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您的位置:首页 我的继续教育 全文疼痛护理临床实践与进展腕踝针疗法及其在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周庆辉(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个人简历: 医学博士,长海医院中医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兼任中西医结合学报编辑部主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上海市针灸学会理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全军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军中医药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学术期刊专业委员会委员、医学期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委员。医疗特长及主要研究领域;腕踝针疗法、癌性疼痛的针灸治疗、医学英语翻译、医学期刊编辑。发表论文 40 余篇,著有专著实用腕踝针疗法,用英文著有专著 Wrist-Ankle Acupuncture 。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第二军医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第二军医大学 A 级优秀教员。 腕踝针疗法由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张心曙教授首创,对头痛、肩周炎、腰腿痛等以痛为主的病症疗效显著,希望本讲义的介绍能进一步推动了腕踝针疗法的普及。腕踝针疗法是根据疾病的症状表现和体征所在的部位,在腕或踝部选取针刺点,用不锈钢毫针行皮下浅刺的治病方法。该疗法对头痛、肩周炎、腰腿痛等以痛为主的病症疗效显著。腕踝针疗法由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张心曙教授首创。197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张心曙教授所著腕踝针专著第一版。2002年,张心曙、凌昌全、周庆辉所著实用腕踝针疗法由人民卫出版社出版,对腕踝针疗法的应用和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进一步推动了腕踝针疗法的普及。 腕踝针的三大特点:身体两侧各分6个纵区、腕和踝各定6个针刺点、皮下针刺。一、腕踝针的特点(一)身体两侧各分6个纵区 身体两侧各分6个纵区(或称区),由前向后排列,用数字16编号,用于疾病症状的定位。(二)腕和踝各定6个针刺点 在腕和踝6个纵区内各定1个针刺点(或称点),也用数字16编号,与区的编号相同。应用时按疾病症状所在区选取编号相同的针刺点。(三)皮下针刺 针刺进皮下要求表浅,避免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 腕踝针的三大优点:应用面广、安全方便、简明易学。二、腕踝针的优点(一)应用面广 腕踝针的针刺部位虽只限在腕和踝,治疗范围却遍及身体的多种病症,对疼痛的疗效尤为显著,颇有“针到痛除”之速效,但腕踝针绝非万能,其应用范围仍待进一步探索。(二)安全方便 在腕和踝部行皮下浅刺,治疗时只要露出腕踝即可,因此不受时间、环境和季节的限制。这些部位没有重要的组织和器官,只需避开皮下明显的血管,一般不会发生针刺意外,甚至儿童也能忍受。针刺入后留针期间,肢体活动不受影响,并能检查疗效。(三)简明易学 腕踝针的方法只有三个步骤,即:症状按区定位、按区选点及皮下针刺。三者都有简明要求,易懂易记也易掌握,短期内即可学会,故便于普及。 身体分区可划分为躯体和肢体两个部分,对疼痛部位按6个纵区进行定位。三、疼痛部位定位对疼痛部位按身体分纵区法定位(见图13)。身体分区可划分为两个部分:躯体和肢体。躯体包括头、颈和躯干;肢体包括上肢和下肢。