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 煤 集 团 公 司米 村 煤 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采 面 编 号: 26071 施 工 单 位: 采 煤 二 队 编 制 人: 孙 永 田编 制 时 间: 2006年5月2日 预计投产时间:2006年6月10日采煤作业规程会审记录采 面 名 称26071工作面会 审 日 期2006年5月11日会 审 地 点生 产 科 会 议 室主 持 人于明献科室参加会审人员:生 产 科李治敏安 质 科张密生 调 度 室王雷平通 风 科张新生 技 术 科关建闯地 测 科李保周 机 运 科梁新涛采 煤 队闫成亮 矿领导: 邵宏甫 吕朝营 白洪才 会审意见: 1、地测部门必须提供工作面小窑活动的详细资料,便于回采时的顶板管理和安全管理。2、通风科要提供掘进时高瓦斯地段的详细资料,便于回采时瓦斯管理。3、材料巷局部地段坡度较大,运输、行人不安全,需砌台阶、安装扶手。4、上付巷运料时必须严格执行绞车的核定提升量,严禁超负荷提升。5、加强工作面自燃发火预测预报与防治工作。6、加强电器管理,严禁出现电器失爆。1、坚持煤层预抽和高抽巷相结合,实行瓦斯综合防治。2、加强小窑破坏区探查和顶板管理,防止顶板事故和瓦斯事故。3、加强电器管理,严防电器失爆。4、地测科、救护队、通风科除每周在26071工作面检查CO、CO2CH4 外,每周去昌泰公司查看密闭情况,发现漏风及时处理。白洪才 19/5严格落实,遇条件变化时及时修订。 吕朝营 22/51、对低阻异常区要打钻验证,加固底板。2、施工队要严格贯彻作业规程,要严格落实高瓦斯区域瓦斯管理措施,实现安全生产。 邵宏甫 23/5目 录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 4第二章 地质说明书 . 4第三章 采煤方法及生产系统. 7第一节 回采巷道布置. 7第二节 回采工艺.8第三节 通风系统.16第四节 供电系统.17第五节 运输系统.18第六节 洒水降尘及防火系统.18第七节 防排水系统.18第四章 劳动组织及正规循环作业图.18第一节 劳动组织.18第二节 正规循环作业图.19第五章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2第六章 安全技术措施.22第一节 现场管理制度.22第二节 安全技术措施.23第三节 避灾路线.3926071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26071工作面位于-150水平26采区,该工作面北部为未开采的26扩大区;西部为22采区轨道及皮带下山巷;南部为已回采结束的26061工作面及26回风暗斜井大巷;东部为26采区轨道、皮带大巷。工作面垂直对应地表:上部有宋沟水库及丁庄新村,另外,有碳化硅厂、三合板厂、耐火材料厂三处及米王铁路。工作面地面标高+256.00+281.00m,工作面标高为-10.00-110.00m。该工作面煤层为二1煤,黑色、粉末状、光亮型、半金属光泽;煤层最小厚度0.9m,最大厚度16.0m,平均厚度5.4m,煤厚变化较大,煤底板产状大致为:倾向110180,倾角420,平均10。工作面可采面积108887m2,工业储量823185.7吨,可采储量765562.7吨,回采率93%。回采前期,工作面采宽130-205m,采长330m,平均煤厚7.5m,可采面积55154m2,工业储量579117吨,可采储量538578.81吨;回采中后期,工作面采宽30-80m,采长565m,平均煤厚3.24m,可采面积53733m2,工业储量244068.7吨,可采储量226983.89吨。第二章 地质说明书工作面可采储量765562.7吨煤层厚度0.9-16.0 平均5.4煤层倾角420,平均10。伪顶岩性炭质泥岩厚度0.7mf1直接顶岩性砂质泥岩厚度12.64mf2.5直接底岩性砂质泥岩厚度8.03f2.5最大涌水量0.4m3/min正常涌水量0.2m3/min瓦斯绝对涌出量1.5-10m3/min瓦斯绝对涌出量煤尘爆炸性指数15.48%煤层自燃发火期80天主要地质构造1、26071工作面地质构造条件简单,整体呈单斜,煤底板局部起伏较大,底板产状大致为:110180420,工作面东部煤底板倾角较大,对正常回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工作面中部受后高村断层的影响,背、向斜构造发育,受其影响,回采过程中局部将会打底和丢底煤。3、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共揭露6条正断层,其中F5为顶板断层,回采时将会打顶和丢底煤,对回采有不同程度影响。F1:正断层,走向96,676,落差:0-3.0m,打顶、丢底煤。F2:正断层,走向326,23645,落差:0-5.0m ,丢底煤。F3:正断层,走向270,18060,落差:0-2.5m ,打底。F4:正断层,走向190,10045,落差:0-1.0m ,丢底煤。