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真题)2011年全国中考数学模拟汇编二55动态综合型问题_第1页
(试题 试卷 真题)2011年全国中考数学模拟汇编二55动态综合型问题_第2页
(试题 试卷 真题)2011年全国中考数学模拟汇编二55动态综合型问题_第3页
(试题 试卷 真题)2011年全国中考数学模拟汇编二55动态综合型问题_第4页
(试题 试卷 真题)2011年全国中考数学模拟汇编二55动态综合型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5.动态综合型问题A组一选择题1. (2011广州六校一摸)如图,的半径为,弦的长为,是弦上的动点,则线段长的最小值为()答案:B2(南京市溧水县2011年中考一模)如图,A,B,C,D为O的四等分点,动点P从圆心O出发,沿OCDO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APBy(度),右图函数图象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则点M的横坐标应为( ) D B C O A901 M xyo45O(第1题)PA2 B C D2答案:C3(南京市雨花台2011年中考一模)如图,矩形ABCD中,点P从点B出发,沿向终点D匀速运动,设点P走过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S,能正确反映S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 B C D (第2题) 答案:C4、(2011海淀一模) 如图,在中,C=90,AB=5cm,BC=3cm,动点P从点A 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ABC的方向运动,到达点C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能反映y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考查内容: 答案:A二、填空题:1、(2011广东化州二模)ABCQRMD1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将长为2的线段QR的两端放在正方形的相邻的两边上同时滑动如果Q点从A点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ABCDA滑动到A止,同时点R从B点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BCDAB滑动到B止,在这个过程中,线段BM的长为线段 ,QR的中点M所经过的路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考查内容:答案:2 三、解答题1(南京市鼓楼区2011年中考一模)(10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4点M是AC上动点(与点A不重合),设AMx,过点M作AC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N(1)当AND的面积为时,求x的值;(2)以D、M、N三点为顶点的DMN的面积能否达到矩形ABCD面积的?若能,请求出此时x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ABCDMDN答案:(本题10分)解:(1)在RtABC中,AB4,BC4,B90,tanBACtanBACBAC是锐角,BAC30在RtAMN中,AMx,AMN90,MNAMtanBACx,AN2分SADNADAN4x2 3分(2)设DN交AC于点E当点E、M重合时,xAM=4=2 4分当0x2时,点M在ADN的内部过D作DFAC,垂足为FDFADsin6042SAMNxxx2,SADN4xx,SADM x2x,SDMNSADNSAMNSADMxx2xxx2设SDMNS矩形ABCD,xx2442,2xx212x22x120 (2)241120,该方程无实数根 6分当2x8时,点M在ADN的外部SDMNSAMNSADM SADNx2xxx2x设SDMNS矩形ABCD,x2x2, x22x12x22x120x110,舍去,x2134,415x1满足条件当SDMNS矩形ABCD时,x110分2(南京市建邺区2011年中考一模)(12分)如图,在RtABC中,C=90,AC=BC=4cm,点D为AC边上一点,且AD=3cm,动点E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运动时间为x s作DEF=45,与边BC相交于点F设BF长为ycm(1)当x= s时,DEAB;(2)求在点E运动过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点F运动路线的长;(3)当BEF为等腰三角形时,求x的值ABCDEF(第4题图)(第4题备用图)ABCD答案:(本题12分)解:(1)2分 (2)在ABC中,C=90,AC=BC=4AB45,AB=4,ADEAED135;又DEF45,BEFAED135,ADEBEF;ADEBEF4分,yx2+x5分yx2+x( x2)2+当x2时,y有最大值6分点F运动路程为cm7分ABCDEF第4题(1)(2)图ABCDEF第4题(3)图(3)这里有三种情况:如图,若EFBF,则BBEF;又ADEBEF,AADE45AED90,AEDE,动点E的速度为1cm/s ,此时xs;如图,若EFBE,则BEFB;又ADEBEF,AAED45ADE90,AE3,动点E的速度为1cm/s 