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弟子规教学计划、教案 弟子规学习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学习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学习重点:有余力,则学文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 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 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 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学习方法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也可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讲解内容弟子规是(古代)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内容。 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 弟子规就是教育学生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 比如孔子、孟子等。 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 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 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 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 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 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 谨谨慎。 做事要慎重小心。 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 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 做事还要讲诚信。 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 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 不是指单纯的情爱。 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 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 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 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 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 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 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 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 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 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 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 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 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互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家庭作业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课后小结我們現在學習弟子規的五項綱領後,每天都要省思自己是否有做到弟子規,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第二课时学习目的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学生的心田。 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不但孝,关键是顺。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学习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学习重点关键在落实上。 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让学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复习内容让学生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 齐声背诵。 讲解内容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 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 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应勿缓_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 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 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 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行勿懒_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 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 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父母教须敬听_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 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 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父母责、须顺承_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 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 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 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 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 结合生活实例讲解生活中有很多实例,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事;你是怎样做的?请小朋友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常常见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开心。 父母让其帮助做一点家务,他马上说我还要写作业呢!找借口不去做事。 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小朋友还嫌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 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 故意惹父母生气。 这些现象都是不对的。 父母抚养我们花费了很多辛苦,从小把我们养大,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不能挂在嘴上,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是远远不够的!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从生活小事做起。 举例说明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 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 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 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 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 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 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 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可是我们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不要以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说等我长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抚养他们。 世人说“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孝敬自己的父母。 为他们做一点事。 提问你的父母最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请小朋友回答!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问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让他们学着关心自己的父母,用心体会。 作业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 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比如摆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扫地、倒垃圾。 洗衣服、晾衣服、打扫房间。 浇花、买菜、学做饭。 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 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 课后小结有的家长会不肯让孩子去做家务,怕打碎了东西。 要向家长讲清楚,我们是在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品德,不从小教育培养,懒惰的习惯养成了不好改正。 适当的劳动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必要条件,他会在劳动的过程中,自己动脑筋去做。 做好了他也会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不要娇惯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孩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第三课时学习目的教会小朋友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 学习内容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学习过程提问、我們現在科技很發達,所以夏天的時候父母睡覺前,我們可以幫父母做些什麼事?學生開電風扇、開冷氣冬天的時候父母睡覺前,我們可以幫父母做些什麼事?學生用電毯、電熱器拓展、夏天時天氣很熱,我們可以怎樣侍奉父母?、冬天時天氣很冷,我們可以怎樣侍奉父母?上节课留的家庭作业“在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事,”请小朋友自己举手回答做了哪些?或盛饭、或洗碗、或拿筷子,叠被子、扫地等。 不论小朋友做了什么,都要鼓励他,使他持之以恒的去做。 没做的接着做,使他养成好的习惯为止。 学习弟子规的目的,不是光会背,主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学会做。 反复要求,就会印在脑海里,成为他的习惯。 讲解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清(电脑里没这个字)凉的意思省察看、检查(内省)。 要求学生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冬天冷,则需要暖温。 夏天热,却要凉爽。 一天的开始,早晨要想好今天应做的事情,晚上要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安寝。 弟子规这里是教育小朋友要用心体会照顾自己的父母。 举例(二十四孝的故事)古代有个叫黄香的孩子。 在他九岁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 他看见自己的父亲,每天辛苦的劳动。 他特别的心疼。 为了照顾好自己的父亲,他在夏天的时候,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枕头和席子扇凉;冬天天气寒冷时,他就会先帮父亲把被窝睡暖了,再让父亲去睡。 可见黄香非常懂得体恤别人,他的孝心一直被后人所称赞。 出必告、反必面、教育学生外出要向父母秉告,免得父母为自己担心。 比如;早上去上学时要跟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上学去了!”放学回来要先向家长报平安。 “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生活要有规律,免去父母牵挂。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自己一生都有帮助。 居有常、业无变(反同返)生活作息要規律,早睡早起,不要三更半夜才睡,像寫作業不寫拖到半夜才完成,或玩電動玩到很晚。 大人的事業是工作,學生的工作是學業,所以平常要認真,不要讓成績一落千丈,害父母擔心。 