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三:文言赏析B卷.doc_第1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三:文言赏析B卷.doc_第2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三:文言赏析B卷.doc_第3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三:文言赏析B卷.doc_第4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三:文言赏析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三:文言赏析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诗歌鉴赏 (共21题;共217分)1. (10分)阅读诗歌,完成题目。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 这首诗是写作者观看农民收割麦子时的所见,因此作为观刈麦。B . 这首诗叙写了一家农户收麦忙和一贫妇人拾麦两件事,实际上是当时社会中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C . 这是一首讽喻诗,表现了民间疾苦,抨击官吏的罪恶,直接为民鼓与呼。D . 这首诗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的感慨,本诗围绕主题也采用了对比手法。(2)诗的最后六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 (12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小题。济上作徐祯卿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旁。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1)下列诗句中与本诗提到的传统佳节相同的一项是( )。 A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D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千里孤舟济水旁”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10分)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一)九日同姜如农王西樵程穆倩诸君登慧光阁(清)宋琬塞鸿犹未到芜城 , 载酒登临雨乍晴。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上方钟磬疏林满,十里笙歌画舫明。空负黄花羞短鬓,寒衣三浣客心惊。【注】芜城,扬州的别称。(二)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注】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同年的父辈为年伯。包大中丞括:包括,人名;大中丞,官名。些小:指官职卑微。吾曹:我们。(1)对(一)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塞外鸿雁尚未到扬州,天气乍雨初晴,作者与友人登高饮酒,共度重阳佳节。B . “山色”一联对仗工整,既写出了山色的变化,又写出了时序的变迁。C . 颈联虚实结合,作者听着悠扬的钟声,忆起昔日扬州的繁华,如今繁华不再,让人伤怀。D . 这首诗笔力苍劲,意象沉郁,写出了作者年华已逝、窘迫潦倒的生活状况,表达了悲凉愁苦的感情。(2)(二)这首诗首句有何作用? (3)结合(二)最后一句,说出全诗寄予了作者什么情感? 4. (10分)阅读下诗,回答问题。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我是贫穷,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 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惆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979年4月20日(1)用简短的文字概括四节诗分别写了什么。(2)诗人在第一节诗中借助哪些具体意象来抒发情感?(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采用了哪些抒情方法?(4)从本诗的题目和主旨来看,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 (13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1)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2)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并赏析这一千古名句。 6. (15分)阅读一片槐树叶,回答问题。一片槐树叶纪弦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故国哟,啊啊,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1)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2)对诗的第一节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B . 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C . 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D . 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3)“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在下面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从时间和诗人心理变化的角度概括全诗的思路。时间:_心理:_(5)本诗运用了“以大见小”的手法。请你说说“小”指什么?“大”又指什么? 7. (4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2)两小题。九日寄子约 明皇甫汸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不堪羁宦日,同是阻干戈。【注】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黄河 :代指故乡.羁宦 :离家在外地做官。(1)从首联_ 、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节_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如情感,请作赏析。(3)从首联_ 、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节_ 。(4)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如情感,请作赏析。8. (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送魏十六还苏州皇甫冉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注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阴虫,指蟋蟀。(1)诗歌中“沉沉”和“切切”两个词意蕴深刻,试写出表达效果。(2)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简析并说出诗句表达的感情。9.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_,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在横线上应填写的诗的原句是_。 (2)用“/”为下面诗句划分朗读节奏。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的朗读节奏与诗的其他句不同,应重点掌握。(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富含哲理的名句,请加以赏析。 10.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牡丹徐凝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注释】占断:独占。破:超出、胜过。(1)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爱牡丹的两个原因。 (2)诗人写牡丹为什么要联系洛川神女? 11. (1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关山度若飞_朔气传金柝_策勋十二转_木兰不用尚书郎_愿驰千里足_赏赐百千强_(2)翻译下列句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3)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品质? 12. (10分)阅读诗歌,完成小题。闻雁(唐)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1)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秋风引中咏风非常巧妙,请以“萧萧送雁群”一句为例试作简析。