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九龙壁.doc_第1页
导游词九龙壁.doc_第2页
导游词九龙壁.doc_第3页
导游词九龙壁.doc_第4页
导游词九龙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游词九龙壁 导游词九龙壁篇一:九龙壁导游词 九龙壁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长平之战遗址游览观光。经过长途的跋涉,大家一路辛苦了。我叫cc,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c。这位是司机赵师傅,他开车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乘坐他的车,请大家放心。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或要求请尽管提出,我会竭尽所能的为你们服务。愿我的服务能够让你们渡过一段愉快美好的旅程。 九龙壁在代王府,位于大同城和阳街,系明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的王府的照壁。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桂改封代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就藩大同。王府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王府座北朝南,呈长方形,中轴线上前有九龙照壁,进裕门依次为端礼门、承运门、承运殿、崇信门、存心殿、长春宫、广智门;东边由南向北依次为广赡仓、长春宫、望宗楼、清暑殿、宗庙、燕居之殿、后殿等;西边进戟门,左有社稷坛,右有风云雷雨山川坛、大成之殿,过穿廊为谨德等殿。整个王府建筑金碧辉煌,豪华壮丽,廊庑相接,屋宇错落,前堂后寝,西厢配房,殿宇深邃,回廊曲折,是一所完整的王城府邸。总占地面积达175950平方米。 现今的东华门、西华门、皇城口、石宰门正是当时王府四门的遗址。该府于崇祯末年(1644)毁于兵火。王府照壁九龙壁因隔和阳街而立,故独以保存至今。 九龙壁位于城内大东街(和阳街)路南,座南朝北,建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至二十九年(1396)。该壁东西长45.5米,高 8米,厚2.02米,是我国现存三座九龙壁中建筑年代最早、最高、最大、最巍峨壮观、最富艺术魅力的一座。九龙壁结构整体使用孔雀蓝、绿、正黄、中黄、浅黄、紫等色,全壁由 426块特制烧造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壁底部为须弥座,中部为壁身,上部为壁顶。弥须座的束腰部的75块琉璃砖上镶有两层琉璃兽。第一层是象、狮、虎、鹿、飞马、麒麟、狻猊等形象。第二层是小型行龙。这些琉璃兽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须弥座上平托 9条琉璃壁龙,整个壁身下部是青绿色的汹涌波涛,上部是蓝色的云雾和黄色流云。巨龙之间以云雾、流云、波涛、山崖和水草相隔相联,五彩斑斓,蔚然壮观。正中心是一条坐龙,为正黄色,此龙正对着王府的中轴线,昂首向前,目光炯炯。中心龙两侧的一对浅黄色龙,为飞行之龙,龙头向东,龙尾伸向中心龙,神情潇洒,怡然自得。第二对龙为中黄色,头尾均向西,形态飘逸,古朴大方。第三对龙为紫色,是对飞舞之龙,神情凶猛暴怒,大有倒海翻江之势。第四对龙呈黄绿色,神采飞扬,气宇轩昂。整个正面 9条巨龙伸爪抱珠,捕风弄雨,盘曲回绕,体态雄健,色彩绚丽,栩栩如生。 壁顶为仿木构单檐五脊顶,由62组琉璃斗拱承托,正脊脊顶两侧有高浮雕的多层花瓣的莲花及游龙等图案,两端是龙吻、戗首,为龙首造型。飞椽、额枋均雕镂得细致、逼真。龙壁东西两端分别是旭日东升和明月当空的图案,并衬有江崖海水,流云纹饰。壁前倒影池长34.9米,宽4.38米,深0.8米。由石栏围绕,中有一石桥相连。池水碧绿,龙影倒映,水波微兴,九龙似昂首奋爪畅游水中,气势磅薄壮观。九龙壁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导游词九龙壁篇二:大同九龙壁导游词 自选景点讲解:大同九龙壁 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景点是大同的九龙壁。游览时间2小时左右,游览过程中请不要拍照,更不要触摸壁身。现在呢,请大家再次核对一下旅游车牌照和小张的手机号,有什么事情请及时与我联系。 九龙壁建于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个儿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与北京故宫九龙壁、北海九龙壁合称为“中国三大九龙壁”。可惜王府于崇祯末年毁于兵火。九龙壁因隔和阳街而立才得以保存。