例如 1、曾經有學生因為跟同學吵架就躲到屋頂上沒有回來上課,讓老師很担心。 2、有學生上課時陪同學去學務處集合,讓老師找不到人,還用廣播系統找人。 总结本节主要讲述了小朋友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品德。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习惯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提问请小朋友讲述自己哪些方面还做的不够?对照上面的例子,找找差距。 作业反复布置在家里应该做的家情。 真正做到学有学业,居有居业。 直到养成习惯为止。 关心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用心体会父母的心情。 第四课时学习目的教会小朋友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 学习内容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学习过程(一)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苟如果、假使学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方可去做,不可擅自做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错误。 如果你擅自做了,作为晚辈你是没有道理。 雖然是小事也不可以任性而為不向父母稟告。 如果任意妄為讓父母擔心,不止是不孝的行為,更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 举例说明 1、私自到外边去玩,去游泳,去“网吧”,去不安全的地方,会有危险发生时,家长帮不了你。 2、随便把家中的物品赠与他人,如果是家长有用的东西,你不知道,就会造成错误。 例如一个小孩把家里的很有价值的邮票,送给了同学。 当家长发现时,早被同学扔掉了。 随便支配家长的财产,会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 也会培养他人的贪占心。 3、在家里不可随便玩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 4、不可养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 (压岁钱的支配)提问如果已經做了錯事,該如何補救呢?(二)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看见别人再好的东西,不可将它据为己有。 即使是再小的东西,哪怕是一块橡皮,一只铅笔,都不该拿人家的。 从小去掉自己的贪占心,长大才不会犯错误。 如果是随便乱拿了人家的东西,被别人发现了,父母会为你的行为而感到羞耻。 学生有的时候,会对拿别人的东西不以为然。 作为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帮助孩子克服这些坏毛病。 反面例子古时候,有个小孩偷了同学的一块砚台。 回家后,被他的母亲看见了。 他的母亲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纵容他。 后来他的胆子越来越大,从小偷变成了大偷,被官府抓到了要砍头。 他提出要见自己的母亲一面,官府同意了让他见自己的母亲。 他见到自己的母亲后,就说“我是你奶大的,就让我再吃一口奶吧!”说着,就把母亲的奶头咬掉了。 因为他非常怨恨自己的母亲,在他不懂事的时候,没有给他正确的教育。 有的时候,家长会无形之中给小朋友留下不好的影响。 比如;坐公共汽车家长会让孩子低点头,可以不买票。 这些都是反面教育,培养了孩子爱贪占小便宜的心理。 总结本节主要讲述了小朋友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品德。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习惯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提问请小朋友讲述自己哪些方面还做的不够?对照上面的例子,找找差距。 作业反复布置在家里应该做的家情。 真正做到学有学业,居有居业。 直到养成习惯为止。 关心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用心体会父母的心情。 第五课时学习目的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知道怎么具体去做!学习内容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复习内容上节课留的家庭作业,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让小朋友举手自己来说做了哪些?反复强调,直到养成习惯为止。 讲解内容(一)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好喜欢恶厌恶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 力是尽我们的力量。 父母厌恶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 父母親所喜歡的東西,我們要盡力準備,父母親討厭的事物,要小心謹慎的去除。 孔夫子曾說過人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 所以對父母親我們要盡力侍奉。 例如;父母喜欢让我们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做事。 可我们不愿学习,一心贪玩,这就是不够孝心。 还有父母不喜欢我们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打架,那我们就尽量不让家长为我们操心。 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二)提问: 1、大家知不知道父母親喜歡吃些什麼?做些什麼事情?有什麼嗜好?2.父母親最喜歡我們做些什麼事?3.父母親最不喜歡吃的是什麼?最不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4.父母親最不希望我們做的是什麼事?5.我們要怎樣去體貼父母,了解父母的喜好?师请学生自己来讲家长喜欢自己做什么?同时老师也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如何?如不正确的老师要帮助指正。 举例说明某个学生就说“我爸爸说在外边,谁要是打你,你就打他。 不要怕!”以免不好的家教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时代不同,人的素质不同,结合今天的社会,进行正面的教育。 (三)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爱惜自己的身体,就是遵守孝道的基础。 父母关心儿女的身体健康,胜过关心自己,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拿自己身体当回事。 一个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也不要期望他能爱惜别人。 自爱是人格组成的重要部分,懂得克己自爱的人,就会懂得如何爱惜他人,如何爱护家人,如何处身立世,如何修身养性;相反不懂得自重、自爱的人,就是一个德行有亏之人,这样,只会连累自己父母长辈跟着蒙羞。 总结本节主要讲述了小朋友应该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做事。 