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方湿热地区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应用研究袁万杰,王钊(广东华美加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27)摘要:结合南方湿热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要求,对我国现行规范中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在南方湿热地区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与采用旧规范设计方法的设计结果基本一致;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则增加0.3,其抗高温变形能力、泛油以及抗水损害能力等长期路用性能尚需结合实践工程进一步观测。关键词:沥青混合料 设计方法 湿热地区 适应性 Application of Asphalt Mixture Design Method in South Moist Heat AreasYUAN Wan-jie,WANG Zhao (Guang Dong CAC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Co.,Ltd,Guangzhou 510627,China)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limate conditions in south moist heat areas and the specified standard of asphalt mixture design,the adaptability of asphalt mixture design method fro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s(JTJ F40-2004) was analysed using in south moist heat areas.The study shows the results of plain asphalt mixture design are accordant to the design by the outdate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However,the optimum asphalt consumption of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design will increase 0.3 percent.So the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bleeding asphalt and water stability stil are observed further based on the practical projects.Key words: Asphalt mixture; Design method; Moist heat areas; Adaptability我国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1(JTJ 032-94)(以下简称旧规范)经过十余年的实施,在保证沥青路面建设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和沥青路面通车里程的快速增长,以及对国内外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适应新的交通环境和施工技术水平,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对旧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新规范在对旧规范补充和完善的基础上,重点对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体系进行了改进。针对南方湿热地区的气候条件和交通环境,本课题对新规范中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在南方湿热地区的适应性进行了相应研究。1 新、旧规范中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对比分析1.1 新、旧规范中热拌沥青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区别新规范对热拌沥青配合比设计方法做了以下几点修改:(1)新规范考虑了集料吸附部分自由沥青这个重要的因素。由此,总的沥青用量分为被集料吸入的自由沥青和有效沥青用量两部分,对集料的相对密度计算时,必须除去集料内部被沥青占去的一部分体积,即采用集料的有效相对密度。因此,进行马歇尔体积指标计算时,Vv、VMA、VFA的计算方法与指标要求也与旧规范有所不同。(2)新规范中修改了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计算方法。规定对非改性沥青混合料采用真空法实测最大相对密度;对改性沥青及SMA等难以分散的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由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计算,而有效相对密度根据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与合成表观相对密度计算确定。1.2新规范中体积指标计算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的影响新规范中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等体积指标的计算方法是引入了美国Superpave中有效相对密度的概念,进行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时采用的是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而旧规范是采用矿料毛体积相对密度合成计算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由于选用的矿料相对密度不同,计算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也差别较大,进而影响到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体积指标,并影响到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鉴于Superpave设计方法的最佳油石比确定是采用旋转压实仪,受压实功和试件受力方式等不同的影响,采用旋转压实仪试验结果比马歇尔试验确定的最佳油石比小0.3%左右,因此对直接把有效相对密度引入马歇尔试验中进行体积指标计算,特别是对广东省的气候条件是否适用尚需进一步验证。2 工程实例2.1工程概况广东某高速公路地处粤东平原微丘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十年的运营,路面服务质量明显下降,为保证区域交通网的正常服务功能,于2004年12月开始对该工程进行大修,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该工程路线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按公路自然区划属华南沿海台风区(IV7)。该区域年平均气温21.4,1月平均温度18,7月平均温度28.2。年降雨量1913mm,59月为雨季,多暴雨,610月常受强热带风暴的袭击。2.2新、旧规范沥青面层配合比设计比较沥青加铺层结构主要采用6cmAC-20+4cmAK-13A两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1)AC-20型普通沥青混合料粗、细集料分别采用花岗岩加工的碎石和河砂,沥青为AH-70#基质沥青,填料为矿粉和水泥。原材料的实测密度见表1。AC-20型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及设计矿料级配3见表2和图1。 