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考点突破 专题三 考点四 文意理解、分析与概括课件.ppt_第1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考点突破 专题三 考点四 文意理解、分析与概括课件.ppt_第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考点突破 专题三 考点四 文意理解、分析与概括课件.ppt_第3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考点突破 专题三 考点四 文意理解、分析与概括课件.ppt_第4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考点突破 专题三 考点四 文意理解、分析与概括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四文意理解 分析与概括 辨析文句意义 全面准确地筛选概括 专题三考点突破 第二章文言文阅读考点突破 古代诗文阅读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 考试说明 在文言文分析综合层级中 保留了原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考点 把 筛选文中信息 改为 辨析文句意义 在2014年高考试卷文言文板块中首次以主观题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该题型直接考查考生对文言文阅读的最真实状态 并且体现了把 分析综合 的两个考点结合在一起考查的 命题意图 即答这类题 一是充分理解文意 尤其要辨析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 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概括 根据平时命题的侧重点的不同 可以把它再分成两种题型 但是 无论是哪种题型 答题都要先行阅读 整体把握 真正地读进去 为答好题提供一个根本性的前提 一 由理到事的信息筛选整合型 2014 广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题目 刘敞字原父 举庆历进士 廷试第一 编排官王尧臣 其内兄也 以亲嫌自列 乃以为第二 通判蔡州 直集贤院 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 素习知山川道径 契丹导之行 自古北口至柳河 回屈殆千里 欲夸示险远 敞质译人曰 自松亭趋柳河 甚径且易 不数日可抵中京 何为故道此 译相顾骇愧曰 实然 但通好以来 置驿如是 不敢变也 顺州山中有异兽 如马而食虎豹 契丹不能识 问敞 敞曰 此所谓也 为说其音声形状 且诵 山海经 管子 书晓之 契丹益叹服 使还 求知扬州 选自 宋史 刘敞传 有删节 1 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 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契丹人对刘敞表示叹服集中在第二段中 其中讲了两件事 一是带路 一是认兽 答案契丹人表示叹服是因为两件事 一是刘敞能记忆地图 准确地说出道路的不妥当 二是大家都不认得的野兽 刘敞不但认得 还能引用古书来例证 参考译文刘敞 字原父 考中庆历年间进士 殿试获得第一名 编排官王尧臣 是他妻子的哥哥 因为是亲戚 王尧臣 自己认为有嫌疑 就把他列为第二名 任蔡州通判 在集贤院当值 又担任尚书考功一职 刘敞 奉命出使契丹 他向来熟知山川道路 契丹人为他做导引 从古北口到柳河 路途回旋曲折接近一千里 想要以此夸大说明路途的艰险遥远 刘敞质问担任翻译的人说 从松亭前往柳河 道路 非常直并且容易行走 用 不了几天就可以抵达中京 为什么故意走这条道路呢 担任翻译的人互相看着 非常吃惊 羞愧地说 确实这样 但我们通好以来 驿站设置就是如此 不敢改变 顺州山中有一种奇异的野兽 长得像马一样却捕食虎豹 契丹人不认识这种兽 就询问刘敞 刘敞说 这就是所说的 啊 向契丹人描述了这种兽的叫声和模样 并且背诵 山海经 管子 等书 关于这种兽的记载 使他们知晓 契丹人更加赞叹佩服 出使回来 请求做扬州知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题目 赵犨 其先天水人 幼有奇智 唐会昌中 壶关作乱 随父北征 收天井关 未几 从王师征蛮 斩获甚众 本道录其勋 陟为马步都虞候 及黄巢陷长安 天子幸蜀 中原无主 人心骚动 于是陈州数百人相率告许州连帅 愿得犨知军州事 其帅即以状闻 于是天子下诏 以犨署陈州刺史 既视事 乃谓 将吏曰 贼巢之虐 遍于四方 苟不为长安市人所诛 则必驱残党以东下 况与忠武久为仇雠 凌我土疆 势必然也 乃遣增垣墉 浚沟洫 实仓廪 积薪刍 又招召劲勇 置之麾下 以仲弟昶为防遏都指挥使 以季弟珝为亲从都知兵马使 分领锐兵 黄巢在长安 果为王师四面扼束 食尽人饥 谋东奔之计 先遣骁将孟楷直入项县 犨引兵击之 贼众大溃 斩获略尽 生擒孟楷 节选自 旧五代史 梁书 赵犨传 有删改 2 为了预防黄巢的军队东下陈州 赵犨采取了哪些措施 请分点概括 每点不超过6个字 答案 加固城池 充实粮草 招募勇士 分兵防守 参考译文赵犨 他的祖先是天水人 小时候特别聪明 唐会昌年间 壶关叛乱 跟随父亲北征 收复天井关 不久 跟随王师征讨少数民族叛乱 斩首与俘获的人很多 根据府道记录的他的功劳 晋升为马步都虞候 到黄巢攻陷长安 天子临幸蜀地 中原无主 人心骚动 于是陈州数百人一起报告许州连帅 忠武军节度使 希望能让赵犨主管陈州军事 连帅就将情况报告皇上 于是天子下达诏书 任命赵犨担任陈州刺史 