此时x3s;ABCDEF第4题(3)图ABCDEF第4题(3)图如图,若BFBE,则FEBEFB;又ADEBEF,ADEAEDAEAD3,动点E的速度为1cm/s 此时x3s;综上所述,当BEF为等腰三角形时,x的值为s或3s或3s(注:求对一个结论得2分,求对两个结论得4分,求对三个结论得5分)3(南京市溧水县2011年中考一模)(9分)已知,(如图)是射线上的动点(点与点不重合),是线段的中点(1)设,的面积为,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如果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与以线段为直径的圆外切,求线段的长;(3)连结,交线段于点,如果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求线段的长BADMEC第28题图BADC备用图答案:解:(1)取中点,连结,为的中点,1分又,2分,得;3分(2)过D作DPBC,垂足为P,DAB=ABC=BPD=90,四边形ABPD是矩形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与以线段为直径的圆外切, 又,DE=BE+AD-AB=x+4-2=x+24分PD=AB=2,PE= x-4,DE2= PD2+ PE2,5分(x+2)2=22+(x-4)2,解得:线段的长为6分(3)由已知,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又易证得 7分由此可知,另一对对应角相等有两种情况:;当时,易得得; 8分当时,又,即=,得x2=22+(x-4)2解得,(舍去)即线段的长为29分综上所述,所求线段的长为8或24(南京市六合区2011年中考一模)(9分)如图1,ABC中,AB=AC=5cm,BC=6cm,边长为2cm的菱形DEFG两边DG、DE分别在AC、AB上若菱形DEFG以1cm/s的速度沿射线AC方向平移(1)经过 秒菱形DEFG的顶点F恰好在BC上;(2)求菱形DEFG的面积;(3)设菱形DEFG与ABC的重合部分为Scm2,菱形DEFG平移的时间为t秒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答案:解:(1)12分(2)方法一:如图,连接GE、AF,交于点O,并延长AF 交BC于点H由AG=AE得AGE=AEG,由AB=AC得B=C,AEG=C= GEBC, =,得GE= 3分菱形AEFG中,GEAF,可得AHBC,故CH=BC=3RtACH中,AH=4=,得AO=,于是AF=4分S菱形AEFG=GEAF= 5分方法二:易求SABC=123分由AGEABC得=()2,即=()24分所以,SAGE=得S菱形AEFG= 5分(3)当0t1时,S= 6分当1t3时,AD=t,则CE=5t2=3t,EN=EC=3t,故FN=2(3t)=t1 由FMNABC可得=()2 即=()2,所以SFMN=(t1)2 所以S= S菱形AEFGSFMN= (t1)27分当35时,S=09分5(南京市浦口区2011年中考一模)(10分)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 DCBC,AB5,BC6,B53点O为BC边上的一个动点,连结OD,以O为圆心,BO为半径的O分别交边AB于点P,交线段OD于点M,交射线BC于点N,连结MN(1)当BOAD时,求BP的长;(2)在点O运动的过程中,线段 BP与MN能否相等?若能,请求出当BO为多长时BPMN;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在点O运动的过程中,以点C为圆心,CN为半径作C,请直接写出当C存在时,O与C的位置关系,以及相应的C半径CN的取值范围.ABCDOPMNABCD(备用图)(参考数据:cos5306;sin5308;tan743.5)答案:(本题10分)解:(1)AD/BC,BO=AD四边形AB0D为平行四边形-1分AB/OD, COD=ABO=53,DO=AB=5在RtOCD中, , BO=BC-CO=3.-2分在RtPOB中,BO=PO, BP=-3分(2)不存在.-4分如图,过A点作AEBC交BC于E点.若BP = MN,则BOPMON-5分 BOP=MON=180- 2B = 74ABCDOPMNEDC=AE= -6分在RtOCD中,. BO=BC-CO= 在POB中,BP= 因为AB=5,所以BPAB. 又因为P点在边AB上,即BPAB.所以BP与MN不可能相等.- 8分(3)当O与C外切,CN 取值范围为 0 CN 6 - 9分当O与C内切,CN 取值范围为 - 10分6. (南京市玄武区2011年中考一模)(9分)如图,小明将一张直角梯形纸片沿虚线剪开,得到矩形ABCD和三角形EGF两张纸片,测得AB=5,AD=4,EF=在进行如下操作时遇到了下面的几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1) 请你求出FG的长度(2)在(1)的条件下,小明先将三角形的边EG和矩形边AB重合,然后将EFG沿直线BC向右平移,至F点与B重合时停止在平移过程中,设G点平移的距离为x,两纸片重叠部分面积为y,求在平移的整个过程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重叠部分面积为10时,平移距离x的值(3)在(2)的操作中,小明发现在平移过程中,虽然有时平移的距离不等,但两纸片重叠的面积却是相等的;而有时候平移的距离不等,两纸片重叠部分的面积也 不可能相等请探索这两种情况下重叠部分面积y的范围(直接写出结果)答案:(1)在RtEGF中,EG=AB=5,EF=,FG=.2分(2)当0x4时,;.3分当4x10时,y=2x+24,.4分当y=10时,x=7或.6分(3)当0x4时,顶点为(10,25),.7分当0x4时,0y16当4x10时,y=2x+24,4y16当4y16时,平移的距离不等,两纸片重叠的面积y可能相等8分当0y4或y=16时,平移的距离不等,两纸片重叠部分的面积也不可能相等.9分7(南京市雨花台2011年中考一模)(14分)如图,在ABCD中,点由出发沿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同时,线段由出发沿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交于,连接、若设运动时间为(s)()解答下列问题:(1)当为何值时,?