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4化学类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前两学年培养学生具备学习化学各学科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实践及操作技能的初步训练。后两学年分专业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综合知识。化学(师范)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化学科学基础,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合格的中高等学校师资和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管理的人才。应用化学专业:主要为化工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培养药物合成、精细化工、现代分析与测试等方面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能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人才。环境科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环境科学基础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能够在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环境研究、环境卫生、水土保持、城建园林、国土开发、工矿企业等单位从事管理、研究、开发及教育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材料化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材料化学基础理论,适应材料科学不断发展的专门人才。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环境材料、特种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结构与性能的分析、表征等方面的基础与应用开发研究。适宜到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和行政部门从事材料研究与开发、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检测及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科技开发、教育和管理工作。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专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关系。3、系统、坚实地掌握化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扎实的专业基础科学,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实践及操作技能的初步训练,能综合各学科的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4、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达到国家规定的外语水平标准。5、具有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及与人交流的能力。6、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二、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名称化学(师范)专业、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最低毕业学分160分;环境科学专业最低毕业学分162分。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类课程学分,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德、体合格者,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授予学士学位。三、专业课程大类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中国政策、道德与法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论、大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军训和军事理论、就业指导、高等数学、普通化学、普通物理(光电磁)、化学分析、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基础A、自我训练实验、化学基础实验、理化测试(一)、理化测试(二)、无机制备、有机制备。专业必修课化学(师范)专业: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辅助化学教与学、化学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化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化学教学基本技能(普通话与板书)、化学教学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仪器分析、无机化学、专业英语。应用化学专业:专业英语、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应用化学实验、应用化学实验、化工制图、化工基础B、无机化学。环境科学专业:专业英语、仪器分析、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科学实验、资源技术、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生态学。材料化学专业:专业英语、仪器分析、材料化学、材料化学实验、材料化学实验、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化学、复合材料化学。四、课程结构、比例化学(师范)专业:课 程 类 别学 分比例(%)公共课程全校公共必修课4528.138.1全校通选课1610.0专业课程学科大类必修课5031.352.6专业必修课2213.8专业选修课127.5实践环节实习8(第三学年下学期)9.3社会实践1毕业论文6(第四学年下学期)环境科学专业:课 程 类 别学 分比例(%)公共课程全校公共必修课4527.836.7全校通选课169.9专业课程学科大类必修课5030.953.1专业必修课2414.8专业选修课127.4实践环节实习8(第三学年下学期)10.2见习1毕业论文6(第四学年下学期)应用化学专业:课 程 类 别学 分比例(%)公共课程全校公共必修课4528.138.1全校通选课1610.0专业课程学科大类必修课5031.352.6专业必修课2213.8专业选修课127.5实践环节实习8(第三学年下学期)9.3社会实践1毕业论文6(第四学年下学期)材料化学专业:课 程 类 别学 分比例(%)公共课程全校公共必修课4528.138.1全校通选课1610.0专业课程学科大类必修课5031.352.6专业必修课2213.8专业选修课127.5实践环节实习8(第三学年下学期)9.3社会实践1毕业论文6(第四学年下学期)五、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实 施 形 式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和周学时数成绩考核总计讲课实验其它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考试考查全校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代世界经济政治与中国政策2230周303道德与法律1470702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概学外语1163603605555计算机应用基础1610810833体 