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设建筑设计说明.doc_第1页
初设建筑设计说明.doc_第2页
初设建筑设计说明.doc_第3页
初设建筑设计说明.doc_第4页
初设建筑设计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4 建筑设计6.4.1 设计依据设计中主要依据建设单位提供 城市规划部门的用地批准文件及相应地地形图,以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国家及地方颁布的现行规范和标准。(1)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2)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8)建筑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6.4.2 总平面设计及交通运输厂区占地面积1.35ha2。由生产区和生活管理区组成。厂区设2个出入口,主入口设在南面东侧,辅助入口设在南面西侧。厂区综合楼前留有厂前区空间,是人流较集中的场所。生产区为厂区的核心地带。各生产建构筑物以生产工艺流程及建筑功能为主,以配电室、控制室、值班室为辅,平面设计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力求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生产区按工艺流程设有粗格栅.细格栅及涡流沉砂池、综合车间、污泥储池、CAST反应池、紫外线消毒池、给水泵房、给水水池、锅炉房。生活管理区设有综合楼、门卫室。厂区道路均为4m宽环形道路,转弯半径为6m,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整个厂区总平面设计从环境、功能出发,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道路交通流线顺畅、建(构)筑物及生产流程布局合理、紧凑、功能分区明确,符合现代化污水处理厂的功能需要。污水处理厂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详见建筑总平面图。6.4.3 竖向设计 该厂厂址坡度较大,本着合理平衡、满足工艺流程要求、减少土方量又保证厂区内排水畅通的原则,厂区竖向设计北按高南低设计,路面雨水以不同坡度向北与西两侧自由排放。6.4.4 主要单体建筑物设计在单体设计中重视工作人员房间朝向、面积及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为工作人员创造安全、卫生、便利、舒适的室内工作环境。1)综合楼综合楼建筑面积814.03m2,包括厂区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化验室、中心控制室、职工食堂、仓库、车库等。综合楼为二层建筑,外墙面以白色瓷砖和灰色涂料饰面,立面造型简单,高低错落有致,色彩明快,具有花园式工厂建筑的特色。2)生产区建构筑物在工艺流程合理的前提下,主要采用合二为一的手法,减少单体个数,能合并的尽量合并。主要生产厂房粗格栅.细格栅及涡流沉砂池、综合车间、污泥储池、CAST反应池、紫外线消毒池、给水泵房、给水水池、锅炉房等。生产区建筑外形与外装饰材料的色彩与综合楼协调,主要以白色瓷砖和灰色涂料饰面,在变化中求统一,与管理区相协调。主要建筑物一览表表6-1序号名 称建筑面积()生产类别耐火等级抗震烈度层数1粗格栅、细格栅及涡流沉砂池405.80戊 类二级6度二层2综合车间499.81戊 类二级6度一层3紫外线消毒渠81.25戊 类二级6度一层4给水泵房76.00戊 类二级6度一层5锅炉房78.32丁 类二级6度一层6综合楼814.03戊 类二级6度二层7门卫室47.56戊 类二级6度一层主要构筑物一览表表6-2序号名 称建筑尺寸(长X宽)使用年限抗震烈度总深1CAST反应池36.4X63.450年6度6.6米2污泥储池15.5X8.050年6度4.5米3给水水池9.0X7.550年6度3.0米6.4.5 装修情况、主要材料的使用建筑物为框架结构形式,外墙厚370mm。建筑物外墙面采用白色砖及涂料相结合。勒脚采用灰色条型砖,台阶及坡道采用细石混凝土斩假石.内墙刮大白,外门主要为木质材料,外窗为单框双玻塑钢窗。室内外栏杆均采用不绣钢材料制做。卫生间、化验室均采用内墙砖贴面。室内装修如下:地面:A:一般室内地面: 防滑地面砖B:中低压配电间地面:普通水磨石墙面:A:砖墙:水泥白灰抹灰(外喷式刷大白二遍)B:卫生间墙面:水泥砂浆抹平贴内墙瓷砖C:地下部分钢筋混凝土墙面抹20厚水泥砂浆天棚A:一般室内天棚:钢筋混凝土板底抹灰(外喷式刷大白二遍)屋面卷材:A:均采用非硫化型三元乙丙室外池体外露出地面部分采用外墙涂料饰面,池体栏杆,扶手为不锈钢材料制做。室内池体外露部分采用磁砖饰面。6.4.6 消防、节能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消防设计依据国家标准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总平面布置上严格执行消防有关规定。厂区主要道路为环形道路,厂区采用高压消防系统。厂区内设置消火拴,室外消火栓间距小于120m,消火栓保护半径150m。消防车可由厂区内环路到达任意点,各生产性建筑物防火间距不小于10m。厂区内各建筑单体一律采用干粉灭火器。建筑节能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家对能源的使用,实行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主要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节能标准、节约能源管理条例设计依椐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建筑单体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