并求出此时的长;(2)试判断的形状,并请说明理由(3)当时,()在上述运动过程中,五边形的面积 (填序号)变大 变小 先变大,后变小 不变()设的面积为,求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的取值范围 (第9题)解:(1)由题意知,, 在中, 当时,,,3分 (或当时,,,) 此时,点、分别为、的中点,4分(2)是等腰三角形 5分证明:在中,,,,,,8分(3) ()在上述运动过程中,五边形的面积 (填序号)10分() ,11分过点作于点,过点作于点, ,13分当时, 14分(其它解法,正确合理可参照给分。)8(南京市下关区秦淮区沿江区2011年中考一模)(10分)(1)如图1,已知点P在正三角形ABC的边BC上,以AP为边作正三角形APQ,连接CQ求证:ABPACQ;若AB6,点D是AQ的中点,直接写出当点P由点B运动到点C时,点D运动路线的长(2)已知,EFG中,EFEG13,FG10如图2,把EFG绕点E旋转到EFG的位置,点M是边EF与边FG的交点,点N在边EG上且ENEM,连接GN求点E到直线GN的距离答案:(1)因为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PQ是正三角形,所以AB=AC,AP=AQ,BACPAQ所以BACPACPAQPAC所以BAPCAQ所以ABPACQ3分35分(2)解法一:过点E作底边FG的垂线,点H为垂足在EFG中,易得EH126分类似(1)可证明EFMEGN,7分所以EFMEGN因为EFGEGF,所以EGFEGN,所以GE是FGN的角平分线,9分所以点E到直线FG和GN的距离相等,所以点E到直线GN的距离是1210分解法二:过点E作底边FG的垂线,点H为垂足过点E作直线GN的垂线,点K为垂足在EFG中,易得EH126分类似(1)可证明EFMEGN,7分所以,EFMEGN可证明EFHEGK,9分所以,EHEK所以点E到直线GN的距离是1210分解法三:把EFG绕点E旋转,对应着点M在边FG上从点F开始运动由题意,在运动过程中,点E到直线GN的距离不变不失一般性,设EMF90类似(1)可证明EFMEGN,所以,ENGEMF90求得EM12所以点E到直线GN的距离是12(酌情赋分)9(2011上海市杨浦区中考模拟)已知半径为6的O1与半径为4的O2相交于点P、Q,且O1P O2= 120,点A为O1上异于点P、Q的动点,直线AP与O2交于点B,直线O1A与直线O2B交于点M。(1) 如图1,求AM B的度数;(2) 当点A在O1上运动时,是否存在AM B的度数不同于(1)中结论的情况?若存在,请在图2中画出一种该情况的示意图,并求出AM B的度数;若不存在,请在图2中再画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图形,并证明AM B的度数同于(1)中结论;(3) 当点A在O1上运动时,若APO1与BPO2相似,求线段AB的长。图2PO1O2QPO1O2图1ABMQPO1O2Q备用图【答案】解:(1)A、P都在O1上,A=APO1,-1分同理,B=BPO2,-1分AB是直线,O1P O2= 120,APO1+O1PO2+BPO2=180APO1 +BPO2=60,即A+B=60,-1分O1M O2=18060=120-1分(2)存在, -1分APBO1O2M如图所示,-2分A、P都在O1上,A=APO1,同理,PBO2=BPO2,APO1+BPO2=120M+A=PBM=180BPO2M=180BPO2A=180BPO2APO1=180120=60-2分ABO1O2PQ(3) APO1与BPO2相似,且APO1与BPO2都是等腰三角形,底角APO1=BPO2,-1分情况一:当P在A、B之间时,APO1=BPO2=30,作O1HAB,O2DAB,AP=2HP,BP=2PDO1P=6,O,2P=4,HP=,DP=AB=-2分情况一:当P不在A、B之间时,APO1=BPO2=60,PA=O1A=6,PB= O2B= 4,AB=2 -2分10(2011杭州市进化一中模拟)(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BDC,DAB=90,AD=2DC=4,AB=6动点M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从点A沿线段AB向点B运动;同时点P以相同的速度,从点C沿折线C-D-A向点A运动当点M到达点B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过点M作直线lAD,与折线A-C-B的交点为Q点M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时,求线段的长;(2)点M在线段AB上运动时,是否可以使得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若可以,请直接写出t的值(不需解题步骤);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3)若PCQ的面积为y,请求y关于出t 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QABCDlMPABCD(备用图1)ABCD(备用图2)【答案】解:(1)由RtAQMRtCAD 2分 即, 1分(2)或或4 3分(3)当0t2时,点P在线段CD上,设直线l交CD于点E由(1)可得 即QM=2tQE=4-2t2分 SPQC =PCQE= 1分 即当2时,过点C作CFAB交AB于点F,交PQ于点H.