爱惜自己的身体,就是遵守孝道的基础。 家庭作业背诵这段文字。 课后小结做事应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 要好好读书,遵守孝道。 第六课时学习目的懂得勸諫別人前一定要以身作則並取得別人的信任,勸諫別人才有效用。 学习内容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学习过程(一)親有過、諫使更父母親有了過失,當子女的一定要勸諫父母親改正。 (二)怡吾色、柔吾聲勸諫的時候,絕對不可板起面孔,聲色俱厲,臉色要溫和怡悅,話語要柔順平和。 (三)諫不入、悅復諫假如父母親不接受我們的勸諫,那就要等到父母親高興時再勸諫。 (四)號泣隨、撻無怨若父母親仍固執不聽,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陷於不義,甚至放聲哭泣來懇求父母改過,即使遭父母親責打,也毫無怨言。 举例说明1.李世民軍營夜哭唐太宗年輕時候隨父親李淵南征北討,一次戰役中父親因戰爭失利決定退回太原,李世民勸諫父親軍隊不可後退,否則士兵會四處逃散,敵軍也會乘機攻擊。 李淵不採納兒子的建議,當天晚上李世民在軍營外面大哭,李淵出去探看,李世民做最後一次的勸諫,並且分析利害得失,李淵終於接受兒子的進諫,停止撤軍的行動。 2.魏徵勸諫唐太宗在位期間廣納諫言,政績顯赫,史稱貞觀之治。 其中最有名的諫臣就是魏徵,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隻上好的鷂鷹,把牠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 但當他看見魏徵遠遠地向他走來時,便趕緊把鷂鷹藏在懷中,魏徵故意上奏很久,致使鷂鷹悶死在懷中,由此可見魏徵行不言之諫的用心。 唐太宗在魏徵去逝後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3、拓展勸諫長輩、親人或朋友一定要有智慧,包括我們的存心(真心為他好)、時機(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態度(和顏悅色)及耐性(抱著一定要成功的決心),最重要的是勸諫別人前一定要以身作則並取得別人的信任,勸諫別人才有效用。 4、提问你身邊是否有親人或朋友平常的言行不好,你想要勸諫他,是什麼事?你要如何勸諫他呢?课后小结勸諫長輩、親人或朋友一定要有智慧,要以身作則並取得別人的信任,勸諫別人才有效用。 家庭作业背诵这段文字。 第七课时学习目的教会小朋友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 学习内容弟子规的 2、3段学习过程(一)提问上节课留的家庭作业“在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事,”请小朋友自己举手回答做了哪些?或盛饭、或洗碗、或拿筷子,叠被子、扫地等。 (二)讲解 1、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清(电脑里没这个字)凉的意思省察看、检查(内省)。 要求小朋友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冬天冷,则需要暖温。 夏天热,却要凉爽。 一天的开始,早晨要想好今天应做的事情,晚上要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安寝。 弟子规这里是教育小朋友要用心体会照顾自己的父母。 举例(二十四孝的故事)古代有个叫黄香的孩子。 在他九岁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 他看见自己的父亲,每天辛苦的劳动。 他特别的心疼。 为了照顾好自己的父亲,他在夏天的时候,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枕头和席子扇凉;冬天天气寒冷时,他就会先帮父亲把被窝睡暖了,再让父亲去睡。 可见黄香非常懂得体恤别人,他的孝心一直被后人所称赞。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反同返)教育小朋友外出要向父母秉告,免得父母为自己担心。 比如;早上去上学时要跟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上学去了!”放学回来要先向家长报平安。 “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生活要有规律,免去父母牵挂。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自己一生都有帮助。 2、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苟如果、假使1)小朋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方可去做,不可擅自做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错误。 如果你擅自做了,作为晚辈你是没有道理。 举例说明 1、私自到外边去玩,去游泳,去“网吧”,去不安全的地方,会有危险发生时,家长帮不了你。 2)随便把家中的物品赠与他人,如果是家长有用的东西,你不知道,就会造成错误。 例如一个小孩把家里的很有价值的邮票,送给了同学。 当家长发现时,早被同学扔掉了。 随便支配家长的财产,会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 也会培养他人的贪占心。 3)在家里不可随便玩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 4)不可养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 (压岁钱的支配) 3、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苟(同上)1)看见别人再好的东西,不可将它据为己有。 即使是再小的东西,哪怕是一块橡皮,一只铅笔,都不该拿人家的。 从小去掉自己的贪占心,长大才不会犯错误。 如果是随便乱拿了人家的东西,被别人发现了,父母会为你的行为而感到羞耻。 2)小朋友有的时候,会对拿别人的东西不以为然。 作为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帮助孩子克服这些坏毛病。 3)反面例子古时候,有个小孩偷了同学的一块砚台。 回家后,被他的母亲看见了。 他的母亲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纵容他。 后来他的胆子越来越大,从小偷变成了大偷,被官府抓到了要砍头。 他提出要见自己的母亲一面,官府同意了让他见自己的母亲。 他见到自己的母亲后,就说“我是你奶大的,就让我再吃一口奶吧!”说着,就把母亲的奶头咬掉了。 因为他非常怨恨自己的母亲,在他不懂事的时候,没有给他正确的教育。 4)有的时候,家长会无形之中给小朋友留下不好的影响。 比如;坐公共汽车家长会让孩子低点头,可以不买票。 这些都是反面教育,培养了孩子爱贪占小便宜的心理。 三)总结本节主要讲述了小朋友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品德。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习惯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提问请小朋友讲述自己哪些方面还做的不够?对照上面的例子,找找差距。 四)作业反复布置在家里应该做的家情。 真正做到学有学业,居有居业。 直到养成习惯为止。 关心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用心体会父母的心情。 