育141441442222军训和军事理论24周就业指导12362小 计45学科大类必修课高等数学1616016033普通化学1472724普通物理(光电磁)1410070204化学分析1240402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1612812833有机化学1610810833化工基础A12363602自我训练实验612020601化学基础实验624040252理化测试(一)6484844022理化测试(二)661081085515无机制备634545203有机制备6490904022小 计5010316144172408139155专业必修课化学师范专业必修课教育学1254542心理学1254542计算机辅助化学教与学1236362化学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1236362化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236362化学教学基本技能(普通话与板书)1118181化学教学论1236362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6248482仪器分析1236362无机化学1354543专业英语1236362小 计2246241448166应用化学专业必修课专业英语1236362仪器分析1236362高分子化学1354543生物化学1236362药物化学1254542应用化学实验6240402应用化学实验6360603化工制图1236362化工基础B1118181无机化学1354543小 计224603601001273环境科学专业必修课专业英语1236362仪器分析1236362环境化学4354543环境监测1348483环境科学实验6472724资源技术6242422水污染控制工程123636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1236362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1236362环境生态学1236362小 计2443211412102材料化学专业必修课专业英语1236362仪器分析1240402材料化学1236362材料化学实验6472724材料化学实验6354543材料物理1354543高分子材料化学1354543复合材料化学1354543小 计224483201281183专业选修课化学师范专业必修课化学与社会1118181科学史与方法论1236362名师课堂2118181化学教学艺术论1236362中学化学奥赛培训2118181环境化学4236362生物化学1236362化学信息学1118181化学美育1236362有机化合物谱图解析4236362高等有机化学1236362综合化学实验(开放)6118181有机合成4236362高分子化学1236362无机合成1236362配位化学1236362近代仪器分析1236362材料化学1236362应用化学专业选修课现代化学讲座2118181材料化学1236362有机合成4236362有机化合物谱图解析4236362高等有机化学1236362药物合成与设计1236362药物分析1236362精细化工1236362农副产品加工1236362不对称合成1236362现代化学讲座2118181化学信息学1118181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1236362绿色化学1118181环境材料1236362近代仪器分析1236362高分子材料化学1354543复合材料化学1354543材料物理1354543环境科学专业选修课环境管理学1236362环境质量评价1236362近代仪器分析1236362绿色化学1118181环境材料1236362环境伦理学1236362环境经济学1236362环境土壤学1236362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236362环境法学1236362化学信息学1118181环境毒理学1236362环境工程与设计1236362清洁生产导论1236362现代化学讲座2118181无机化学1354543材料化学专业选修课无机化学1354543化工制图1236362无机功能材料化学1354543有机功能材料化学1354543高分子物理1236362高分子化学1354543材料工艺与设备1236362化学信息学1118181新型材料1236362环境材料1236362有机合成4236362有机化合物谱图解析4236362近代仪器分析1236362现代化学讲座2118181生物化学1236362纳米材料1120201全校通选课16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自主选择,其中12分为文化素质教育通选课实习环节实 习88周社会实践1毕业论文设计618周小 计15创新学分6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发明专利或省级以上(含省级)竞赛获奖最低毕业学分160注:实施形式分为 1课堂教学、2讲座、3自学、4双语教学、5多媒体网络、6-实验六、主要课程简介普通化学(General Chemistry)该课程是向新进入理工科或化学专业的学生比较全面地介绍化学学科的概貌、化学学科的各个分支、化学学科整体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贡献、化学学科发展的现状、前沿和发展的潜在远景、化学与其他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和相互渗透等等。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化学原理”,讲授初步的结构化学;第二部分为“化学平衡”,主要讲授溶液中的化学平衡理论,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三部分为“元素化学”,它是大一化学的重要基础;第四部分为“近代化学热点”6篇专题,使学生可以更大范围地了解化学在全球性科技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参考书目:近代化学导论,申泮文,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武汉大学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Physical Chemistry(Including Structural Chemistry)本门课是从理论上研究化学变化的内在规律,探求反应进行的可能性,热力学变化,反应速度及反应机理等问题。使学生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飞跃,即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学习打下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微观的角度进一步探求化学变化的本质,使学生思维从宏观向微观过渡,领会用统计力学方法以点代面处理热力学体系,并认识化学反应速度理论的微观本质。使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学习到的物理化学知识去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无机,有机及分析化学中的一些问题。结构化学(Structural Chemistry)是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是从普遍的薛定谔方程出发探讨原子内电子和原子核与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性质和电子结构的关系以及构成分子的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本质,同时包括物质内部原子排列及其中微观粒子运动的测试手段(如X-射线结构分析、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核磁共振谱、光电子能谱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原子和分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理论描写,理解宏观与微观、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参考书目:物理化学,傅献彩等,南京大学出版社;结构化学基础,周公度,北京大学出版社;物质结构,潘道皑,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分析(Chemistry Analysis)化学分析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的科学,其基本内容大致包括:定量分析化学,基础仪器分析。