 3 泡沫灭火系统工作过程框架 24 5 1 4 泡沫灭火方案的确定 24 5 2 方案一 25 5 2 1 泡沫计算耗量的确定 25 5 2 2 泡沫产生器的数量的确定 25 5 2 3 泡沫储备量的计算 26 5 2 4 消防管径的确定 27 5 2 5 泡沫系统 27 5 2 6 保护面积确定 28 5 2 7 泡沫混合液设计流量计算泡沫喷淋灭火系统 29 5 2 8 泡沫液储量计算 29 5 2 10 泡沫喷头数量确定 29 5 2 11 泡沫混合液管道的压力损失计算 29 5 2 12 设计保护区域确定 29 5 3 方案二 30 5 3 1 泡沫淹没体积 30 5 3 2 泡沫最小供给速率 30 5 3 3 高倍数泡沫产生器设置数量的确定 31 5 3 4 泡沫混合液流量的计算 31 V 5 3 5 泡沫液储量计算 31 5 3 6 水储量计算 32 5 3 7 泡沫炮设计流量计算 32 5 3 8 泡沫炮保护面积确定 32 5 3 9 泡沫炮数量确定 33 5 3 10 泡沫炮灭火系统统计算流量 33 5 3 11 泡沫炮灭火系统设计流量 33 5 4 两种方案的比较 34 5 4 1 技术的比较 34 5 4 2 经济费用的比较 34 5 5 系统组成部件 34 5 5 1 泡沫消防泵和泡沫比例混合器 34 5 5 2 泡沫液储罐 35 5 5 3 泡沫产生器 35 5 5 4 阀门和管道 35 5 5 5 泡沫管路系统 35 5 5 6 消防水池 35 5 5 7 冷却系统 36 5 5 8 其他 36 6 结束语 37 致谢 38 参考文献 40 1 1 1 绪论绪论 1 11 1 加油站火灾现状加油站火灾现状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到了 2001 年 全国加油站总量突破 10 万座大关 中国石化的加油站达到 2 45 万座 中国石油的加油站 1 16 万 座 外资加油站易达 400 多座 随着技术进步和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 IC 卡 加油 网络技术 液位监测 油气回收 污水处理等新技术 新设施的应用更 加普及 加油站也在各大城市形成了一定规模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以及 我国加入 WTO 油品零售市场现有的格局也将被打破 这一系列的发展变化 使加油站的安全生产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 由于加 油站经营的油品和气体燃料具有易燃 易爆 易产生静电 易挥发 易渗漏和 毒性等危险特性 一旦发生事故 不易控制 发生事故影响较大 一段时间来 由于加油站设施不符合安全要求 设备使用不当 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 健全 员工业务素质低等原因 使加油站火灾 爆炸 污染环境等事故频频发 生 给企业 社会造成很大损失 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生产和周围环境 所 以 提高和加强加油站的安全技术与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1 21 2 加油站存在的火灾隐患加油站存在的火灾隐患 1 滥造滥建现象严重 有些桥头 交叉路口的加油站无规划 密度大 防火间距小 超容量 超级别 2 一些闹市区加油站选址不当 威胁群众生活及公共安全 3 一些加油站规模大 设置露天储罐 储量大 并且设有旅馆 餐饮 桑拿 停车 维修 商店等 生活及维修用火直接威胁加油站安全 4 设备差 防雷 防静电措施不落实 5 所配备消防器材与规范和安全要求不符 6 无持证电工 焊工 业主和管理人员不懂消防知识 时常违章作业 只招揽生意 忽视消防安全 1 31 3 研究加油站灭火系统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加油站灭火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加油站存在有火灾爆炸 冒油 漏油 中毒窒息 触电等多种危险因素 其中导致火灾爆炸的危险因素较多 一旦发生火灾爆炸 会导致人员伤亡 设 备损坏 后果相当严重 因此 通过对加油站进行灭火系统的设计 可以防患 2 于未然 从而有效的杜绝加油站火灾事故的发生 3 2 2 加油站危险因素分析加油站危险因素分析 2 12 1 燃烧的基本知识燃烧的基本知识 火灾是一种违反人们意志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现象 弄清燃 烧的条件 对于预防火灾 控制火灾和扑救火灾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 1 12 1 1 燃烧条件燃烧条件 要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2 1 1 1 可燃物 一般情况下 凡是能在空气 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物质 都为可燃物 可燃物按其组成可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 从 数量上讲 绝大部分可燃物为有机物 少部分为无机物 2 1 1 2 氧化剂 凡是能和可燃物发生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 称为氧化剂 氧化剂的种类很多 氧气是一种最常见的氧化剂 它存在于空气中 体积 百分数约为 21 故一般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均能燃烧 其他常见的氧化剂有卤族元素 氟 氯 溴 碘 此外 还有一些化合 物如硝酸盐 氯酸盐 重铬酸盐 高锰酸盐及过氧化物等 它们的分子中含氧 较多 当受到光 热或摩擦 撞击等作用时 都能发生分解 放出氧气 能使 可燃物氧化燃烧 因此它们也属于氧化剂 2 1 1 3 点火源 点火源是指具有一定能量 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 有时也称着火 源 点火源的种类很多 如 明火 电火花 冲击与摩擦火花 高温表面等 点火源这一条件的实质是提供一个初始能量 在此能量激发下 使可燃物 与氧化剂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 引起燃烧 要使可燃物发生燃烧 不仅要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而且每一条件都需 具有一定的量 并彼此相互作用 否则就不能发生燃烧 2 1 22 1 2 