第八课时学习目的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知道怎么具体去做!学习内容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学习过程 一、提问内容上节课留的家庭作业,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让小朋友举手自己来说做了哪些?反复强调,直到养成习惯为止。 二、讲解内容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1、好喜欢恶厌恶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 力是尽我们的力量。 父母厌恶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 2、例如;父母喜欢让我们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做事。 可我们不愿学习,一心贪玩,这就是不够孝心。 还有父母不喜欢我们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打架,那我们就尽量不让家长为我们操心。 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3、互动请小朋友自己来讲家长喜欢自己做什么?同时老师也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如何?如不正确的老师要帮助指正。 如;某个小朋友就说“我爸爸说在外边,谁要是打你,你就打他。 不要怕!”以免不好的家教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时代不同,人的素质不同,结合今天的社会,进行正面的教育。 三、总结本节主要讲述了小朋友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品德。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习惯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提问请小朋友讲述自己哪些方面还做的不够?对照上面的例子,找找差距。 四、作业反复布置在家里应该做的家情。 真正做到学有学业,居有居业。 直到养成习惯为止。 关心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用心体会父母的心情。 第九课时学习目的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知道怎么具体去做。 学习内容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学习过程 一、提问内容背上节课学的内容。 二、讲解内容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1、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可见古人对父母的孝心,入微入髓。 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我们不敢随便毁伤,即使是手臂上划一个口,父母都会担心的,何况大病父母会难过伤心的。 现在社会有很多人,一遇到不顺心的麻烦事,就要自杀,跳楼。 没有替父母双亲想一想,含辛茹苦把我们培养大,还没有报答父母,就要去死。 父母会怎么样呢?身体有伤,只是让亲人为你担忧。 可是你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你的父母会跟着你蒙受耻辱。 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孙。 你要想到;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生养我们的父母,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抚养大,我们虽不能给他们更多的物资享受,可我们也不能让他们为我们伤心,为我们难过。 为我们而感到羞愧! 2、比如有的小朋友没有礼貌、不敬师长、破坏公物、打骂同学、偷盗,或者做出了不该做的事情,你的家长会为你感到自豪吗? 3、朗读课文请小朋友打开书,进行指读训练。 从总序复习到这堂课的内容,每天争取边读边认,天长日久不但会背诵,而且也会认字。 个别的字老师也可以写一写,加深印象。 三、总结本节主要讲述了小朋友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品德。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习惯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提问请小朋友讲述自己哪些方面还做的不够?对照上面的例子,找找差距。 四、作业回家询问自己的父母,希望自己做什么?不喜欢自己做什么?自己家的家教是什么?父母希望你长大做什么?第十课时学习目的教育小朋友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培养小朋友正确的人生观。 学习内容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学习过程 一、复习内容上堂课的家庭作业,询问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每个家庭的家教。 让小朋友举手回答。 进一步了解家长是否给予了配合?每个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教育程度如何?(注意课堂纪律,有时小朋友会很活跃。 要给予正确帮助。 同时老师每天要做记录,观察小朋友都有那些变化?个别家庭的孩子要给予足够的关爱,注意个性培养。 二、讲解内容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1、父母双亲从小到大,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待我们恩重如山。 我们自然就应该孝养他们。 可是也有的家长不喜欢甚至讨厌孩子。 或者管教孩子过于严厉,缺少方法。 那么做为儿女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呢?是不是父母对我们好,我就对你们好。 你不喜欢我,我也不孝敬你呢? 2、孔子在世时,他有一个名字叫闵子骞的弟子。 年纪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 父亲娶了后母,后母又生了两个弟弟。 有一年冬天,天气寒冷,父亲要出门,就叫闵子骞驾车,闵子骞冻的直哆嗦。 父亲以为闵子骞偷懒,就拿鞭子打他,谁知鞭子下去却把棉袄打烂了,里面的芦花飞了出来。 父亲才知道后母虐待了闵子骞。 一气之下,父亲要赶走后母。 这时闵子骞跪下来哀求父亲说“有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儿寒。 这句话感动了父亲,也感动了后母。 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变成了慈母。 孔子特别称赞闵子骞“真是难得可贵的孝子啊!” 3、我们就是要学习闵子骞这种孝心,不管父母对我们如何?我们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就可以了,尽好自己的本分。 养成这样一种心胸,必定能成就大事。 将来长大了,不管别人对我们怎样,我们都会一如既往的对待别人,也会感动别人,获得大家的尊敬。 