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选题(从A、B、C、D、E)五个选项选出最恰当的一个。共85题,每题1分)1.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 B.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C.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 D.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E.职业分布.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2为了调查广州市初中生近视情况,将全市中学按照学校等级(省重点.市重点和普通学校)分成好.中.差三层,每层抽出若干学校。将抽到的学校按年级分成三层,每个年级抽取若干班,对抽到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和检查。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 E.多级抽样3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A.混杂偏倚 B.信息偏倚 C.失访偏倚 D.选择偏倚 E.入院率偏倚4反映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 )A.散发.流行和爆发 B.季节性.散发和周期性 C.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和周期性 D.长期趋势.流行和爆发E.散发.爆发和长期趋势5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当是:( )A.病例组选择怀疑患某种疾病的人,对照组选择未患该种疾病的人B.病例组为确定患某种疾病的人,对照组为怀疑患该种疾病的人C.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未确定患某种疾病D.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是患某种疾病伪人E.病例组应是确定患某种疾病的人,对照组是不患该种疾病的人6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是指:( )A.病因.宿主.环境 B.传染源.宿主.环境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机制E.生物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7某个(些)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称为:( )A.信息偏倚 B.失访偏倚 C.混杂偏倚D.选择偏倚E.随机误差8某县有10万人口,2001年12月31日登记的结核病人有400人,而2002年共发生结核300人。2002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其中有60人死于肺结核。请问该县2002年总死亡率为:( ) A.300/10万 B.60/1000 C.60/10万 D.1000/10万 E.资料不足,不能计算9下列哪一个因素与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估计无关?( ) A.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 B.研究疾病的发病率C.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D.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E.该因素预期引起的相对危险度或比值比10疫苗的预防效果的评价用下列哪种方法?(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现况调查 D.实验流行病学研究E.以上方法均不行 11下列哪一项是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指标 ( )A.保护率B.有效率C.生存率D.治愈率E.病死率12在一项队列研究中,RR值95可信区间为0.2-1.8,那么研究因素可能是疾病的:( )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混杂因素D.无关因素E.以上都不是13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B.判断患者的感染时间 C.确定检疫期限D.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E.准确计算发病率14流行病学研究中偏倚的种类包括:( )A.入院率偏倚.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B.失访偏倚.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C.选择偏倚.回忆偏倚和混杂偏倚D.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测量偏倚E.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15分析动态人群的发病情况用哪项指标( )A.累积发病率B.死亡率 C.患病率D.罹患率E.发病密度16概率P=0,则表示 ( )A某事件必然发生 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17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 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责任事故E以上都不对18.正态分布是以( ) A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B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C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D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19.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 ) 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20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 ( )A 构成比B 相对比C 绝对数D 率E变异系数21描述某地某地210名健康成人发汞含量的分布,宜绘制 ( ) A直条图 B直方图C线图D百分条图E散点图22.样本含量的确定下面哪种说法合理。( )A.样本越大越好B.样本越小越好C.保证一定检验效能条件下尽量增大样本含量D.保证一定检验效能条件下尽量减少样本含量E.越易于组织实施的样本含量越好23.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r值的范围在-1 1之间B.已知r来自0的总体,则r0表示正相关,r0表示负相关C.已知Y和X相关,则必可计算其直线回归方程D.回归描述两变量的依存关系,相关描述其相互关系E.r无单位24.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的主要指标是。