燃烧原理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燃烧原理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 一切防火与灭火措施的基本原理 均是依据物质燃烧的条件 阻止燃烧三 要素 并与其互相结合 互相作用 4 2 1 2 1 防火的基本措施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产生燃烧的条件 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有 1 控制可燃物 以难燃或不燃的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的材料 用防火涂 料刷涂可燃材料 改变其燃烧性能 对于具有火灾 爆炸危险性的厂房 采取 通风方法 以降低易燃气体 蒸气和粉尘在厂房空气中的浓度 使之不超过最 高允许浓度 凡是性质上能相互作用的物品要分开存放 等等 2 隔绝空气 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应在密闭设备中进行 对有异常危险 的生产 可充装惰性气体保护 采取隔绝空气储存 如钠存于煤油中 磷存于 水中 二硫化碳用水封闭存放 等等 3 消除着火源 如采取隔离 控温 接地 避雷 安装防爆灯 遮挡阳 光 设禁止烟火的标志 等等 4 阻止火势蔓延 如在相邻两建筑物之间留出一定的防火间距 在建筑 物内设防火墙 防火门窗 防火卷帘等 在管道上设防火阀 等等 2 1 2 2 灭火的基本方法 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 使燃烧熄灭 灭火的 基本方法有 1 隔离法 就是将火源处或其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 使燃烧因隔 离可燃物而停止 2 窒息法 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 使燃烧物 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 冷却法 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 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于 燃点之下 使燃烧停止 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体上 使其不受火 焰辐射热的威胁 避免形成新的火点 冷却法是灭火的主要方法 常用水和二氧化碳冷却降温灭火 主要是将 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 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 应 这种方法属于物理灭火方法 4 抑制法 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 使燃烧过程中产生 的游离基消失 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 使燃烧反应终止 二氟一 氯一溴甲烷 1211 三氟一溴甲烷 1301 等均属这类灭火剂 2 1 32 1 3 燃烧类型及常用术语燃烧类型及常用术语 2 1 3 1 闪燃与闪点 5 闪燃是可燃性液体的特征之一 各种液体的表面都有一定量的蒸气存在 蒸气的浓度取决于该液体的温度 对同种液体 温度越高 蒸气浓度越大 液 体表现的蒸气与空气混合会形成可燃性的混合气体 当液体升温至一定的温度 蒸气达到一定的浓度时 如有火焰 或炽热物体靠近此液体表面 就会发生一 闪即灭的燃烧 这种燃烧现象叫闪燃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液体发生闪燃的 最低温度 叫做闪点 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根据 液体的闪点越 低 火灾危险性越大 2 1 3 2 着火与燃点 着火即可燃物质和空气共存条件下 达到某一温度时与明火直接接触引 起燃烧 在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 物质能被点燃的最低温度叫 燃点 也叫着火点 对固体和高闪点液体 燃点是用于评价其火灾危险性的主 要依据 在防火和灭火工作中 只要能把温度控制在燃点温度以下 燃烧就不 能进行 2 1 3 3 自燃与自燃点 自燃包括本身自燃和受热自燃 某些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影响时 由于物 质内部所产生的物理 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产生热量 这些热量在某些条件下 会积聚起来 导致升温 又进一步加快上述过程的进行速度 于是可燃物温度 越来越高 当达到一定的温度时 就会发生燃烧 这就叫本身自燃 由外来热 源将可燃物加热 使其温度达到自燃温度 未与明火接触就发生燃烧 这叫受 热自燃 本身自燃与受热自燃的区别在于热的来源不同 常见自燃现象有 堆 积植物的自燃 煤的自燃 涂油物 油纸 油布 的自燃 化学物质及化学混合 物的自燃等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自燃点 自燃点是判断 评价可燃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自燃点越低 物质 的火灾危险性越大 2 1 3 4 爆炸与爆炸极限 爆炸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 并在极短时间内释放 大量能量的现象 物质发生爆炸时 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的能量 产生大量 的高温高压气体 使周围空气发生剧烈震荡 这种空气震荡的现象称为冲击波 它迅速向各个方向传播 在离爆炸中心一定范围内 人将遭受冲击波 被炸裂 的碎片的伤害 建筑物将遭受倒塌和燃烧破坏 爆炸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 转变成另一种状态 并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的现象 物质发生爆炸时 6 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的能量 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 使周围空气发生剧 烈震荡 这种空气震荡的现象称为冲击波 它迅速向各个方向传播 在离爆炸 中心一定范围内 