F5:正断层,走向88,35864,落差:0-5.0m ,打顶。F6:正断层,走向265,17571,落差:0-1.5m ,打底。向斜:走向110,丢底煤。水文 地质影响工作面回采的水文地质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地表水:该工作面对应地表北部距宋沟水库20m左右。2、农用水:上覆村庄农用水全部为第四系潜水,井深10-20m之间,无奥灰水井,对正常回采无影响。3、底板水:底板L7-8灰岩含水层虽已部分疏放,掘进过程中局部有渗水现象,回采过程中局部仍会有底板渗水,应避免大面积打底,防止底板水大量涌出。4、顶板水:附近工作面已回采,顶板水已部分疏放,预计顶板水对正常回采影响不大,但仍会有顶板淋水现象。5、断层水:工作面掘进时所揭露的断层均不导水,预计断层水对工作面的回采影响不大。6、老空水:工作面掘进时揭露小井空区,但无水,预计对正常回采影响不大。7、钻孔水:该工作面附近钻孔封孔质量合格,预计对正常回采无影响。老巷老空钻孔该工作面内有小窑老巷和采空区。该工作面回采范围内无钻孔。回采中应特别注意问题1、回采过程中应沿底回采,并将顶煤放尽,提高资源的回收率。2、工作面掘进时揭露的断层向工作面内延伸较远,过断层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采面安全生产。3、瓦斯含量较高,应加强通风管理工作。4、局部煤层较薄,回采过程中应避免大面积打底,防止底板水涌出。5、回采前应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并能正常运行,避免积水影响生产。6、地面村庄建筑物未搬迁,应提前做好搬迁工作。7、回采中,若有特殊地质异常应及时与地测科联系。第三章 采煤方法及生产系统第一节 回采巷道布置采煤方法为倾斜长壁炮采放顶煤回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运输巷部分段采用2.8m2.6m工字钢支护,部分段采用9.8m2型钢支护,运料巷部分段采用9.8m2型钢支护,部分段采用2.8m2.6m工字钢支护,切巷采用2.4m型钢梁对棚支护。第二节 回采工艺一、工艺流程1、工艺过程工艺:破煤、装煤、运煤、支护、采空区处理、放顶煤。流程:注水打眼装药放炮移主梁攉煤认柱移付梁放顶煤清煤移溜。2、落煤、装煤、运煤、移梁、放顶煤、移溜、落煤采用人工打眼,爆破落煤。、装煤除爆破自装一部分外,主要是人工装煤。、运煤工作面切巷选用SGZ630/264型运输机(回采后期,工作面切巷选用SGW-150型运输机),工作面运输巷选用SZQ75型桥式转载机,转载机前面分别为一部SD80型可伸缩胶带运输机和三部SD150型可伸缩胶带运输机至采面溜煤眼。、移梁工作面放炮落煤后,要及时掏梁窝,将主梁垫步移设1m,并及时护顶,此时采面最大控顶距3.4m,工作面分段采通或全部采通后,及时移设付梁与主梁并列成对,并用荆芭、椽子挡好舍帮,此时工作面保持最小控顶距2.4m。、放顶煤工作面付梁移设后,进行放顶煤,放煤时采用分段间隔多轮次进行,放煤步距1.0m,放煤口的位置在溜子沿以上0.3m处,规格为0.30.3m。放煤口间距1.2m,每排巷同时可开24个放煤口,且在不同作业段内,每轮放出煤量的三分之一,三轮将顶煤放完,直至顶板均衡垮落。、清煤移溜采面顶煤放完后,将浮煤清净,采高保持在1.82.0m之间,然后进行移溜,移溜前必须拉线,移溜时应从机头到机尾或自机尾到机头推,不得从两头往中间移,移溜后溜子要平直,运转正常,与煤壁保持0.2m间距。二、顶板支护设计、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顶底板岩性老 顶:中粒砂岩,平均厚5.9m,深灰色、中粗粒,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次子;直接顶:砂质泥岩,平均厚12.64m,深灰色,含植物化石及云母片;直接底:砂质泥岩,平均厚8.03m,灰色,含植物化石及云母片;老 底:L8灰岩,平均厚2.0m,灰色、致密、坚硬,富含动物化石及方解石脉。、顶底板分类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初次垮落步距68m,老顶初次来压步距1220m,周期来压步距810m,直接顶厚与采高之比为N = 12.64/2=6.32,老顶来压和周期来压不太明显,属I级顶板,本工作面沿底回采,底板比压6Mpa,属II类松软底板。、顶板结构本工作面回采时,顶板结构为:煤直接顶老顶、采场控制设计本工作面顶板控制设计从“支”、“护”、“稳”三个方面考虑。、“支”,就是要求支架在其工作过程中,能够支撑住顶板所施加的压力,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确定本工作面的支护强度。A按平均值加两倍均方差计算支护强度:P1=(q+2Spz)n=(120+230)2.45=441(KN/m2)其中:q工作面支柱载荷,平均值取120KN/根n工作面最大支护密度,取2.45根/m2Spz均方差,取30,B按经验公式计算工作面的支护强度:P2=(68)hR=(68)22.5=3040(t/m2)=300400(KN/m2)式中:h工作面采高,取2.0mR岩石容重,取2.5t/m3C.