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doc_第1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doc_第2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doc_第3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doc_第4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下列有关科学探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假设是事实而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B . 水、光、温度等因素是所有实验中的变量C . 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也可能不同D . 实施计划包括实验、观察、调查和处理证据等2. (2分)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六个步骤,下列关于六个步骤的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B . 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C . 评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D . 猜想与假设、评估、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3. (2分)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 . 声音产生的原因C .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 .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检查气密性 B . 二氧化碳验满 C . 干燥氧气 D . 过滤浊液 5.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可以取任意量B .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C . 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药品D . 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6. (2分)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 10.5厘米=10.5厘米10毫米=105毫米B . 10.5厘米=10.5厘米10=105毫米C . 10.5厘米=10.5(1/100)米=0.105米D . 10.5厘米=10.5100厘米=0.105米7. (2分)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A . 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B . 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C . 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D . 以上都不可取8.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B .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C . 稀释浓硫酸D . 过滤9. (2分)某体温计的示数是38 ,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37 和39 的病人的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 )A . 37 和39B . 38 和39C . 37 和38D . 37 和3710. (2分)若空间有一竖直放置的大凸透镜,在主光轴位置上拉一根钢丝,一个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下列叙述中:小演员每走一步,象也走一步;象的脚步始终比小孩大;象大时脚步大,象小时脚步小,即“大象”走大步,“小象”走小步;象总朝远离小演员的方向运动,好象在逃离。其中正确的是( )A . 只有正确B . 只有正确C . 只有正确D . 只有正确11. (2分)(2014杭州)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CB .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C . 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D .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12. (2分)不借助仪器凭眼睛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B .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C .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D . 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13. (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点燃酒精灯 B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 读出液体的体积D . 液体的取用14. (2分)夏天,人们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如果把一支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放在吊扇下吹风,温度计的示数将( )A . 先降低后升高B . 不变C . 降低D . 升高15. (2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花儿朵朵向太阳”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 . “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 . “大雁南飞”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 . “枯叶蝶”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6. (2分)人口腔上皮细胞与菠菜的叶肉细胞相比,人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液泡 叶绿体 细胞膜 细胞壁 线粒体A . B . C . D . 17. (2分)科研人员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将香菇菌种经无菌操作后等量接种到两份相同的培养基中;把接种后的培养基分别放在两个箱子中,在其中的一个箱子中央放入磁铁,另一个不放磁铁作为对照组;每天观察测量并记录菌丝的长度该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 A . 水分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B . 培养基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C . 磁场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D . 光照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18. (2分)下列关于原始生命起源过程的推测中,相对合理的是( ) A . 高温雷电简单有机物原始生命B . 原始大气成分无机物原始生命C . 高温雷电无机物复杂有机物原始生命D . 原始大气成分简单有机物复杂有机物原始生命19. (2分)为了研究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小明先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了班内同学脚的长度和身高,然后分析测量的数据并得出结论。其中“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了班内同学脚的长度和身高”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B . 建立假设C . 收集证据D . 得出结论20. (2分)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 . B . C . D . 21. (2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A . 细胞壁、细胞质、染色体B .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 . 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D . 细胞核、大液泡、细胞质22. (2分)如图所示为细胞的有关生理过程。其中,过程表示细胞的( )A . 分裂B . 生长C . 分化D . 