人将遭受冲击波 被炸裂的碎片的伤害 建筑物将遭受倒塌 和燃烧破坏 可燃气体 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一类物质 在接触到火源时会立即着火 燃烧 当此类物质与空气混合在一起时 只在浓度所达到的一定比例范围内 才能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 此时一接触到火源就立即发生爆炸 此浓度界限的 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能引起爆炸的浓度最低的界限称为爆炸下限 浓度最高的 界限称为爆炸上限 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爆炸上限时 接触到火源都不会 引起爆炸 爆炸极限是鉴别各种可燃气体发生爆炸危险性的主要数据 爆炸极限的 上 下限之间范围愈大 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机会愈多 发生爆炸事故的危险性 愈大 爆炸下限愈小 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浓度愈低 则形成爆炸的条件愈是容 易 2 22 2 加油站的概况加油站的概况 2 2 12 2 1 加油站的概况加油站的概况 本设计所选用的加油站 占地面积约 1419 现有单枪电脑加油机 8 台 柴油罐 2 个 汽油罐 2 个 容积均为 20m 该加油站主要业务是满足当地运 输车辆及农用机械对汽油 柴油的需要 该加油站储罐总容积为 60m 柴油折半计算 根据 GB50156 2002 2006 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中加油站分级 的规定 本设计中的加油站属三级加油站 见附录 2 1 2 2 22 2 2 加油站区环境及周边防火距离加油站区环境及周边防火距离 我所选用的加油站东侧为农田 西侧为小树林 南侧 200m 内为空地 200m 外是李贵村 北侧为焦辉路 整个站区呈矩形 南北长 46 米 东西宽 43 米 站内主要设施有站房 加油机 储油罐 加油车道等 3 间站房位于站区 中央 3 座地埋式储油罐在站房的东侧 2 台加油机安装在罩棚下的加油岛上 加油车道两条 进出站口东西向分开独立设置 站内设施相互间距均符合要求 目前加油站罐区距离周边 200 米内无重要建筑物和大型基础设施 有供 电线路从站区前侧外围通过 与加油机最小间距 21 米 站内加油机 油罐 7 卸油口 通气管口距周边防火间距均符合要求 详见附录 2 2 2 32 3 加油站所贮存油料的性质加油站所贮存油料的性质 2 3 12 3 1 汽油汽油 2 3 1 1 危规分类及编号 GB3 1 类 31001 低闪点易燃液体 CAS 号 8006 61 9 2 3 1 2 主要组成与性状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 具有特殊臭味 主要成分 C4 C12脂肪烃和环烷烃 主要用途 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 用于橡胶 制鞋 印刷 制革 颜料 等行业 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污剂 2 3 1 3 理化性质 相对密度 水 1 0 70 0 79 相对密度 空气 1 3 5 熔点 60 沸点 40 200 溶解性 不溶于水 易溶于苯 二硫化碳 醇 脂肪 2 3 1 4 燃爆特性与消防 易燃 闪点 50 引燃温度 415 530 爆炸下限 1 3 爆炸上限 6 0 燃烧 分解 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危险特性 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 高热极易燃烧爆 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 地方 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 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泡沫 干粉 二氧化碳 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2 3 1 5 健康危害 1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2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轻度中毒症状 有头晕 头痛 恶心 呕吐 步态不稳 共济失调 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 8 病 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 反射性呼吸停止 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 经病及化学性肺炎 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 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 性肺炎 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 穿孔 甚至失明 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 炎 甚至灼伤 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 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 并可 引起肝 肾损害 3 慢性中毒 神经衰弱综合症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周围神经病 严 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 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 或皮肤损害 2 3 1 6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 并进行隔离 严格限制其出入 切断火 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吸式呼吸器 穿消防防护衣 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沙土或其它惰性材料 