按支架承担直接顶的全部重量计算支护强度:P3=MR=16.742.0=33.48(t/m2)=334.8(KN/m2)式中:M煤层上部顶板厚度,取16.74m;R煤岩容重,取2.0t/m3D.按直接顶初次垮落期间支架所承受重量来计算支护强度:直接顶初次垮落期间支架至少要承担起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一半的重量,则合理支护强度为:P4=MRLZ/2LK=16.742.08/(22.4)=55.8(T/m2)=558(KN/m2) 式中:M煤层上部顶板厚度,取16.74m;R煤岩容重,取2.0t/m3 LZ直接顶垮落步距,取8m;LK工作面控顶距,取2.4m;因此取以上计算中的最大支护强度,则合理支护强度为:P=P4=558(KN/m2)E支护密度计算: n1=P4/f=558/3000.8=2.33(根/m2)根据支护强度与支护密度要求确定L排=1.0m,验证工作面棚距0.6m,最大控顶距时的支护密度:n=5/0.63.4=2.45(根/m2)因为nn1,所以,确定工作面棚距为0.6m。、“护”,包括两个方面,即“护顶”和“护底” 。“护顶”:护顶要求所选柱距能保证不因荆芭和椽子的强度不足而引起频繁的局部冒顶,荆芭和椽子的强度应能托住两棚间松散岩体的重量,根据理论计算和材料供应的材质选0.6m棚距,对棚架设,使用荆芭质量必须可靠,做到强度高,编织密度大,不得出现漏煤现象,另外,椽子直径不得小于3545mm,长度1.01.2m,打顶时做到荆芭搭接合理,椽子摆放均匀,每米按5根摆放,不得有漏顶现象。“护底”:采煤工作面保证支护质量的前提条件是:支柱不钻底。因此要求支柱对底板的压强小于底板比压,否则要穿鞋,根据邻近工作面的实测资料,工作面实测工作阻力为90120KN,鞋的面积S为:SP0/Q(90120)103/(6106)=1520103(mm2)工作面不沿底或底松软时支柱站上面积1520103mm2厚度不小于500mm的木鞋,即满足护底的要求。、“稳”,就是要求支架具有抵抗来自层面方向推力的能力,一旦顶板沿层面方向运动,支架能抵抗住,不至于被推倒,为防止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事故发生,必须提高支柱的初撑力。P初=hr(cosx+1/fsinx)/n = 3.41.4(cos20+1/0.3sin20)/2.45 =40(KN/根)H工作面顶煤平均厚度,取3.4mR煤容重,取1.4t/m3 x煤层倾角,取20故工作面支柱初撑力必须保持在40KN以上,才能防止推垮型冒顶事故的发生。结合局有关规定,本工作面支柱初撑力保持在55KN以上时,即可满足支护的要求。根据以上计算结果,选定本工作面支护方式为:型钢梁配合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最大控顶距3.4m,最小控顶距2.4m,棚距0.6m,对棚支护,放煤步距1m。、采面及安全出口支护1、采面支护:根据采场支护设计的要求,本工作面采用DZ-22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2.4m型钢梁对棚支护,其支护形式为:型钢梁大垮度矩形断面支护,每对棚五根柱,即主梁一梁三柱,付梁一梁二柱,棚距(中中)0.6m,最大控顶距3.4m,最小控顶距2.4m,支柱支在梁端头,柱中距梁端保持0.2m,便于采煤、放顶煤及运输机管理,中排巷支柱不跟底时,柱下要穿鞋,支柱初撑力达到55KN,支柱迎山角和迎山距按下表中的煤层不同倾角来确定。煤层倾角0671213181925迎山角1234迎山距910cm1011cm1112cm1314cm2、安全出口支护.回采前期工作面安全缺口支护工作面上缺口支护工作面上缺口超前工作面一米做出,长4.0m,宽1.0m,高2.0m,采用九对十八根4.0m型钢梁配合DZ-25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型钢梁一梁三柱成对使用,交替迈步前移,每对棚距0.6m,支柱初撑力达到55KN,工作面机尾与材料巷搭接处,材料巷下帮要架设一对4.0m型钢梁抬住材料巷下帮梁头,随工作面推进一梁三柱交替迈步前移。工作面下缺口支护工作面下缺口超前工作面一米做出,长4.0m,宽1.0m,高2.0m,采用九对十八根4.0m型钢梁配合DZ-25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护;一梁三柱成对使用,交替迈步前移,每对棚距0.6m,支柱初撑力达到55KN,运输机头和运输巷搭接处,运输巷上帮要架设一对4.0m型钢梁抬住运输巷上帮梁头,随工作面推进一梁三柱交替迈步前移。.回采中后期工作面安全缺口支护工作面上缺口支护工作面上缺口超前工作面一米做出,长3.0m,宽1.0m,高1.8m,采用七对十四根4.0m型钢梁配合DZ-22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型钢梁一梁三柱成对使用,交替迈步前移,每对棚距0.6m,支柱初撑力达到55KN,工作面机尾与材料巷接处,材料巷下帮要架设一对4.0m型钢梁抬住材料巷下帮梁头,随工作面推进一梁三柱交替迈步前移。