到任以后 就对将士官员们说 反贼黄巢的暴虐 遍于四方 黄巢 假使不被长安的百姓诛杀 那么一定会驱使他的残余势力向东进犯 况且长期与忠武军为仇敌 侵犯我土疆 按照情势是必然的 于是派遣人力增高城墙 挖深沟壑 充实仓库 收集柴草 又招募彪悍勇猛的士兵 置于自己的 指挥下 任命大弟弟赵昶为防遏都指挥使 小弟弟赵珝为亲从都知兵马使 分别率领精锐部队 黄巢在长安 果然被王师四面包围控制 粮食耗尽士兵饥饿 谋划向东逃跑的计划 先遣骁将孟楷径直攻入项县 赵犨率领军队攻击他 反贼大溃退 几乎全被斩首与俘获 活捉孟楷 精要点拨 1 审题这种题型在题干上往往提出一个较抽象的筛选标准 要求从原文筛选整合出合乎题干要求的事例来 是信息筛选选择题的另一种形式 故在审题上 1 审清要求 其要求有两部分 一是筛选的条件标准 包括领属条件 中心条件 甚至附加条件 二是具体要求 如是用原文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或者两者皆可 2 根据 中心条件 确定信息所在区域 或在某个局部的段落 或在全文范围内 2 答题做此类题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吃透题干要求 锁定信息所在区域 2 根据题干要求 灵活选择答题方式 如果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特别注意文言语句中关键词语 转译 的准确 因为它是暗中考查对关键词语的准确理解 如果要求用原文回答 那么在 截取 时要注意全面 不可丢掉该有的信息 3 转述要全而准 因为这种题型要求答出的是 事 在将文言信息转换为白话信息时要求全而准 像每一个事例的主体 原因 经过 结果等信息要齐全 准确 当然 准而全还要求对信息区域内的文字的层次有个准确的把握 2014年广东卷第9题第 2 题 第二个答题要点对应原文是 为说其音声形状 且诵 山海经 管子 书晓之 契丹益叹服 不少考生只答出了 刘敞认识契丹人不认识的异兽 说出其声音 形状 而漏掉了 且 后的 引经据典 的说明内容 在转述过程中漏答要点的现象很普遍 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 由事到理的内容概括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题目 归子曰 大梁固多奇士 尤以诗名 吾读洧南诗 意其人必超然埃壒之表 及为小官 似非所屑 顾必欲有以自见 乃知古人之志行所存 不可测也 视世之规规谫谫 无居士之高情逸兴 虽为官 岂能辨治哉 化中 人名 盖深以予言为然云 选自归有光 洧南居士传 震川先生文集 有删改 3 根据该段中作者的议论 概括洧南居士的主要品质 答案超凡脱俗 勤谨敬业 志行高远 高情逸兴 参考译文归有光说 大梁本来就有很多奇士 尤其凭借诗歌有名 的很多 我读洧南的诗 料想他为人一定是超然尘埃之外的 等到他做了小官 似乎这不是他看得上的 但他必定想要有所作为来展现自己的才能 于是了解了古人的志向行为存在的地方 是不可以观测到的 比较世上的那些浅陋拘泥之人 没有人拥有居士的高情逸兴 清高超逸的情致 虽然他们也做了官 难道能考察治绩 辨治 谓区分等级而治之 辨别治绩 考察政绩 吗 杜化中深深地认为我的话是正确的 2014 四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题目 筠性弘厚 不以艺能高人 而少擅才名 与刘孝绰见重当世 其自序曰 余少好书 老而弥笃 虽偶见瞥观 皆即疏记 后重省览 欢兴弥深 习与性成 不觉笔倦 自年十三四 齐建武二年乙亥至梁大同六年 四十六载矣 幼年读 五经 皆七八十遍 爱 左氏春秋 吟讽常为口实 广略去取 凡三过五抄 馀经及 周官 仪礼 国语 尔雅 山海经 本草 并再抄 子史诸集皆一遍 未 尝倩人假手 并躬自抄录 大小百馀卷 不足传之好事 盖以备遗忘而已 又与诸儿书论家世集云 史传称安平崔氏及汝南应氏 并累世有文才 所以范蔚宗云崔氏 世擅雕龙 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 非有七叶之中 名德重光 爵位相继 人人有集 如吾门世者也 沈少傅约语人云 吾少好百家之言 身为四代之史 自开辟已来 未有爵位蝉联 文才相继 如王氏之盛者也 汝等仰观堂构 思各努力 节选自 梁书 王筠传 4 在这段文言文中 王筠是怎样学习的 请简要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联系本段 余少好书 不觉笔倦 四十六载 皆七八十遍 广略去取 三过五抄 再抄 子史诸集皆一遍 躬自抄录 大小百馀卷 等句子 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终身好学 勤学苦学 执着专一 温故知新 博观慎取 参考译文王筠天性宽弘敦厚 不因有技艺才能而自视高人一等 而且年轻时就有才华名望 在当时和刘孝绰一起被 世人 看重 他写的自序中说 我年轻时喜好读书 老了更加执着 虽然是偶尔观览 也全部分条记下 以后重新观览 欢欣的兴致更加浓厚 习惯与性情已经养成了 不觉得用笔疲倦 从十三四岁 也就是齐朝建武二年乙亥开始 到梁朝大同六年 四十六年了 幼年时读 五经 都读了 七八十遍 喜爱 左氏春秋 它成了经常诵读 议论的内容 广泛阅读 知其大意 然后取舍 隔三岔五地抄写 其余的经书以及 周官 仪礼 国语 尔雅 山海经 本草 都抄过两遍 子史文集都抄过一遍 从没有借助别人的手 都是亲自抄录 大小有百余卷 不值得传给好事的人 只是用它防备遗忘罢了 又在给各个儿辈的论述家道世系的集子中说 史书人物传记称道安平 人崔氏和汝南人应氏 都历代出现有文采的人 所以范晔说崔氏 世代擅长写作 然而延续不过是父子两三代罢了 没有七代之中 名声品德光辉相承 爵位连续继承 人人有文集 像我们家一代代这样的 沈少傅 沈约 对人说 我年轻时喜好百家之言 