吸收 大量泄漏时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 降低蒸汽危害 用防 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容器内 回收或运至处理场所处置 2 3 1 7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 通风的仓间内 远离火种 热源 仓内温度不宜超过 30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储存间内的照明 通风 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 开关设在仓外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桶装 堆垛不可过大 应留墙距 顶距 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 罐装时应注意 流速 不超过 3m s 且有接地装置 防止静电积聚 2 3 22 3 2 乙醇乙醇 2 3 2 1 危规分类及编号 GB3 2 类 32061 中闪点易燃液体 CAS 号 64 17 5 2 3 2 2 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组成 C2H5OH 主要用途 用于制酒工业 有机合成 消毒以及用作溶剂 2 3 2 3 理化性质 熔点 114 1 沸点 78 3 相对密度 水 1 0 79 相对密度 空气 1 1 59 饱和蒸气压 Kpa 5 33 19 9 燃烧热 kJ mol 1365 5 溶解性 与水混容 可混容于醚 氯仿 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2 3 2 4 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 易燃 闪点 12 爆炸下限 3 3 爆炸上限 19 0 燃烧 分解 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危险特性 易燃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 高热能 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 受热的容 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明火会 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 抗溶性泡沫 干粉 二氧化碳 砂土 2 3 2 5 健康危害 1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2 健康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 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 催眠 麻醉 窒息四阶 段 患者进入第三阶段或第四阶段 出现意识丧失 瞳孔扩大 呼吸不规律 休克 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3 慢性影响 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 眼 粘膜刺激 症状 以及头痛 头晕 疲乏 易激动 震颤 恶心等 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 性神经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 脱屑 皲裂和皮炎 2 3 2 6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 并进行隔离 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 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冲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堰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 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 10 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 3 2 7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 通风的仓间内 远离火种 热源 仓内温度不宜超过 30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储存间内的照明 通风 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 开关设在仓外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桶装 堆垛不可过大 应留墙距 顶距 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 罐装时应注意 流速 不超过 3m s 且有接地装置 防止静电积聚 2 3 32 3 3 柴油柴油 2 3 3 1 理化特性 柴油为稍有粘性的浅黄至粽色液体 其为混合物 主要成份为烷烃 芳烃 烯烃等 熔点 35 20 沸点 280 370 自燃温度为 350 380 密度 为 0 89 0 9 水 1 用途 主要用作柴油发动机燃料 2 3 3 2 燃爆特性 柴油的危险性类别为高闪点易燃液体 闪点 23 61 未列名的 车用柴 油闪点为 50 65 爆炸极限为 0 6 6 5 遇明火 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 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温 容器内压增大 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 3 3 3 毒性 具有刺激作用 2 3 3 4 健康危害 1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肤吸收 2 健康危害 皮肤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油性痤疮 吸入可引起吸 入性粘膜炎 