工作面下缺口支护工作面下缺口超前工作面一米做出,长3.0m,宽1.0m,高1.8m,采用七对十四根4.0m型钢梁配合DZ-22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护;一梁三柱成对使用,交替迈步前移,每对棚距0.6m,支柱初撑力达到55KN,运输机头和运输巷搭接处,运输巷上帮要架设一对4.0m型钢梁抬住运输巷上帮梁头,随工作面推进一梁三柱交替迈步前移。.工作面上、下付巷超前支护使用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配合DZ-22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护,保持一梁一柱一平销,柱下站鞋,超前支护长度不得少于20m,上、下付巷距煤壁10m范围内打双排柱,1020m范围内靠煤墙侧打单排柱,高度不低于1.6m,支柱初撑力50KN。三、爆破设计26071工作面爆破说明书1、炮眼布置图(见附图)。2、炮眼说明表如下:、炮眼布置参数:眼深1.2m,眼距(水平)1.0m1.2m,垂直眼距1.1m,顶眼距顶板0.6m,下扎角015,底眼距底板0.4m,下扎角1430,炮眼与煤层的夹角7580。回采前期:工作面切巷长205m,顶底眼个数为410个,其中上、下缺口顶、底眼各为4个,工作面剩余段顶、底眼各197个;工作面回采中后期:工作面切巷长80m,顶底眼个数为156个,其中上、下缺口顶、底眼各2个,工作面剩余段顶、底眼各74个。炮眼的位置和角度根据工作面煤层底板坡度适当进行调整。、炮眼布置方式:三花眼。、爆破方向:采用正向爆破。、装药量:底眼装450g(三卷药),顶眼装300g(二卷药),每班回采段采取分组装药,但一组装药必须一次起爆。、使用机械设备与爆破器材:工作面使用1.2KW煤电钻打眼,用MFB100型起爆器,三级煤矿安全炸药,采用合格的15段煤矿许用毫秒电雷管,总延期时间不超过130ms。、毫秒雷管秒量与段别标志表:段 数12345秒量(ms)142512.55012.57512.510012.5脚线标志灰红灰黄灰蓝灰白绿红、联线方式:串联 。、起爆长度:根据工作面情况,一般不超过5m。、起爆顺序:顶眼25段,底眼14段,依次起爆。见联线方式图:2 3 4 5 1 2 3 4、放炮安全技术措施毫秒爆破必须采用串联,不得采用并联或混联,爆破前采用导通表检查爆破网络导通情况。使用良好的起爆器,并定期检查起爆器参数和更换电池,保证有足够的起爆能力,工作面只准使用一台起爆器起爆。装药时,必须按设计要求的起爆顺序装,不得装错,装好的炮眼雷管脚线要短路拧好。在放采比小于1、煤层较活地段或顶板破碎地段,由放炮员、班长视情况适当降低顶眼位置、减少顶眼个数及装药量、减少一次起爆长度,或不放炮采用手镐落煤。工作面出现拒爆、残爆时,按煤矿安全规程第342条规定执行。加强工作面瓦斯管理与检查,认真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联锁放炮制”。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时,不得装药放炮。执行开溜放炮,防止停溜放炮压死溜子。工作面每对棚不够5根柱时,不准放炮。每放一茬炮,放炮前必须保持工作面支架完好,放炮后必须维护支架,只有支架完整后,才能放下一茬炮。放炮后要做好敲帮问顶工作,及时拔梁支护,尽可能减少空顶时间,严格按作业规程要求,背帮背顶,片帮严重处,必须进行超前支护。采用放掐口炮的方法:要求隔5m放一掐口炮,掐口长度不超过5m,第一茬炮放第一场上段和第二场下段(即掐口),第二茬炮放第二场上段及第三场的下段,依次类推,以缩小顶板空顶面积和空顶时间。说明书未规定的按煤矿安全规程井下爆破部分的有关条款执行。附工作面放炮装药量表工作面放炮装药量表(前期)炮眼名称眼深m眼距m长度m药量kg眼数总药量kg上口顶眼1.211.240.3041.2底眼1.211.240.4541.8下口顶眼1.211.240.3041.2底眼1.211.240.4541.8开帮顶眼1.211.21970.3019759.1底眼1.211.21970.4519788.65循环药量153.75kg/循环工作面放炮装药量表(后期)炮眼名称眼深m眼距m长度m药量kg眼数总药量kg上口顶眼1.211.230.3020.60底眼1.211.230.4520.90下口顶眼1.211.230.3020.60底眼1.211.230.4520.90开帮顶眼1.211.2740.307422.2底眼1.211.2740.457433.3循环药量58.5kg/循环注:炮眼装药量由班组长和放炮员根据工作面顶底板煤质及地质构造情况可适当增减。第三节 通风系统一、风流路线、新鲜风流付井东大巷21轨道(管子、皮带)下山26轨道巷26071上车场26071材料巷26071工作面。、乏风流由26071工作面26071运输巷回风联眼26回风巷张湾风井地面。