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2_第1页
尊重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2_第2页
尊重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2_第3页
尊重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2_第4页
尊重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书,为学生的成长装上发动机济水东街学校 张东燕一、阅读(一)阅读的重要性前些天,微信上流传着这样一篇文章小学的重点不在成绩,在于阅读。1学习能力来源于早期的阅读12岁以前是儿童的良好习惯(包括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儿童各项能力发展的黄金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的发展,而让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学习能力,却可以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开发90%,甚至更多。6-12岁,是阅读能力(即学习能力的基础)长足发展的最黄金时期,这六年,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海量阅读、大大提高阅读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如同种子,需要条件才可以发芽生长。这个条件除了动手动脑的游戏方式之外,就是海量阅读。2小学时期阅读是开发孩子天赋的保证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而是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学校课本和大量作业里去了,那么这个孩子的天赋聪明就被扼杀了。小学课本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孩子的大脑成长的需求。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如天文、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哲学、艺术等等百科知识),才可以让孩子的智慧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3阅读能力决定未来高度很多中学老师都知道一种奇怪现象:那些小学阶段单单靠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夺来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绩下降神速,这些孩子越学越累、越学越不会学了;恰恰是那些小学阶段成绩平平、但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们成绩上升力量强大、后发制人、潜力无穷。高中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进入社会后,当需要工作能力而并非成绩单来评定一个人的发展时,这种分化就更严重了。生活中,我们总爱这样问:你在哪读书?你念什么书?读什么大学?今天怎么没去读书?可见上学就是要读书!著名教育家孙云晓也说过:让学生爱上读书,就是给孩子的成长装上了一部发动机。(二)如何开展阅读1激发兴趣,让学生因一篇课文爱上一个作者。小学语文课本上每册选了三十篇左右的文章,但并不是让我们一个学期只领着学生学习这些文章,而是让我们通过这些文章去学习作品表情达意的方法、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爱上语言文字,阅读更多的作品。我非常喜欢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作品,几乎读过他所有的书。当我看到五年级上册里有他的慈母情深时,就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也爱上梁晓声的作品。课前我找来了原文母亲,上课时,除了带领学生品味大作家精美的语言外,还给学生补充了母亲工作的环境,母亲教育我做人的其他感人事迹,还让学生把课文与原文对比着去阅读,去体会,鼓励阅读水平高的学生课下去阅读原文。此外,我还讲到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的父亲,因为父亲的愚昧,不让哥哥去读大学,而导致只能住在精神病院里,因为父亲的愚昧,不让生病发高烧的妹妹看西医而导致妹妹夭折,而这样一个父亲却赢得了梁晓声的尊重,这是人为什么呢?接着我又讲梁晓声的作品中还有很多鲜活的人物,如黑纽扣中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小姨,温柔漂亮最后却因一粒黑纽扣饱受折磨,临终时她告诉了梁晓声原因;白发卡中美丽、聪颖最后却跳井自杀的邻居姐姐;教会他什么是博爱,却在大年三十夜晚带着哀怨上吊自杀的老师 这样的悬念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一下课,有个老师家的孩子就缠着要买梁晓声的书。在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我给学生推荐阅读季羡林的三个小女孩等。