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化学分析的有关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量”的概念,正确地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有关化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参考书目:分析化学,林树昌、胡乃非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的内容主要有:烃类的结构、性质、制法及用途;各种烃的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天然有机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加成、消除、取代和分子重排等反应历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以及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考书目:有机化学,胡宏纹,高等教育出版社;有机化学,曾昭琼,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本课程运用结构化学、物理化学以及其他前导课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无机化学问题,使无机化学在理论水平上有所加深。本课程包括:酸碱理论、分子对称性、配位化学基础、有机金属配合物、过渡元素、镧系、锕系元素、元素周期性、稀有气体、无机固体材料概论、生物无机化学等。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对现代无机化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全貌的概括性了解,使无机化学的教学在知识面上也有较大的扩展。参考书目:中级无机化学,朱文祥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无机化学,申泮文,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基础(Basi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工程(化工传递工程原理及计算方法、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艺合成氨、硫酸以及工业见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化学掌握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了解化学到化工生产所涉及的问题,为学生在工作中正确地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打下基础。参考书目:化学基础简明教程,北师大出版社;化工基础,西南师范大出版社。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仪器分析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若干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使用仪器的能力,初步对原子吸收、原子发射、荧光分析、电位分析、电导分析、极谱分析及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的基本原理,测量信号和物质含量之间的特征关系的较深的了解,对以结构分析为主的,如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质谱法等只作一般介结。参考书目:仪器分析上、下册,南开大学化学系,人民教育出版社;现代仪器分析,朱世盛,清华大学出版社;仪器分析,朱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本学科是利用化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体物质组成、结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生化反应的原理和规律,分子生物学概论和基因工程、基本生化实验技术,了解生物化学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中的应用。参考书目:生物化学,沈同,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生物化学,郑集,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教学论(Chemistry Educational Theory)本课程是在已有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现代化学教学论的基础理论,培养探讨化学教学规律和从事化学教学工作的初步能力,为将来独立担任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主要内容:化学教学的价值观与目标、化学教学课程与教材、化学教学模式与方法、化学教学评价、化学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化学教学研究方法等。参考书目:自编现代化学教学论;化学教学论,刘知新,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Study of Chemical Experimental Education)本课程目的是在已有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知识,进步化学实验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独立从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和进行化学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课程主要内容:有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概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中学化学典型实型实验教学研究;电化教学手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化学课外实验的设计与实施等。参考书目:自编中学化学教学法实验,西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实验论,刘知新,广西教育出版社;化学实验论,范杰,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精细化工(Fine Chemical Engineering)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具备基础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从精细化工主要类别的产品入手,介绍它们的化学合成及应用,以对精细化工产品的概貌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通过精选的产品使知识深化,能力增强,使学生在面向择业和深造的竞争压力前,从容的去迎接挑战。课程内容包括医药和药、农药、涂科、染料和颜料、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塑料、合成纤维和橡胶用助剂,香料、感光材料、试剂和高纯物、食品和饲料加剂、石油用化学品、造纸用化学品、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妆品、催化剂、生化酶、无机精细化学品等。