二、风量计算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根据工作面上下付巷掘进时瓦斯涌出量预测:该工作面在外段回采时瓦斯涌出量为1.52.5m3/min,工作面在里段回采时瓦斯涌出量为10 m3/min,工作面在高瓦斯区域回采时采用双套瓦斯抽放系统进行抽放。(1)、低瓦斯区域回采配风量计算: QQ瓦K/(C1-C2)=2.51.4/0.01=350(m3/min)式中:Q瓦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取2.5m3/minK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4C1工作面回风流瓦斯允许最高浓度,C1=1%C2工作面进风流瓦斯允许最高浓度,C20 (2)、高瓦斯区域回采配风量计算:QQ瓦K/(C1-C2)=10(1-45%)1.4/0.01= 770(m3/min)式中:Q瓦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取10m3/min,瓦斯抽放率:45%,K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4C1工作面回风流瓦斯允许最高浓度,C1=1%C2工作面进风流瓦斯允许最高浓度,C202、按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Q = 4NK = 4801.2 = 384 m3/min式中:4以人为单位的供风标准,m3/minN采面的最多人数,按80人计算。K风量不均衡系数,1.11.2,取1.23、按最大炸药量计算:Q = 500A/T = 500(0.3+0.45)4/20 = 75(m3/min)式中:500稀释每千克炸药产生炮烟所需风量A工作面一次放炮的最大炸药消耗量 kgT放炮后通风时间,取20min根据集团公司有关文件规定,炮采工作面供风量为500-900 m3/min,因此,工作面在低瓦斯区域回采时所需风量取500m3/min,工作面在高瓦斯区域回采时所需风量取770m3/min。4、风速验算:V低Q/S500/22.4601.74(m/s)V高Q/S770/22.4602.67(m/s)经验算,风速符合安全规程要求,所选风量合适。三、通风设施与瓦斯监测1、通风设施与综合防尘根据工作面生产的需要,生产前在工作面辅助巷内、材料巷与二部皮带运输巷连接处、上车场与运输巷连接处及下车场处各打上两道风门。为了降低工作面煤尘,在工作面上、下两巷设置水幕和隔爆水袋,在各运输机机头处安装喷雾装置,放炮要用水炮泥,工作面实行煤壁浅孔注水。2、瓦斯监测按照监测规定,在26071工作面安设两台瓦斯自动报警断电仪:一台安装在工作面下缺口外510m处, 报警浓度1.0%,断电浓度1.5%,复电浓度1.0%,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另一台安设在回风巷距回风巷口1015m处,报警浓度1.0%,断电浓度1.0% ,复电浓度1.0%,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第四节 供电系统由26变电所引出一趟供电线路向工作面运输巷第一部皮带电机供电;由上车场辅助巷内的500移变引出两趟供电线路,一趟向运输巷第二部皮带电机和材料巷一部分运料绞车供电,一趟向运输巷第三、四部皮带电机供电;由材料巷内的500移变引出三趟供电线路,一趟向工作面运输机机头电机和转载机电机供电,一趟向工作面机尾电机和乳化液泵站电机供电,一趟向材料巷一部分运料绞车和排水泵供电。 (见供电系统图)第五节 运输系统1、运煤系统:工作面煤由工作面运输机运输巷转载机运输巷胶带运输机采面溜煤眼26胶带运输机四号煤仓21强力皮带运输机三号煤仓主斜井强力皮带运输机地面。2、运料系统平地料场付井东大巷21轨道下山26轨道巷 26071上车场26071材料巷工作面。第六节 洒水降尘及防火系统为了给工作面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在工作面上、下付巷铺设水管,并设置水幕,在各运输机机头处安装喷雾降尘设施。洒水降尘及防火系统:水21轨道下山26轨道巷26071工作面上、下付巷水幕及各洒水点。第七节 防排水系统因工作面上、下付巷均有少部分底板水流出,生产前在出水地点做水仓,铺设排水管路,安装排水泵,把底板水装管排出,局部地段铺设水槽,对上、下付巷流出的底板水进行归沟管理。防水排水系统:26071工作面水 上(下)付巷 上(下)车场 26轨道巷 -150水仓。