AC-20型沥青混合料用原材料实测密度 表1 材料密度1020mm碎石510mm碎石35mm碎石03mm碎石砂矿粉水泥沥青表观相对密度2.6292.6312.6342.6132.5992.7733.1611.029毛体积相对密度2.5752.5632.5432.6132.5992.7733.1611.029 AC-20型沥青混合料合成矿料级配组成 表2筛孔通过下列筛孔(mm)质量百分率(%)0.0750.150.30.61.182.364.759.513.2161926.5AC-205.47.611.216.220.726.437.765.278.489.598.1100中值5.08.511.016.022.530.041.061.071.085.095.0100上限7131724334456728092100100下限345812162650627890100 AC-20型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曲线图 图1AC-20型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新规范要求的真空法实测,并以此计算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的体积指标4,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AC-20型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 表3试件组号油石比(%)试件相对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稳定度(KN)流值(0.1mm)毛体积相对密度理论最大相对密度13.72.2932.4857.7314.655215.8329.024.22.3052.4756.8514.605313.8429.434.72.3562.4503.8413.156915.3133.945.22.3652.4382.9913.207714.9432.755.72.3672.4272.49 13.60 8215.3031.1技术要求3513657581540注:根据JTJ052-2000试验规程中T0702-2000、T0705-2000、T0709-2000试验方法进行AC-20型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根据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并以此计算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的体积指标,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本工程AC-20型沥青混合料以目标空隙率4%为进行配合比设计。由表3计算AC-20型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OAC=4.6%,且OAC位于VMA凹形曲线最小值的贫油一侧,此时,空隙率为4.2%,VMA值为13.3%,VFA为67%。AC-20型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 表4试件组号油石比(%)试件相对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稳定度(KN)流值(0.1mm)毛体积相对密度理论最大相对密度13.72.2932.4596.7515.265615.8329.024.22.3052.4435.6315.236313.8429.434.72.3562.4272.9314.127715.3133.945.22.3652.4121.9514.068614.9432.755.72.3672.3971.2714.499115.3031.1技术要求3513657581540注:根据JTJ052-2000试验规程中T0702-2000、T0705-2000、T0709-2000试验方法进行由表4计算AC-20型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为OAC=4.5%,且OAC位于VMA凹形曲线最小值的贫油一侧,此时,空隙率为3.9%,VMA值为14.6%,VFA=72%。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尽管按新、旧两种方法得出的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相差不大,但其饱和度则有较大差别。根据广东省交通厅粤交基函2003299号关于加强我省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管理的通知5中要求饱和度宜控制在规范的中值与下限之间,即6570%,不宜偏高。显然,由表4计算的饱和度已经超出此范围,没有达到设计要求。为了客观判断两种方法设计结果的合理性,引入了沥青混合料膜厚这一概念做进一步的论证。沥青混合料膜厚就是指集料表面黏附沥青膜的厚度。沥青膜厚度的薄厚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抗低温开裂、抗水损害和耐疲劳等路用性能,因此,必须保证集料黏附有一定厚度的沥青膜。研究认为6,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膜厚宜为615m。但在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膜厚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如在不同粒径集料中,细集料的沥青膜较粗集料的厚;粗糙集料表面的沥青膜较光滑表面的厚;在棱角上的沥青膜更薄,甚是没有沥青膜裹附。基于以上情况,假设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膜的厚度是均匀分布的,以平均膜厚来理解,并由沥青的体积除以集料的表面积计算。沥青对膜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沥青的用量和沥青的相对密度。沥青用量越大,沥青膜越厚;沥青用量相同时,沥青的密度越大,单位重量的沥青体积越小,沥青膜就越薄。集料的总表面积和酸碱性则是影响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膜厚的主要因素,而影响集料总表面积的有集料的表面纹理、有效相对密度、级配和粒径。单位重量集料的表面积称为总表面积系数,集料表面越粗糙,总表面积系数就越大,而集料的有效相对密度则与之相反。表5是AC-20型沥青混合料合成集料总表面积SA的计算结果。当AC-20型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为4.4%时,沥青膜厚度为DA=4.4/(1.0294.97)10=8.60;AC-20型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为4.31%时,沥青膜厚度为DA=4.31/(1.0294.97)10=8.43。由于AC-20沥青混合料沥青膜厚最佳范围为89,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沥青含量为4.4%时的沥青膜厚度要比沥青含量为4.31%时的厚,有利于加强沥青混合料的物理性能,因此,本工程AC-20型沥青混合料最终选定最佳沥青含量为4.4%,即油石比为OAC=4.6%,表6为最佳油石比时各项技术指标试验结果。 集料的表面积系数计算结果 表5筛孔 (mm)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集料比表面总和SA (m2/kg)表面积系数FAI0.0041-0.00410.00820.01640.02870.06140.12290.3277通过百分率PI(%)1009890786537.726.420.716.211.27.65.4比表面FAIPI(m2/kg)0.41-0.150.220.340.460.690.931.774.97AC-20型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试验结果 表6最佳油石比(%)毛体积相对密度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饱和度(%)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动稳定度(次/mm)4.62.3612.4573.913.070114.395.21769试验结果表明,AC-20型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为4.6%时,各项指标都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混合料拌和均匀,无油斑出现,摊铺完成的路面基本不渗水,路面施工质量良好。