2001年6月25日,大同九龙壁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九龙壁座南朝北,东西长45.5米,壁高8米,厚2.02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座龙壁,堪称中国九龙壁之首。壁顶覆盖琉璃瓦,顶下由琉璃斗拱支撑。壁面由426块特制五彩琉璃拼砌而成,9条飞龙气势磅礴,飞腾之势跃然壁上。两侧是日月图案。龙的间隙由山石、花草图案填充,相映成趣。壁底是须弥座,高2.09米,上雕41组二龙戏珠图案。腰部由75块琉璃砖组成浮雕,有牛、马、羊、狗、鹿、兔等多种动物形象,生动活泼。九龙壁最美的时候是朝阳升起之时,那时的九龙壁沐浴在耀眼的光辉里,巨龙仿佛在流云中穿行,犹如真龙再现,引人入胜。 不同于北京北海与故宫九龙壁,大同九龙壁的龙爪是四爪龙,这就区别了代王与皇帝的地位差别,不过这也足见代王在当朝的地位。 领略了九龙壁的磅礴气势,大家一定很好奇九龙壁的来历吧,呵呵,不急不急,接下来就由我来为大家说道说道是这样的: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个儿子朱桂从小不读诗文,秉性顽劣,脾气古怪,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吃猪尾巴拿牛头也换不来。朱元璋在分封藩王时就封他为豫王,后改封代王,镇守大同。代王到了大同,横行街里,经常无故杀人,大同百姓背地叫他“愣怔代王”。而代王的正妃徐氏呢,是个又丑又妒的泼妇,一次竟把代王的两个漂亮待女满脸涂上锅底黑,以泄妒火。就这样,两口子把大同城搅得鸡犬不宁,民不聊生。 朱元璋立燕王继承王位后,代王就大闹金殿嚷着也要当皇帝。朱元璋没法子,只好在大同城内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让代王过过皇帝瘾。至今大同古城内还有“皇城街”、“正殿街”、“东华门”等街道名称,都是旧皇宫的遗址。 一天,这位愣王爷忽然想去燕地看四哥朱棣。燕王对他又烦又怕,但又无可奈何,只好捺着性子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地款待着。一天代王酒足饭饱在王府外闲逛,看见王府门前新修了一座琉璃九龙壁,就吵嚷着要在大同的皇宫前也造一座,并撒泼把图样带回了大同。王妃知道后,要求一定要比燕王府的龙壁长二尺、高二尺、厚二寸,代王无奈,只好应允,所以大同的九龙壁规模最大,故宫里的那座也比不了它。 半年以后,九龙壁建成。代王朱桂、老将军徐达及其女儿王妃徐氏登上城楼凭栏观赏,阳光下壁顶的琉璃瓦光彩耀眼,壁面上的九条琉璃彩龙栩栩如生。代王高兴得大声叫好。一会儿,浓云密布,下起雨来。代王便命人掌灯,宫灯齐亮时,透过雨帘,彩壁上九龙浴水,扑朔迷离,别有一番情趣,于是有了雨中戏龙一说。 代王又叫了一声好,忽然空中接连三声惊雷。朱桂一惊,恍惚看见从天上飞来一黑一黄两条龙,在壁前吐水如泉。原来,龙壁上的龙以假乱真,引来天上的巨龙送来了甘霖。雨后彩虹当空,晚霞通红,沐浴过的九龙壁更加璀璨夺目,代王忙命人前去打探龙壁有无伤痕。回来的人禀报,龙壁后面的金泊仓三步之内被雷炸出了一甜一苦两眼井,就是现在的金泊仓两步两眼井,也是九龙壁一景。龙壁前还被雷轰了一个坑,里面积满了碧水,代王就让人在壁前砌了一个水池。水池引入两井的水,甜水食用,苦水治病。九条龙倒映在水中,风吹水动,像游龙戏水,成为九龙壁的又一景。 好啦,讲解就到这里了,下面呢就由大家自己欣赏啦!2小时后在这里集合,祝您旅途愉快!导游词九龙壁篇三:锦绣中华导游词 语速:200-220字左右/分钟 1、 九龙壁(1分钟左右)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的是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入口处第一处景观九龙壁,该景观取型于大同九龙壁。目前我国拥有3座著名的九龙壁:山西大同九龙壁、北京故宫九龙壁和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其中山西大同九龙壁的建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公元1392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三子朱桂受封于今山西大同为王,在兴建王府时砌筑了九龙壁为照壁。王府已在明末毁于兵火,唯独九龙壁安然无恙,保存至今。 大同九龙壁坐北朝南,长45.5米,高8米,厚2米多。底部是近3米高的须弥座,以蓝绿两色琉璃砖砌筑,上部有41组双龙戏珠浮雕。壁身主体高3.73米,南向壁面由426块特别烧制的五彩琉璃砖砌成,巧妙地突出了九龙浮雕。真是神龙飞扬,生趣盎然。 2、莫高窟(5分钟左右) 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位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敦煌,位于甘肃省境内,是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古称瓜州,汉武帝时就在此设立了敦煌郡,纳入了汉代版图。