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安徽省池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安徽省池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安徽省池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安徽省池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历史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日迹清晰。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战国时期,李悝为魏相时,曾颁布“尽地力”的教令;荀子认为“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庄子主张“深其耕而熟耰【you,古代一种平整土地的农具】之”。据此可知,他们都重视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C. 耕作技术的推陈出新D. 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从材料可以看出,三人都主张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率,这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耕作技术的创新,排除C项。材料只是说明了人如何把田地种好,并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排除D项。2.在古代中国经济社会中常用的专有名词,诸如“工商食官”、“盐铁专营”、“漕运制度”、“景德镇官窑”、“江宁织造”等。这些专有名词,反映了古代中国A. 别具特色的手工业技术B. 官商合流局面的出现C. 封建官府的垄断性经营D. 官营和民营竞争激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工商食官”是夏商周时朝的官营手工业制度;“盐铁专营”,由国家来垄断盐和铁这两项关乎国计民生的物品经营;“漕运制度”,国家控制着全国的粮食贸易;“景德镇官窑”、“江宁织造”体现都是官营手工业。综上,这些专有名词基本都体现了封建官府的垄断性经营,故选C项。“工商食官”、“盐铁专营”、“漕运制度”都是国家政策,无法体现手工业技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间商业,无法体现官商合流局面的出现,故排除B项。材料只能看出官营手工业,不涉及民营手工业,无法提现官营和民营竞争激烈,故排除D项。3.宋末,江南市镇的佃户携米到镇上店铺购买“香烛、纸马、油盐、酱醯、浆粉”等生活用品,“皆以米准之”,店铺将这些米集中运至杭州、苏州等城市“泉钱,复买物归售”。这说明A. 江南市镇上各类商品的交易规模大B. 江南商品流通以以物易物形式为主C. 粮食成为联系城镇两级市场的媒介D. 租佃制关系下佃农的生活十分艰辛【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江南市镇的佃户携米购买生活用品”“店铺将这些米集中运至杭州、苏州等城市粜钱,复买物归售”等可知,江南市镇上的佃户用米来换取生活用品,店铺将这些米转运到城市卖出,然后再换取商品贩卖,这说明粮食成为联系城镇两级市场的媒介,故选C项。从材料看不出商品交易规模大,只能看出生活用品种类多,故排除A项。依据材料“将这些米集中运至杭州、苏州等城市粜钱,复买物归售”,非以物易物,可排除B项。“江南市镇的佃户携米到镇上店铺购买”不能体现租佃制关系下佃农的生活十分艰辛,排除D项。4.明朝中后期,江浙、福建一带大量引种番薯以及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棉花是种植地域最广经济作物,在政府的鼓励下,出现“地不分南北,遍种于天下”的情况。这说明当时A. 农产品结构变化明显B.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C. 南北的饮食结构趋同D. 明政府强力干预经济【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明朝的经济。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朝中后期,大量引种高产粮食作物和棉花经济作物广泛种植,这与明朝以前相比,农产品结构有了新变化,故选A项。高产作物引进,棉花广泛种植,说明衣食有所变化,无法得出生活水平提高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体现南北棉花的广泛种植,不是饮食结构,故排除C项。“在政府的鼓励下”不是强力干预经济,排除D项。5.明末话本小说二刻拍案惊奇中写到一个明朝徽商将一官僚家女子“认做点己女儿,不争财物,反赔嫁妆,只贪个纱帽往来,便心满意足”,还写了一些商人家庭的成员进入到官僚队伍之中。该小说内容反映出当时A. 商人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B. 从事商业需要寻求权势保障C. 官商勾结恶化了社会空气D. 官商间的政治诉求趋于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商人往往通过对于官员们的经济资助或者联姻以取得与官员结盟,以作为自身经商的权势保障,故选B项。材料表明商人地位有所变化,“空前提高”夸大了史实,排除A项。材料表明商人群体的活动,而非官商勾结,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商人的活动,无法体现官僚的诉求,故官商间的政治诉求趋于统一结论错误,排除D项。6.江南制造总局最早的一批技术力量是原美商旗记铁厂的工人,后来陆续从香港、宁波、广州等地外商企业中用较高的工资招募工人。这说明江南制造总局A. 长期被外商企业所控制利用B. 产生了近代最早的无产阶级C. 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管理制度D. 重视引进专业技术实才【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多是从外商企业中用高工资招募而来的,说明该洋务企业,重视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故选D项。从外商企业招募工人不意味着被外商控制,排除A项。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产生在外国人办的企业中,B项错误。材料表明引进的是技术而不是管理方式,排除C项。7.在1815至1835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多次把在印度生产的棉布运到中国广州试销,却经常赔本,而且销售量也很小。出现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应是A. 印度是英国完全的殖民地B. 清朝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C. 清朝对进口商品课以重税D. 中国传统经济的顽强抵制【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此1815至1835年间,东印度公司几次把棉布运到中国广州试销,却受到很大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故选D项。印度是英国完全的殖民地、清朝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对进口商品课以重税客观上对印度棉布在中国的销售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C项。8.申报在1882年报道“锡山近况”时写道:“本届蚕丝丰稔,各路收茧之庄鳞次栉比,较往年多至数倍。