亲自编纂了四个朝代的史书 自开辟以来 没有爵位蝉联 有文采的人连续不绝 像王氏这样兴盛的 你们要仰观祖先的遗业 思考各自该怎么努力吧 精要点拨 这种题型多要求从文中具体事例概括出事理来 典型题目是要求概括出人物的性格品质 答题时要求根据题干要求 找准找全符合要求的有关文字 并用概括性的语言准确表述出来 概括的方法类似于现代文阅读中概括题的方法 要特别学会摘取文中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回答 这类词语多出现在文末 练出高分文意理解 分析与概括题题组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一 对点题组 2014 上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题目 刘晏初为转运使 常以厚直募善走者 觇报四方物价 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 食货轻重之权 悉在掌握 国家获利 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 则赋税自广 故其理财常以爱民为先 诸道各置知院官 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 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 先申 至某月须若干蠲免 某月须若干救助 及期 晏不俟州县申请 即奏行之 应民之急 未尝失时 由是民得安其居业 户口蕃息 其初 财赋岁入不过四百万缗 季年乃千余万缗 晏专用榷 盐法充军国之用 以为官多则民忧 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 自余州县 不复置官 先是 运关东谷入长安者 以河流湍悍 率一斛得八斗至者 则为成劳 受优赏 晏以为江 汴 河 渭水力不同 各随便宜 造运船 教漕卒 江船达扬州 汴船达河阴 河船达渭口 渭船达太仓 其间缘水置仓 转相受给 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 无斗升沉覆者 晏于扬子造船 每艘给钱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缗 或言 所用实不及半 虚费太多 晏曰 不然 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 凡事必为永久之虑 今始置船场 执事者至多 当先使之私用无窘 则官物坚牢矣 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 安能久行乎 节选自 资治通鉴 注 使司 指转运使官署 榷 专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第二段中 刘晏用什么办法增加户口数量 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在各道设置知院官 及时掌握情况 一旦需要 就及时救助 让百姓安居乐业 从而增加了户口数量 2 第三段内容体现了刘晏怎样的管理理念 请加以概括 答案第三段的内容体现了刘晏按需置官 因地制宜 从长计议的管理理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参考译文刘晏当初担任转运使时 一直用高价招募擅长奔走的人 察访报告各地的物价 即使遥远的地方 的物价 不用几天都能送到转运使官署 他把钱粮方面孰轻孰重的权衡标准 全部控制在手中 朝廷因此获利 而民间也没有物价暴涨暴跌的忧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刘晏还认为 住户和人口增加 赋税征收的范围就会自然拓宽 所以刘晏管理财务 总把关心百姓疾苦放在前面 各道分别设置了巡院的知院官 每过十天至一个月 必须记录所在州县的雨雪丰歉状况 上报转运使司 知院官开始见到年景不能丰收的端倪 就要先行申明到某月需要免除若干赋税 到某月需要救济资助若干物资 到了预定的时期 刘晏不等州县申请 便上奏实施 解决百姓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急难 从来不曾错过时机 因此 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住户人口增多繁衍起来 在刘晏任职的初期 钱财赋税每年收入不过四百万缗 古代计量单位 用于成串的铜钱 每串一千文 到他任职的后期 每年收入达到一千余万缗 刘晏专门采用盐产专卖办法来增加军需国用 认为官吏多了 百姓就会受到骚扰 所以他只在产盐地设置盐官 在产盐地以外的州县不再设置盐官 在刘晏任职之前 把关东的谷物运送到长安 因为河水水流湍急凶险 大致一斛谷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能运到八斗 便算成功 会受到优厚的奖赏 刘晏认为长江 汴水 黄河 渭水的水流缓急各不相同 根据各处的不同特点 依据各地的便利条件 分别制造运送谷物的船只 训练负责漕运的士兵 长江的船只运抵扬州 汴水的船只运抵河阴 黄河的船只运抵渭水流入黄河的河口处 渭水的船只运抵太仓 各地段之间都沿着水边设置粮仓 由上一段转送给下一段 从此 每年运送谷物有时能够达到一百多万斛 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有一斗一升在水中沉没 刘晏在扬子这个地方造船 每造一艘船 付给一千缗钱 有人说 造一艘船的费用实际还用不了一半 浪费的钱财太多了 刘晏说 不是这样 办大事 当然不可吝惜小费用 办一切事情都要做长远的考虑 现在船场才开始设置 办事的人很多 