参考书目: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及应用,程侣伯等编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精细化学品化学,程铸生等,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精细化工概论,钱旭红等,化学工业出版社。药物化学(Medecine Chemistry) 药物化学以辩证的观点和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化学药物的合成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是化学药物的制备原理、合成路线、构效关系、生物效应以及寻找新药的基途径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用化学药物的制备原理以及合成路线的设计和评价;熟悉化学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的关系;了解新药研究的一般途径和方法。本课程具有深化基础知识,开拓知识面的作用,能让学生更好地迈向社会,面向二十一世纪。参考书目:药物化学,彭司勋,化学工业出版社;药物合成反应,闻韧,化学工业出版社;药物设计学,仇缀百,高等教育出版社。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本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环境污染的发生和发展,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掌握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正确的操作技能、技巧。环境化学的主要内容:讨论环境中环境污染物质的来源、性质、反应、迁移、转化、归宿及治理原理和方法等。参考书目:环境化学,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环境化学,何燧源、金云云、何方,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环境化学,樊邦棠,浙江大学出版社;环境化学,朱利中,杭州大学出版社。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其目的在于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实际能力,建立起较强的环境意识,掌握必要的环境分析技术,能胜任环境检测工作。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环境因素大气、水体、土壤和噪声质量;对工业企业中的废水、废渣;对交通企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进行质理监测,并对其污染提出改善和治理的方法。参考书目:自编讲义;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化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The research methods of chemical education science)本课程以系统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思想,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应用到化学教育领域,形成比较系统的化学教育研究方法体系。课程内容包括:化学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应用。重点是教育研究方法在化学教育中的应用,旨在为从事化学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工作者提供化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及范式,提高化学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参考书目:化学教育研究方法,兰觉明,四川大学出版社;教育研究及其方法,叶澜,科学技术出版社。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与化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掌握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本课程主要讲授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及方法;在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在方法上,应是探究式的。参考书目:自编讲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有机合成(Organic Synthetical Chemistry)课程的目的是在学过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合成反应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有机合成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机合成课程主要内容有:有机合成反应;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学习该课程学生应具有较充实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参考书目:自编有机合成基础;有机合成化学基础,李天全;有机合成设计,活伦著、丁新腾译;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技巧,嵇跃武。配位化学(Coordination Compounds) 现代配位化学的研究领域已远远超出了纯无机化学的范围,它涉及有机化学、催化机理、物质结构、化学键理论以及生命现象中一系列与金属离子有关的重要问题,形成了一门新的、充满活力的边缘学科。本课程主要讨论配合物的简史、水合物及其衍生物、配合物的结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以及稳定常数的测定方法和结构研究法。参考书目:配位化学,戴安邦,科学出版社;配位化学进展,游效曾,高等教育出版社;S F A KettleCoordination CompoundsFirst published in Great Britain。波谱分析(Spectral Analysis )波谱分析的主要内容: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四大谱综合分析等。通过波谱分析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掌握的化学知识基础上,再加深、扩大用波谱分析方法研究化合物的知识,培养学生用波谱法进行分析测定的能力。参考书目: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基础,周洵钧,高等教育出版社;波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沈淑娟,高等教育出版社。分离与富集方法(Methods of Separation and Richment)分离与富集方法是分析化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痕量分析化学所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门实在的应用科学,与生产及科学的发展需求直接相关,反之其提供的准确信息,又使科学和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 ,主要使学生了解分离科学的最新进展,掌握分离科学的基本理论及常用的实验技术。该课程主要内容为利用沉淀和共沉淀,组分的挥发(蒸馏)、萃取、离子交换色谱及电化学等原理,对等测物质进行分离或富集的理论、方法。参考书目:分离及复杂物质分析,邵令娴,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分析中的分离方法,(美)JM米勒,科学出版社。