13. (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山中【宋】秘演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注:结茅:指建造简陋的房屋。(1)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写景?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氛围?(2)请简要分析全诗表达了作者哪几种感情。14.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燕山春暮明张羽金水桥边蜀鸟啼,玉泉山下柳花飞。江南江北三千里,愁绝春归客未归。(1)诗歌一,二句从哪两个感官角度描绘了暮春之景,有何作用?(2)近体诗最忌讳词语的重复使用,但本诗三、四句的两个“江”字和两个“归”字却用的恰到好处,为什么?15.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蜂罗 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1)作者运用“不论”“无限”“尽”等虚词在诗中有何作用?(2)你从本诗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6. (15分)比较阅读下面古诗与散曲,按要求完成小题。完成后面小题。秋词 天净沙秋思刘禹锡 马致远自古逢秋悲寂寞, 枯藤老树昏鸦,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桥流水人家,晴空一鹤排云上, 古道西风瘦马。便引诗情到碧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秋词与天净沙秋思都描写怎样的景物?(2)秋词与天净沙秋思写的是同样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秋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天净沙秋思却流露出怎样的情绪?(3)请谈一谈秋词与天净沙秋思在表现手法上的差异。17. (7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送郎四补阙东归 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唐钱起 唐 郎士元无事共干世,多时废隐沦。 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相看恋簪组 , 不觉老风尘。 共是悲秋客,那知此路分。劝酒怜今别,伤心倍去春。 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徒言树萱草,何处慰离人。 陶令门前菊,馀花可赠君。【注】这两首诗是二人为对方送别时所作。郎四,即第二首作者郎士元,字君胄,唐代诗人。补阙,官名。钱起,即钱大,钱徽之父,字仲文,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进士。与郎士元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之说。簪组,借指官宦生涯。盩厔(zhu zh)县,县名。郑礒(y),人名。(1)以内容分,这两首诗属于送别诗。钱诗中的_字和郎诗中的_字有异曲同工之意,都写出了诗人送友人离去时的无奈、不舍之情。(2)郎诗颈联“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对仗工整,被高仲武评价为“可以齐衡古人,掩映时辈”。试对此联作简要赏析。18. (7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骆谷晚望韩综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注】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历乱”:花开极茂盛。韩综:韩综于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后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此后失官,此为失官还乡时所作。(1)春思的表现作者情感的字词是_ , 骆谷晚望中表现作者情感的字词是_。(2)两首诗都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请作分析。19.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小桥落花如雪马蹄香,几树黄鹂欲断肠。行到小桥春影碧,一沟晴水浸垂杨。(1)“落花如雪马蹄香”描写出落花怎样的特点?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 (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差 别雷抒雁久飞的鸟,想栖于一枝,歇一歇困倦的翅膀。学飞的鸟,想离开树枝,试一试翅膀的力量。(选自中国现代诗歌选)(1)“飞”是鸟儿的向往的事情,为什么“久飞的鸟”“想栖于一枝”,要“歇一歇”“翅膀”;而“学飞的鸟”却又“想离开树枝”,要“试一试翅膀的力量”? (2)这首诗短小精悍,寓意深刻。从结构上看,前后两小节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1.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注释】谷口,山谷的入口。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1)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 文言文阅读 (共29题;共484分)22. (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俄而雪骤_撒盐空中差可拟_未若柳絮因风起_湖中人鸟声俱绝_(2)翻译下列句子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划分句子停顿节奏(每句限划一处)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湖中人鸟声俱绝(4)乙文中“痴”与文中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了作者什么心情? (5)甲乙两文虽然都写雪,但是气氛完全不一样,分别是什么气氛? 23.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涉世家(节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道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今亡亦死_扶苏以数谏故_今或闻无罪_楚人怜之_(2)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邑人奇之B . 前人之述备矣C . 辍耕之垄上D . 宋何罪之有(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4)为了“威众”,陈胜、吴广做了哪两件事情? 24.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出淤泥而不染_ 不蔓不枝_花之君子者也_ 宜乎众矣_(2)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B . 宜乎众矣 在乎山水之间也C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 . 濯清莲而不妖 水落而石出者(3)翻译下面的句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了莲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B . 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C . 作者赞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洁身自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D . 文章骈散相间,错落有致,音节和谐。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25.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陆贾者,楚人也。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吕太后时,王诸吕,诸吕擅权,欲劫少主,危刘氏。右丞相陈平患之,力不能争,恐祸及己,常燕居深念。陆生往请,直入坐,而陈丞相方深念,不时见陆生。陆生曰:“何念之深也?”陈平曰:“生揣我何念?”陆生曰:“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陈平曰:“然。为之奈何?”陆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务附;士务附,天下虽有变,即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臣常欲谓太尉绛侯,绛侯与我戏,易吾言。君何不交欢太尉,深相结?”为陈平画吕氏数事。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厚具乐饮;太尉亦报如之。此两人深相结,则吕氏谋益衰。陈平乃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遗陆生为饮食费。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藉甚。