由题意得, 四边形AMQP为矩形 PQCHPQ,HF=AP=6- t CH=AD=HF= t-2 1分SPQC =PQCH= 1分 即y=ABCDMQFPHD综上所述 或y= ( 26) 1分QABCDlMP11. (2011浙江新昌县模拟)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A,B两点(点在点左侧),顶点为C,有一个动点E从点B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向点A运动,过E 作轴的平行线,交的边BC或AC于点F,以EF为边在EF右侧作正方形,设正方形与重叠部分面积为S,E点运动时间为t秒(1)求顶点C的坐标和直线AC的解析式;(2)求当点在边上,在边上时的值;(3)求动点E从点B向点A运动过程中,S关于t的函数关系OAOCBAOBAOOAOCBAOECBAOFBAOHGFBAOGFBAOBAOOAOCBAOBAO备用图1备用图2【答案】(1)=,顶点C的坐标为() 2分=,故点(1,0)(4,0)C设AC直线为,得,解得 3分(2)可求得BC直线为,当在边上,在边上时点E坐标为(),点F坐标为()得EF=,而EF=FG, 2分方法一: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和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重合所以FG=解得 3分方法二:抽取如图三角形,设正方形边长为,OAOCBAOECBAOFBAOHGFBAOGFBAOBAO图1从得,得, 2分即,得 1分(3)点E坐标为()随着正方形的移动,重叠部分的形状不同,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点F在BC上时,如图1重叠部分是,此时时,点F坐标为()图2 1分点F在AC上时,点F坐标为()又可分三种情况:.如图2,时重叠部分是直角梯形EFKB,此时 1分图3.如图3,,点G在BC下方时,重叠部分是五边形EFKMH. 此时,点H坐标为(),点M坐标为(),=()= (如果不化成一般式不扣分)1分图4.如图4, 点G在BC上或BC上方时, 重叠部分是正方形EFGH,此时 1分直接分类给出表达式不扣分.12、(2011名校联合一模)(1)如图1,已知点P在正三角形ABC的边BC上,以AP为边作正三角形APQ,连接CQ求证:ABPACQ;若AB6,点D是AQ的中点,直接写出当点P由点B运动到点C时,点D运动路线的长(2)已知,EFG中,EFEG13,FG10如图2,把EFG绕点E旋转到EFG的位置,点M是边EF与边FG的交点,点N在边EG上且ENEM,连接GN求点E到直线GN的距离考查内容:三角形全等、动态综合答案:(1)因为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PQ是正三角形,所以AB=AC,AP=AQ,BACPAQ所以BACPACPAQPAC所以BAPCAQ所以ABPACQ3分35分(2)解法一:过点E作底边FG的垂线,点H为垂足在EFG中,易得EH126分类似(1)可证明EFMEGN,7分所以EFMEGN因为EFGEGF,所以EGFEGN,所以GE是FGN的角平分线,9分所以点E到直线FG和GN的距离相等,所以点E到直线GN的距离是1210分解法二:过点E作底边FG的垂线,点H为垂足过点E作直线GN的垂线,点K为垂足在EFG中,易得EH126分类似(1)可证明EFMEGN,7分所以,EFMEGN可证明EFHEGK,9分所以,EHEK所以点E到直线GN的距离是1210分解法三:把EFG绕点E旋转,对应着点M在边FG上从点F开始运动由题意,在运动过程中,点E到直线GN的距离不变不失一般性,设EMF90类似(1)可证明EFMEGN,所以,ENGEMF90求得EM12所以点E到直线GN的距离是12(酌情赋分)13、(2011黄冈张榜中学模拟) (满分14分) 如图,二次函数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点P从A点出发,以1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Q同时从C点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向y轴正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点P到达B点时,点Q同时停止运动。设PQ交直线AC于点G。1、 求直线AC的解析式;EGQPOyxCBA2、 设PQC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3、 在y轴上找一点M,使MAC和MBC都是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M点的坐标;4、 过点P作PEAC,垂足为E,当P点运动时,线段EG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请说明理由。考查内容:答案:解:(1)(2) (3)一共四个点,(0,),(0,0),(0,),(0,2)。 (4)当0t2时,过G作GHy轴,垂足为H。 