第四章 劳动组织及正规循环作业图第一节 劳动组织一、劳动组织方式工作面实行“边采边放”的组织形式,实行“三八”工作制工作面回采前期:循 环 进 度: 1m 循 环 方 式:单循环循 环 个 数: 1个 循 环 率:85%回 收 率: 85% 日 产 量:1800吨月 产 量: 45900吨工作面回采后期:循 环 进 度: 1m 循 环 方 式: 多循环循 环 个 数: 3个 循 环 率: 90%回 收 率: 90% 日 产 量: 960吨月 产 量: 25920吨二、劳动组织表:人员配备及劳动组织工种人数工作内容1开口工43做缺口及开帮采煤2采煤工263完成开帮采煤全过程3捡矸工13负责捡出煤炭中的矸石4跟班队长13负责当班采面的安全生产5开溜子23负责分管运输机正常运行6给煤机司机13溜煤眼处正常放煤7司泵工13负责泵站正常运行及维护8看工具工13负责当班工具的看管9三铁工23三铁管理及失效梁柱更换10送馍工13为本班工人送馍、送水11打眼注水工33负责当班打眼及注水工作12班长、验收员53采面现场管理及安全生产13运料、看料工11为工作面运送支护材料14掏底槽工13工作面运输机掏底槽15皮带司机43负责皮带正常运行16挖皮带机尾工43负责皮带机尾清挖17皮带维修机工13负责当班皮带维修运行18皮带大班机工5检修皮带运输机及拉移机尾19大班机电7负责机电设备检修与维护20跟班机电23负责当班机电设备运行21小班、回盲巷4尾巷回收和打超前支护22合计207第二节正规作业循环图第五章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前期/后期)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1采 面 可 采 长 度m330/5652采 面 可 采 宽 度m205/803煤 层 倾 角度4-20/104煤 层 容 重t/m31.45平 均 煤 厚m7.5/3.24,5.46工 业 储 量t579117/244068.77可 采 储 量t538578.81/226983.898循 环 进 度m19循 环 个 数个1/310回 采 率%85/9011循 环 产 量t1800/32012日 产 量t18001/96013月 产 量t45900/2592014正 规循环率%85/9015回 采 工 效t/工8.7/4.616服 务 时 间月11/7,1817采 高m218炸 药 消 耗kg/万t854.2/1828.119雷 管 消 耗个/万t2277.8/487520坑 木 消 耗m3/万t2第六章 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 现场管理制度一、工作面交接班制度工作面要严格落实现场交接班制度,严格按队所制定的各工种交接班制度执行。交接时必须把现场情况交待清楚,特别是存在的隐患要交清接明,并在现场共同研究处理办法,交接情况应有记录可查。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采面每个职工要严格按作业规程、集团公司炮采工作面管理规定、采煤质量标准化标准实施细则及队有关要求施工,各班质量验收员必须上尺、上线、上测力计进行工程验收,不合格工程必须当班处理,不准移交下班,为广大职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产环境。第二节 安全技术措施一、顶板管理措施1、采面顶板管理措施、工作面要经常存放有20根型钢梁、50根单体液压支柱、2m3长2m或2.4m的坑木、1200根椽子、1200块荆芭、50根小径木、200块木鞋放在材料巷距上出口50100m的地方码放整齐, 并设专人管理。、工作面及上下付巷超前支护支柱必须采取防倒柱措施。、开帮后要切实做到拔梁护顶,顶板要用荆芭、椽子打紧背牢,支架顶部煤体比较破碎时,严禁放高炮,应先掏梁窝拔主梁,护好顶后再放底炮,刷帮站上煤墙柱,并打严煤帮,若顶帮特别破碎时,停止放炮,采用手镐落煤。、工作面拔梁架棚时,要保证梁头抓帮,若煤壁顶板冒落高度大于200mm,要用坑木、椽子背紧背实顶板,架棚时, 要用荆芭、椽子护顶,以防漏顶。、移付梁时要由下向上进行,移付梁前老塘侧要用荆芭、椽子挡好门。、工作面棚距要及时调整,保证棚距0.6m,如工作面压力大,可根据情况套棚或打上抬棚。、中排巷支柱初撑力不低于55KN,煤墙侧、老塘侧支柱初撑力不低于20KN。不沿底段支柱要穿鞋,要求钻底量100mm。、严格控制工作面采高,高度不低于1.8m,不超过2.0m。、工作面所有支柱要迎山有力,迎山角根据煤层倾角不同而确定,不出现连续三根及以上支柱迎山角不合格现象。、工作面工程质量验收员要班班拉线,记名验收,逐人逐棚进行,消灭不合格工程。2、过断层措施工作面回采时将会受到6条正断层的影响,为保证工作面过断层期间的安全,特制订以下措施:、断层上下5m要控制炮眼装药量,并减少联炮个数,顶活时要先移梁护顶后再放底炮。、断层上下5m支架棚距应保持在0.5-0.6m之间,严禁出现大棚距,顶要用椽子、荆芭打严背实。、断层处支架必须架设牢固,严禁有空顶现象,由于顶板破碎造成顶空时,必须用坑木背实背牢。、加强断层处的支护,断层处压力较大时,可打上戗柱、戗棚或进行套棚。、工作面不沿底时,中排巷柱必须站上大木鞋,防止支柱钻底。、加强瓦斯检查,过断层时,一旦采面瓦斯超限,应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待处理后方可继续工作。、跟班队长、班组长、工程质量验收员要切实负责,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确保过断层期间的安全。