应该首先让这些人的私人用度不受窘迫 他们为官家制造的物品就会坚固牢靠了 如果立即同这些人不厌烦细细地计较一分一毫 怎么能够长久地实行下去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题目 贞观六年 太宗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 比有山东崔 卢 李 郑四姓 虽累叶陵迟 犹恃其旧地 好自矜大 称为士大夫 每嫁女他族 必广索聘财 以多为贵 论数定约 同于市贾 甚损风俗 有紊礼经 既轻重失宜 理须改革 乃诏吏部尚书高士廉 御史大夫韦挺 中书侍郎岑文本 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 刊正姓氏 普责天下谱牒 兼据凭史传 剪其浮华 定其真伪 忠贤者褒进 悖逆者贬黜 撰为 氏族志 士廉等及进定氏族等第 遂以崔干为第一等 太宗谓曰 我与山东崔 卢 李 郑 旧既无嫌 为其世代衰微 全无官宦 犹自云士大夫 婚姻之际 则多索财物 或才识庸下 而偃仰自高 依托富贵 我不解人间何为重之 且士大夫有能立功 爵位崇重 善事君父 忠孝可称 或道义清素 学艺通博 此亦足为门户 可谓天下士大夫 今崔 卢之属 宁比当朝之贵 公卿已下 何暇多输钱物 兼与他气势 向声背实 以得为荣 我今定氏族者 诚欲崇树今朝冠冕 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因崔干犹为第一等 卿等不贵我官爵耶 不论数代已前 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 宜一量定 用为永则 遂以崔干为第三等 至十二年 书成 凡百卷 颁天下 又诏曰 氏族之美 实系于冠冕 婚姻之道 莫先于仁义 自有魏失御 齐氏云亡 市朝既迁 风俗陵替 燕 赵古姓 多失衣冠之绪 齐 韩旧族 或乖礼义之风 名不著于州闾 身未免于贫贱 自号高门之胄 不敦匹嫡之仪 问名 惟在于窃赀 结 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归于富室 乃有新官之辈 丰财之家 慕其祖宗 竞结婚姻 多纳货贿 有如贩鬻 或自贬家门 受辱于姻娅 或矜其旧望 行无礼于舅姑 积习成俗 迄今未已 既紊人伦 实亏名教 朕夙夜兢惕 忧勤政道 往代蠹害 咸已惩革 唯此弊风 未能尽变 自今以后 明加告示 使识嫁娶之序 务合礼典 称朕意焉 选自 贞观政要 礼乐第二十九 有删节 注 累叶陵迟 指家世衰落 问名 古代婚礼 六礼 之一 男方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 结 成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从本文看 唐太宗对士大夫的婚姻有怎样的要求 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也可引用原文 答案 婚姻的原则 首先要符合仁义 婚姻之道 莫先于仁义 嫁娶的规矩 务必合乎礼法 嫁娶之序 务合礼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参考译文贞观六年 唐太宗对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说 近来山东的崔 卢 李 郑四大姓 虽然家世早已衰落 但他们仍然依仗旧时的郡望 自高自大 号称士大夫 每当把女儿嫁给其他家族 总要大肆索取聘礼财物 以财物数量多为贵 根据聘礼的数量决定婚约 和集市上的商贩一样 这样做 严重败坏了风俗 也搅乱了 礼 的规定 既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他们的名望与事实不符 按道理礼仪制度必须改革了 于是下诏书命令吏部尚书高士廉 御史大夫韦挺 中书侍郎岑文本 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人校正姓氏等级 广泛寻求全国记录氏族宗族世系的家谱 并根据史书传记 删除其中的浮夸成分 考订它们的真假 如果一个家族出了忠贤的人 就加以褒奖 提升等级 出了叛逆的人 就加以贬黜 他们依此标准 撰写了 氏族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高士廉等人到了上报校定的氏族等第时 仍然把崔干列为第一等 太宗说 我和山东的崔 卢 李 郑四姓 过去并无嫌隙 只是因为他们世代衰微 现在已经没有一个人做官 却还自称是士大夫 婚嫁的时候 就大量索取财物 有的人才能见识平庸低劣 却还得意地自夸高门 托名富贵 我不明白世人为什么还会看重他们 如果士大夫能建立功业 爵位崇高显赫 善于侍奉君主和父亲 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孝都值得称赞 或者道德仁义清正廉洁 学问技艺通达渊博 这样的人也足以自立门户 称得上是天下真正的士大夫 如今崔 卢这类人 难道能和当朝的显贵相比吗 公卿以下的人 哪里有闲暇给他们多送财物 并助长他们的气势呢 这些人只图声誉不顾实际 以得到虚名作为自己的荣耀 我现在钦定氏族等级的原因 确实是想树立当今朝臣的地位 为什么崔干还是第一等 你们不看重我朝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官爵吗 所以 不管以前如何 只按照今天的官品 人才来确定士族的等级 并且这个量定等级的标准将作为永久的准则 于是把崔干定为第三等 到了贞观十二年 氏族志 全书完成 总共一百卷 颁行天下 唐太宗又下诏书说 氏族的美名 要与官爵相关联 婚姻的原则 没有比仁义更重要的 自从北魏 北齐灭亡 朝代变迁 风俗衰败 燕 赵的古姓 后代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很多人失去官爵 