每家均设大灶烘焙蚕茧,兼有洋人设庄经收。各乡出数甚多,每日竟有三百担之谱,价亦增昂。”这反映出当时的锡山A. 蚕茧业的商品化程度在加深B. 传统的小农经济已经解体C. 手工业仍保持着强劲竞争力D. 已是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蚕茧丰收后,有专门收蚕茧的庄,其中包括洋人,这说明蚕茧业的商品化程度在加深,故选A项。1882年小农经济依旧存在,故排除B项。材料中的蚕茧是初级农产品,只能看出农业和商业的发展,无法看出手工业的发展,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每家均设大灶烘焙蚕茧,兼有洋人设庄经收”不能表明列强掠夺原料,故排除D项。9.据学者推算,中国民族棉纱业在不同年份的获利情况不同,以每包16支棉纱为例,1914年一般可获利白银14两,19171921年最少可获利15.33两,最多50.55两。这一现象反映出A. 工业技术设备改进的决定作用B. 国际环境改善的重要影响C. 北洋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效果D. 国内市场扩大的拉动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时中国民族面纱业的发展状况,该时段欧洲列强忙于一战及战后恢复经济,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从而使中国民族工业所处的国际环境得以改善,民族工业的竞争压力减小,棉纱业大幅获利,故B项正确。19171921年起决定作用的是外部环境而非工业技术设备改进,故A项错误。北洋政府的扶植政策只能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民族工业的获利关系不大,故排除C项。19171921年国内市场基本未变,故排除D项。10.1926年,一位父母早亡的电车公司司机结婚时,兄嫂腾出卧房探设礼堂以助其完婚。新娘日行乘车至新郎居所,并未举行“亲迎”之礼。在婚礼之时,新娘着红袍、戴凤冠,行三拜之礼。这反映出A. 年轻人尚未认同西式婚礼B. 婚俗状况与生存环境的关系C. 新旧婚姻观念的尖锐对立D. 传统的婚恋价值观趋向崩塌【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父母早亡”“兄嫂腾出卧房改设礼堂以助其完婚”“未举行亲迎之礼”等信息说明这位司机婚礼比较简单,从侧面反映了婚俗因家庭条件而发生了变异,故选B项。由材料不能得出对西式婚礼不认同,故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出新旧婚姻观念的尖锐对立,故排除C项。该司机的婚礼基本上属于传统婚礼,故排除D项11.1934年6月,罗斯福总统签署了1934年购银法,规定美国政府要通过购买的方式,设法使每盎司的白银价格提高到1.29美元,或者把白银在美国货币储备金的比重增加到1/4。但是中国的银行公会明确表示反对。其反对的理由应该是,美国的法案A. 冲击了中国正在进行的法币改革B. 不利于中国的银行开拓国际市场C. 将导致中国白银外流和银根吃紧D. 将会给中国带来剧烈的政治动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美国通过购银法,并提高白银价格的提高,将会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银行银根吃紧,市场萧条,商家纷纷破产,这最有可能是中国银行公会反对该法的理由,故选C项。A项不正确,因为国民党的法币改革开始于1935年,美国的购银法应该是法币改革的原因之一;B项与该法没有直接关系;D项夸大了该法的影响12.当1950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毛泽东又深刻地感到,还需实现农村第二次变革,才能使农民彻底摆脱贫穷状态,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二次变革”指的是A. 大跃进运动B. 人民公社化C. 农业合作化D. 联产承包制【答案】C【解析】【详解】毛泽东认为土改后的农民虽然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作,但是,这种一家一户的农村经济体制和农民的小私有制,还是与手工劳动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相联系的,要想彻底地摆脱贫穷是很难的。因此,需把私有制的个体农民,通过农业合作社运动,变为集体所有制的农民,把农民引上集体化道路,才能依靠集体的力量使农民彻底摆脱贫穷状态,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就是毛泽东眼中的农村“第二次变革”,故选C项。排除ABD项。13.有学者指出: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虽然用词、含义有些模糊,但要求却十分清楚,这篇讲话描绘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对“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的正确理解是A. 完全抛弃苏朕的发展模式B. 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 根据国情自主探索建设之路【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论十大关系是中共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开始,因为此前中国基本都是照搬照抄苏联的模式,而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改变,中共也开始独立自主地思考未来的发展道路,因此D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不可能完全抛弃苏联模式;B项是改革开放时期提出来的政策,故排除。“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不符合论十大关系的内容,排除C项14.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讲话提纲中主张“自主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来调节”。这说明邓小平在当时A. 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舆论准备B. 努力向国人揭示市场经济的本质C. 已开始酝酿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D. 已形成发展市场经济的完整构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来调节”,可以看出邓小平已认识到价值规律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说明当时的邓小平已开始酝酿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故答案为C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舆论准备的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排除A项;B、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15.下图为新时期我国工业生产中各类经济成分占总产值比重变化的情况。该图内容反映出,我国A. 国有经济呈现迅速衰退趋势B. 计划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尚未改变C. 国民经济发展活力日趋增强D. 