由APt,可得AE. 由可得GH,所以GCGH. 于是,GEACAEGC。即GE的长度不变。当2t4时,同理可证。综合得:当P点运动时,线段EG的长度不发生改变,为定值。14. (2011年从化市综合测试)已知:如图11,直线与x轴相交于点A,与直线相交于点P(2,)(1)求点A的坐标和的值(2)请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F图11yOAxPEB(3)动点E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OPA的路线向点A匀速运动(E不与点O、A重合),过点E分别作EFx轴于F,EBy轴于B设运动t秒时,矩形 EBOF与OPA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 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时对应S的值 解:(1)直线 时,当时,A的坐标为 又点P的坐标为(2,) ,且在直线上 解得: (2),OA=4 做PDOA于D,则OD=2,PD=2 tanPOA= POA=60 OP=POA是等边三角形 F图11(1)yOAxPEBD(3) 当0t4时,如图11(1)在RtEOF中,EOF=60,OE=tEF=t,OF=tS=OFEF= 当4t8时,如图11(2)设EB与OP相交于点CF图11(2)PxOBCEAy易知:CE=PE=t4,AE=8tAF=4,EF=(8t) OF=OAAF=4(4t)=tS=(CE+OF)EF=(t4+t)(8t)=+4t8 S =当时 ,此时S = = 15. (2010海珠区调研)如图所示,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B、C, 点E(1,0), F(7,0), 将正方形EFKD沿y轴正方向进行移动,速度为每秒移动2个单位,移动时间为,设移动过程中正方形与三角形部分重叠的面积为(1)求的面积;(2)求重叠部分面积关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当正方形的点E、F移动到二次函数图像上,求重叠部分面积,并请判断点D、K是否在外接圆上并说明理由; 如不在,也请说明理由.答案: 解(1)= 顶点A(4,8) 当时, 解得 点B(0,0),点C(8,0)所以= (2)分三种情况:正方形EFKD的点E移动到直线AB的过程,正方形与三角形的重叠部分为矩形( 正方形EFKD继续向上移动,点D移动到x轴上的过程,正方形与三角形的重叠部分如图所示(:、FEBACHKW易知:KW=2,BW=1, , 得 正方形EFKD继续向上移动,点D移动到直线AB上的过程,正方形与三角形的重叠部如图所示(由 得 FEBACHKW重叠部分面积关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正方形的点E、F移动到二次函数图像上,求出 此时点D、K不在外接圆上 易求出ABC的外接圆的半径为5 设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OD= 所以点D不在外接圆上,同理点K也不在外接圆上。 B组55.动态综合型问题1(2011北京昌平区统一练习一) 已知, 点P是MON的平分线上的一动点,射线PA交射线OM于点A,将射线PA绕点P逆时针旋转交射线ON于点B,且使APB+MON=180.(1)利用图1,求证:PA=PB;(2)如图2,若点是与的交点,当时,求PB与PC的比值;(3)若MON=60,OB=2,射线AP交ON于点,且满足且,请借助图3补全图形,并求的长.图2图3图1 解:(1)在OB上截取OD=OA,连接PD,OP平分MON,MOP=NOP又OA=OD,OP=OP,AOPDOP1分PA=PD,1=2APB+MON=180,1+3=1802+4=180,3=4PD=PBPA=PB 2分(2)PA=PB,3=41+2+APB=180,且3+4+APB=180,1+2=3+42=45=5,PBCPOB 5分(3)作BEOP交OP于E,AOB=600,且OP平分MON, 1=2=30AOB+APB=180,APB=120PA=PB,5=6=303+4=7,3+4=7=(18030)2=75在RtOBE中,3=600,OB=24=150,OE=,BE=14+5=450,在RtBPE中,EP=BE=1OP= 8分2. (2011北京昌平区统一练习一)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边OA在y轴的正半轴上,OC在x轴的正半轴上,OA=2,OC=3过原点O作AOC的平分线交AB于点D,连接DC,过点D作DEDC,交OA于点E(1)求过点E、D、C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EDC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角的一边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F,另一边与线段OC交于点G如果EF=2OG,求点的坐标(3)对于(2)中的点G,在位于第一象限内的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直线GQ与AB的交点P与点C、G构成的PCG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OD平分AOC, AOC=90 AOD=DOC=45 在矩形ABCD中,BAO=B=BOC=90,OA=BC=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