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仁的收藏之路123.doc_第1页
张祖仁的收藏之路123.doc_第2页
张祖仁的收藏之路12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收藏的道路充满了甜酸苦辣,充满了高雅的乐趣收藏是我这一生中最大的爱好和兴趣,可称的上是“收藏迷”,回顾我收藏走过的30多年的收藏之路,有酸甜苦辣,有诸多快乐。记得我上小学时(1971年),我刚接触的一本书是“小人书”,看到“小人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内容丰富,使我增长了不少文化历史知识,随后一发不可收拾,我陆续收藏了一些烟标、火花、邮票等。三十多年来,为收藏投入了精力、物力、财力,但得到的满意收藏品,令我愉悦难忘,多年来我整理集藏的火花、门券、烟标、邮票,分别按专题,自定成册,从1982年开始,我注意专题收藏,我想把我的收藏品组成专题办馆,办展览,办展使更多的人受益,这是我追求的目标,通过20多年的努力,从2002年我先后把藏品加以整理。先后与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福建省博物馆、福州市博物馆、福州市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福州市台江民俗馆、福州开元寺、福州市少儿图书馆、福州十二中、长乐七中、福州二中等办展。如“毛泽东文献”资料图片收藏展,“邓小平文献”资料图片收藏展,“孔子文献资料”图片收藏展、“纪念抗日战争”文献资料图片收藏展、“福州民俗文化”筷笼收藏展、“清代民俗佛教漆器”、“塔式漆笼收藏展”、“连环画、年画卡、门券收藏展”、“鸟类标本收藏展”,参观人数达十多万人,此外我的线装书收藏、古董钟收藏、铜镜收藏,土地证、老照片、婚书婚照、奥运体育收藏也很有特色,以上收藏办展先后被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东南快报、福州电视台、海峡都市报、福州日报、福州晚报、香港大公报、中新社、新华社以及各种网站报道,现在我在福州办馆长期展出的有“张祖仁党史收藏馆(福州档案馆)”、“孔子文献资料展”(孔庙)、民俗筷笼收藏展(台江民俗馆)、“红军长征纪念展”(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鲁迅文献资料收藏展”(福州十一中)福清农民抗战纪念馆)等。我先后向福建省革命纪念馆、福州市博物馆、福清农民抗战纪念馆、福州十一中、长乐七中先后捐献文献资料实物达2000多件,被许多媒体誉为“红色收藏家”称号,收藏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的藏品建立收藏馆,并且有热心公益事业的理想和情操,建立藏馆不完全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取之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是为了把自己的收藏品专题化、系统化、收藏办馆,这是众多收藏家的一生追求的目标,我们收藏办馆经验是: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建立收藏馆主要是展示历史风采,展示藏品人的精神世界,更好地为教育后人,启迪灵魂,陶冶情操,更好地为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收藏要有鲜明的主题,主题是收藏馆的生命,这个主题就是生命,我选择主题主要以红色专题为主,如领导人物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特色文化人物如孔子、鲁迅以及抗日战争专题、奥运会专题、古玩专题。我主要以民俗为主,如“筷笼”、清代“漆笼”,以及古董钟、古铜镜。收藏品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如果有了精品,那展览和藏馆的档次会更高,如我收藏的“全国最小的古铜镜”、“康熙首版字典44册”、“日军侵华地图”、“早期红色文献资料报纸”,“状元圣旨石碑”、渡江战役文献资料原件,可以说是孤品。办展馆要有规范,如主题风格、藏品内容、材质等分门别类展示出来,同时要做好办展简介、宣传单,将实物和文字标好,图文并茂。开馆后与当地媒体、文化、教育部门、社区合作,使藏馆成为青少年文化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的一个部分。“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是我的座右铭,2007年就福州市少儿图书馆馆长陈应宁先生邀请“举办六一节门券收藏”为了收藏到更多更好的门券,我提前两个月向全国各地的藏友,发出邀请,先后有200多位藏友给我无私寄来的当地的精彩门券,尤其是福州的两位南下老干部(夫妻俩)特意送来他俩积累多年的门券精品,还有几位广东门券藏友寄来的“亚运会门券”专题,通过收藏,结交藏友,我的老藏友欧先生知道我收藏办展消息,他把珍藏多年的一幅日军侵华地图(81厘米57厘米),日本昭和12年版(1936年),用朋友价转让给我,使我抗战收藏又多了一件精品,这就是我收藏的精神支柱和乐趣,更使我难以忘怀的一件事,我收藏清代漆器50多件,苦于无场地办展,经多方联系,终于找到福州开元寺方丈本性大师,尤其令我高兴的是福建收藏家协会陈华棣会长出面帮我联系,终使这次办展,取得较大的成功,十多家媒体先后还报道了我收藏清代文物的消息。我以红色文献资料收藏为重点,福州档案馆李运启局长、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陈列部主任黄宁、福州市博物馆馆长张振玉等先后为我的办展提供场馆方便,在此表示深切的谢意。综上所述,我通过收藏办馆,办展,从中悟出了许多人生哲理,人总得有精神,没有精神支柱,谈不上收藏乐趣,收藏是一种对历史、对艺术的独特体验,此外收藏还有“缘”,我通过收藏认识了许多藏家,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从而丰富自己的收藏知识,每逢闲暇,我独坐书斋一杯清茶,满室的古董钟,几十枚古铜镜一边翻阅自己搜集来的古书籍,一边欣赏自己的“战利品”,去体味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但总的来讲收藏是一种欲,收藏是一种乐趣,收藏是一种志高无尚的超凡脱俗的境界,近几年来,我把我的收藏研究、探讨、思考及各种藏品、藏事心得体会写出来,现已有100多篇文章先后在收藏、收藏界、中国收藏、收藏快报、藏书报、中国文物报、集邮、收藏拍卖导报等20多家报刊上发表,总之,我收藏的道路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