3、过老空、老巷措施工作面里段在回采过程中,将会受到小窑老空和老巷的影响,为保证回采期间的安全,特制订以下安全措施:、工作面在里段小窑破坏区段回采时,每班必须有一名班干负责对巷道前上方的老空和老巷情况进行探查,工作面每回采一排巷前,用探煤钻杆沿切巷距煤壁顶梁0.2m处每隔3m向巷上打上仰角为45-60、深度不小于5m的钻孔,另沿煤壁距顶梁1m处每隔3m随巷道坡度打深度不小于5m的钻孔,另外,利用向工作面打注水孔对老空、老巷进行探查,探住老空、老巷后,要加密探孔,摸清老空、老巷的范围、老空的高度及顶煤的厚度,探查情况要记录在记录本上,向下一班交代清楚,并向值班室汇报。、当工作面切巷和老空、老巷在同一水平时,工作面揭露老空、老巷时,必须检查瓦斯,瓦斯浓度达到1%以上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制定单项排放措施进行排除,只有瓦斯浓度低于1%以下时方可工作;老巷段回采时不准打眼、装药、放炮,采用手镐落煤,必要时可先移梁护顶后再放底炮;老空、老巷段顶空时,必须用坑木背实顶板,若老空、老巷段顶板已冒落,直接移梁困难时,可先用杄椽或铁钎打入顶板内控制顶板,然后再移梁护顶,冒落的大块矸石要用大锤打碎后清入老塘内,对影响回采的坑木可用拔柱器等工具回出,或用钢锯、斧子截断。、当老空、老巷在工作面切巷前上方、顶板没有来实、人员能进入时,在排除瓦斯后,在老空、老巷内用坑木搁架背实顶板,详细措施另定。、当老空、老巷在工作面切巷前上方、顶板没有来实、内部瓦斯比较高、人员又无法进入处理时:顶煤厚度在1.5m以下,老空、老巷段不准打眼、装药、放炮,采用手镐落煤;顶煤厚度在2.5m以下,老空、老巷段不准打顶眼,可打腰眼,装药量要严格控制,必要时先移梁后放底炮;放炮时,要严格执行掐口炮、“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瓦斯超限,严禁放炮;受老空、老巷影响段,在工作面切巷的人行道和溜子巷内打上正反两排连锁抬棚,工作面回采时,煤墙、舍帮落一对抬棚撺几棚梁,撺梁后及时站上煤墙柱,站够一个抬棚长度时,及时在煤墙侧和舍帮重新打上抬棚,工作面拔付梁时,要落一对抬棚拔几棚付梁,没有回采到的地段严禁提前把抬棚回掉;工作面受老空、老巷影响段只准一眼场作业。、过老空、老巷时,如果底空,要用煤填实底板,支柱站上大道木,防止支柱钻底。、加强小窑破坏区段的顶板管理,老空、老巷段要缩小棚距,将棚距保持在0.5m左右,严禁出现大棚距,顶要用椽子、荆笆打严背实,必须坚持对支柱进行二次注液,软底段或不沿底处支柱要穿鞋,提高支柱初撑力,增加支架稳定性,压力大时要进行套棚。、过小窑破坏区时,必须加强工作面煤层注水工作。、过小窑破坏区时,工作面采高要控制在1.8-2.0m,严禁支架超高架设。、过小窑破坏区期间,必须有班组长在现场指挥处理,抓好工程质量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过老巷期间的安全。、过小窑破坏区时,回出的坑木要搬运到上付巷20m外宽敞的地点码放整齐。、过老空、老巷期间,工作面要备足支护材料。4、工作面放采比小于1时的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对于顶煤厚度在02m的煤层段,回采时要加强顶板管理,为防止出现顶板事故,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每班跟班队长、班长及验收员要详细掌握工作面顶煤厚度及变化情况,在交接班时交待清楚,并向队长、队值班室汇报,严禁盲目作业。、严格控制采高,工作面煤岩交接段的最大高度不得超过2.0m,使支柱有力支撑顶煤。、合理布置炮眼位置,打眼时顶眼距煤顶不小于0.6m,若煤壁片帮严重,煤质松软, 顶煤破碎时,不打顶眼,装药量要根据顶板、煤壁及支架情况严格控制,每次放炮个数不要太多,防止顶煤受震动脱落,影响安全。、放炮后要及时移主梁护顶,荆芭搭接合理,每棚5 根椽子上够,要及时扩帮站贴帮柱,以便及时支撑顶煤。、工作面片帮严重,顶板破碎时,要先掏梁窝超前移梁,防止顶煤脱落。、放炮后若顶煤已脱落,要用坑木搁架接顶,严禁空顶架棚作业。、根据工作面顶煤厚度及巷道坡度,及时调整巷道坡度,增加顶煤厚度,严禁空顶作业。5、单体柱及型钢梁管理措施、工作面要有一定数量的单体柱、型钢梁、三用阀,并有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柱梁必须完好,不漏液、不自动卸载、无外观缺损( 掉爪、顶损、柱体弯曲、手把变形等),如有上述支柱, 三铁管理人员要及时运出工作面,全工作面失效柱不准超过三根, 型钢梁若发生严重变形,必须立即更换;失效柱梁要将其运到两巷固定地点码放整齐,并挂上标志牌,待到一定数量一并打到平地修理;、坏三用阀应在当班换完,换下的阀要及时带到平地,严禁在井下拆卸;、回柱时严禁敲击油缸、活柱、三用阀,以防损坏密封和镀铬层,回出的柱应及时升起,不得放倒在底板上;、不准将单体柱放在溜槽内,严禁敲打柱体,要用卸载手把卸载,不准用手镐代替;、严禁在井下埋存、平放、丢失单体柱,如发现有人故意损坏和埋压单体柱,要交有关部门严肃处理;、工作面单体柱及型钢梁要班班清点,不缺梁少柱,严格管理,杜绝丢失;、支柱升起后,注液枪应及时悬挂在支柱手把上,不得随意乱放,主管路及支管路应悬挂好,防止被溜子拉断。