齐 韩的旧族 有些人行为违背礼义 他们在乡里没有名声 自身贫贱 却自称高门的后裔 而不重视嫁娶的礼仪 谈婚论嫁的时候只为了捞取财物 成婚的对象一定要找富贵之家 又有些新做官的人和钱财多的人家 羡慕富贵人家的祖宗 抢着和人家攀亲 多送财物 如同做买卖 有些人自愿贬低家门 被亲家羞辱 有些人夸耀过去的名望 在公婆面前行为无礼 这种习惯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间一长就成了风俗 到现在还没有废止 这既乱了人伦 也败坏了名声和教化 我日夜谨慎小心 操劳政事 历代的弊端祸害 都已制止革除 唯有这种坏风气 还没有完全转变 从今以后 要明白告知天下人 让他们都要懂得嫁娶的规矩 务必合乎礼法 才符合我的心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题目 罗宪 字令则 襄阳人也 父蒙 蜀广汉太守 宪年十三 能属文 早知名 师事谯周 周门人称为子贡 仕蜀为太子舍人 宣信校尉 再使于吴 吴人称焉 时黄皓预政 众多附之 宪独介然 皓恚之 左迁巴东太守 时大将军阎宇都督巴东 拜宪领军 为宇副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魏之伐蜀 召宇西还 宪守永安城 及成都败 城中扰动 边江长吏皆弃城走 宪斩乱者一人 百姓乃安 知刘禅降 乃率所统临于都亭三日 吴闻蜀败 遣将军盛宪西上 外托救援 内欲袭宪 宪曰 本朝倾覆 吴为唇齿 不恤我难 而邀其利 吾宁当为降虏乎 乃归顺 于是缮甲完聚 厉以节义 士皆用命 及钟会 邓艾死 百城无主 吴又使步协西征 宪大破其军 孙休怒 又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陆抗助协 宪距守经年 救援不至 城中疾疫大半 或劝南出牂柯 北奔上庸 可以保全 宪曰 夫为人主 百姓所仰 既不能存 急而弃之 君子不为也 毕命于此矣 会荆州刺史胡烈等救之 抗退 加陵江将军 监巴东军事 使持节 领武陵太守 泰始六年卒 追封西鄂侯 谥曰烈 注 谯周 三国时期蜀汉学者 官员 完聚 离散后重新团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阅读第三段 简述吴国攻击罗宪的主要经过 答案第一次 吴国听说蜀国战败 派遣将军盛宪向西进发 假托救援的旗号 其实想袭击罗宪的军队 结果罗宪归顺了魏国 第二次 吴国又派步协出兵西征 罗宪大大地打败了他 接着 孙休恼怒 又派陆抗出兵协助步协攻打罗宪 罗宪坚守了一年多 最后 荆州刺史胡烈等出兵援救罗宪 陆抗败退收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阅读全文 概括罗宪的性格特点 答案刚强正直 文武兼备 有勇有谋 纯厚忠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参考译文罗宪 字令则 襄阳人 父亲罗蒙 是蜀国的广汉太守 罗宪十三岁的时候 就擅长写文章 很早就闻名了 师从谯周 谯周的学生们称他是子贡 在蜀国做官 担任太子舍人 宣信校尉 曾经两次出使吴国 吴国人都称赞他 当时黄皓干预政事 大臣们大多依附他 罗宪独自耿介不从 黄皓很怨恨他 把他降职为巴东太守 当时大将军阎宇掌管巴东的军事 任命罗宪为领军 做阎宇的副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魏国征伐蜀国时 朝廷召阎宇西还救援 罗宪守永安城 等到成都失陷 永安城中也骚动起来 防守江边的官员都弃城逃走 罗宪斩了作乱的一个人 百姓才安定下来 后来 得知刘禅投降 就率领他所统领的部下集会在都亭三天 进行悼念 吴国听说蜀国败了 派遣将军盛宪西上出兵 对外打着救援的旗号 实际上想攻打罗宪 罗宪说 本朝倾覆灭亡 吴国作为唇齿相依的邻国 不体恤我国的国难 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想趁机获利 我们宁可投降魏国 因此归顺魏国 于是整顿士兵 完整集中 用大节和仁义激励他们 士兵都拼命作战 等到钟会 邓艾死了 原来蜀国的百座城池失去了统领 吴国又派步协西征 罗宪大败步协的军队 吴国皇帝孙休大怒 又派遣陆抗帮助步协 罗宪拒守一年多 救援的军队一直没来 城中人民患上疾病瘟疫的超过一半 有人劝他向南逃到牂柯 或者向北逃到上庸 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罗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说 作为人民的主宰 百姓都指望着你 既然不能保全他们 事情紧急了又抛弃他们 这样的事情君子不会做的 就在这里结束我自己的性命罢了 赶上荆州刺史胡烈等救了他 陆抗退兵 魏国加封他为陵江将军 监巴东军事 让他持有符节 代理武陵太守 泰始六年去世 追封为西鄂侯 谥号是 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题目 张特立 字文举 东明人 中泰和进士 为偃师主簿 改宣德州司侯 州多金国戚 号难治 特立至官 俱往谒之 有五将军率家奴劫民群羊 特立命大索闾里 遂过将军家 温言诱之曰 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 聊视之以杜众口 潜使人索其后庭 得羊数十 遂缚其奴系狱 其子匿他舍 捕得之 以近族得减死论 豪贵由是遵法 民赖以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正大初 迁洛阳令 时军旅数起 郡县窘迫 东帅纥石烈牙兀又侮慢儒士 会移镇陕右 道经洛阳 见特立淳古 不礼之 遽责令治糗具 期三日足 后期如军法 县民素贤特立 争输于庭 帅大奇之 既而拜监察御史 