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1页
语文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2页
语文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3页
语文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4页
语文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判断下列各句表述不符合课文的一项是 ( ) A . 课文的题目“一面”简明,寓意深刻。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又暗示了对作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B . 一面以时间为顺序,记叙的顺序是顺叙。C . 一面课文先点出见面的时代背景,再记叙与鲁迅见面的情景,同时写了内山老板的热情和友好态度,互相映衬,平分笔墨。D . 一面回忆的是四年前的事。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之情,情真意切,十分感人。二、 默写 (共1题;共9分)2. (9分)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1)人有悲欢离合, 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默写李白行路难(其一)的前2句。 _,_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逢乘舟梦日边。(4)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得失面前,我们应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那样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 (5) 而现在/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6)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_,_三、 书写 (共1题;共13分)3. (13分)2016年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文苑中学开展了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杨冰同学代学生会起草了一份活动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正文节选,有些语病,请你修改。为迎接第21个“世界读书日”的到来,【A】丰富各班的精神风貌,展现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 【B】提高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推动各班良好班风的形成,努力构建和谐班级与和谐校园,校学生会决定举办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希望可以通过此次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A】处有语病,应该改为:_。【B】处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应将“_”词改为“_”。(2)学校将邀请语文组李芬老师全体同学作读书报告。请你为报告会设计一段开场白。(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3)阅读能令我们增长许多知识。活动结束时,语文老师就“舒”说到了汉字的神奇魅力,你也能照样子说一个吗?请从“超”“令”中任选一字说一说。舒:“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更舒展自在。具体讲就是:想挣钱,就把钱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样就种下了财富的种子;想健康,就去照顾和帮助病人,这样就种下了健康的种子。“给别人”是种子,种子会开花结果。舍得给予,自己才会拥有幸福。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4. (8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田家(宋)郑獬(xi)田家汩汩流水浑 , 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注】浑:这里是满的意思。残照:夕阳。(1)诗歌一,二句通过描绘田家_、_等景物,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抒发了作者_的心情。(2)诗歌三,四句写得很有情趣,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谈谈你的赏析感受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5.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刘义庆世说新语)【乙】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万子:王绥,字万子。孩抱中物:形容孩子很小,尚在怀抱之中。圣人:指人格品德最高的人。最下:指愚人。不及情:没有感情。(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何以都不闻消息 语时了不悲 山简往省之 简服其言(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简服其言,更为之恸。(3)【甲】【乙】两文中的“了不悲”“都不哭”“悲不自胜”“为之恸”,实际是为后人称颂的“魏晋风度”的一种体现。联系两篇文章的内容,简要说说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6. (20分)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题目。那些色彩,刚好温暖青春张莹六月,花红柳绿。小城的清晨,异常清爽。今天,太阳还没起床,街上却比往日热闹了许多,陆陆续续的人啊,车啊,都奔向一个个写着“高考考点”的地方。“哈,都穿上我们的新衣服啦!”一群穿着一模一样红T恤的少年,在轻声地交谈着。彼此看着T恤上五个可爱的字明天会更好。他们相互举拳示意“加油”。“老师来了”不知是谁轻声地说了一句,底下红色的一片刹那间安静了下来。一位拄着拐杖的年轻男子朝他们走来,同样身着一件红色T恤。孩子们好奇地围过去,老师的T恤后面竟然也有五个字我们在一起。“老师”微弱的,却又是清清楚楚的哽咽,在红色的人群中蔓延开来。那拄拐杖的男子微笑着,轻轻拍拍紧挨着他的孩子:“没事儿,老师这不是来了吗?放心去吧,老师等着你们!记着哦,我们是风火少年!”“是,我们一起去追风”孩子们相继笑了,响亮地和老师应和着。原来,考试前夕,老师在送生病的学生去医院的路上不小心扭伤了腿。同学们原本想去探望他,可他不但阻止了,还托同事带给孩子们每人一件火红的T恤。此刻,这片红,艳艳的,像一团火,无畏无惧地热烈着,给孩子们蓬勃的希望,无穷的力量!出考场,一场暴雨不期而至,孩子们正一筹莫展。“看,那里!”一位同学兴奋地叫道。考点外,几顶黄色遮阳棚内,摆放着五颜六色的花伞灿灿然,如一朵朵绽放的花儿;欣欣然,似一张张明媚的笑脸。孩子们跑过去,一个接一个地拿着伞,欢呼雀跃。片刻之间,马路两边翠绿的梧桐树下,一朵朵花儿,飘动着,四散开去。