敦是大的意思,煌指繁盛的样子。 莫高窟位于敦煌东南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鸣沙山,古称神沙山,当人从山顶下滑,由于摩擦作用,沙砾鸣声不断,故而得名。据窟内唐代碑文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36年)一位名叫沙门乐尊的僧人化缘至鸣沙山,见山上有金光闪现,状似千佛。他以此为旨,在崖窟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后人纷纷仿效,历经十多个朝代不断开凿,形成我国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 莫高窟全长1610米,现存大小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15余尊。石窟大小不等,最大的从山脚开到山顶,高达40米,外观似九层楼.最小的则刚刚能把头钻进去。彩塑像最高33米,最小的只有几厘米。北魏时期的石窟,大体上是粗旷的壁画衬托静穆的彩塑佛像,构成一个大慈大悲的佛国。这一时期的艺术造型简练,线条奔放,用色大胆,即有汉代传统,又有印度佛教 艺术的风采。自隋朝起,石窟内艺术形象的题材和风格都有了明显变化,逐渐向灿烂的唐代艺术过渡。唐代艺术把幻想的宗教世界和现实结合起来,并把外来艺术的精华与本民族的传统相结合,成为敦煌佛教艺术最辉煌的时期。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并衍生出了一门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 窟内壁画反映了佛经故事及我国古代狩猎,耕作,音乐舞蹈,婚丧嫁娶等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旁边,我们以1:1的比例复制了159、257两个洞窟,有兴趣的话您可以上台阶进去参观。 现存的北魏石窟中,257窟是佛教本生、本缘、本行故事画最集中的洞窟之一。南壁描绘的是沙弥守戒自杀的故事:小和尚出外化缘,一个美丽多情的少女对他一见钟情,但为了维护佛家的神圣戒律,小和尚毅然割颈自杀。西壁为九色鹿的故事:九色鹿冒险救出落水人,可是落水人被金钱和荣华富贵所诱惑,恩将仇报,出卖了救命恩人九色鹿,国王得知真情后惩治了背信弃义的落水人。东面描绘了众僧赴法会的场面。 该窟壁画,性调古朴真率,色调明快,倾心悦目,人物线条遒劲,精描与勾勒并用,潇洒脱俗,是绘画艺术史上稀有的珍宝。 敦煌莫高窟第159窟开凿于唐代,描绘了宫廷妇女的日常生活情景。唐代社会比较开化,女子以丰腴为美.在该窟的壁画上,女子一个个袒胸露肩,身体丰满,体态雍容,艺术地体现了唐代国泰民安的盛世情景。 游客朋友,您有没注意,从莫高窟一路走来的正路上,两旁整齐地排列着石像,那是我们仿制明十三陵神道两旁的石人石兽。石人共十二尊,分为四文臣、四武臣、四勋臣;石兽共24具,分别是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四具,二卧二立。石人石兽全用汉白玉琢成,技法古朴浑厚,形象逼真。 3、龙门石窟/云冈石窟(3分钟左右)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是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山西云冈石窟景区。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经历400余年的艰难营造,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它与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并称我国四大石窟,为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景区内复制的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露天佛龛, 主佛卢舍那端坐中央。这座雕像,以其雍容大度的神态,象征着一个民族兼容并蓄的自信与魄力。卢舍那大佛结跏于束腰须弥座上,简洁的头发,洗练概括的衣纹和背部庞大繁缛的火焰纹图案,加之面部丰满,修眉长目的细微刻画,塑造了一个庄严,睿智,慈祥,宁静的形象。因此人们称这尊佛像为“东方的维纳斯”。据碑文记载,当时捐资兴建奉先寺石窟的是女皇武则天。主佛像卢舍那略为含蓄的微笑和较为神秘的仪态,一方面是出于政治目的,为了扩大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则反映了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企图通过建造大佛树立自己的统治形象。 