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 尚书右丞颜盏石鲁与佃民争田 参知政事徒单兀典谄事近习 皆当罢黜 执政者忌之 会平章政事白撒犒军陕西 特立又劾其掾不法 白撒诉于世宗 言特立所言事失实 世宗宥之 遂归田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特立通程氏易 晚教授诸生 东平严实每加礼焉 岁丙午 世祖在潜邸受王印 首传旨谕特立曰 前监察御史张特立 养素丘园 易代如一 今年几七十 研究圣经 宜锡嘉名 以光潜德 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 壬子岁 复降玺书谕特立曰 白首穷经 诲人不倦 无过不及 学者宗之 昔已锡嘉名 今复谕意 癸丑 特立卒 年七十五 特立所著书有 易集说 历年系事记 节选自 元史 张特立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张特立在难治之州时是怎样让豪贵遵纪守法的 答案他先是挨家挨户拜访 国戚五将军带着家奴抢百姓的羊 张特立用计叫人搜查后院 将五将军的家奴捆绑起来关进监狱 并把他的儿子抓获 这样豪贵之家就变得守法起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文章用了哪些事例来说明张特立敢于直言 不畏权贵 用原文回答 答案 其子匿他舍 捕得之 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 参知政事徒单兀典谄事近习 皆当罢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第二段叙述东帅 不礼之 遽责令治糗具 期三日足 后期如军法 这件事 对于表现张特立这个人有什么作用 答案东帅对读书人极不尊敬 对张特立不以礼相待 责令他三日之内备足军粮器械 并且逾期依军法处置 这里一方面是东帅对他的刁难 另一方面是洛阳全县百姓纷纷抢着将军需物品运送到县府 表现了对张特立极大的支持 这就非常有力地说明了张特立受到百姓的拥护 是个受百姓爱戴的好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参考译文张特立 字文举 东明人 泰和年间考中进士 出任偃师县主簿 后来又改任宣德州司侯 宣德州内金朝皇亲国戚众多 号称难治之州 张特立上任后 都去拜访他们 有一位五将军带着家奴掠抢了百姓的一群羊 张特立下令在村里进行大规模搜查 于是路过五将军家 张特立用温和的语气诱哄他说 将军家里难道还会出盗羊贼吗 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过随便看看 免得别人说闲话 暗地里派人搜查他家后院 查获几十只羊 于是 把将军的家奴捆绑起来关进监狱 将军的儿子躲藏到别人家里 张特立 派人将他抓获 因为是皇帝近族才得以免于死罪 豪贵之家因此变得守法起来 百姓依赖他有了安全感 正大初年 改任洛阳令 当时战事频繁 军队来往很多 地方郡县穷于应付 东帅纥石烈牙兀又对读书人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不尊敬 适逢这支部队移防到陕右地区 途经洛阳 看见张特立一副读书人的儒雅模样 不以礼待他 立刻责令他准备军粮器械 限令三天之内备足 逾期则依军法处置 洛阳全县百姓一向称道张特立的贤明 纷纷抢着将军需物品运送到县府 使得东帅万分惊奇 等到后来晋升为监察御史时 他第一个提出金世宗的诸孙不应被关押 尚书右丞颜盏石鲁和百姓争夺田产 参知政事徒单兀典阿谀奉承 都应当罢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当权者忌恨他 适逢平章政事白撒到陕西犒劳部队 张特立又弹劾他的部属不守法 白撒向金世宗告状 说张特立所说的事情和事实不符 金世宗饶恕了他 于是解官回到了家乡 张特立精通程氏易学 晚年教授学生 东平的严实时常对他以礼相敬 丙午年间 元世祖在王府接受王印 首先传旨告诉张特立说 前朝监察御史张特立 隐居田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朝代变换也始终如一 现在已年近七十 认真研究探索古代圣典 应当赏赐美名 以弘扬其潜在品德 可以特别赐号为 中庸先生 壬子年间 再次向张特立下诏书说 他 钻研经典一辈子 诲人不倦 时刻保持中庸之道 学者都敬仰他 以前已赏赐了美名 今日再表达这个意思 癸丑年间 张特立去世 享年七十五岁 张特立所著的书籍有 易集说 历年系事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13 北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题目 曹彬字国华 真定灵寿人 初 彬之总师也 太祖谓曰 俟克李煜 当以卿为使相 副帅潘美预以为贺 彬曰 不然 夫是行也 仗天威 遵庙谟 乃能成事 吾何功哉 况使相极品乎 美曰 何谓也 彬曰 太原未平尔 及还 献俘 上谓曰 本授卿使相 然刘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元未下 姑少待之 既闻此语 美窃视彬微笑 上觉 遽诘所以 美不敢隐 遂以实对 上亦大笑 乃赐彬钱二十万 彬退曰 人生何必使相 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取材于 宋史 曹彬列传 9 文中写道 美窃视彬微笑 上亦大笑 请分别简述两处 笑 的缘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因此概括出大意 说明两人为什么笑即可 答题时 注意结合前后文内容 攻打南唐时皇帝曾许诺封曹彬为使相 潘美预先恭喜他时 曹彬说皇帝还不会封他为使相 因为太原刘继元尚未攻克 事情果然被曹彬说中 