加入世贸组织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答案】C【解析】【详解】工业中各类经济成分占总产值比重的变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工业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并存增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活力,C项符合题目要求。国有经济的比重下降并不代表其衰退,它实际上获得了很大发展,A项对图表内容理解错误,图示内容是各类经济成分占总产值比重变化的情况,而不是发展情况;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已经逐步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导地位,B项不符合史实;2001年中国才加入世贸组织,D项错误16.研读下表,表中英国进口原棉的变化情况说明,当时英国16951804年间英国进口原棉的净额单位:百万磅(前后交错的十年平均数)16951704172176517744.0317001709179177017794.80170517141.00174017492.06177517847.36171017191.35174517542.831780179815.51171517241.68175017592.811785179424.45172017291.55175517642.571790179928.6417251734144176017692.531795180442.92A. 这一时期对原棉的需求量总体不大B. 进口原棉的增加说明其内驱力不足C. 18世纪成为一个典型的外向型国家D. 工业革命开始后棉纺织业发展较快【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1695年到1769年,英国进口原棉的净额增长的幅度并不太大,但是工业革命开始后,进口原棉的净额增长幅度较大,说明棉纺织业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故选D项。1695年到1774年变化不大,但是1775年之后增量迅速,排除A项。进口原棉的增加说明其生产能力增强,无法体现内驱力,故排除B项。英国从新航路开辟后,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一直是外向型国家,故排除C项。17.十月革命后,俄国苏维埃政权从城市里派出了大批的工人“征粮队”,他们身上不仅带着粮袋,还带有枪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保证余粮收集制的实施B. 向农民征收固定粮食税C. 推动农业集体化的发展D. 强制征粮支援一战前线【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发动内战。为了在内战中战胜强大的敌人,俄国苏维埃政府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材料中提到的俄国苏维埃政权从城市里派出大批的工人征粮队,就是为了保证余粮收集制的实施,故A项正确。B项是新经济政策,C项是斯大林时期政策,故排除。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一战,D项不符合题意18.1927年底到1928年春,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认为,粮食收购危机“反映着农村资本主义分子在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在我国建设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即粮食收购问题上,对苏维埃政权发动的第1次严重进攻。这说明A. 新经济政策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B. 富农是粮食收购危机的始作俑者C. 斯大林对当时形势评判完全正确D. 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的需要【答案】A【解析】【详解】从斯大林的言论“农村资本主义分子在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苏联新经济政策仍在继续发挥其作用,而根据所学知识,当时新经济政策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A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认为是“农村资本主义分子”(富农)导致的,但不能说明富农是粮食收购危机的始作俑者,故排除B项。粮食危机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情况复杂,故C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工业化,故排除D项。19.有人说,苏联和东欧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预言推行计划经济,结果失败了,幸亏中国成功转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得以避免失败的命运。这观点意在说明A.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B. 苏联模式与其国情不相符C. 中国吸取了苏联建设教训D. 经济社会建设应依据国情【答案】D【解析】【详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但不能僵化运用,而要根据国情的变化灵活运用,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苏联模式失败而中国成功地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好说明了这一点,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根据国情灵活运用理论的重要性,A、C两项都与这一主旨不相符;国情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苏联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是符合其国情的,B项有误且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排除。20.研读下表,导致表中苏联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苏联按五年计划计算的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速度(%)年份工业总产量农业总产量国民收入基本投资社会劳动生产率196619708.53.97.27.36.8197119757.42.55.16.74.5197619804.41.73.83.73.3198119853.71.13.13.73.1A. 未发展高精尖科学技术B. 国民经济全面军事化C. 固守传统经济发展模式D. 农轻重比例关系失调【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在这一时期的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基本投资规模、社会劳动生产率都在全面下滑,经济形势在恶化,导致上述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是仍然坚持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故选C项。A项不符合史实,这一时期苏联发展了高精尖的科技。BD项并非主要原因,故排除。21.1971年尼克松总统在经济报告中说,“我不想为了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而管制工资和物价,因为这样做就会产生更多的麻烦的新问题,我也不想借口管制工资和物价来装饰门面。”