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置管术.doc_第1页
腹膜透析置管术.doc_第2页
腹膜透析置管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膜透析置管术 腹膜透析管必须具有适当的灌人及流出率,且在皮肤处应有防止感染的措施,此外,导管能安全置入,而不必行较大的外科手术。 【导管的类型】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导管 因病情不宜外科手术插管时,可在床边穿刺插入导管,其导管有以下特点: 1细长或略弯曲。 2末端有大量的小孔。 3导管一侧有一根韧性导丝以便利引导。 4无预防细菌侵入(涤纶套)的装置。 5长期使用有小肠穿孔的危险。 6使用不宜超过3天以上,必须延长者应改用慢性导管或史换位置重新插入新的导管。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导管 慢性腹膜透析管是以硅橡胶制造,基本结构同急性导管,只是在导管出腹膜及皮肤处各有一个涤纶套,腹膜及表皮结缔组织长入套中,既可防止导管的移动,又可预防细菌侵入所致的感染。 1Tenckhoff直型管。 2Tenckhoff蜷曲型管腹腔内段蜷曲,管内段体积较大,管末端引流小孔较多,有利腹膜透析液的注入或引流。 3Toronto Western I型腹膜透析管。 4Lifecath透析管。 5鹅颈式(swan-neck)腹膜透析管。 6Valii式导管。 7Momcrief-Popovich腹透管,为鹅颈式腹膜透析管与蜷曲式导管相结合的腹膜透析管,具有两种导管的优点。 【置管过程】 1套针穿刺置管置管有一定的盲目性。 (1)适应证:不宜搬动的患者,床边置管。 (2)相对禁忌证: 1)曾经有过外科手术、肠粘连的患者。 2)昏迷或不配合的患者。 (3)插管步骤: 1)位置:选择正中或旁侧位进针,正中点位于脐下3cm处,旁侧位点则为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与腹直肌外缘的交界点。左、右侧均可。 穿刺前应仔细检查,防止穿破肿大的肝、脾、胃、肾、膀胱或其他病理改变的结构(如腹部肿瘤)。 2)消毒、麻醉:消毒皮肤后,在插管处的腹壁浅、深层注射2利多卡因约10ml。 3)切口:切开皮肤1 2cm,用血管钳分离至筋膜,用套管针刺入腹腔,拔出针芯,留下套管。注入含有15葡萄糖溶液的透析液14L,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再从套管内插入导丝,拔除套管,腹膜透析管通过引导丝插入腹腔。拔出导丝后,腹水即可流出。缝合导管出口处皮肤并固定导管。 (4)并发症: 1)导管阻塞:液体流入缓慢且从伤口溢出。 2)血性引流液:腹膜透析管损伤腹壁血管或肠系膜血管,造成血性引流液,通常持续透析可转清。 3)严重并发症:腹腔内较大血管破裂,出液同血液,血细胞比容下降,休克应急诊剖腹探查。膀胱刺破,表现出无法解释的多尿或尿糖阳性。小肠穿孔,有食物粪渣或肠气排出,可保守治疗,但在肠壁愈合前不能恢复透析。 2手术置管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可在局部麻醉下或轻微全身麻醉下进行,包括经典途径和旁正中途径,两种途径均适应各种导管。 (1)经典途径 1)腹壁人口点选择与急性导管插入点相同。 2)全层腹壁分层切开至前腹膜并切开。 3)进入肠网膜前间隙(如网膜突出,可做网膜局部切除)。 4)以大的卵圆钳夹住导管尖端,送人腹腔内至左侧腹股沟韧带,在前腹壁与网膜及肠之间,或用导丝引导送人。 5)然后在深部涤纶套处关闭腹膜,腹膜及周围组织紧围着涤纶套。 6)另选皮肤出口点,做一段皮下隧道,皮肤出口点应与导管第2个涤纶套有2cm的距离。 (2)旁正中途径:从腹壁旁正中进入,经腹直肌鞘旁,可减少继发疝及腹膜管漏的发生率。进腹时,腹直肌纤维分开,放置后腹直肌鞘缝在导管深部涤纶套上,肌肉层也关闭。 (3)慢性腹膜透析管各种置入法的优点和缺点: 1)外科方法:是在直视下手术,可避免损伤,缺点是需要麻醉及较大的手术切口。 2)Tenckhoff穿刺方法:缺点是漏的发生率较高,因导管的位置不适当,可致引流障碍。 (4)预防感染:在插管前12小时及术后05小时口服抗生素,术后透析液中亦应加入抗生素预防治疗12天。 【腹膜透析导管的并发症】 与腹膜透析管有关的并发症主要有3种,即漏、流出困难和隧道、出口处感染,第1年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7、17和14,各种腹膜透析管均有相似的问题。 1腹膜管漏 发生在使用后的第1周或第1个月,有水肿、体重增加和流出减少的患者更易多发。如果插管后立即进行CAPD,漏的发生率会更高。 漏发生后停止CAPD,一般可以好转,极少情况下更换腹膜透析管的位置,持续腹膜透析液外漏会增加腹膜炎的发生。 2液体流出困难即流出液体总量总是少于灌入量,并且无导管周围漏出的迹象。这往往发生在插管早期,也可发生在腹膜炎后或者腹膜透析的全过程,流出液含纤维蛋白或完全不能流出。 (1)原因: 1)导管扭曲。 2)肠道活动减弱。 3)肝素用量少。 (2)治疗: 1)溶栓治疗:可用链激酶或尿激酶治疗。可将5万7万U的尿激酶溶在40ml生理盐水中注入腹腔,等待2小时后抽干,也可重复使用。 2)治疗腹膜炎:流出液混浊或有腹膜炎体征时,应先针对腹膜炎治疗。 3)重放导管。 3感染 (1)出口处感染:首先局部应用抗生素,每天两次,无效时再全身使用抗生素,经治疗仍不能控制感染,应拔除腹膜透析管。 (2)隧道感染:可与皮肤出口处感染同时存在,其感染往往不易控制,且易诱发腹膜炎,因此应尽快拔管并使用抗生素治疗两周。 4其他并发症 包括涤纶套腐蚀、灌流时腹痛及腹壁疝。 (1)涤纶套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