您再看旁边的云冈石窟,它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十里河岸旁, 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其中较大的为53窟,有石雕造像5.1万多尊,该窟始建于北魏文成帝兴安三年,大部分完成于太和十九年迁都洛阳之前。 我们仿造了第20窟露天大佛,这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坐像,通高13.7m,保存完好。云冈石窟以其石雕造像气魄雄伟, 内容丰富而著称。其雕造技艺, 继承和发展了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吸取和融合了外来的精华,对以后的隋唐艺术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今天,它已成为中外游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4、乐山大佛( 2分钟左右)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有没有见过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呢?如果没有的话,请跟我一起去领略四川乐山大佛的独特魅力吧!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它素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美誉。据历史记载,乐山大佛是唐玄宗开元初年由名僧海通发起开凿的。他因见此处三河汇集,水流汹涌,沉船溺水事故时有发生,便想造一尊弥勒佛以镇水。他为此化缘20年,可惜由于工程巨大,海通穷毕生之力也终未完成。直到唐 德宗贞元十九年才由佛门弟子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主持开凿完成,前后历时90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了。 这座大佛身高72米,肩宽24米,耳长7米,据说耳朵眼里可钻进两个人,脚背宽8.5米,可以围坐100多人。整个大佛比号称世界最大的阿富汗巴米羊石窟的立佛还要高16米。建时大佛是彩绘全身,并覆以13曾楼阁,但楼阁毁于明末兵火,而佛像巍峙江岸至今,堪称一大奇观。 5、石林( 1分钟左右) 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到石林风景名胜区。 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南约120多里的路南县境内,面积40多万亩,景区约1200多亩,是石林的荟萃区。石林是一个以岩溶地貌为主体,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处处是怪石名泉;石峰星罗棋布,峰外有峰,林外有林。最典型的一片叫李子营石林,只见奇石拔地而起,参差峰峦,千姿百态,巧夺天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每年农历6月24日,当地撒尼族在此欢度火把节,白天摔跤、比武、爬秆、骑射、夜晚篝火歌舞,通宵达旦。最著名的石峰是家喻户晓的阿诗玛石峰。 石林是是世界罕见的风景名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游览。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人文景观相结合,更使石林锦上添花,使游客留连往返。 6、白族民居/大理三塔( 2分钟左右) 亲爱的游客,您有没去过美丽的大理?请跟我一起到云南大理看一看吧! 云南省大理市城北,有三座砖塔鼎足矗立。西靠烟云变幻的点苍山,东临波平如镜的洱海。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主塔千寻塔,建于公元九世界唐代南诏国时期,是中原汉族与大理白族文化交流的结晶。塔建于带石栏杆的双台基上,总高69.13米,呈方形,共16层。是现存唐代最高的密檐砖塔之一。另两塔较小各高约42米,始建于公元十世纪五代末期,这是一对八角形10层密檐实心砖塔,分别雕有卷龛、佛像、莲花、瑞云、花瓶等,华贵庄重。三塔本是古崇圣寺的建筑组合之一,又称为崇圣寺三塔.。崇圣寺早已毁坏无存,惟独三塔依旧,为我国滇西一大胜景。 聚集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等地的白族,居屋形式多种多样,最富有白族风格的是“三房一天井”,由两层的主楼及分建的厨房,畜栏组成,房子之间都有一小块场院分隔,用处各有不同,全是泥砖墙,木构顶架,茅草铺顶。主楼正房楼上,用以储存粮食及其他食物,楼下住人。 半山区的民居,有两层木结构的茅草房,竹木结构的篱笆房和用石块堆叠成墙,木架茅草作顶的石屋。山区高寒地区的白族人住的是用横木段垛成的“木垛房”,为避寒取暖,屋内设有火塘,睡觉时全家人环火塘而睡。