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柴油蒸汽可引起眼 鼻刺激症状 头晕 及头痛 2 3 3 5 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 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应戴正压自吸式呼吸器 穿消防防护衣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 止进入下水道 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时 用沙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 收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大量泄漏时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 降低蒸汽危害 用防爆泵收集回收到专用容器内处置 2 3 3 6 储运 11 储存区应远离火种 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 械设备和工具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 且有接地装置 防止静电积累 2 3 3 7 灭火剂 方法 干粉 泡沫 二氧化碳 沙土 2 42 4 易起火的部位易起火的部位 1 输送油品 液化气的阀门等易漏部位 2 加油加气机部位 3 油或气聚集部位 4 进站车辆检修 清洗零件 试火等地点 2 52 5 加油站危险因素分析加油站危险因素分析 2 5 12 5 1 火灾爆炸危险火灾爆炸危险 乙醇汽油挥发性强 在空气中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引发火灾爆炸的点 火源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 5 1 1 静电火花 卸油作业或加油作业时 流速过大 产生大量静电 若油罐车 加油机 油罐 管线 法兰 阻火器 量油孔 通气管等设备未做防静电跨接 防静电 接地或接地线损坏 失效等 会导致静电积累 产生静电火花 作业人员未穿戴防静电衣 鞋 手套 或用化纤织物擦试加油机 汽车油 箱或附近地面时 在作业时易产生静电火花 2 5 1 2 明火 在加油站附近动火作业 或违章使用明火 打火机 吸烟等 2 5 1 3 机械火花 穿带铁钉的鞋作业 使用铁制工具或器具等敲击 磨擦等引起火花 2 5 1 4 雷击 若储罐 加油机 建 构 筑物等未做防雷接地或防雷接地不合格 遇雷击 易造成油气爆炸或燃烧 2 5 1 5 电器火花 若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未使用相应等级的防爆电器 或者虽使用防爆电器 但由于线路老化 损坏 接触不良 接线密封盒失效等原因有造成电器火花的 危险 12 2 5 1 6 电磁辐射 在爆炸危险区域使用非防爆电器或通信设备 在油气外泄的情况下 遇以上各种点火源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 2 5 22 5 2 漏油事故漏油事故 加油站内漏油是非常危险的 漏油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储油罐 油箱溢 出 加油机漏油或胶管破损 油箱破裂 卸油连通软管破损 油管道及其连接 处或油罐漏油等 2 5 32 5 3 冒油事故冒油事故 加油站万一发生冒油事故 不易控制 后果非常严重 损失较大 发生冒 油事故的原因是卸油前没有计量容量或计量有误 卸油过程中没有人在现场监 控 冒油后处理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得当 2 5 42 5 4 其它危险 危害其它危险 危害 违犯操作规程使用设备 或对电器 开关检查维护不及时 易造成作业人 员的机械伤害 触电伤害等 另外 加油站的作业人员长期接触油品 若防护 不当 对身体健康不利 13 3 灭火系统的类型及其使用条件 3 13 1 常用的灭火系统类型常用的灭火系统类型 常用的灭火系统主要有以下 7 种 3 1 13 1 1 卤代烷卤代烷 13011301 灭火系统灭火系统 3 1 1 1 卤代烷 1301 灭火系统 1 卤代烷灭火系统的工作方式可分为自动控制 手动控制和机械式应 急操作三种 2 当自动 手动转换器调到 自动 时 系统自动完成探测 报警 联动控制 灭火整个过程 当调到 手动 位置时 系统自动实施探测 报警 人工启动联动控制及灭火 而当发生火情时 由于停电 控制器失灵或气源管 路阻塞 自动或手动控制无法启动系统时 则可实施机械式应急操作启动系统 3 1 1 2 卤代烷 1301 灭火系统的适用条件 1 适用的火灾类型 气体火灾如 如甲烷 乙烷 丙烷等火灾 液体火灾 如汽油 柴油等火灾 固体的表面火灾 如纸张 木材 塑料 橡胶等 电气火灾 如变配电设备 发电机 电动机等火灾 2 不能扑灭的火灾 无空气时能迅速氧化的化学物质 如硝酸纤维 火药等 活泼金属 如钾 钠 镁等 金属的氧化物 氢化钾 氢化钠等 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 如某些过氧化物等 能自燃的物质 如磷等 强氧化剂 如氧化氮 氟等 3 1 23 1 2 干粉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 3 1 2 1 干粉灭火系统 它讲干粉通过供应装置 输送管路和固定喷嘴 或通过干粉输送软带与干 14 粉喷枪 干粉炮相连接并往喷嘴 喷枪 喷炮 喷放干粉的灭火系统 主要用于扑救易燃 可燃液体 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 火灾 3 1 2 2 干粉灭火系统分类 1 按系统的启动方式 手动和自动干粉灭火系统 2 按固定方式 固定式和半固定式灭火系统 3 按保护对象 全淹没和局部系统 干粉灭火系统的灭火原理 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 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 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 的添加剂经干燥 粉碎 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 它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 广泛应用的灭火剂 且主要用于灭火器中 除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化学灭 