图1 身体前面分区图 图2 身体侧面分区图图3 身体背面分区图1. 躯体分区 在身体的前后面中央各划一条前中线和后中线,将身体分为左右两侧,每侧由前向后分6个纵区,用数字16编号,其中1、2、3区在前面,4、5、6区在后面。1区前中线两侧。头面部在前中线至以眼眶外缘为垂直线之间的区域;颈部沿气管、食管;胸部自前中线至胸骨缘;腹部自前中线至腹直肌区域,包括会阴部。2区前面两旁。头颈部如颞前部、面颊、颌下;胸部沿锁骨中线向下区域,如锁骨上窝、上胸部、乳中部、前胸、侧腹部。3区前面外缘。如沿耳廓前缘、腮、腋前缘垂直向下的狭窄区域、乳房近腋前缘部分。4区前后面交界。包括自头顶经耳向下至颈,肩部沿斜方肌缘,胸腹部自腋窝至髂前上棘的胸侧壁及腹侧部区域。5区后面两旁,与前面的2区相对。包括颞后部、颈后外侧靠斜方肌缘、肩胛冈上窝及肩胛中线垂直向下区域的背和腰。6区后中线两侧,与前面的1区相对。包括枕、颈后部、颈椎棘突至斜方肌缘、胸椎棘突至肩胛骨内缘、腰椎与骶正中嵴至尾骨两侧、肛门。此外,以胸骨下端的剑突和两侧肋缘形成的三角顶为基准,划一条环绕躯干的横线,相当于横膈,将身体两侧的6个纵区划分成上下两半,则横线以上各区分别记作:上1区、上2区、上3区、上4区、上5区、上6区;横线以下各区分别记作:下1区、下2区、下3区、下4区、下5区、下6区。2. 肢体分区 当上下肢的内侧面(阴面)向前,与躯干的腹面(阴面)相一致,两侧上下肢相对互相靠拢,则靠拢处前后的缝与躯体的前后中线相当。在这样的位置,两侧上下肢的分区方法与躯体相同,唯肢端的手和足的分区略有区别。 腕部和踝部各6个针刺点的位置以及针刺点的选择。四、针刺点针刺点是指针尖刺入皮肤的点。腕和踝的针刺点各6个,在各区中央,以肌腱和骨缘作定位标志,以数字16编号,与区同名。(一)腕部针刺点 6个针刺点大致排列在腕横纹以上约两横指环腕一圈处,各点分别记作上1、上2、上3、上4、上5、上6。各点位置见图4。上1小指侧的尺骨缘与尺侧腕屈肌腱间的凹陷处。术者用左手拇指端内侧缘摸到尺骨缘后,向掌心侧轻推,点的位置在骨缘和肌腱缘中间。上2掌面中央,位在两条突起最明显的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中间。针刺时要注意避开皮下经脉,必要时针刺点位置要在两肌腱之间适当上移。上3距桡骨缘向掌面1cm,或在桡骨缘和桡动脉之中间。上4位于拇指侧的桡骨内外两缘之中间。病人掌心向内,手竖放,术者用双手食指夹桡骨的内外两侧,针刺点位置在其中间。此处若见皮下经脉,点的位置要适当上移。上5位于腕背中央,桡骨和尺骨两边缘之中间点。病人掌面向下,术者用双手食指挟腕之两侧骨缘,点位在中央。上6点在腕背,距小指侧的尺骨缘1cm。此处因有隆起的尺骨小头,为针刺方便,针刺点也要适当上移。(二)踝部针刺点 踝部的6个针刺点大致排列在内踝和外踝以上约三横指环踝一圈处。各点分别记作下1、下2、下3、下4、下5、下6。各点位置见图5。下1靠跟腱内缘。病人仰卧,足处外展位置,术者用左手拇指端内侧缘由踝部中央向跟腱方向触摸,点在触及跟腱内缘处。下2位于踝之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内缘。病人足处外展位,术者用拇指端由跟腱向踝部中央触摸,点在触及胫骨内缘处。下3距胫骨前嵴向内侧1cm。病人足趾朝上,足处正前方,术者用左手拇指端触及胫骨前嵴处,针刺点在嵴之内侧,距胫骨前嵴1cm处。下4位于胫骨前嵴与腓骨前缘之间的胫骨前肌中点。病人足趾朝上,足处正前方,术者位在病人足的正前方,用双手拇指端摸准病人的胫骨前嵴和腓骨前缘,取其中间点。下5位于踝之外侧面中央,靠腓骨后缘。在骨缘和腓骨长肌腱之间的浅沟处。病人侧卧,踝之外侧面朝上,术者用左手拇指端摸及外踝后侧,沿腓骨后缘而上,针刺点在骨之后缘与邻近肌腱所形成的狭窄浅沟处。下6靠跟腱外缘。病人单腿跪位、侧卧或俯卧,术者用拇指端触摸及跟腱外缘,针刺点恰靠外缘处。图4 腕部进针点位置图5 踝部进针点位置(三)针刺点的选择 选择针刺点要有针对性,选点尽可能少。1. 按疼痛分布的位置及其相关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所在区的编号,选择编号相同的针刺点。2. 以前后中线为界,针刺点选在病症的同一侧。3. 以躯干的横线为界,病症位在横线以上的针腕部,位在横线以下的针踝部。4. 有症状恰位在中线不能确定哪一侧时,针两侧。位在前中线的,针两侧上1或两侧下1。