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山区乡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doc_第1页
茂名山区乡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doc_第2页
茂名山区乡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茂名山区乡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陈湘莲 广东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摘要 本文根据茂名山区土地流转模式的发展现状,为合理推进土地流转进程,将茂名分成了两个区域:传统农区和城市近郊区,并根据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土地流转模式,弥补了仅仅发展家庭农场模式中的不足,优化了茂名的土地流转模式,对加快茂名土地流转进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关键词 土地流转 小型家庭农场 优化模式 传统农区 城市近郊土地流转的发展是农民摆脱贫困的救命草,也是国家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战略。茂名是一个农业大市,但是其大而不强,这与土地流转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如今茂名的家庭农场以及农民专业信用合作社也只是处于初级萌芽发展阶段,远远落后于上海松江等地区,这严重抑制了茂名经济的发展。故本文针对茂名的土地流转模式发展的不足以及缺陷,优化了茂名的土地流转模式,并根据在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一、茂名土地流转模式的现状以及问题从2002年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到2006年的土地管理办法以及持续至今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合理加快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提供了一大篮子的利好措施,鼓励农民以创新有效的模式进行土地流转。作为一个农业大市,茂名的土地流转模式也紧跟潮流,连续出现了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创新的土地流转模式。但是,茂名土地流转发展的速度却不及重庆、上海等地区,主要原因有:1.农民与政府之间关于土地利益的矛盾突出。2.村中农民的年龄偏高且流转意识低。3.茂名农村金融服务落后。二、茂名山区土地流转模式的优化朝着优化茂名土地流转模式的方向,本着解决茂名土地流转模式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宗旨,尝试设计适合茂名的土地流转模式,并把茂名土地大致分成了两个层级:传统农区和城市近郊区。(一)茂名传统农区“小型家庭农场+批发企业”模式1.选择发展小型家庭农场的原因家庭农场的兴起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家鼓励发展家庭农场这一模式。上海松江等地的家庭农场在2007年时就已经开始发展,如今松江的村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档次,而茂名的家庭农场也只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家庭农场”模式可以分为小型家庭农场、中型家庭农场,而茂名的传统农区在起步阶段比较适合发展小型家庭农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小型家庭农场模式比较简单,实施起来比较方便、运作效率高。(2)传统农区的招商环境不及近郊,金融系统不够完善,而这个模式的发展对其要求不高。(3)这个模式更能够根据当地村民的意愿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有效管理、规模经营。2.选择结合“批发企业”的原因通过研究家庭农场这一模式发现其发展也存在着以下问题:(1)农场生产的前、中、后各个环节都是由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设备仪器支持以及需要专业的技术知识对生产的过程进行管理,而这对资金不足的小农家庭单位来说无疑是一个压力和挑战。(2)家庭农场的处于初期阶段,大部分家庭单位只能参与农业市场的生产阶段,没有足够的条件参与到流通环节中去,缩小了利润的发展空间。(3)家庭农场一旦经营不佳,出现长期严重亏损,对小农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由于家庭农场存在以上三个不足,便在设计茂名传统农区的土地流转模式时结合了批发企业这一环节。有了批发企业,农场在运行过程中便能从企业中得到资金补助,因为批发企业与家庭农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控制的:批发企业靠家庭农场发展致富,而家庭农场依赖批发企业的帮助和支持。而在流通这个环节中,主要由批发企业参与,家庭农场只需负责生产的环节。倘若家庭农场出现经营不佳,批发企业可以为其提供相应才补救措施,减少亏损。3.模式的实施流程“家庭农场+批发企业”的主要实施流程是:农民把手中的耕地通过村委会流转到村集体,流转的土地经过政府或者村委的基本整治后再发包给承租人,让承租人以家庭经营的模式对流转到的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家庭单位在劳作时的设备仪器费用部分由政府财政支持,部分由批发企业承担,在生产过程中,批发企业向家庭单位提供生产技术培训,家庭单位的产出以低于市场价销售给批发企业,并以自愿原则缴纳保险金,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批发企业按照受难损失程度以倍数形式向家庭单位支付保险费用,而批发企业将农产品进行加工销售给营业商将农产品转移到流通市场中去。采用“家庭农场+批发企业”模式,可以把农民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科学管理,在进行规模经营的同时,解决家庭农场模式的不良情况问题,比如家庭农场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生产技术问题,销售过程中的费用问题以及遇到风险面临的家庭存亡问题。(二)茂名城市近郊 “拍卖土地承包经营权+信用合作社”混合模式“拍卖土地承包经营权+参与信用合作社”混合模式,主要是指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情况选择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拍卖的形式把土地拍卖给能够使土地增值的群体,比如政府、企业和开发商等,或者农民可以把土地存在合作社中,让土地暂归合作社并从中取得相应的地费,而合作社可以与政府或者企业合作一起经营土地,提高土地的价值。处于近郊的部分农民也许会由于生活在靠近城市繁华的边界的原因,容易受到城市繁华的吸引,容易接触到更多进城发展的机会,选择在城里安居乐业,也有大量的农民因为靠近城市的原因选择进城务工,造成这区域的土地流转闲置和不合理开发的问题比较突出。对于想在城里安居乐业将户口带进城里的农民,可以选择将自己所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拍卖,成交方便可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收归集体进行规模经营,使得细碎化的土地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提高土地的效用,推动土地有序不紊地流转。对于只是暂时不想从事农业选择进城务工的农民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不务农的村民,可以选择将土地的经营权交予合作社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当做收入。三、优化茂名山区土地流转模式的配套措施要实现在茂名传统农区启用“家庭农场+批发企业”模式以及在茂名近郊实现“拍卖土地承包经营权+参与信用合作社”混合模式,大力推动土地有规模地集中、规模经营,政府除了应该按照意见中提到的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等外,还应做好金融支农的相关工作、积极兴建基础设施以及提高农民的土地流转意识。参考文献1徐旭,蒋文华,应风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管理世界.2002(9):144-145.2姚洋.中国农地制度: 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2):54-63.3肖飞,张光宏.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效率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02(5):532-536.4杨重光.大陆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与对策.中国土地科学.1996(6).5梁亚荣,刘安然.新农村建设与农地使用制度改革.中国农史.2006(3):127-132.6伍山林.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绩效.财经研究.2002(1):51-55.基金项目级别:省级项目名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