笑 表达了潘美对曹彬的钦佩 太祖被曹彬猜中了心思 使得他前面的解释完全成了借口 所以此处是太祖自我解嘲之笑 也暗含他对曹彬的赏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美窃视彬微笑 曹彬已经料到太祖不会兑现许诺 甚至预见到太祖要说的理由 潘美的会心一笑 表达了对曹彬的钦佩 上亦大笑 太祖被臣下猜透了心思 大笑中含有自嘲和对曹彬的赏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参考译文曹彬 字国华 真定灵寿人 起初 曹彬统领军队 宋太祖对他说 等到打败李煜 应当让你做使相 副帅潘美预先祝贺他 曹彬说 不会这样 这次征讨 依仗天威 遵照皇上的妙计 才能取得胜利 我有什么功劳呢 何况使相是多么重要的位置啊 潘美说 为什么这样说呢 曹彬说 太原还没有平定啊 等到得胜回朝 献 上俘虏 皇上对曹彬说 本来应授予你使相职位 然而刘继元还没有打败 姑且稍微等一下吧 听到这句话后 潘美暗地里看着曹彬微笑 皇上察觉了 急忙追问其中的缘故 潘美不敢隐瞒 于是据实回答 皇上也大笑起来 于是赐给曹彬二十万钱 曹彬退朝后说 人生何必一定要做使相 好官也不过是多得几个钱罢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12 浙江改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题目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 欧阳修修顿首白秀才足下 前者舟行往来 屡辱见过 又辱以所业一编 先之启事 及门而贽 田秀才西来 辱书 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 比又辱书 仆有罪之人 人所共弃 而足下见礼如此 何以当之 当之未暇答 宜遂绝 而再辱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再而未答 益宜绝 而又辱之 何其勤之甚也 如修者 天下穷贱之人尔 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 盖足下力学好问 急于自为谋而然也 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 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 学为诗赋 以备程试 凡三举而得第 与士君子相识者多 故往往能道仆名字 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 或过称其文字 故使足下闻仆虚名 而欲见其所为者 由此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仆少孤贫 贪禄仕以养亲 不暇就师穷经 以学圣人之遗业 而涉猎书史 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 皆穿蠹经传 移此俪彼 以为浮薄 惟恐不悦于时人 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然有司过采 屡以先多士 及得第已来 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 始大改其为 庶几有立 然言出而罪至 学成而身辱 为彼则获誉 为此则受祸 此明效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夫时文虽曰浮巧 然其为功 亦不易也 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 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 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 顺时故也 先辈 少年志盛 方欲取荣誉于世 则莫若顺时 天圣中 天子下诏书 敕学者去浮华 其后风俗大变 今时之士大夫所为 彬彬有两汉之风矣 先辈往学之 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 如其至之 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 若仆者 其前所为既不足学 其后所为慎不可学 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 为此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在 易 之 困 曰 有言不信 谓夫人方困时 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今可谓困矣 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 辱书既多且切 不敢不答 幸察 注 先辈 对乐秀才的尊称 10 结合原文 欧阳修认为自己的文章 不足学 不可学 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中进士前徒有虚名 文字浮薄 中进士后的文章 不顺时 易获罪 时文风俗已变 学好可以齐肩于两汉之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参考译文欧阳修叩首禀告秀才足下 前些时候 我乘船从江上往来 多次让你屈尊过访 又劳你送自己所作的诗文一编 并先以书信通报 作为登门访我的见面礼 田秀才从西边来 承蒙你的寄信问候 后来 我家仆人从江陵府回夷陵县 又带来你的信 我是个获罪的人 大家都厌弃我 