位在后中线的,针两侧上6或两侧下6。在实际应用中,“区”和“点”可视作同一概念,定出症状所在区也就定出针刺点。 从针具、病人与术者体位、针刺方向、针刺点位置、皮肤消毒、进针步骤、治疗次数及不良反应8方面介绍针刺法。五、针刺法(一)针具 使用的针具为32号1.0寸(直径0.25 mm25 mm)不锈钢毫针。(二)病人与术者体位 一般情况针腕时可取坐位,针踝时取坐位、跪位或卧位(仰卧、侧卧或俯卧),肢体要伸向正前方面对术者,肢体肌肉尽量放松。(三)针刺方向 一般朝向症状端。(四)针刺点位置 一般按针刺点定位法,但有时要根据针刺局部情况及针刺方向作适当调整,不绝对固定。如遇:针要刺过的皮下有较粗血管、瘢痕、伤口;针柄下端有骨粗隆不便刺针;针要朝指(趾)方向刺。此时针刺点位置都要沿纵轴适当上移,但横轴的定点方法不变,要处在区的中央。(五)皮肤消毒 针刺点处应为正常皮肤。可用安尔碘棉球擦净针刺点及周围皮肤,范围宜稍大,避免针体卧倒贴近皮肤表面时受污染。(六)针刺步骤 针刺步骤有:进针、调针、留针和拔针。1. 进针 针尽可能在皮下浅刺。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端夹住针柄,拇指关节微屈,指端置针柄下,食指和中指端节中部在针柄上,无名指在中指下夹住针柄,小指在无名指下。为使针刺入皮下尽可能表浅,针尖刺入皮肤最合适的角度为30(图6)。此角度若过小,针易刺入皮内不能进入皮下,病人感痛;角度若过大,针易刺透肌膜达肌层显得过深,影响疗效。为使针尖较易刺透皮层,可用左手拇指按在针下方拉紧皮肤,右手拇指端快速轻旋针柄(转动不超过180),食指和中指保持不动,使针尖刺入皮内摆动幅度不致过大。这样,针尖容易刺过皮层也可以减少疼痛。针尖刺过皮层达到皮下的标志有:针尖阻力由紧转松;针尖刺至真皮层病人常有刺痛感,刺过皮层痛感消失;放开持针手指,针体自然垂倒贴近皮肤表面,针尖将皮肤挑起一小皮丘,此时轻推针,手指不感有阻力,表示针尖已恰刺在皮下。若针垂倒不能贴近皮肤且形成角度,表示针刺入过深,超过肌膜进入肌层,可用一指压针柄使针缓慢后退达到针体能平卧于皮肤表面后再刺入。图6 持针手势及针尖刺入皮肤时的角度示意图针尖刺过皮层后,将针循纵轴沿皮下表浅进针,进针要缓慢,不必捻转。持针柄手指要感到无阻力,若表面皮肤随针移动或出现皱纹,表明针仍刺在皮内;若病人诉说痛重,可能表示针尖刺入皮肤痛点,要改换针刺点;若病人诉痛强烈,即便数次更换针刺点,亦引起同样强烈痛觉反应,可能由心因性所致,病人情绪多易激动,致使对痛觉敏感,要耐心说服其能接受针疗,待经数次针疗,病情好转,敏感现象亦随之消失;若在针刺局部,或在原有症状部位出现沉重、酸、麻、痛转移、胸闷等新的感觉,均表示针刺较深,要将针稍退,待这些感觉消失后,将针沿皮下更表浅刺入。针尖刺过皮层后尽可能在皮下表浅进针,且不引起酸、麻、胀、重、痛等感觉,不刺伤血管。针刺进后原有疼痛部位的疼痛或压痛点可能完全消失。针刺进皮下的长度宜至接近针体末端,针柄用胶布固定。腕部和踝部各针刺点在针刺时的位置及刺入后针的位置见图7-8。图7 腕部各点进针后针位示意图 图8 踝部各点进针后针位示意图2. 调针 在一次针疗中,疼痛常能立即缓解,甚至完全消失。若针刺入后疼痛感觉未能改变,其原因除疾病本身外,往往与针刺时体位不正、针刺点位置在区内不够居中、针刺进皮下不够表浅、方向不够正直、针刺入长度不适当等因素有关,需要将针缓慢后退至针尖达皮下,酌情纠正后再将针刺入。3. 留针 有些顽固性疼痛在针刺入后的留针过程中才缓慢显现疗效,故针刺入后不论显效快或慢都留针,使针的刺激持续保持。留针时间一般为30 min,也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留针时间至12 h或以上,如病情处于急性期、病期长、症状严重,但最长不超过24 h。留针期间不作捻针,以减少针刺对组织的损伤。4. 拔针 拔针要迅速。用消毒干棉球压住针刺部位,以防拔针后皮下出血。(七)针刺治疗次数 视病情而定。需较长时间针疗的病人,可每日针1次,至多针3次后要改为隔日针1次。因腕踝针系皮下针刺,一次针后局部组织经针刺损伤易发生无菌性炎症、水肿、疼痛反应,以后再针,针刺点虽移位,但皮下组织的损伤性变化消退缓慢,若连续再针必加重损伤而增加局部肿痛。需多次针时,以10次为1疗程,以后可改为每周针2次。进展缓慢的病例,酌情增加疗程,不必间隔。