(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有删节)(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恐祸及己_则吕氏谋益衰_何念之深也_遗陆生为饮食费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陈平乃以奴婢百人A .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B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C .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D .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3)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2分)生 揣 我 何 念(标在动宾之间)绛 侯 与 我 戏(标在主谓之间)(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5)结合选文,简要分析陆贾的人物性格。 26.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童趣【清】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作青云白鹤观 观:_鞭数十 鞭: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果如鹤唳云端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3)本文有些词语已经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写出其中两个。 (4)作者小时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能观蚊如鹤并神游山林,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7. (21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濠州定远县一弓手 , 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 , 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又有人曾遇强寇斗,矛刃方接,寇先含水满口,忽噀其面,其人愕然,刃已透胸。后有一壮士复与寇遇,已先知噀水之事。寇复用之,水才出口,矛已洞颈。(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噀(xn):含在口中而喷出。(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远近皆服其能_有一偷亦善击刺_唯与此弓手不相下_适值偷在市饮酒_(2)用“”给下面的句子画出两处停顿。见 必 与 之 决 生 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寇复用之,水才出口,矛已洞颈。(4)文末壮士最终能战胜强寇的原因是什么? 28. (20分)阅读文言文曹刿论战选段,回答后面小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会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肉食者鄙:_神弗福也:_(2)翻译下面的句子。忠之属也,可以一战。(3)下列划线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B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C . 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D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4)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对此,你有何评价? 29. (21分)阅读下文,完成题目。郈成子返璧郈成子为鲁聘于晋,过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陈乐而不乐,酒酣而送之以璧。顾反,过而弗辞。其仆曰:“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今侯渫过而弗辞?”郈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与我欢也。陈乐而不乐,告我忧也。酒酣而送我以璧,寄之我也。若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倍卫三十里闻宁喜之难作右宰谷臣死之。还车而临,三举而归。至,使人迎其妻子 , 隔宅而异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反其璧。孔子闻之,曰:“夫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者,其郈成子之谓乎!”郈成子之观右宰谷臣也,深矣妙矣。不观其事而观其志,可谓能观人矣。(选自吕氏春秋)【注】聘:出使。乐:乐器。侯:何。渫(xi)过:重新经过。倍:通“背”,离开。举:举哀。(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倍 卫 三 十 里 闻 宁 喜 之 难 作 右 宰 谷 臣 死 之。(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陈乐而不乐_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_酒酣而送我以璧_使人迎其妻子_(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若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4)文章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30. (21分)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虞(y)人:侍卫。焉之:到哪里。(1)下面各组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B . 去后乃至(才)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C . 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足日,饮酒乐,天雨(这)D . 日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天又雨 , 公将焉之(下雨)(2)翻译下面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3)(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1. (1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解释划线字尔安敢轻吾射_以钱覆其口_徐以杓酌油沥之_康肃笑而遣之_(2)给下列句子断句,用“/”断两处。陈 康 肃 公 善 射(3)翻译下列语句。以我酌油知之。(4)读了卖油翁,简单说说你的体会。 32.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本文作者是_(人名),字茂叔,号濂溪,_(朝代)哲学家。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可爱者甚蕃_灈清涟而不妖_香远益清_宜乎众矣_(3)作者认为莲是花中的君子,理由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两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4)结尾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与前文哪句话相照应?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5)本文借赞美莲表达了作者的高尚品格,这是什么表现手法?本学期教材所学的现代散文中,也有篇章运用了这样的写法,请写出其中一篇的题目和作者。 33. (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诸葛子瑜之驴诸葛恪字远逊,诸葛亮兄瑾之长子也。少知名,弱冠拜骑都尉。恪父瑾面长似驴。一日,孙权大会君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权乃以驴赐恪。(节选自陈寿三国志吴书)【注】弱冠拜骑都尉,二十岁时被授予骑都尉的官职。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诸葛子瑜,指诸葛亮的哥诸葛瑾,字子瑜,他是诸葛恪的父亲。听,听从,同意。(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使人牵一驴入_恪续其下曰_(2)请给“乞请笔益两字”一句选出一个正确的翻译项( ) A . 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B . 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删掉两个字。C . 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换掉两个字。D . 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写出两个字。(3)你是如何评价文中诸葛恪的做法的? 34.