所以说能够在逆境中成长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孝子! 4、故事2古代有个皇帝叫大舜。 在他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父亲娶了后母。 后母对他十分刻薄,时常要求舜做很多事,并且还在背后说舜的坏话。 因此父亲对舜也很不满意。 弟弟象对舜也不友善,态度傲慢又无礼。 他从无有丝毫的怨恨之心。 依然孝顺父母,友爱弟弟。 后母几次设计要加害于他,都没有成功。 一次,让舜到高高的草垛上边干活。 等舜上去后,后母就拿走了梯子,并且点燃了草堆。 幸亏舜及时发现从后边滑了下去,他就象什么事情没发生过一样,仍然爱他的父母、兄弟。 他的美德传遍了天下。 当时的皇帝尧听说了这些事,就请舜去管理国家,并且把自己的女儿也嫁给了他。 最后把王位也让给了他。 可是,舜并没有而感到高兴。 人们问他为什么做了皇帝还不高兴?他说“可是我的父母还是不喜欢我,我怎么去尽孝道?”他的真心感动了他的父母,也感动了天下人。 他的美德流传至今。 (二十四孝的故事)可是我们现代的人,却把孝道丢在了一边。 别说父母对我们很疼爱,有时批评教育我们严厉一点,马上就表示出不满意。 5、故事 3、有一个女孩子,因为一点小事,被母亲批评了几句,一气之下,就离开了家。 她一边走、一边哭,不知不觉天就黑了。 这时候她看见一个卖面的摊床,忽然她觉得自己也很饿了。 可是刚才出门的时候忘记了带钱,又不好意思回家取。 就站在面摊的前边看着别人吃。 面摊的师傅发现了她,就问她“你想吃面吗?”她说“想,可是我忘记带钱了!”师傅说“没关系!哪天走过时再带来”。 说着就给她盛了一大碗面。 他感动的热泪盈眶。 一边哭一边说“谢谢师傅!”师傅接着说“我才给你煮了一碗面,你就谢谢我,给你煮了十几年的饭了,你没有想到要谢谢妈!”小女孩听到师傅的话,非常惭愧。 赶快吃完了面,就往家里跑,快到家门的时候,远远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站在门前,象往常等着自己放学回家一样。 她赶快跑过去,拉起妈妈的手一起回家。 通过这件事,她才真正懂得了父母的恩情和家的意义。 有的人却好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父母做的,父母疼爱我们是应该的,我们孝敬父母就是有条件的、附加的。 把孝道丢在了一边。 6、通过上面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小朋友你们学到了什么?请小朋友自己来表达。 三、总结本节主要讲述了小朋友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品德。 四、作业对照学过的故事,想一想自己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比如对父母耍脾气,不接受父母的批评等。 回家向父母道歉!四年级校本课程计划-弟子规 一、教材分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全书共360句(1080字)。 二、学习目的 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体谅父母。 2、培养学生的爱心,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4、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5、指导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 三、学习内容弟子规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 四、学习重、难点重点能够流利背诵。 难点理解含义,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应用。 五、学习时间每周安排一节诵读时间,平均每节课学习16句。 利用中午课前预备时间复习巩固。 六、方法措施 1、借用生动的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讨论中真正理解含义。 3、举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含义。 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七、学习内容具体安排第一周学习弟子规“总叙”第二至六周学习“入则孝”第七至九周学习“出则弟”第十至十四周学习“谨”第十五至十八周学习“信”课题第1课弟子规总叙学习目标 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3、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重点会背弟子规总叙。 难点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教具准备弟子规音频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介绍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中的“规”,当然就是指规矩、规则。 你们知道“弟子”指的是谁吗?是孔子的弟子吗?是指小孩子吗?还是指其他什么人呢?(学生讨论)实际上这个“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 所以弟子规中谈到的规矩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 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们学习总序。 二、学习弟子规总叙 1、听泛读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 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理解“总叙”的意思。 “总叙”概括了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以上的事都做了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做学问了。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四、讲故事大舜的故事孝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五、礼仪 1、回答问题要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2、学习鞠躬。 六、作业 1、背诵弟子规总序。 2、回家给父母捶捶背。 课题第2课“入则孝”之“父母呼”学习目标 1、复习弟子规总序。 2、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3、理解意思,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不但孝,关键是顺。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难点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做到。 教具准备音频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 2、是否为父母捶背。 