(八)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主要有皮下出血及晕针。1. 皮下出血 防止方法除针疗时尽量避免伤及可见之较粗静脉外,进针要缓慢,过程中病人若诉痛,可能为针尖触及血管壁,即要退针,试更表浅刺入;若发现针尖部缓慢隆起,表示已有出血,要立即拔针,并压迫止血。如已有皮下出血,向病人说明以消除顾虑。2. 晕针 晕针易发生于个别敏感病人,以青年女性居多,也可发生于男性,多在针腕部时出现。可发生在初次针疗时,也可发生于多次针疗之后;可发生于针刺当时,或调针连续多次时,或发生于留针期间。出现晕针时,让病人立即卧倒休息即可;若面色苍白,口唇紫绀,不能站立,呼吸表浅甚至停顿时,要立即拔针,解开衣领,吸氧,必要时人工呼吸,注意血压变化,一般数分钟之内可以恢复。 腕踝针疗法在烧伤临床镇痛中的实际应用。六、临床应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科将腕踝针疗法用于烧伤临床镇痛,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烧伤创面局部可因损伤深浅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外界刺激还会加重疼痛。手术操作和损伤均为强刺激,需要在麻醉下进行;而换药操作所致的疼痛需要镇痛治疗,以便缓解或减轻痛苦。药物镇痛存在药物依赖和成瘾的问题,使临床频繁应用受到限制。腕踝针疗法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效果良好,费用低廉,病家欢迎。由于没有药物镇痛的缺点,因而是治疗烧伤疼痛和配合换药镇痛较好的选择。由于针刺部位应该是正常皮肤,并以远离创面为好,因而用于烧伤临床也受到一定限制。该科曾对60例烧伤换药的镇痛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3。选择伤后3 d内入院,能够进行正常交流并真实描述主观感受的烧伤患者60例,年龄1061岁,烧伤总面积2%30% TBSA (度),分为3组。自体治疗和对照组:选择双侧上肢或双侧下肢均被烧伤且两侧肢体的烧伤面积、深度与部位无显著差异的病人20例,左侧烧伤肢体使用腕踝针,右侧烧伤肢体不使用。治疗组:随机选取20例烧伤病人,年龄(29.615.8)岁,烧伤面积(9.96.89)% TBSA,在换药中使用腕踝针治疗。对照组:随机选取20例烧伤病人,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能源行业劳动合同保密及环境保护协议
- 深圳市现代服务业园区门面租赁与产业服务合同
- 闲置便利店快速转让及库存处理合同样本
- 抵押贷款房产买卖风险评估合同
- 咨询服务立项方案
- 罐头食品加工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拉链制作工三级安全教育(车间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药店监督检查课件
- 咨询-流程设计方案
- 信用卡年底营销方案策划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背考点提纲填空练习版(含答案)
- 2025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建议-函数与导数专题讲座课件
- 近代中国交通工具变迁史说课材料
-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队会课件
- 2025届高考试题原创命题比赛说题稿
- 资产负债管理与精算风险控制
- 小学道法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 膜结构车棚施工施工方案
- 骨科医疗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全面集采骨科高值耗材
- (2024年)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 国开Python语言基础形考理论考核1-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