白族人能歌善舞,生活丰富多彩。每逢节庆之夜,村寨内篝火通明,一派歌舞升平之乐。 7、曼飞龙塔/傣族村寨/景真八角亭(3分钟左右) 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西双版纳!目前您所看到的是仿制的曼飞龙塔、傣族村寨和景真八角亭。 曼飞龙塔为群塔,位于云南省景洪市大勐龙曼飞龙寨的后山顶上。始建于公元1204年,是小乘佛教建筑。传说此塔是佛教传入西双版纳最先建造的三塔之一,是为埋葬佛足印而建。正东的佛龛下还另有一佛龛,其地面尚保存一状似人足印痕迹的崖石,传说是释迦牟尼的足印。 塔群由大小9塔组成,建立在圆形基座上,基座高3.9米。主塔居中,挺立峭拔,通高16.29米。8个小塔分列八角,通高8.3米。塔上的各种浮雕、雕塑、彩绘,秀丽和谐,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是我国西南著名胜迹之一。 在充满热带风情的云南西双版纳和瑞丽江畔,傣家竹楼,玲珑清秀,自成院落,一般竹楼为二层,四壁的墙、柱、门、窗及楼上铺板无一不是以竹为。 傣家竹楼的房顶,外形酷似船底,上铺着晒干的茅草片,顺次编制在竹制篱笆上。竹楼下层,四周围有竹栏杆,除作贮物室外,还有专门的牲畜圈,上层住人,屋外有走廊、晒台,美观实用,室内分内外屋,内屋是卧室,外屋是客厅。 傣家人文明有礼,热情好客。每年一度的泼水节吸引着中外游人。届时,泼水狂欢、赛龙舟、赶摆、丢包等活动,高潮迭起。您仔细看,我们用上千个陶艺小人来反映傣族泼水节的盛大场面。 以造型优美、结构特殊驰名中外的景真八角亭,位于云南省勐海县城西14公里景真山上。八角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是佛教徒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仿其金丝帽式样而修建的,亭上八角代表其身边的八个高徒。 八角亭系砖木结构。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为折角亚字形砖砌须弥座。身为多角的砖砌墙,四面开门。顶为木结构,多层屋檐。整个亭子玲珑秀丽,像一朵千瓣莲花,华丽异常,为佛教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8、黄果树瀑布/崖墓悬棺( 3分钟左右) 亲爱的游客朋友,当听到滔滔的流水声时,您就来到了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 贵州省镇宁县水河上的黄果树瀑布,形成约有5万年,景区内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基尼斯记录。 黄果树大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瀑布宽约30米(水量大时可达40米左右),从60多米的层崖之巅跌落至深潭,凭高作浪,发出轰然巨响。黄果树瀑布的魅力,还在于瀑布后的水帘洞。这是大自然造就的百米崖廊洞穴,洞口直达大瀑布,洞外藤萝纠缠,水挂珠帘,是个名副其实的水帘洞。瀑布下坠的深潭,水深17.7米,故传说有神犀潜藏潭底,故名犀牛潭,奇幻诡趣,变化无穷。 站在瀑布下,微微闭上您的眼睛,深深的一个呼吸,一定能让您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透心凉的舒心,仙境般的享受。 然后顺着左手边抬头看,听一听崖墓悬棺的奥秘。 四川南部宜宾地区,山清水秀,危崖壁立,曾经是古伯人的故乡。伯人已渺无踪迹。现在,只留下了他们的文化遗存悬棺和崖画。悬棺,是古伯人的一种墓葬形式。散布在方圆几十公里峭壁上的悬棺,距地表低者十几米,棺为木质,形若长匣。或依崖凿孔置棺,或利用天然石穴置放,残凿石为穴,存棺于内,但以凿孔椽木置放者居多。棺材多是用楠木或马桑整块挖凿而成,随葬品多为麻竹制品。据统计,目前仍保存的悬棺 共288副,大都已经数百年的历史,这是伯族人特有的悬棺葬。 9、杜甫草堂/武候祠(3分钟左右) 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故居杜甫草堂。 公元759年,杜甫因避“安史之乱”由甘肃来到成都,在城西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坐简陋的茅草屋,就是最早的杜甫草堂。杜甫在此居住近4年,写下了无数诗作,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为著名。唐朝末年,成都官民便将杜甫草堂重新修葺。明、清两代又先后两次重建。 杜甫草堂占地约50多顷。主建筑都在同一中轴线上。最前面的建筑称为“大廨”,中间是草堂主体“诗史堂”,最后是“工部祠”。三座建筑都有回廊相连。配套建筑有草堂书屋,少陵草堂碑亭等。 紧挨着杜甫草堂的是四川武侯祠。