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金圣叹先生传【清】廖燕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 , 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鼎革后 , 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则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也!”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选自二十七松堂集,有删改)【注】排:批驳。缁白四众:泛指听众。鼎革后;入清后。兀坐;独自静坐。与:赞同。(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以 次 序 定 为 六 才 子 书(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好饮酒,善衡文:_鼎革后,绝意仕进:_或问“圣叹”二字何义:_因为诗吊之:_(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段画横线句的意思。除朋从谈笑外,惟无坐贯华堂中读书着述为务。(4)阅读第段,回答问题。哪一句话高度概括了金圣叹的性格特点?指出画线句子的作用。(5)纵观全文,阐述作者为金圣叹作传的缘由。 35.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年羹尧善用兵年羹尧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选自啸亭杂录)【注释】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塌子沟:淤泥深坑。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军中不解其故_比次日_此去西南数里_(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3)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选文简要分析。 36. (12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秦淮夜泊(贺铸)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隔岸开朱箔 , 临风弄紫箫。谁怜远游子,心斾正摇摇。【注释】朱箔:红色帘子。斾:(pi)旌旗曲江楼记朱熹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顾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无以宣畅郁湮,导迎清旷。乃直其南凿门通道,以临白河,而取旁近废门旧额以榜之,且为楼观以表其上。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一目千里;而西陵诸山,空濛晻霭 , 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盖皆翛然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寤叹隐忧,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呜呼,悲哉!”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注释】荆州:宋时为江陵府。晻(yn)霭:昏暗不明。曲江公,即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宰相,后为李林甫所谮,贬为荆州刺史。曾作登郡城南楼诗。翛(xio)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1)根据诗文内容填空。贺铸诗中所描绘的秦淮夜景不同于杜牧笔下“_”的迷蒙清冷,如“绿柳动”、“朱帘开”、“_”,以及“灯火阑珊”、“月上楼台”的明丽温馨,均可反衬出游子内心的_。朱熹文中曲江公“伤时感事”的心境与北宋文学家_在_中描述的“退亦忧”相似,曲江公是因“_”而忧。(用曲江楼记中的内容填空)(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以临白河_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_(3)用“/”给下面句子画一处停顿。皆 隐 见 出 没 于 云 空 烟 水 之 外(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昔公去相而守于此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B . 其道之终不行也 大道之行 , 天下为公(大道之行)C . 乃凿门通道 伐无道 , 诛暴秦(陈涉世家)D . 往而登焉 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6)张敬夫为何发出“悲哉”的慨叹? 37. (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含义舜发于畎亩之中_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 人恒过然后能改_(2)下列句子中,“则”的意义与用法跟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A .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B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C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D .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8. (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完成小题。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 , 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 , 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节选自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注】天台:天台府,在今浙江天台。中书左司掾(yun):中书省下所设左司的属官。照磨:都指挥司下属官吏,掌管文书宗卷。射:射覆,酒令的一种。(1)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B . 于是其诗/益工C . 庭学/无不历览D . 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2)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北_ 益_ 越_(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4)阅读文段,说说陈庭学是一个怎样的人? 39. (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齐有甄彬者,有器业,尝以一束苎,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彬得金送还西库,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忽遽不记录,檀越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辄以金之半仰酬,往复十余,坚然不受。彬后为郫令,将行,辞太祖。时同列五人,上诚以廉慎。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诚也。”【注释】甄彬:南北朝时齐朝人。器业: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苎:即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质:抵押。檀越:佛教用语,称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的信众。郫:县名,在四川省。(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尝以一束苎_将行,辞太祖_(2)翻译文中画线句。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诚也。(3)文章是如何表现甄彬诚信的品质的?请从三个方面进行概括。 40. (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乃入见_小惠未徧 , 民弗从也_牺牲玉帛,弗敢加也_小信未孚,神弗福也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公将战,曹刿请见。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41.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意思。沿溯阻绝 溯:_清荣峻茂 荣:_良多趣味 良:_属引凄异 属:_(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3)文章最后引用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42. (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选自诸葛亮出师表,有删改)【乙】时张说为中书令,与九龄同姓,叙为昭穆 , 尤亲重之。十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