化学史与方法论(Chemistry History)通过化学史(主要是化学思想史)的学习,树立辩证的自然科学观和自然观,对科学的发生、局长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并从化学的历史发展中找寻规律性的元素,体会任何学科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它与其它学科的发展状态,社会的智力背景及科学以外的其它因素有异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化学史主要讨论化学的历史形态及其动态发展规律,关于化学思想的历史演进,化学与整个科学背景的关系,化学学科与社会历史的关系,化学发展史对我们的启示等。参考书目:科学史,波普尔,商务印书馆;化学发展史,化学发展史编写组,人民教育出版社。环境质量评价(Environmental Ecology)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毒性、毒作用特点,机理、剂量反应关系的基本概念的原理,熟悉其相应的实验和鉴定技术方法,为学生将来从事环境及有关工农业管理奠定坚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环境质量评价从预防医学的视角,利用毒理学的方法,研究污染物在动物特别是人体内的代射过程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将为制订卫生标准,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预防污染物对人体损害提供毒理学依据。参考书目:环境质量评价学,叶文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环境质量评价概论,丁桑岚,化学工业出版社。水污染控制工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机理,熟悉常用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并了解水处理设备。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水质的预处理,水的混凝、沉淀和澄清,过滤、消毒、废水生物处理,水的软化与除盐,水处理的其它方法,废水深度处理、利用与排放等。参考书目:水处理工程,顾夏声等,清华大学出版社;水污染控制工程,王宝贞,高等教育出版社;水污染治理工程,黄铭荣等,高等教育出版社。资源技术(Resource Technology) 本课程要求学生自主通过社会调查、论证确定课题,自行设计试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结果分析评价直至课题阶段小结和总结的全过程,不仅运用了基本教学中所学知识,扩大了知识面,树立了当今“资源”环境观,而且在实验中有所醒悟、有所发现。本课程有采取导师制和导生制,实行课题组管理,注重学生个人素质提高与协作攻关精神培养的结合。根据学生课题组完成课题优劣、提交有关报告及组内学生自评进行评分。参考书目:中国化工百科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重要无机化学反应,陈寿春,上海科技出版社。环境管理学(Environmental Management)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科技等手段调整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通过全面规划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之间环境问题的相互矛盾,实现环境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的管理学、法学原理。参考书目:环境管理学,叶文虎,高等教育出版社。高分子化学(Polymer Chemistry)高分子化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现代科学。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高分子化学是研究有机高分子合成原理、化学转化,以及化学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认识高分子化学是发展合成材料工业和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理论基础;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机理及其变化规律;了解高分子液晶和高分子溶液的基本性质。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高分子化学的四大反应机理、高分子化学变化,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三大合成材料的特性和成型加工技术。参考书目:高分子化学,武汉大学出版社;高分子化学,复旦大学高分子系高分子教研室,复旦大学出版社;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农副产品加工(Processing of Off-product in Agricrulture)农副产物加工是应用化学专业的选修课。本门课程介绍了用化学方法对农副产物进行深加工则可极大扩展农副产物的用途,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复习并综合应用了前面所学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以及分析化学等基础课程的知识,从而对利用化学方法对农副产物进行深加工的原理、工艺方法加以了解、掌握。本课程还配有适应的实验,可锻炼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农副产物种类繁多。本课程主要对“淀粉类化工产品”、“植物纤维类化工产品”、“油脂类化工产品”的性质,生产原理,生产工艺及生产技术经济指标作了较为详细的讲解,另外还介绍了动物类化工产品及植物性香料、天然食用色素及水果原料的综合利用。参考书目:乡镇企业实用日用化学品制造技术,孙绍曾等,化学工业出版社;甘蔗糖业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邓碧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实用化学配方手册(第4册、第9册),韩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施工中砂石质量监控方案
- 水稻脱险计课件
- 混凝土施工中的表面防水层施工方案
- 陶瓷造型工艺35课件
- 人防工程建设验收标准与流程
- 2025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课件
- 乙型肝炎病毒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刘琳琳47课件
- 信息技术(Kylin系统+WPS办公+AI赋能)教案 项目4 录入与编排技术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承包工程合同范本
- 2025版医疗行业办公室设备搬迁与消毒防疫服务合同
- GB/T 33365-2016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试验方法
- GB/T 12750-2006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第11部分:半导体集成电路分规范(不包括混合电路)
- 《乒乓裁判规则规程》考试题库(附答案)
- 依托自主化装备建设分布式能源三联供项目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课件
- 山西省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一览表
- PCB全制程培训教材
- 烟草配送车辆GPS管理方案
- 中图法分类号与中图分类法查询
- 开音节闭音节中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练习
-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维护保养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