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治蜀近20年,他“科教严明,赏罚必信, 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早在四世纪初,西晋末年四川以农民起义军李雄称王成都后,便为诸葛亮建祠,因诸葛亮生前刘备封他为武乡侯,故称为武侯祠。现存殿宇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成都武侯祠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三国古迹。 武侯祠坐北向南,殿宇高大华美。诸葛亮像旁竖立着唐宪宗四年(公元809年)立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并序”碑。碑文为当时著名宰相裴度创作,书法家柳公绰书写,雕刻家鲁建刻字,世称三绝碑。 10、少数民族民居/侗寨风雨桥/悬空寺(3分钟左右) 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的是云南少数民族民居、侗寨风雨桥和山西悬空寺景区。 少数民族民居包括了苗族、布依族和侗族三个村寨,每个民居建筑都独具特色。 聚居贵州的苗族,多建成独特风格的吊脚楼居屋。所谓吊脚楼,大多建在山丘斜坡上,四边用木柱支撑。但前面的木柱,却离开地面吊在空中,实际上只起到与后面支柱对称美观的装饰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吊脚楼,一般为两层,全部是木结构,上为居室,下为堆放杂物及圈养家畜处。苗家村寨,都是疏落有致地散布在山坡上。夜幕降临,村寨内不时传出阵阵芦笙和绵绵情歌,洋溢着浓郁的苗家风情。 贵州的布依寨,大多坐落在靠近平坝的山脚下。布依人的住宅,就地取材,以木构为主,也还有用石板作瓦面的石板屋。最能体现布依族特色的住宅是半边楼。建在陡坡上,前面半部是木构二层楼房,后半部是单层平房。半边楼的间隔有3间、5间、7间、9间不等,但都是单数。前楼的楼下是储物间和牲口圈, 楼上及后半部平房住人。室内分中堂、后房和侧屋。中堂供奉神灵祖先和接待客人的地方,后房多做卧室。室内布置简单朴素。 侗族居住在贵州、湖南、广西一带。每户都有独立住宅。平原地区的侗族民居,多外廊式两层楼房,木质结构, 用杉皮茅草盖顶。楼的两端有偏厦,外呈四面流水形。河边或斜坡的居屋,多吊脚楼。前楼悬空, 靠几个长长的木柱支撑,别有风味。 大凡侗寨,都有鼓楼和风雨桥。鼓楼顶悬着一“款鼓”,因而得名。风雨桥既供行人歇息,又是男女情爱之桥,故称“花桥”。 您在看看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约1400年。寺内尚有一块记录建造悬空寺经过的石碑。悬空寺全靠锲入山石中的横梁斜撑,立柱支撑,工艺高超,结构坚牢。 寺内殿宇共三组:前面是三宫殿,接着是三圣殿,最末是三教殿,之间有栈道相通。主殿3层3檐9脊,或两层重檐歇山,紧贴陡壁,一字排开,长如蟠龙,窄如衣带,重楼叠阁,临空欲飞。乍一看,像是用无数看不见的丝线把殿宇吊在了半空,又像是将一幅巨大的彩图贴在了石壁之上。徐霞客惊叹谓:“天下巨观!” 11、飞虹塔/晋祠/南禅寺( 4分钟左右)亲爱的游客,您现在看到的是山西飞虹塔、晋祠及南禅寺微缩景区。 飞虹塔,矗立在山西广胜寺。整个佛寺,以琉璃宝塔最为著称。塔身琉璃镶嵌,五彩纷呈,神奇异妙如雨后彩虹,“飞虹塔”因而得名。塔平面呈八角形,各层皆有出檐,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檐下有斗拱、依柱、佛像、菩萨、金刚、花卉、蟠龙、鸟兽等各种构监式图案,精巧细腻,鲜艳明丽。其中,以人物形象最为传神,造型无一重复,令人叹为观止。此塔经受了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临汾盆地8级地震,塔身主体安然无恙,只有顶部稍有损坏。 在宗法制盛行的古代中国,祠是一族一姓的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称为“祠堂”或“影堂”。唐太宗李世民曾为晋祠写下“晋祠之铭并序”的碑文。在晋祠建筑群中,最早兴建的是位于东北隅的唐叔虞祠。叔虞为周成王的小弟,其子更国号为晋,遂成晋国。山西简称晋由此而来。晋祠也因此而得名。 晋祠气势磅礴,圣母殿是太原市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殿前木柱上的宋代木雕,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木雕珍品。圣母殿前方形水池上的鱼沼飞梁,乃我国古代桥梁史上的孤例。终年长流不息的难忘泉,千年古树“卧龙”周柏和宋代泥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五台山的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西南22.5里李家庄西侧。寺坐北向南,有山门、龙王殿、菩萨殿和大佛殿等主要建筑,围成一个四合院式。大佛殿是南禅寺的主要殿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