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生态化.doc_第1页
家庭教育生态化.doc_第2页
家庭教育生态化.doc_第3页
家庭教育生态化.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教育生态化松江二中张春燕摘要:生态学研究中,很重要的内容是生态平衡。自然界中万物生长需要一个平衡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要求人类必须控制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如今,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在国家政策的贯彻下,人类自身的意识下已得到了大大的改善。那么,人类个人生长的小环境家庭,是否也需要“生态平衡”呢?主题词:生态式教育正文:自然界里讲究生态环境、生态平衡、生态保护,教育也存在着“生态环境”,也讲究“生态平衡”,同样也需要“生态保护”,种种世俗的成才观、模式化的教育带来的孩子的心理问题、生存能力问题,还有创造力低下等等,都在提示我们教育的生态环境正在恶化。“生态式教育”,必须有平衡的生态化教育环境。我在这儿所说的教育环境,除了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外,主要是指家庭环境。前几年,浙江金华一名叫徐力的高中学生把母亲杀害了,湖南衡阳一名叫李毅(化名)的初三学生毒害全家,贵州安顺市又发生了两名16岁孪生姐妹为“自由”毒死父母的犯罪案件,河北也曾发生了一起初中学生在同学的协助下趁母亲熟睡时用绳子勒死母亲的案件。这一起起听人骇省的案件,到底是什么“压力”促成了这样的悲剧?是社会?是家庭?是父母?千千万万的家庭,千千万万的子女,许多事例表明;有的孩子生活在“生态平衡”的家庭环境,有的孩子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家庭环境,可悲的是许多家庭至今仍在制造“污染”。我想在这里指出几种“污染源”,探讨几种“环保方案”。什么是生态式教育?它主要包含3个层面的含义:a、教育的原则:尊重生命,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内心的发展要求;b、教育的方式: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家长必须在一种自然宽松的环境下让孩子自由成长,逐渐发现他的天赋,然后有的放矢地“施肥灌溉”。所谓“无为在行,有为在心”,孩子感觉不到任何来自家长的成长压力,但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渗透着家长的引导;c、教育的目的: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提倡一种快乐的、符合自然天性的、充分展现自我的成才观。在教育原则上的“污染源”,主要是:不尊重孩子。当孩子叛逆违抗时,有的父母就是以权威式的口气阻止孩子,有的甚至明明知道自己错了,还要孩子赔不是。虽然一时的你获胜了,可留给孩子的是多大的委屈和难过。不管孩子和父母在争什么,真正的重点在于: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一旦战争开始,跟孩子讲道理作解释似乎不太奏效,就把自己的怒气和沮丧发泄在孩子身上,也没有权力在外人面前处罚他,或羞辱他。“环保”方案: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内心的发展要求。美国的一位心理学专家詹姆斯杜布森博士确立的一些适度管教的原则,努力做到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事先设定管教的界限。在孩子违反规定之前就把规定讲清楚,一定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你的期待和理由。不要因为孩子一时犯错或不小心酿成意外而体罚他。不要因为他昨天忘记做什么事,或不小心打碎了杯子这些事而处罚他,这些行为不是孩子故意的违抗。特别对青春期的孩子不能适用这样的体罚。而且在处罚孩子后,记得张开双臂拥他入怀。孩子被罚后,可能需要被疼爱和肯定,父母此时应该紧紧拥抱他,并且告诉他为什么受罚,以及下次应如何避免挨揍。此时的沟通,更容易建立彼此间的融合。尊重孩子的前提是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充满民主的家庭教育,就是要求我们家长尊重子女“选择”的权利。在家庭中,子女与父母当然会有不少分歧,而对孩子的不同见解,家长应该高兴不是愠怒,因为这说明孩子试图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并尝试不依赖大人的搀扶而自己独立前行。这时,家长明智的做法是与孩子一起商量,在亲切的交谈中探讨、比较各种方案或观点的优劣,从而引导孩子作出正确的选择。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不能保证孩子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的,这就要求家长在尊重孩子选择的同时,还应培养孩子的“辨别”能力。不过“辨别”的能力也只有在“选择”的实践中培养,所以最好的培养办法还是多为孩子提供“自作主张”的机会。在充满民主氛围的家庭中,尊重是相互的,家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并充分理解和善于听取孩子的合理主张,这实际上是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尊重他人意见的榜样。在教育方式上的“污染源”,主要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目标定得过高。总认为别人家的孩子能做的,自己家的孩子也能做,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跟着别人学这学那。目标过高,孩子做不到,家长在指导时恐怕也难胜任。