火剂外 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 BC 干粉灭火剂和 ABC 干粉两大类 如碳酸氢钠 干粉 改性钠盐干粉 钾盐干粉 磷酸二氢铵干粉 磷酸氢二铵干粉 磷酸干 粉和氨基干粉灭火剂等 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 火焰接触 混合时发生的物理 化学作用灭火 一是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 分解物 与燃烧过程中燃料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发生化学抑制和副催化 作用 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 二是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外 发生 化学反应 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玻璃状覆盖层 从而隔绝氧 进而窒息灭 火 另外 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 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 NaOH AlCl3 3NaHCO3 Al OH 3 3CO2 3NaCl 3 1 2 3 干粉灭火系统的适用条件 1 适用扑救的火灾 易燃 可燃液体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以压力形式喷射的火灾 各种电气火灾 木材 纸张 纺织品等 A 类火灾的明火 金属类火灾 2 不适用扑救的火灾 自身能够释放氧气或提供氧源的化合物火灾 普通燃烧物质的深部位的火或阴燃火 15 精密仪器 精密电气设备 计算机等火灾 3 1 33 1 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3 1 3 1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是一种固定装置 其类型较多 习惯上按灭火方式 系 统结构特点 储存压力等级 管网布置形式进行分类 1 按防护区的特征和灭火方式分 全淹没灭火系统 局部应用系统 2 按系统结构特点分 管网系统 无管网系统 管网系统又可分为组合 分配系统 单元独立系统 3 按储压等级分 高压 储存 系统 低压 储存 系统 4 按管网布置形式分 均衡系统管网 非均衡系统管网 3 1 3 2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适用条件 1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可以扑救的火灾 气体火灾 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火灾 如石蜡 沥青等 固体表面火灾及部分固体的深位火灾 如棉花 纸张 电气火灾 2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不能扑救的火灾 含氧化剂的化学品 如硝化纤维 火药等 活泼金属 如钾 钠 钛等 金属氢化物 如氢化钾 氢化钠等 3 1 43 1 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 1 4 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简单地说 就是在火灾情况下 能自动喷水灭火 以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的一种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分类 根据系统中所使用的喷头形式不同 分为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开式自 动喷水灭火系统两大类 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为 湿式 干式 干湿式 预作用式 循环式自 动喷水灭火系统 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为 雨淋系统 水幕系统 水喷雾灭火系统 3 1 4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适用条件 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主要适用于 16 木材 纸张 橡胶 纺织品等所有 A 类火灾 酒精 苯 乙醚等有机溶剂等 B 类火灾 可燃气体引起的 C 类火灾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适用于 原油 汽油 煤油 柴油等 B 类火灾 活泼金属 如钾 钠 钛等 3 1 53 1 5 水喷雾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 3 1 5 1 水喷雾灭火系统 水喷雾是利用水雾喷头喷出的细小雾滴 绝大多数水雾滴的粒径小于 1mm 通过表面冷却 窒息或冲击乳化等作用实施灭火 3 1 5 2 水喷雾的适用性 1 适用的火灾类型 水喷雾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类型 固体火灾 如纸张 木材和纺织品等普通易燃物 气体和闪点高于 60 的液体火灾 电气设备火灾 如变压器 浸油开关 电机 电缆桥架和电缆导管等电 器危险物品 特殊物品火灾 如火药 烟花爆竹等危险固体物品 2 不适用的火灾类别 水喷雾不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类别 遇水其反应造成燃烧 爆炸的物质 如金属钾 纳 电石 生石灰等 被保护对象自身产生蒸汽的物质 由水加热而沸腾如制冷的液化气 3 1 63 1 6 细水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 3 1 6 1 细水雾灭火系统 细水雾是相对于水喷雾而言的 是使用特殊喷嘴 通过高压喷水产生的水 微粒 3 1 6 2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使用范围 细水雾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场所的室内火灾 可燃液体 闪点不低于 60 火灾 固体表面火灾 电力变压器火灾 计算机房 通信机房 控制室等火灾 图书馆 