( )A.平均数B.相对数C.标准差D.变异系数E.中位数25.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得到此差别具有统计意义的结论是指。( )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C.两样本均数和两总体均数的差别都有显著性D.其中一个样本均数和它的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E.以上都不是26.在假设检验时,本应作单侧检验的问题误用了双侧检验,可导致。( )A.统计结论更准确B.增加了第一类错误C.增加了第二类错误D.减小了可信度E.增加了把握度27.可信区间估计的可信度是指。( )A.B.1-C.D.1-E.估计误差的自由度28.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 A.作身高差别的统计学检验B.用该市5岁男孩身高的1-正常值范围评价C.用该市5岁男孩身高的均数来评价D.用该市5岁男孩身高的1-可信区间来评价E.用该市5岁男孩身高的全距来评价29.RC列联表2检验的自由度为( )A.R-1B.C-1C.R C-1D.RC-1E.(R-1)(C-1)30.由两样本率的差别推断两总体率的差别,若P0.05,则。( )A.两样本率相差很大B.两总体率相差很大C.两样本率和两总体率差别有统计意义D.两总体率相差有统计意义E.其中一个样本率和总体率的差别有统计意义31高压灭菌法主要用于哪类食品( )A.奶类B.酒类C.果汁D.肉类罐头E.酱油32在一批腌菜中检出大量硝酸盐,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和胺类形成( )A.亚硝胺B.色胺C.腐胺D.甲胺E.组胺33.大豆的最多氨基酸是( )A.赖氨酸B.色氨酸C.蛋氨酸D.组氨酸E.苏氨酸 34目前常用的食品发色剂是( )A.苋菜红B.亚硝酸盐C.亚硫酸铜D.赤鲜红E.红曲米35黄曲霉毒素致癌的主要靶器官是( )A.食道B.胃C.肝D.肾E.肺36出生46个月的婴儿需开始补充( )A.铁B.钙C.淀粉D.脂肪E.蛋白质37刚屠宰的肉品通过后熟产酸,可杀死( )A.猪瘟病毒B.丹毒杆菌C.口蹄疫病毒D.布氏杆菌E.炭疽杆菌38有利于钙吸收的因素是( )A.膳食纤维B.植酸C.乳糖D.草酸E.磷酸 39谷类中不含的维生素是( )A.硫胺素和尼克酸B.硫胺素和维生素B2C.尼克酸和维生素B2D.维生素A和维生素DE.维生素B6和尼克酸40与基础代谢无关的因素是( )A.体型B.年龄C.体力劳动D.性别E.气温41成人膳食碳水化合物适宜摄入量以占总能量百分比计算,为( )A.1012B.2025C.4555D.5565E.203042关于非必需氨基酸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人体不需要的氨基酸B.合成人体蛋白质所必需C.人体内可以合成D.不依赖于食物的供给E.体内合成速度快43对市场出售的一批鲜猪肉进行鉴定,判断其是否腐败变质最敏感的化学指标是( )A.过氧化物值B.K值C.皂化价D.折光率E.挥发性盐基总氮44下列哪项不符合老年营养需要( )A.总热能摄入量应降低B.摄入尽量多的动物蛋白质C.脂肪摄入不宜过多D不宜食含蔗糖高的食物E.充足的无机盐和维生素45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最高层是( )A.蔬菜B.谷类C.奶类D.油脂E.肉类46.下列哪项不是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的常用生理指标。 ( ) A.皮肤温度.体温 B.脉搏.心率 C.代谢产热量 D.出汗量 E.温热感 47.引起富营养化的原因是。( ) A.能量流动失去平衡 B.温室效应 C.酸雨 D.氮循环不平衡 E.以上都是 48.可造成饮用水化学性污染中毒的物质不包括:( )A.氰化物B.铬C.硝酸盐D.放射性物质E.砷.汞49.下列何者不是饮水处理常用混凝剂:( )A.明矾B.漂白粉.漂白粉精C.三氯化铁D.聚合氯化铝E.硫酸铝50.光化学烟雾中,光化学氧化剂包括:( )A.O3B.PANsC.醛类化合物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51.下列哪项不属于公害事件:( )A.痛痛病B.水俣病C.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D.温室效应E.光化学烟雾事件52.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 )。A.SO2.NO2.醛类B.硫酸盐.O3.醛类C.O3.醛类.过氧酰基硝酸酯D.过氧酰基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E.O3.H2O.硫酸盐53.大气处于什么情况下,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A.大气处于不稳定状况B.大气处于稳定状况C.大气处于中性状况D.大气处于极稳定状况E.大气处于逆温状况54.洗涤剂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小是下列哪一种?( )A.阳离子型B.非离子型C.阴离子型D.两性型E.助洗剂55.评价管网是否出现二次污染的指标( )A.细菌总数B.总大肠菌群C.粪大肠菌群D.游离性余氯E.BOD56.环境影响评价是指。( ) A.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价 B.多年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评价 C.将来要建设的项目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D.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医学教育网 E.寻找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评价 57.下列哪项不是氯化消毒的方法。 ( )A.普通氯化消毒法 B.氯胺消毒法 C.折点消毒法 D.二氧化氯消毒法 E.过量氯消毒法 58.环境污染对遗传影响的典型事例是。 ( )A.痛痛病事件 B.黑脚病事件 C.光化学烟雾事件 D.水俣病事件 E.煤烟型烟雾事件 59.家居环境铅污染主要与下列哪种家用化学品有关? ( )A.化妆品 B.洗涤剂 C.涂料 D.粘合剂 E.杀虫剂 60.通过哪种方式可以减少金属镉向农作物的转移。 ( )A.加入石灰使pH值增加,使其转化成难溶盐 B.加入Ca(CLO)2使pH值增加,转化成难溶盐 C.加入硅酸使pH值降低,转化成难溶盐 D.加入CaCl2使pH值降低,转化成难溶盐 E.加入NaCl与镉元素结合 61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主要任务在于。 ( ) A识别.评价和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B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 C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D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E研究劳动条件对健康的影响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62.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A呼吸道B消化道 C皮肤 D呼吸道和皮肤 E皮肤和消化道63.CO中毒患者其皮肤和黏膜可呈 ( )A.