此外,我还让学生因为窃读记爱上林海音、因祖父的园子爱上萧红,因猫爱上老舍 2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师生同读一本书,给学生以榜样的力量,用教师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教师阅读的情激起学生阅读的情,引导学生走进书中,感悟语言与生活,让阅读成为伴随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近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学生共同阅读了爱的教育昆虫记草房子资治通鉴80天环游地球水浒传等。教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时,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四月底我领着学生把语文书上的课文学完了,除掉六月份的期末复习,还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可以用来课外阅读。我帮学生选了水浒传。一开始,我先领着学生读前言。前言中是介绍书的艺术成就和时代背景。这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有点枯燥。课堂上有的学生眼睛看着书,人却在发呆,有的学生抠手指头,有的学生左顾右盼,没有兴趣可言。我开始后悔自己的选择。读引首和第一回的时候,虽然有了一定的故事情节,但是由于古典小说,学生个个愁眉苦脸的。我让谈感受,有的说太难了,读不懂,有的说没意思,有的说好多字都不认识。鉴于学生兴趣不高,书的难度又相对较大。我只好想办法了。读到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我引领学生欣赏其中的名段。我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读鲁提辖故意去郑屠的店里找茬儿,并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有关章节,并让学生把精彩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体会其语言的优美。一个学生读着读着,不禁拍着桌子说:“真爽,太痛快了!”其他学生也都七嘴八舌地说起来了。这个说郑屠死得活该,谁让他欺负金家父女呢,那个说鲁达的拳头太厉害了,还有的说鲁达虽然粗卤,但也粗中有细呀,他知道郑屠已被他打死,怕吃官司,说他是诈死。看到学生纷纷参与进来,我终于舒了口气,学生开始入门儿了。此后的课堂上我经常和学生一起欣赏一些章节,学生总是热情高涨。这样时间长了,我本来就有咽炎,嗓子受不了。我又想了一招:一上课,我先给学生提出要读章节的一些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学生急于知道答案,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读完之后,他们再来讨论。有时,我故意抛出一个问题引起他们的争论,看着他们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样子,我只有偷着乐的份儿了。再后来,我发现下课后,不少学生就不出去玩了,纹丝不动地坐在教室里读书。当我上课再要求统一读哪一回的时候,他们就喊着已经读完了。课间的时候,常有学生到我跟前,很兴奋地给我讲后面章节的故事。学生已经被书中的故事情节充分吸引,为了让学生能够去欣赏书中精彩的语言,我让学生记读书笔记。有时专门抄写书中英雄人物的外貌,有时专门抄写书中打斗的场面,有时专门抄写书中英雄人物绰号的来历。自习课上,教室里寂然无声,只听到书翻动的声音。偶尔还会听到有的学生读到精彩处情不自禁“呀”了一声。偶尔抬头看一眼学生,全都在认真读书:有的眉头紧锁,大概是哪个英雄又有了危险;有的读着读着长舒一口气,估计是一个紧张的打斗场面刚刚决出胜负;有的满脸笑容,难道是黑旋风李逵又在说胡话了?水浒热在这里悄然兴起!3、组织学生学习成语词典我儿子现在读高中,每次放假,他们布置的作业都有学成语词典。看着儿子埋头一大堆各科作业还得分出时间学习成语,我不由得想何不让我的学生现在就开始学习呢?本学期,我提出每天八个成语的学习目标,每天晚上学生自学八个成语,做好学习笔记,第二天来学先读两遍,双休日要复习本周所学成语,每月底还要进行成语知识竞赛,并评出一、二、三等奖,通过校讯通发给所有的家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不少学生都达到八九十分。没有占用一点儿课堂时间,学生收获却很多。二、经典诵读。 几年前,我有幸聆听了王财贵教授的报告,激起了我对经典诵读的热情。台湾省台北师范大学有个教授叫王财贵。王教授有一个儿子比较笨,6岁还不太讲话,到了7、8岁还流口。在学校里排名在后面。这可是他唯一的男孩子,是他终身的期望呀!在万般无奈之际,他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理,他让孩子背老子,每天背两章。老子八十一章40天就全部会背了。从那时开始,老子跟着他一辈子!读完老子,他又让孩子读论语,读了不过半年,他就整个变了,连气质都变了。老师都非常惊讶,说:这个孩子怎么现在聪明起来了?五、六年级名列前茅,初中全班第一名。最后考上台湾最有名的大学研究所,并且是第一名。大家说:他的孩子是天才!王财贵说:最笨的。大家问他的孩子“怎么这么会读书?从哪里学到读书的方法?”孩子说:“没有,我是很笨的。我唯一知道我为什么会聪明起来的,就是三年级的时候,我开始背老子论语等经典。”(一)为什么提倡小学生诵读1、经典的书内容好。“经典”,是人类历史长河大浪淘沙、筛选出来的宝贵书籍。