流动23. (2分)植物的叶一般是绿色的,但也有一些植物不是这样,如红枫,叶呈红、橙黄或黄绿色。我们仍说它是植物,这是由于( ) A . 它不能移动位置B . 它能进行光合作用C . 它不能呼吸D . 它只能在阳光直接照射下生活24. (2分)测量不规则的石蜡块的体积时,不需要的是( )A . 细铁丝B . 量筒C . 刻度尺D . 水25. (2分)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 .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B .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C .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D . 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水平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 27 分) (共6题;共28分)26. (5分)学校体育节,同学们参与了很多活动,小柯同学记录了部分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利用已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1)在集体跳绳比赛中,每次跳起的高度约为6_;广播操比赛,两臂平展时的长度约为15_ ;(2)每人发到一瓶矿泉水,其中水的体积约为550_(3)下图所示的温度计,表示体育节那天的气温,示数是_(4)运动时小明感觉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体现了运动时,_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活动也会加快。27. (3分)小明要测出一片叶的周长,需用到的物品有_和_他测量了3次,最后他记录的应该是这3次数据中的_填字母 A最大值 B最小值 C平均值 D任意一个28. (2分)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_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cm。 29. (4分)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决定,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该物体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_决定。白色物体反射_;黑色物体吸收_ 。30. (10分)如图是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及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1)根据你的经验判断,图 _所示视野是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2)产生图1所示现象的原因是在制作临时装片时_; (3)以下为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在制作装片过程中,出现图2中问题的步骤是( )(4)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清水,生理盐水,碘液,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试剂有_(填序号)。 (5)图3所示视野是在图2所示视野的基础上通过操作显微镜获得的由图2图3的操作要点是:_;_;调节遮光器换用大光圈,使视野明亮柔和;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31. (4分)实验室配制溶液时,有以下操作:溶解 称量 计算 装瓶存放,贴上标签回答下列问题:(1)现欲配制50g 5%氯化钠溶液,操作步骤为_(填序号)(2)溶解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有_、_(3)量取蒸馏水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或“”)5%三、 实验、简答题 (共3题;共17分)32. (3分)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 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说明:浓硫酸能吸收水分,碱石灰可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1)仪器A 中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 (2)若仪器 C 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 bg,塑料试样完全燃烧后,若仪器 D 增重 ag,则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可用分数形式表示) (3)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 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_(选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33. (2分)乌鸦食性较杂,摄食大量害虫,是一种农林益鸟。图是某研究小组根据一天的观测记录绘制的图表。从图中可以知道:(1)从9时到l6时,乌鸦喂食幼鸟有_个高峰期。(2)这一天中,主要担负喂食幼鸟任务的_(填“雄”或“雌”)鸟。34. (12分)图甲为热敏电阻R和继电器组成的恒温箱的简单温控电路。继电器线圈的电阻为150欧。当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8毫安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为继电器线圈供电的电池的电压为6伏,图中的“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 (1)从图甲中可得5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1欧。 (2)恒温箱的加热器应接在A、B端还是C、D端? (3)若恒温箱内的温度达到100时,通过计算分析恒温箱加热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4)若在原控制电路中,串联接入一个可变电阻,当该电阻增大时,所控制的恒温箱内的最高温度将1(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四、 分析、计算题 (共2题;共17分)35. (5分)伽利略曾经设计过一种温度计: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插入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温度的变化。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 A 为一小塑料瓶,B 为一透明玻璃管并通过橡皮塞与 A相连,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管内外有一段高度差为 h 的的液柱,然后进行实验探究: 测量次序123456温度 t()171921232527水柱高度 h(厘米)30.225.019.89.44.2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 h,所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1)装置中的塑料瓶相当于现在使用的液体温度计中的哪个结构?_。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兴趣小组制作的“测温装置”玻璃管的刻度是 。 A . 上大下小B . 上小下大C . A,B 都有可能(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得:当温度为 23时,水柱高度 h 为_厘米。 (4)要提高“伽利略温度计”的精确度,对该装置有何要求?_。(写出一点即可)36. (12分)学习了量筒的使用后,小科同学做了很多实验: (1)小科同学想测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具体如下: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如图的量筒内, 读出水的体积 V1 , 将一枚大头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底后,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体积 V2 , V2 与 V1 的差值就是一枚大头针的体积。你认为她的这种操作可行吗?并说明理由。 (2)在实验室里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因矿石体积较大,小科同学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求矿石的体积为_厘米 3 , 这种测量方法叫_法。 (3)同学们对小科的测量矿石结果提出了疑问,有的说测量结果偏大了,有的说测量结果偏小了。请谈谈你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