翌日,那些青春少年又来了,他们走到黄色的遮阳棚下,放下一把把花伞,冲着遮阳棚里的人清脆地说了声:“谢谢。”之后,便你说我笑着,再次走向考场,那么洒脱,那么自然。121把伞,是小城二十名爱心志愿者为孩子们买的,他们不过是想给孩子们一点点的鼓励,一点点的方便。现在,盛开过的伞全部返航了,带着一股青春特有的芬芳,带着无人而设突然出现的特殊“考题”的满分答案,带着青春里实实在在的正能量。121把伞啊,一把不少!这金灿灿的遮阳伞,在青春少年里,熠熠生辉啦!终于,完成了自己12年奋斗的答卷。走出考场时,天是蓝的,地是绿的,就连心情,也是明晃晃地透亮着。人群中,分外惹眼的是一位瘦高的“绿色男孩”,他戴着太阳帽,穿着绿色T恤,抱着一台单反相机,穿梭在来往的人群中。他身后有着这样的标示牌:给青春留下高考的印记(免费拍照)。原来,他是去年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如今就读于某大学的编导专业。大学里的他,回首自己的高考,愈加觉得,应该为那青春里最庄严的时刻留下一些什么。于是,他就想利用自己的所学,在高考时为更多的考生和家长留下美好的回忆,而最后一场考试之后的离开,也许是最能触动心灵的时刻吧。于是,小伙子抱着相机来了。他不停地忙碌着,在他的单反相机里,一幅幅画面在定格都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可是,翩翩少年们才不是呢,他们不惆怅,不多忧,一任前行,只把韶光变锦绣。再回眸,却是品了樱桃,甜哩;雨打芭蕉,美呀。这声色,饱满而生动,斑斓而多彩,孜孜不倦地温暖了整个青春。(1)请简析标题的含义。 (2)试概括文中令孩子们倍感温暖的三件事。 (3)文章第段运用了什么记叙方法?有何作用? (4)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味文中画线语句。灿灿然,如一朵朵绽放的花儿;欣欣然,似一张张明媚的笑脸。(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再回眸,却是品了樱桃,甜哩;雨打芭蕉,美呀。(品味划线语气词的情味)7. (6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被妖魔化的沙尘暴李栓科刚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本文有删改)(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B . 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C . 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入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D . 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2)上文中对沙尘暴的有利的一面作了分析,以下哪一项与原文不符?( )A . 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方公里的黄土高原。B . 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C . 沙尘暴能有效缓解酸雨。D . 沙尘暴造就的黄土是我国最肥沃最宜于耕种的土壤。(3)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有的干旱或半干旱的地区种草较之种树更科学。B . 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一点关系也没有。C . 第自然段中“过度的放牧和农耕”中,“过度”一词作了必要的限制,不能取消。D . 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会生长与这个自然带相适应的植被,这是人类无法改变的。8. (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问题。年感梁衡钟声一响,已进不惑之年;爆竹声中,青春已成昨天。不知是谁发明了“年”这个怪东西,它像一把刀,直把我们的生命,就这样寸寸地剁去。可是人们好像还欢迎这种切剁,还张灯结彩地相庆,还美酒盈杯地相贺。我却暗暗地诅咒:“你这个叫我无可奈何的家伙!”你在我生命的直尺上留下怎样的印记呢?有许多地方是浅浅的一痕,甚至今天想来都忆不起是怎样划下的。当小学生时苦等着下课的铃声,盼着星期六的到来,盼着一个学年快快地逝去。当大学生时,正赶上“文革”的年代,整日乱哄哄地集会,莫名其妙地激动,慷慨激昂地斗争,最后又都将这些一把抹去。发配边疆,白日冷对大漠的孤烟,夜里遥望西天的寒星。这许多岁月就这样在我心中被烦恼地推开,被急切切地赶走了。年,是年年过的,可是除却划了浅浅的表示时间的一痕,便再没有什么。但在有的地方,却是重重地一笔,一道深深的印记。当我学会用笔和墨工作,知道向知识的长河里吸取乳汁时,也就懂得了把时间紧紧地攥在手里。静静的阅览室里,突然下班的铃声响了,我无可奈何地合上书,抬头瞪一眼管理员。本是被拦蓄了一上午的时间,就让她这么轻轻一点,闸门大开,时间的绿波便洞然泻去,而我立时也成了一条被困在干滩上的鱼。当我和挚友灯下畅谈时,司马迁的文,陶渊明的诗,还有伽利略的实验,一起被桌上“滴答”的钟声搅拌成一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陶醉,我们盼夜长,最好长得没有底。而当我一人伏案疾书时,我就用锋利的笔尖,将一日、几时撕成分秒,再将这分分秒秒点瓜种豆般地填到稿纸格里。我拖着时间之车的轮,求它慢一点,不要这样急。但是年,还是要过的。记得我第一本书出版时,正赶上一年头的岁末,我悄然对着墙上的日历,久久地像望着山路上远去的情人,望着她那飘逝的裙裾。但她也没有负我,留下了手中这本还散着墨香的厚礼。这个年就这样难舍难分地送去了,生命直尺上用汗水和墨重重地划下了一笔。想来孔子把四十作为“不惑”之年也真有他的道理。人生到此,正如行路爬上了山巅,登高一望,回首过去,我顿明白,原来狡猾的自然是悄悄地用一个个的年来换我们一程程的生命的。有那聪明的哲人,会做这个买卖。牛顿用他生命的第二十三个年头换了一个“万有引力”,而哥白尼垂危床头,还挣扎着用生命的最后一年换了一个崭新的日心说体系。时间不可留,但能换得成一件事,明白一个理,却永不会失去。而我过去多傻,做了多少赔钱的,不,赔生命的交易啊。假若把过去那些乱哄哄的日子压成一块海绵,浸在知识的长河里能饱吸多少汁液,假使把那寒夜的苦寂转为积极的思索,又能悟出多少哲理。时间这个冰冷却又公平的家伙,你无情,他就无意;可你有求,他就给予。人生原来就这样被年、月、时,一尺、一寸地度量着,人生又像一支蜡烛,每时都在做着物与光的交易。但是都有一部分蜡变成光热,另一部分变成泪滴,年,是年年要过的,爆竹是岁岁要响的,美酒是每回都要斟满的,不过,有的人在傻呵呵地随人家过年,有的却微笑着,窃喜自己用“年”换来的胜利。这么想来,我真清楚了,真的不惑了,我不该诅咒那年,倒后悔自己的过去。人,假如三十或二十就能不惑呢?生命又该焕发出怎样的价值?(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年在“我”生命的直尺上留下了怎样的印记?(2)第自然段中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3)文章开头写“我却暗暗诅咒年”,结尾又说“我不该诅咒那年”,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4)请结合语境,理解第段中“你无情,他就无意;可你有求,他就给予。”的深刻含意。(5)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年”的感受。七、 名著导读 (共2题;共4分)9. (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