“儿童读经,终身受益” “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中文读经:第一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第二类:老子庄子易经诗经第三类:古文名篇、唐诗、宋词、元曲第四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2、学生的记忆力好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即记忆力和理解力。记忆是基础,理解是发展,二者缺一不可。据人类心理学家的研究,三至六岁,记忆力发展迅速,六至十三岁,是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期。而理解力一至十三岁总是缓缓上长,十三岁后才有长足进展。所以,我们提倡让学生利用13岁之前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间多背诵,多积累。反复诵读,是儿童的自然喜好!背书,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而且在孩子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能力会达到较高的顶峰,一辈子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终身受益。但如错过了十三岁的时机,将永无翻身之地。在儿童的心智结构中,背诵被成人认为“艰涩难懂”的文章,与背诵浅显易懂的儿歌是同一种意义得活动,难与易只是成人自己的成见。所以,其他课程可以等,而读经却不能等。其他课程会越往后越容易,而读经却越来越难。在“国学”盛行的今天,我也从网络和各种杂志上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些人认为理解才重要,认为叫一个不理解文意的人背书,是不应该的,认为那是“填鸭”的教育,所以就说是“死记硬背”。其实孩子善于背,而给他背,他很自然就背会了,怎么能说是“填鸭”呢?“填鸭”是鸭胃小,吃不下,硬填,填了不消化,现在,儿童背诵能力强得很,好像一头有四个胃的牛,给他读经,应该比喻为“填牛”!填多了,他慢慢“反刍”去!现在不给他好好的“吃”几本经典,正是“饿牛”,等他长大了,一点儿本领也拿不出来。所以,这时,不给儿童背诵,正是浪费他的时光,遏止他的成长。按照教育的规律办事,可能一时会有挫折,但路会越走越宽。(二)诵读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1、召开家长会,转变家长观念。为了更新家长的观念,取得家长的配合,我们班召开了经典诵读专题家长会,让家长转变了观念:以前,有的家长认为我不让学生大量做题,而是每天晚上让孩子阅读、背诵,怕影响孩子的成绩,现在他们不仅支持和督促孩子每天晚上在家背诵,甚至也参加了诵读的行列。我们班有个家长特意买来个黑板,把背诵的内容抄在上面,和孩子比赛背;有个学生不仅让爸爸妈妈背,把爷爷奶奶也拉进来了我给家长介绍说每天晚上八点到九点是一天中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因此,有的家里就出现了每到晚上八点,一家人关掉电视和电脑,围坐一起诵读经典的可喜场面。另外,我还给家长推荐了央视名牌栏目开心辞典启动的首个以国学为主题的特别节目“开心学国学”, 让学生和家长在开心中接受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召开家长会之后,还有一个好处,不管我让学生买什么书,没有一个家长告状的,因为每买一本书,学生都能把书背下来,书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利用。2、多措并举,提高兴趣。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总是一遍遍地读背,时间不长就会厌烦的。为此,我常 “变花样”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征答记得刚开始背千字文时,我先给学生讲了它的来历:说是南朝梁武帝对王羲之的书法十分爱慕,命令一个大臣从王羲之的墨迹中选项出一千个互不重复的字来,然后让一个才思敏捷的文学家周兴嗣将此一千字编成编成押韵的文章,以教育他的王室子弟。周兴嗣一个晚上就编了出来,然而他的头发、胡子却在那一夜间全熬白了。学生听了这个故事,都对千字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从网上找到了千字文的歌曲,每次课间休息,教室里就响起这首歌,并编排了舞蹈。这样,学生在边跳边唱中,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千字文,背会了千字文。我们班还利用“六一”等机会在全校展示诵读成果,弟子规千字文等节目都出现了台上的人表演,台下的学生都跟着背诵的热闹场面。3、见缝插针,提高效率。每天早晨,学生到校第一件事就是经典诵读。“读经”班长领着学生背诵,纪律班长负责把表现优秀的学生名字记录在黑板上。这样,不管老师在不在,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背诵。另外,路队、打预备时、每节上课预备铃响的两分钟,教室的学生一边念、一边等其他同学进教室,这样,也可以使教室的气氛静下来。一天念个二十几分钟就差不多了。还可以发动家长利用上学前、放学后、饭前、饭后、睡觉前等时间让孩子诵读经典,做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而不必让孩子象古人那样“三更灯火五更鸡”。思想决定行动。我们学校要求每学期每个学生背诵20首课外古诗,不少老师都说哪有时间背这么多。其实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