而你却如此以礼相待 我怎么担当得起 你来了信 我没有来得及回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本应因此断绝往来 可是又劳你两次给我写信 两次来信又没有答复 更加应该绝交了 可你还是来信 这是何等的殷勤啊 像我欧阳修这样的 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 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我想这大概是由于你的勤学好问 急于为自己谋求进取才这样吧 然而承蒙你索取我所作的诗文 这恐怕是你误听了有关我的言过其实的传闻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我年少的时候 决心从考进士的途径被举荐于官府 因而学作诗赋 准备参加按规程举行的科举考试 共考了三次才中进士 因为与各方面的士人君子相识很多 所以往往能说出我的名字 又因为大家相从游学 私人交情很好 有的人便过分夸赞我的文章 因此 使你听到我的虚名 便想看看我写的诗文 恐怕就是这个原因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我年幼的时候 父亲死了 家里贫困 贪图利禄以供养亲人 没有时间跟随老师穷究经书 来学习圣人留传下来的文化遗产 只是泛泛地浏览些书史 姑且追随世俗作些所谓的 时文 那都是在经传中穿凿剽窃 东拼西凑 造出些轻浮浅薄的文字 只担心不受时人的欢迎 并不能像古人那样 有卓越而自成一家的言论 然而官府误加采纳 多次名列在众人的前面 直到考中进士以来 自认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以前所写的文章实在当不起官府的荐举和长辈的赏识 这才开始大力改变过去的文风 希望在文章学问上有所建树 然而文章一做出便招来罪过 学问有成就了 自身却蒙受羞辱 写以前那样的时文会得到荣誉 写现在这种有独立见解的文章却遭受祸害 这真是鲜明的对比 时文虽然轻浮纤巧 但要写得好 也是不容易的 我天性不喜欢时文而勉强去写这种东西 因此与同时代人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写的相比 更加不工巧 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 是顺应时俗的缘故 你现在正值少年之时 志气远大 正想在社会上博取荣誉 那么还不如顺应时俗为好 天圣年间 天子下了诏书 告诫学者要去掉浮华的文风 从那以后文风大变 现在士大夫中所写的文章 已文质彬彬 有两汉文章的风采了 你去向他们学习 不仅足以顺应时俗 博取荣誉 如果达到最佳境界 还能与两汉名家比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呢 像我这样 以前所写的东西不值得学习 以后所写的东西又千万不能学 所以我迟疑着不敢拿出自己所写的文章来 就是这个原因 在 易经 的 困 卦中说 有言不信 这是说 人在困境中 他说的话也没有人相信 我现在可以说是处在困境中 怎么能够为你所取信呢 承蒙你多次来信 态度又那样恳切 不敢不予以答复 望您明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 综合题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题目 示季子懋修书张居正汝幼而颖异 初学作文 便知门路 吾尝以汝为千里驹 即相知诸公见者 亦皆动色相贺曰 公之诸郎 此最先鸣者也 乃自癸酉科举之后 忽染一种狂气 不量力而慕古 好矜己而自足 顿失邯郸之步 遂至匍匐而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丙子之春 吾本不欲求试 乃汝诸兄咸来劝我 谓不宜挫汝锐气 不得已黾勉从之 竟致颠蹶 艺本不佳 于人何尤 然吾窃自幸曰 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 同 巨 巨大 发之也 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 而俯首以就矩镬 规矩法度 也 岂知一年之中 愈作愈退 愈激愈颓 以汝为质不敏耶 固未有少而了了 长乃懵懵者 以汝行不力耶 固闻汝终日闭门 手不释卷 乃其所造尔尔 是必志骛于高远 而力疲于兼涉 所谓之楚而北行也 欲图进取 岂不难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 足迹 又合当世之轨辙 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 明兴以来 亦不多见 吾昔童稚登科 冒窃盛名 妄谓屈宋班马 了不异人 区区一第 唾手可得 乃弃其本业 而驰骛古典 比及三年 新功未完 旧业已芜 今追忆当时所为 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甲辰下第 然后揣己量力 复寻前辙 昼作夜思 殚精毕力 幸而艺成 今汝之才 未能胜余 乃不俯寻吾之所得 而蹈吾之所失 岂不谬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吾家以诗书发迹 吾诚爱汝之深 望汝之切 不意汝妄自菲薄 而甘为辕下驹 注 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 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 但汝宜加深思 毋甘自弃 假令才质驽下 分不可强 乃才可为而不为 谁之咎与 吾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