暗红色 B.鲜红色C.樱桃红色D.苍白色 E.青紫色 64.与振动病发病率高低有密切关系的振动参数是 ( )A.频率 B.操作方式 C.接触振动的时间 D.工作体位E.工作环境的气温 65.女性,23岁,织布厂挡车工两年。近2个月来,感觉耳鸣,听力下降。听力测定发现听阈提高16dB(两耳)。下班后十几个小时听力才可恢复。此种现象称之为 ( )A.听觉适应 B.听觉疲劳 C.听力损伤 D.噪声性耳聋 E.永久性听阈位移 66.下列物质中,已确定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是( )A.有机磷农药 B. 一氧化碳 C.铬 D.铅 E.汞 67.属于一级预防的措施是( )A.早期检测病损 B.对已患病者作出正确诊断 C.患者及时脱离接触有害因素 D.防止病情恶化和发生并发症 E.以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68.热痉挛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 )A.体内钠.钾过量丢失 B.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 C.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 D.排汗功能疲劳和衰竭 E.机体温度感受器失能 69我国现行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包括( ) A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阈限值 B阈限值.最高容许浓度 C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推荐性接触限值 D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E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70.中等强度作业时氧消耗的特点是 ( )A.氧需不超过氧上限B.氧需等于氧上限C.氧需超过氧上限D.氧债几乎等于氧需E.氧债大于氧需71.常用的防暑降温技术措施主要有 ( )A.隔热.合理设计工艺流程.调整作息制度B.合理设计工艺流程.自然通风.供给清凉饮料C.自然通风.供给清凉饮料.定期查体D.供给清凉饮料.通风降温.高温作业前查体E.通风降温.隔热.合理设计工艺流程72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应包括( )A职业史.症状与体征B职业史.劳动卫生条件调查.症状与体征C职业史.劳动卫生条件调查.实验室检查D劳动卫生条件调查.实验室检查E职业史.劳动卫生条件调查.实验室检查和症状与体征73刺激性气体中毒临床抢救的关键是( )A吸氧B使用解毒.排毒剂C积极防治肺水肿D对症.支持治疗E适当的营养与休息 74某筑路工人,平时体健,夏季某日天气晴好,该工人施工过程中突然大量出汗,感觉疲乏,检查见体温40,其他无异常。稍后出汗停止,皮肤干燥,意识模糊。对于这名工人所患疾病首先应考虑( )A非典型肺炎B脑溢血C癫痫D热射病E热痉挛75一潜水员在水下30m处作业,因出现意外情况快速回到岸上,约半小时后突然感觉下肢肌肉和关节疼痛,检查见皮肤呈大理石样斑纹,其他未见明显异常。根据该潜水员出现的症状,首先应考虑所患疾病为( )A痛风B减压病C风湿病D神经痛E关节炎76LD50的概念是 ( )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经统计,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D在实验中,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E抑制50酶活力所需的剂量77气态和蒸气态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B化学物质的分子量C溶解度D血气分配系数E化学物质的沸点78毒物代谢的两重性是指 ( )A一相反应可以降低毒性,二相反应可以增加毒性B经代谢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D毒物代谢可经过一相反应和二相反应E.经过代谢,毒性可增加(代谢活化)或降低(代谢解毒)79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要求观察( )A3天B5天C10天D14天E28天80.体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中最受重视的是( )A致癌B致畸C动脉粥样硬化D死亡E衰老81.传播疟疾的媒介昆虫是( )A所有蚊种B雌库蚊C雌按蚊D雌雄按蚊E雌伊蚊82.疟原虫对人体的主要致病阶段( )A红细胞内期B配子体C子孢子D红细胞外期E卵囊83.HIV侵犯的主要靶细胞是( )ACD4+T细胞B红细胞CCD8+T细胞D浆细胞EB细胞84.婴儿期计划免疫正确接种时间是( )A卡介苗2-3月B麻疹疫苗4-5月C脊髓灰质炎疫苗2个月以上D牛痘6-8月E乙型脑炎疫苗9-10月85.我国法定甲类传染病是( )A天花和鼠疫B狂犬病和天花C霍乱和副霍乱D鼠疫和霍乱E艾滋病和鼠疫二、简答与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1.用两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尿铅阳性患者120名,湿式热消化法的阳性率为60%,硝酸-高锰酸钾冷消化法检出的阳性率为50%,两种方法同时检出阳性率为35%,问:(1)该资料属于何种资料?研究属于何种设计方案?(1分) (2)列出整理后的表格。(2分) (3)两种方法检出的结果是否有区别?(写出具体分析步骤,可不计算出最终结果)(2分)2.某医生对360例疑似心肌梗塞的患者经临床、心电图检查后,确诊其中230名为心肌梗塞患者,为评价CPK试验的真实性,对每人血中的CPK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见下表。请计算CPK试验的灵敏度(1分)和阴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鱼我所鱼也课件
- 魅力昆虫课件
- 济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济南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 高速铁路运行管理课件
- 高速收费站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工程造价咨询及财务审计项目服务方案
- 电脑课件保存至U盘无法打开问题
- 2025年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
- 设备检测技术服务合同
- SHSG0522023年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内容规定
- 中国石化加油站视觉形象(vi)标准手册
- 《一次函数的图像》-完整版课件
- 《室内空间设计》第二章课件
-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
- Python基础课件(共282张PPT)
- DB44∕T 1836-2016 不锈钢美容工具
- 高一新生入学家长会发言稿
- 第三章:巷道断面设计
- (完整word版)门禁系统施工工艺
- 社会团体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双重登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