6、放顶煤安全技术措施、放煤时采用分段间隔多轮次进行,放煤步距1.0m,放煤口的位置在溜子沿以上0.3m0.5m之间,规格为0.30.3m。、放煤口间距1.2m,每排巷同时可开24个放煤口,且在不同的作业段内,每轮放出煤量的三分之一,三轮将顶煤放完,直至顶板均衡垮落。、放煤时严禁在支架顶部或高位放煤,当有大块煤矸堵住放煤口时,可用钢钎、铁锤打碎,打不碎时,可放弃此口,在附近另开放煤口进行放煤。严禁放大碴块,防止碴块戗倒单体柱,碰伤人员。、严禁爆破放煤,煤炭放净见矸后,及时用荆芭、椽子挡住放煤口。、放煤后要对受矿压影响的支架进行整理,消除棚梁歪旋,支柱迎山不照,帮顶不严等问题,使采面支护有力,帮顶牢固。7、两巷替棚措施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工作面两巷的型钢支架和工字钢支架必须提前进行替换,型钢支架由煤巷维修队进行替换,专门制定替换安全技术措施。原巷道内的工字钢和型钢支架替换为工字钢支架后由采煤队负责进行替换,为保证替换过程中的安全,特制定以下措施:、上、下两巷工字钢支架的替换工作由采煤队随工作面回采进行。、替棚工作由本班采安全出口的采煤工进行,必须有跟班队长或班组长在现场指挥,现场操作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替棚前,要备足作业时用的支护材料,详细检查施工地点支架及顶帮情况,对不安全的因素要进行处理。、替棚时应坚持先支后回的原则,在两架工字钢梁之间先套上木梁,木梁套好后在两帮挖好柱窝,用单体柱作腿,把木梁升紧。、木梁套好后再回工字钢支架,回收支架前,应先在拆除的工字钢支架下用单体柱作腿打好点柱,维护好顶板,然后再挖出两帮的工字钢腿。、工字钢腿回出后,再慢慢下落单体柱将工字钢顶梁回出。、用同样的办法再回出另一架工字钢支架。、替棚后的支架要不扭不旋,棚距均匀,支柱初撑力达到要求,不准出现空帮空顶现象。、替棚后上、下两巷的超前支护必须立即重新打上。、替棚后将巷道内的浮煤及杂物清理干净,电缆悬挂整齐,巷道高度不低于1.6m。8、工作面两尾巷回收措施、工作面上、下尾巷回收时,跟班队长或班长必须带便携仪在现场指挥,负责处理回收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回收安全。、尾巷回收工作必须有三人配合作业,一人观山,二人操作。、回收前必须先加固周围支架,清理好退路,只有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方可开始回收工作。、回收运输尾巷时,必须先停止转载机,并将开关手把打至“0”位闭锁,并有专人看护,工作结束前, 任何人不准开动运输机,保证回收安全。、尾巷回收后若老塘不实,必须充填或强制顶板垮落,并挡好帮,防止瓦斯积聚。、回收工作完成后,要将回下的坑木、单体柱、铰接梁拉至两巷宽敞处码放整齐,严禁堆放在运输机尾、或用运输机运载,以防戗棚及其它事故。9、两巷维护及文明生产措施、工作面上下两巷支架完整,无断梁折柱,无空帮空顶。、巷道内无积水(长5m,深0.1m),无浮碴、杂物,材料设备码放整齐,并有标志牌。、工作面两巷净高不低于1.8m,行人道宽度不小于0.7m。、工作面两巷超前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破产企业债权管理办法
- 甘肃低保资金管理办法
- 绍兴失业就业管理办法
- 纪委监委工作管理办法
- 淮安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 政府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为与担当
- 企业安全环境培训内容课件
- 出租汽车检视课件
- 出矿班组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出境游安全培训课件
- GA 1800.6-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6部分:核能发电企业
- FZ/T 13001-2013色织牛仔布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 温医麻醉学专业英语专业英语考试参考
- 办公室主任竞聘报告课件
- 最新医疗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课件
-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课件
- “三高”讲座-课件
- 年产12000吨水合肼(100%)项目环评报告书
- 甘肃悬索特大桥钢桁加劲梁、正交异性桥面板施工方案
-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