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3.51物体的内能之改变内能的方式同步练习(II)卷.doc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3.51物体的内能之改变内能的方式同步练习(II)卷.doc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3.51物体的内能之改变内能的方式同步练习(II)卷.doc_第3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3.51物体的内能之改变内能的方式同步练习(II)卷.doc_第4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3.51物体的内能之改变内能的方式同步练习(I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51 物体的内能之改变内能的方式 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 . 物体不吸热,其内能也可以增加C . 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 . 物体吸热,温度就一定升高2. (2分)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一个物体具有内能同时也具有热量B . 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C . 一杯热水逐渐变凉了是因为它不断地释放热量,使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 (2分)电饭锅是常用的家用电器,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组成材料中既有导体又有绝缘体B . 工作时,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C . 工作时,通过热传递使食物温度升高D . 与其它家用电器是串联连接的4. (2分)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剩下的汽油与原来一箱汽油相比较,大小变为原来一半的物理量是( )A . 质量B . 密度C . 热值D . 比热容5. (2分)(2014义乌)下列现象所反映的科学原理正确的是 ( )A . 踢出去的足球继续飞行,说明足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 . 从冰箱冷冻室取食物时手常被食物粘住,说明水遇冷会凝固C . 从树上掉下的苹果越落越快,说明动能会转化为势能D . 长时间行驶的汽车轮胎发热,说明通过热传递能改变轮胎的内能6. (2分)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各一杯,在相同的炉子上加热相同的时间后( ) A . 水比煤油温度升高得多B . 水比煤油温度升高得少C . 水和煤油温度升高得一样多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 (2分)下列选项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 冬天烤火取暖 B . 夏天,在饮料中放冰块C . 冬天,搓动双手会发热D . 夏天,石头被晒得很热8. (2分)盛夏季节,在烈日炎炎下,人们闷热难耐,此时若来到浓荫敝日的树下,会顿觉凉爽,下列事实中,可用于解释凉爽感觉的有( )光是直线传播的;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太阳光能;水在汽化时吸收热量;人靠出汗来调节体温;物体在光直射时,吸收的热量多。A . B . C . D . 9. (2分)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小龙说,它含有的热量增加了;小谢说,它内部的分子运动加剧了;小黑说,它具有的内能增加了;小琪说,它从外界吸收热量了这几种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A . 与B . 与C . D . 10. (2分)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小红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其他条件相同;分别记录加热的时间和对应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 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乙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乙的吸热能力强B . 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则甲的比热容比乙小C . 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则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D . 若已知甲的比热容是1.8103J/(kg),则乙的比热容是2.4103J/(kg)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7分)11. (2分)亚飞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她利用双休日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在中午同一时刻测量了各个测试点的气温,并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1)从图中你发现_的温度最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2)亚飞想起陆游的一句诗“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的那个时代人们已经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废气,释放出许多_;二是建筑物、马路中的沙石、水泥的_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明显;三是城市的水面小,吸热_(填“多”或“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12. (2分)物体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法,下列现象中内能的改变是哪一种方法。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会发热,是_使气体内能改变。古代人类钻木取火,是_使木头的内能改变。冰块在阳光下熔化成水是_使冰块的内能改变。13. (3分)图是滑雪运动员在雪地滑行的情景在滑行过程中,如果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的滑板和雪面摩擦生热,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14. (3分)(2014台州)“辽宁舰”服役,圆了中国航母梦。如图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1)牵引索与蒸汽活塞连接的两个滑轮为_(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2)气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 _,同时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15. (1分)将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从一楼移至三楼静止,则冰块的内能_,机械能_。“嫦娥二号”卫星绕月飞行时会遇到月食,在此期间没有太阳光照射,卫星表面温度会下降,内能_,这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当飞船的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发出耀眼的光芒,则返回舱的内能_,这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16. (3分)将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20,水吸收的热量为_J,水温越高,其分子运动越_(选填“剧烈”或“缓慢”)c水=4.2103J/kg)17. (3分)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m甲m乙=53,比热容之比c甲c乙=21,如果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则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t甲t乙=_三、 解答题 (共3题;共36分)18. (10分)小红发现供暖的“暖气”是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的(1)“暖气”是通过什么途径改变了室内气体内能的?(2)用水做运输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3)小红还发现每年冬季供暖开始时爸爸都要将“暖气”内的气体排出,这样供暖的效果更好,为什么“暖气”的阀门打开后内部气体能被排出?19. (16分)用炉子烧水时,将10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燃烧了0.5kg的焦炭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焦炭的热值是3.0107J/kg试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0.5kg焦炭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多少? (3)炉子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20. (10分)在野外施工中,需要把质量为42千克的铝合金构件温度从10升高到63或以上。现只有保温瓶中12千克温度为90的热水可以利用,不计热损失,请酗十一个加热构件的方案。同学甲设计的方案和运算如下:将铝合金构件直接放人90热水中,在不考虑热损失的前提下,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构件吸收的热量。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放=cm1(tl-t)、Q吸=Cm2(t-t2 ),将数值代入计算,得出构件与热水在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t=562。显然,这种方案不能使构件达到规定的温度。同学乙设计的方案是把90的热水分成等质量的两份,让构件先放人第一份90的热水中,达到热平衡后取出,再放入第二份90的热水中,再使构件与热水达到热平衡。通过计算表明,这一方案可使构件的最后温度达到61.7。问: (1)怎样才能让构件达到63呢?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2)若采用最佳加热方案,构件最后的温度可达695。这一结果启示我们,工业上也可以用这一方法用冷水来冷却某些构件,请简要说明这种最佳冷却方案。 四、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8分)21. (5分)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可以验证电功与电流的关系(1)图中两只灯泡的连接方式是_联,它们工作时的电阻要_(选填“相同”或“不同”)(2)小明正确操作,验证了实验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 22. (3分)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时间/min01234甲的温度/3034384246乙的温度/1018263442(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_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_Q乙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23. (3分)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b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c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请解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a、b、c、d四个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步骤a(填写步骤前的字母),该步骤中错误的内容应改为_;(2)步骤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_;(3)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若将液体甲和液体乙加热相同的时间,则液体_温度升高得快,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c甲_乙 24. (7分)(2011杭州)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_(2)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还有一个较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_(3)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的实验来加以验证: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B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在无风晴天的中午实验地点进行测量,同时测定离地1.5米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_下的气温(T1)、_下的气温(T2)、_下的气温(T3)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_的距离相同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应是_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