这说明尼克松A. 放弃了凯恩斯主义B. 经济政策摇摆不定C. 放松对经济的干预D. 重视解决民生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尼克松并不想通过管制工资和物价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他认为这样做会造成更大的麻烦,说明他正在改变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C项符合题意。材料并不是完全不干预经济,无法得出放弃凯恩斯主义的结论,排除A项。尼克松政策是改变干预经济的方式,不是政策的摇摆不定,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民生,排除D项。22.1979年,被誉为“铁娘子”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当年竞选时,因向选民承诺减税、削减政府机构、限制社会福利、消除通货膨胀,甚至限制工会权利,从而成功当选为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成功当选表明A. 女性议员更易受到选民的拥戴B. 国家加强干预经济符合时代需要C. 英国深受“滞胀”问题的困扰D. 英国企图恢复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受到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出现“滞胀”的经济局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应对危机。材料中撒切尔的竞选承诺实际上是要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她当选说明她的承诺符合英国选民的需要,表明此时英国深受“滞胀”问题的困扰,C项正确。当时西方社会女性议员的数量还是大大少于男性,仅由撒切尔的当选不能得出A项结论;20世纪70年代,受“滞胀”局面的影响,国家干预经济的学说受到质疑,B项与当时时代特征不符;为应对“滞胀”局面,英美等西方国家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并非要恢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项说法违背史实23.天花病毒经过三千多年才传播蔓延到世界各大洲,最后于1775年传播到澳大利亚。而在2000年,由菲律宾黑客发明的“爱虫”电脑病毒,仅仅3天时间就传染到整个世界的电脑系统。导致现代电脑病毒急速传染,其关键推手应是A. 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B. 电脑病毒的超强传染性C. 科技更快转化为生产力D.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天花用了3000年才传遍世界各大洲,说明当时的全球化程度还不算高;而2000年由菲律宾黑客发明的“爱虫”电脑病毒,只用了3天时间就传播到整个世界,这当然应该是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所带来的影响,故选A项。导致计算机病毒迅速传播的原因是全球化的网络系统,排除B项。科技更快转化为生产力符合史实,和材料无关,排除C项。2000年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排除D项。24.2018年11月有媒体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21日决定成立一个仲裁小组,调解六个国家和欧盟跟美国之间由于美国对钢铝产品加征关税而引起的争端。这说明世贸组织A. 消除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B. 是解决贸易争端的唯一机构C. 顺应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D. 促进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世贸组织调解六个国家和欧盟跟美国之间的贸易争端,这也是它的重要职能。世贸组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自由化组织,此举当然顺应了世界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趋势,故选C项。AB项的表述都过于绝对。材料体现的经济全球化,而不是多极化,故排除D项.25.发展中国家共建立了20多个原料出口国组织,参加国80多个,为原料和初级产品争取合理的价格。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制成品出口利益,要求发达国家采取措施有步骤地降低关税税率。这说明A. 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B. 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C. 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抵制作用D. 当今世界需要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原料和初级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低,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此类产品,处于国际分工中的不利位置,材料表明发展中国家为原料和初级产品争取合理的价格,维护本国制成品的出口利益,这都说明当今世界需要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故选D项。由材料不能得出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且这一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由材料看不出区域集团化的抵制作用,故排除C项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臣以为亟定其制,而通计天下若干人为士,足以副在官之吏,若干人为农,三年足有一年之储;若干人为工,足其器用;若干人为商贾,足以通货而已。尊儒尚学,贵农贱商,此皆事业之要务也。摘自晋书傅玄传材料二 唐太宗曾经对房玄龄说:“朕设此官员以待贤士,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到唐玄宗时已经说出“朕天下之贵,元宝天下之富”,到唐僖宗时情况更有了很大变化,如长安商人王酒胡就曾受唐僖宗邀请赴宴。摘编自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十八讲材料三 从东京梦华录可看出北宋城市和唐时面貌大不相同。在汴京,街面店铺、作坊、旅馆、50余炉的饼铺、二三层楼的酒家(官营或私营都有),与住宅、寺宇杂然并见。很多大城市里每日天未明到深夜,甚至通宵都有营业。夜市上除了有大众化的食品和用品,便于夜间“勾当公事”的人和一般平民购买食用。批发商业的组织形式在北宋也有新的发展。“行”不但是批发交易的场所而已,并且是一种新起的批发机构。在城市内外河畔桥头交通方便之处或街道广场之上都有各种“行”的设置。摘编自吴慧中国古代商业(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反映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在古代中国长期推行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社会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商业发展的特点。【答案】(1)重农抑商政策。