二、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1、听泛读“入则孝”之“父母呼”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 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 “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 也就是听到父母他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的回答。 想一想,平时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做的?(指生答)怎样做才能更体现“孝”呢?(生答)延伸父母呼应勿缓;老师呼应勿缓;长辈呼应勿缓;同学呼应勿缓。 2、“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在教我们的时候,父母教我们做任何事情,“行勿懒”就是要马上动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 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育你的时候,要恭恭敬敬地聆听。 4、“父母责,须顺承”如果你做错了事情,父母责备你的时候,你应该接受教训,真心悔改。 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孝敬父母、懂礼貌的孩子。 四、讲故事啮指痛心教学过程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五、礼仪 1、见到长辈、老师要主动问好。 2、父母、老师、长辈,要求做的事情,要尽量做好。 六、作业 1、背诵“父母呼”。 2、帮父母收拾餐桌。 课题第3课“入则孝”之“冬则温”学习目标 1、复习“父母呼”。 2、学习“入则孝”之“冬则温”。 3、了解意思,进一步理解怎样才是“孝”。 4、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会读、会背。 进一步理解“孝”。 难点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尽“孝”。 教具准备播放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父母呼”。 2、是否帮父母收拾餐桌。 二、学习“入则孝”之“冬则温” 1、听泛读“入则孝”之“冬则温”。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 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冬则温”“温”就是温暖的意思。 “夏则凊”,凊就是凉爽的意思。 孝敬父母应该从哪里开始呢?应该从关心父母的起居生活开始。 讲“黄香”的故事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很早过世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夏天天气非常热,他每天都给父亲扇枕席,以便让父亲安歇;冬天非常寒冷,为了让父亲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他每天晚上都要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褥焐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香的孝行,传遍了全县,也传遍了全国。 九岁的孩子能懂得这样孝顺父亲,感动了太守刘扩上书朝廷申报,教学过程批准孝廉,成为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儿童。 当时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赞誉。 我们都要以黄香为榜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 2、“晨则省,昏则定”就是每天早上要记得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父母问候,这是为人子弟在家里对父母应该有的态度。 “晨则省”,“省”的意思就是安慰问候的意思。 “定”也是如此,也是安慰,让他的心情觉得很好。 3、“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出门一定要告诉双亲。 尤其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复杂,治安也没有以前的好,所以你出门时一定要向告诉父母到哪里,什么时候回来,为什么?绝对不能让父母为我们的行踪担心。 “反必面”,回来的时候,也要跟父母报告讲明。 “面”就是要面见父母,让父母看到你安全的回来,让父母得到宽心。 四、拓展行孝是每个人的责任,是天下所有做儿女应做的事情。 同学们,我们的父母是不是很辛苦啊。 你们想不想孝敬一下为你辛苦为你操劳的父母呢?设想一下今天放学回家,你看到父母工作了一天非常劳累,你想怎样孝顺你们的父母呢?(生答) 五、作业 1、背诵“冬则温”。 2、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 课题第4课“入则孝”之“事虽小”学习目标 1、复习“冬则温”。 2、学习“事虽小”。 3、理解“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 4、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理解“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 难点理解意义。 教具准备播放器、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 2、昨天为父母做的什么事情。 二、学习“入则孝”之“事虽小” 1、听泛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俄语职业考试题及答案
- 消费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文五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少儿朗读测试题及答案
- java逻辑运算面试题及答案
- 诸城科目四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事业单位面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公路考试题库及答案
- 联合利华销售面试题及答案
- 杭州社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完整版)十八项核心制度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低压电工理论考试1000题(附答案)
- 2025年益阳市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湖南】2025年高考湖南卷化学高考真题+答案
- 社工的劳动合同范本(2025版)
- 2025年中国LCP料数据监测报告
- DGTJ08-2093-2019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含2021年局部修订
- 纺织服装产业园项目建设方案
- DB44T 1597-2015 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民政知识教学课件
- DB1301∕T494-2023 城市非机动车停放设施建设及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