目标是做一件事预期达到的标准。家长不能强人所难,否则必然产生逼迫与逆反的矛盾冲突。“环保”方案:确立适度的家庭教育目标,就是让孩子跳一跳可以够得到的,同时家长自身的条件也要能胜任的目标。在确立目标时,首先了解自己的孩子,征求孩子的意见,在孩子同意的基础上定各项目标。定了目标就努力去完成。当孩子没有达到目标时,不要责备、不要埋怨,静静倾听孩子的解释,及时鼓励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在要求孩子上进的同时,家长的素质也要不断地提高。父母的生理基因会传给子女,同样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情操,个性人格,知识能力等也会像生理基因一样,在子女的身上打上难以磨灭的烙印,影响子女的一生。所以要提高父母全面的素质惟一途径就是学习。有一句话说得好:要想子女好父母要更好;要想孩子好好学习父母必须天天向上。在教育目的上的“污染源”,主要是:盲目设计孩子成长的道路。当孩子将家里的小电器拆散时,大声呵斥,抹灭了一个孩子的好奇心,扼杀了一个孩子的创造兴趣。对孩子的教育仅是单一的学习成绩优秀,小干部不能当,集体活动尽量不要参加。有些家长口头上对孩子要求很高:学习好,身体好,思想也要好。但对自己就根本没有这些要求,不学习,不锻炼,社区活动不参加。言传不身教,教育多半是失败。 “环保”方案:提倡一种快乐的、符合自然天性的、充分展现自我的成才观。每个孩子的天赋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有不同的方法和目标,而在找到这种方法和目标之前,应该让他自由地成长,家长能做的就是充分地观察、了解孩子,顺应孩子成长的自然加以引导而不是急于要影响甚至改变他的发展。如果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学得不够,什么都想帮助他,什么都为他想到了,准备了。实践证明,这样做并没有把孩子的能力培养好,反而弱化了他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甚至他的心理素质也变得很差。 要孩子走向成功,家长也应积极争取成功。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传。如果全家能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是多么大的鼓舞和带动啊!有的家长说:“我成功不成功,无所谓,关键是孩子一定要成功。”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家长完全把心思放在孩子的成功上,全心全意为孩子成功服务,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成功开道。表面上看,对孩子的爱可谓深矣,“可怜天下父母心”,客观上却为孩子做出不成功的示范,并不利于孩子成功。 同时与孩子一起从事一些与成功有关的活动,也很必要。比如:一起看成功类书籍;一起组织参与家庭成功故事会;一起看有成功色彩的动画片;一起做家庭成功游戏;一起探讨共同的问题。在教育环境上的“污染源”,主要是:家庭不和睦。在讨论家庭的纠纷对孩子的影响时,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不太要紧,要是孩子懂事了,或年龄大一点就要注意了。事实上,如果真正要为孩子着想,恰恰不能因为“孩子还小,夫妇可以吵架”,而是“正因为孩子还小,夫妻也不可以争吵”。 一些早期教育专家反复强调,孩子3岁以前的家庭环境,对他的将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以为小孩子连话都还不会讲,哪能懂得夫妇间复杂的纷争,这是大人们最容易犯的大错。尤其是当夫妻不和时,往往使孩子夹于缝中。当着孩子的面对骂不休,或在家庭成员之间弥漫着凶恶的气氛,这简直就像两根支撑孩子的梁柱在不时地摇动,孩子尽管还听不懂父母争执的内容,但他们从那种“气氛”中感受到莫大的痛苦与不安。 日本幼儿心理学权威绪方富雄指出,夫妻常常上演吵架闹剧的家庭,孩子严重“口吃”与“尿床症”的比率较高。尤其当孩子在一两岁刚会说话时,由于会用的语汇还少,谁都难免有点结巴,在此期间如果有家庭失和问题发生,孩子的口吃毛病就会更加严重。医学机构的一份调查也指出:幼儿胃肠疾病的患者,大多发生在夫妇不和睦,或夫妻少有说话的家庭。幼小心灵被蒙上的阴影,从表面上可能无法窥见,但他们内心所受的创伤却会进而变成其生理上的缺陷与障碍,这是幼儿对父母的行为不节制所作出的无声的抗议。父母们为感情不和而苦恼,理应由自己负责。在现实中,夫妻不和往往蒙受更大祸害的其实并非是两个吵架的当事人,而是无辜的子女。“环保”方案:夫妇间的相亲相爱。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教育,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可以说是在家庭中和家长一起度过的。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第一个榜样,父母和子女自然生理形成的血缘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强烈,最持久的情感联系。和睦的家庭环境对孩子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夫妻恩爱,相互尊重,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安全感,拥有健康的心理。如果家长不善于调试自己的感情,不善于把握自己的婚姻,会使孩子在心理、品德、性情、意志、能力等方面出现问题,甚至走向我们教师所期望的反方向,而且越陷越深。家庭环境的设置,家长最有主动权,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至于你家里有没有电脑,有没有参考书,有没有请家教,那是极次要的。中国古语认为“家和万事兴”,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也说过:“一家人能亲密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