原因:自然经济是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农业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国家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2)新现象:社会对商人的认同和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商业成为国家财富的重要来源。(3)特点:市坊不再分开;城市生活和市场交易打破了时空限制;出现了新的批发机构【解析】【详解】(1)第一问,政策。由材料“贵农贱商”可知是重农抑商政策。第二问,这一政策在古代中国长期推行的原因。重农抑商在中国古代长期推行是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要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作答。政治上,国家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经济上,自然经济是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农业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2)从唐太宗时期“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到唐玄宗时期“元宝天下之富”,再到“唐僖宗长安商人王酒胡就曾受唐僖宗邀请赴宴”,逐步展现了国家对商人、商业认识的变化。即社会对商人的认同和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商业成为国家财富的重要(3)由材料“在汴京,街面店铺、作坊、旅馆、50余炉的饼铺、二三层楼的酒家(官营或私营都有),与住宅、寺宇杂然并见”可知市坊不再分开;“很多大城市里每日天未明到深夜,甚至通宵都有营业”“夜市”,可知城市生活和市场交易打破了时空限制;“批发商业的组织形式在北宋也有新的发展”,可知出现了新的批发机构。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的冒险远航、殖民征讨和对殖民地的统治,都由封建王室直接控制。在移民队伍的组成上,商人、贵族、教士三位一体。在殖民地,由国王任命封建贵族充任各殖民地的总骨和都督,执掌军事、民政和司法大权。在土地制度方面,所有占领的土地被宣布为王室所有,由国王分封给殖民者和教会。在工商业政策方面,奉行重金主义(重商主义的早期形式)政策,使用奴隶开采银矿,掠夺大量金银财富”摘编自艾周昌等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材料二 从1813年印度被迫接受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后,英国的棉纱、棉布等大量机器工业品涌入印度沉重打击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特别是棉纺织业。在孟加拉,号称“印度的曼彻斯特的达卡城人口曾经到过15万人,到1840年前后,只剩下3万至4万人了。英国的工业品不仅摧毁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还打击了农村手工业,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使印度自给自足的村庄变成了生产鸦片、棉花和其他原料用以换取英国货物的农场。这样,由英国生产工业品,由印度负责生产原料的国际分工形成了。这种演变过程在其他落后国家相续发生。摘编自世界经济史材料三 上海汽车制造厂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先后于1985年和1991年与德国著名的大众汽车公司合资组建了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这两个企业通过合资,引进外国的新技术、新材料,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模式,努力实现零部件国产化,走出了中国轿车的发展之路,把中国轿车生产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两个企业被称为“最受赞誉的合资企业”。摘编自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葡萄牙、西班牙殖民扩张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葡萄牙、西班牙相比,英国在殖民扩张方式上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对印度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的合资企业谈谈自己的观点。【答案】(1)特点:在王室主导下对殖民地实行直接控制,带有浓厚的封建和半封建色彩;掠夺的财富未转化为资本,导致两国的不久走向衰落。(2)转变:从直接的殖民掠夺为主到商品输出为主。影响:打破了印度传统的经济结构,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印度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给印度人民带来了灾难。(3)看法:合资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它给中国发展带来了资金、先进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增加了政府的财税收入;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引发中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同时也给国内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解析】【详解】(1)由材料“由封建王室直接控制”,可知特征为在王室主导下对殖民地实行直接控制,带有浓厚的封建和半封建色彩;“在工商业政策方面,奉行重金主义(重商主义的早期形式)政策,使用奴隶开采银矿,掠夺大量金银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掠夺的财富未转化为资本,导致两国的不久走向衰落。(2)第一问,方式。由材料“英国的工业品不仅摧毁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还打击了农村手工业,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使印度自给自足的村庄变成了生产鸦片、棉花和其他原料用以换取英国货物的农场”,可知和西班牙、葡萄牙相比,英国从直接的殖民掠夺为主到商品输出为主。第二问,对印度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积极方面:打破了印度传统的经济结构,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消极方面:印度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给印度人民带来了灾难。(3)由材料“通过合资,引进外国的新技术、新材料,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模式,努力实现零部件国产化,走出了中国轿车的发展之路,把中国轿车生产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可知合资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引进技术、促进就业、增加税收、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