档案馆 博物馆等火灾 配电 17 室 电缆夹层 电缆隧道 柴油发电机房 燃气轮机 燃油燃气锅炉房 直燃 机房等火灾 3 1 73 1 7 泡沫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 3 1 7 1 泡沫灭火系统 泡沫灭火剂已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是泡沫液作为灭火剂的一种灭 火方式 通过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安全可靠 经济实用 灭火效率高的特点 是行之有效的灭火手段 泡沫灭火剂主要有化学泡沫灭火剂和空气泡沫灭火剂两大类 而目前化学 泡沫灭火剂主要是充装于 100L 以下的小型灭火器内 扑灭小型初期火灾 目 前我国大型泡沫灭火系统以采用空气泡沫灭火剂为主 本节主要介绍这类泡沫 灭火系统 灭火机理 1 由于泡沫的相对密度较小 可漂浮于可燃液体的表面 或粘附在可燃 固体的表面 形成泡沫覆盖层 使燃烧物表面与空气隔绝 2 泡沫层可以遮挡火焰对燃烧物表面的热辐射 降低可燃液体的蒸发速 度或固体的热分解速度 使可燃气体难以进入燃烧区 3 泡沫层中析出的水分对燃烧表面有冷却作用 4 泡沫中的水分受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进入燃烧区有降低氧气浓度的作 用 空气泡沫灭火是与水通过特制的比例混合器混合而成泡沫混合液 经泡沫 产生器与空气混合产生泡沫 通过不同的方式最后覆盖在燃烧物质的表面或者 充满发生火灾的整个空间 通过上述的作用致使火灾扑灭 3 1 7 2 系统分类 根据泡沫灭火剂的发泡性能的不同分为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中倍数泡 沫灭火系统和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三类 这三类泡沫灭火系统又根据喷射方式 不同 液上 液下 设备与管道的安装不同 固定式 半固定式 移动式 及灭 火范围 全淹没式 局部应用式 组成各种泡沫灭火形式 3 1 7 3 使用范围 1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该系统主要用于扑救原油 汽油 煤油 柴油 甲醇 乙醇 丙醇等 B 类 火灾 适用于炼油厂 化工厂 油田 油库 为铁路油槽车装卸油的鹤管栈桥 18 码头 机场 燃油锅炉房等 2 中倍数和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该系统适用于下列火灾的扑救 1 木材 纸张 橡胶 纺织品等 A 类火灾 2 汽油 煤油 柴油 工业苯等 B 类火灾 3 封闭的带电设备场所的火灾 4 控制液化石油气 液化天然气的流淌火灾 3 凡高倍数泡沫灭火剂不适用的场所 中倍数的一般不适用 但它能扑救 立式钢制储油罐火灾 3 1 83 1 8 灭火系统的选择灭火系统的选择 我的设计中所选取的加油站位于北方 冬天的时候易出现冰冻现象 如果 采用消火栓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管道在冬季容易结冰 消防栓基本无法打开使 用 这样消防系统就形同虚设 因此不宜采用消火栓给水系统 经综合考虑 泡沫灭火系统是扑救甲 乙丙类液体火灾普遍使用的灭火系 统 该系统具有安全可靠 经济实用 灭火效率高等优点 在石油化工厂火灾 危险性大的甲 乙 丙类液体的储罐区和其它危险性场所 通常使用泡沫灭火 系统进行消防灭火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同时 依据对以上各种灭火系统的分析 及根据本加油站的具体情况和平面布置等因素 本设计选定泡沫灭火系统为此 加油站的灭火系统 现对泡沫灭火系统进行设计 设计的依据是 GB50151 92 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及 GB50074 2002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196 93 高倍数 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2002 年版 19 4 4 有关标准的引述有关标准的引述 4 14 1 总则总则 1 为合理地设计泡沫灭火系统 减少火灾危害 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 全 制定本规范 2 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针对防护区的实 际情况 做到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3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 改建或扩建工程中设置的高倍数 中倍数泡沫 灭火系统的设计 4 本规范适用于加工 储存 装卸 使用甲 液化烃除外 乙 丙 类液体场所的 5 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 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 的有关标准 规范的要求 6 泡沫火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汽油 煤油 柴油 工业苯等 B 类火灾 木材 纸张 橡胶 纺织品等 A 类火灾 封闭的带电设备场所的火灾 控制液化石油气 液化天然气的流淌火灾 泡沫灭火系统不得用于扑救含有下列物质的火灾 硝化纤维 炸药等在无空气的环境中仍能迅速氧化的化学物质与强氧化 剂 钾 钠 镁 钛和五氧化二磷等活泼性的金属和化学物质 未封闭的带电设备 7 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 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 行 业有关标准 规范的规定 4 24 2 泡沫灭火系统的应用场所泡沫灭火系统的应用场所 1 固体物资仓库 电器设备材料库 高架物资仓库 汽车库 纺织品 库 橡胶仓库 烟草及纸张仓库 棉花仓库 飞机库 冷藏库等 2 易燃 液体仓库 各种油库 苯贮存库等 20 3 有火灾危险的工业厂房 或车间 如石油化工生产车间 飞机发 动机试验车间 锅炉房 电缆夹层 油泵房和油码头等 4 地下建筑工程 地下汽车库 地下仓库 地下铁道 人防隧道 地 下商场 矿井 电缆沟和地下液压油泵站等 5 各种船舶的机舱 泵舱等处所 6 贵重仪器设备和物品 如计算机房 图书档案库 大型邮政楼 贵 重仪器设备仓库等 7 可燃 易燃液体和液化石油气 液化天然气的流淌火灾 8 中倍数泡沫可用于立式钢制储油罐内火灾 