因此,对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新规范中要求采用真空法实测结果计算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是可行的。(2)AK-13A型改性沥青混合料鉴于新规范中已废除AK型沥青混合料,结合广东省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的实际情况,本工程针对AK-13A型矿料级配设计时采用了新规范AC-13型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及技术标准,同时也参考了旧规范中AK-13A型的矿料级配范围。 AK-13A型沥青混合料用原材料实测密度 表7 材料密度10-15mm碎石5-10mm碎石3-5mm碎石0-3mm碎石花岗岩石屑矿粉水泥沥青表观相对密度2.7792.7802.7752.7862.6082.7633.0871.034毛体积相对密度2.7522.7362.7052.7862.6082.7633.0871.034上面层粗集料采用含钙质粉砂岩,由于当地河砂质量较差,细集料用棱角性比较好的花岗岩石屑代替河砂,填料为矿粉和水泥,沥青采用SBS类-D型改性沥青。原材料的实测密度见表7。AK-13A型和AC-13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及设计矿料级配见表8和图2。 AK-13A型沥青混合料合成矿料级配组成 表8筛孔通过下列筛孔(mm)质量百分率(%)0.0750.150.30.61.182.364.759.513.2161926.5AK-13A6.89.613.317.422.828.544.078.298.6100100100AK-13A中值6.08.512.516.522.530.041.570.095.0100100100AC-13中值6.010.013.519.026.537.053.076.595.0100100100AK-13A上限812182330405380100100100100AK-13A下限457101520306090100100100AC-13上限815202838506885100100100100AC-13下限457101524386890100100100 AK-13A型沥青混合料合成矿料级配曲线图 图2AK-13A型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新规范计算公式得出,并由此计算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的体积指标,结果如表9所示。AK-13A型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 表9试件组号油石比(%)试件相对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稳定度(KN)流值(0.1mm)毛体积相对密度理论最大相对密度13.82.3752.5858.1315.804913.2530.224.32.3912.5676.8615.635514.6332.634.82.4102.5495.4715.386414.2337.245.32.4202.5314.4015.437115.4338.155.82.4272.5143.4615.578116.4240.8技术要求4614.5657581540注:根据JTJ052-2000试验规程中T0702-2000、T0705-2000、T0709-2000试验方法进行AK-13A型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旧规范计算公式得出,并据此计算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体积指标,结果如表10所示。AK-13A型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 表10试件组号油石比(%)试件相对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稳定度(KN)流值(0.1mm)毛体积相对密度理论最大相对密度13.82.3752.5647.3816.375513.2530.224.32.3912.5466.0916.286214.6332.634.82.4102.5284.6816.107114.2337.245.32.4202.5113.6416.237815.4338.155.82.4272.4942.6916.448616.4240.8技术要求4614.5657581540注:根据JTJ052-2000试验规程中T0702-2000、T0705-2000、T0709-2000试验方法进行根据广东省交通厅粤交基函2003299号文中要求上面层设计空隙率宜控制在4%5%。结合本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和交通状况,上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采用目标空隙率5.0%,并根据规范要求,目标空隙率为5.0%时,压实度相应提高1%。由表9计算AK-13A型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OAC=5.0%,且OAC位于VMA凹形曲线最小值的贫油一侧,此时,空隙率为5.0%,VMA值为15.3%,VFA=68%。由表10计算AK-13A型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OAC=4.7%,且OAC位于VMA凹形曲线最小值的贫油一侧,此时,空隙率为5.0%,VMA值为16.1%,VFA=69%。AK-13A型沥青混合料合成集料总表面积SA的计算结果如表11所示: 集料的表面积系数计算结果 表11筛孔 (mm)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集料比表面总和SA(m2/kg)表面积系数FAI0.0041-0.00410.00820.01640.02870.06140.12290.3277通过百分率PI(%)10098.678.244.028.522.817.413.39.66.8比表面FAIPI(m2/kg)0.41-0.180.230.370.500.821.182.25.89当AK-13A型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为4.76%时,沥青膜厚度为DA=4.76/(1.0345.89)10=7.82;AK-13A型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为4.49%时,沥青膜厚度为DA=4.49/(1.0345.89)10=7.37。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设计空隙率都为5.0%时,按新规范计算方法得出的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要比按旧规范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大0.3%,且沥青膜厚度较厚。因此,在根据新规范要求进行上面层配合比设计时,应结合广东省的实践经验和要求,并依据实际施工情况及路面压实度和渗水系数,综合确定施工用最佳油石比。 表12是按新规范要求确定的最佳油石比OAC=5.0%时的各项指标试验结果。AK-13A型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试验结果 表12最佳油石比(%)毛体积相对密度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饱和度(%)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动稳定度(次/mm)渗水系数(ml/min)5.02.4122.5415.0815.296793.992.558125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