在执行本条文时应注意 由于高倍数 中倍数泡沫是导体 所以不能直接应用 于裸 露的电器设备 而应对其进行封闭 使泡沫不直接与带电部位接触 否 则必须在断电后 才可喷放泡沫 4 34 3 常用术语和符号常用术语和符号 4 3 14 3 1 公式中所出现的符号公式中所出现的符号 保护场所发泡用泡沫液储量 p W 3 m f 混合比 t 系统的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 min 系统的泡沫混合液流量 L min h Q A 系统的设计保护面积 2 m 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 L min g q 2 m M1 扑救一次火灾的泡沫混合液设计用量 L A1 单个储罐的保护面积 2 m R1 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 L min 2 m T1 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 min N 计算储罐的辅助泡沫枪数量 Qf 每支辅助泡沫枪的泡沫混合液流量 L min t 泡沫枪的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 min V 系统管道内泡沫混合液剩余量 L m2 泡沫喷淋系统扑救一次火灾的泡沫混合液设计用量 L A2 泡沫喷淋系统的最大保护面积 2 m 21 R2 泡沫喷淋系统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 L min 2 m T2 泡沫喷淋系统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 min A3 泡沫炮 泡沫枪系统扑救一次火灾的最大保护面积 2 m R3 泡沫炮 泡沫枪系统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 L min 2 m T3 泡沫炮 泡沫枪系统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 min 4 3 24 3 2 泡沫灭火系统常用的术语泡沫灭火系统常用的术语 4 3 2 1 泡沫灭火系统 Foam Extinguishing System 泡沫灭火系统是针对可能发生 B 类火灾的建筑物 而采用的一种灭火系统 对扑救 A 类火亦很有效 是水灭火的特殊形式 通过其特有的组成 将泡沫液 与水按比例混合 利用管道 或水带 输送至泡沫产生装置 将产生的泡沫按 一定的形式喷出 以覆盖或淹没方式实施灭火 4 3 2 2 泡沫淹没深度 Submerged depth of the bubble 泡沫淹没深度指为保护对象提供足够的高倍数泡沫覆盖层所需要的最小泡沫堆 积高度 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就是用高倍数泡沫将被保护物全部淹没 并且还 必须在最高保护物或液面上面有一定的泡沫高度 只有这样才能将火灾危险区 域的空气与火焰完全隔绝 充分发挥高倍数泡沫灭火机理的全部效能 达到控 火和灭火的目的 泡沫淹没深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用于扑救 A 类火灾时 泡沫淹没深度不应小于最高保护对象高度 的 1 1 倍 并且应高于最高保护对象最高点以上 0 6m 2 当用于扑救 B 类火灾 汽油 煤油 柴油 苯等类火灾 泡沫淹没深 度应高于起火部位 2m 其他 B 类火灾的泡沫淹没深度应由试验确定 4 3 2 3 发泡倍数 Foam expansion 发泡倍数指混合液吸入空气形成泡沫后的体积膨胀倍数 发泡倍数 20 以下的 泡沫液称为低倍数泡沫液 发泡倍数 21 200 的称为中倍数泡沫液 发泡倍数 201 1000 的称为高倍数泡沫液 发泡倍数是影响泡沫稳定性 流动性及灭火 效果的综合性能指标 4 3 2 4 25 析液时间 25 of the drainage time 25 析液时间是指所生成的泡沫从开始到析出 25 重量 混合液的时间 是 衡量常温下泡沫稳定性的指标 25 析液时间不宜太短 应大于一次灭火时间 一般不小于 3 6 5min 22 4 3 2 5 发泡倍数 expansion 泡沫的体积与产生这些泡沫的泡沫混合液的体积之比 4 3 2 6 高倍数泡沫 high expansion foam 发泡倍数为 201 1000 的泡沫 4 3 2 7 中倍数泡沫 medium expansion foam 发泡倍数为 21 200 的泡沫 4 3 2 8 混合比 concentration 泡沫液在泡沫混合液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 4 3 2 9 泡沫供给速率 rate of foam application 每分钟供给泡沫的总体积 4 3 2 10 封闭空间 enclosure 由难燃烧体或非燃烧体所包容的空间 4 3 2 11 导泡筒 foam transit tube 由泡沫发生器出口向防护区输送高倍数泡沫的导筒 4 3 2 12 全淹没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toial flooding of high expansion foam 由固定式高倍数泡沫发生装置将高倍数泡沫喷放到封闭或被围挡的防护区内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泡沫淹没深度的灭火系统 4 3 2 13 局部应用式高倍数 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local applica tion of high medium expansion foam extinguishing svstem 由固定或半固定的高倍数或中倍数泡沫发生装置直接或通过导泡筒将泡沫喷放 到火灾部位的灭火系统 4 3 2 14 移动式高倍数 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mobile of high medium expansion foam extinguishhg systen 由移动式高倍数 中倍数泡沫发生装置直接或通过导泡筒将泡沫喷放到火灾部 位的灭火系统 4 3 2 15 泡沫淹没时间 Foam submerged time 泡沫淹没时间指从泡沫产生器喷出泡沫起至泡沫充满淹没体积所需的最长时间 间隔 4 3 2 16 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 Liquid on the spray foam sy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