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的忧伤.doc_第1页
母语的忧伤.doc_第2页
母语的忧伤.doc_第3页
母语的忧伤.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工业大学大学语文期中作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平面设计 姓名:李盛杰 学号:100608029 母语的忧伤 我轻轻地走近你,抚摸你苍老而坚挺的身躯,我知道,那是中华文明的沉香;我采下你默默而又如此素雅的花朵,我明白,那是方块文字的睡莲;我聆听你轻柔而又婉转的鸟鸣,我了解,那是华夏古韵的神曲。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母语,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由于受经济全球化和外国强势语言的影响,持续高涨的外语学习热使汉语的学习和教育相对被轻视,再加上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束缚,国人忽略了深厚的母语文化内涵对人们精神的陶冶作用。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我们所热爱的母语正遭遇着不可避免的忧伤,而这种感受正与日俱增。文化全球化时代,汉语被强势的英语排挤,从我们的身边渐行渐远,母语生存危机四伏:英语发烧,母语被冷落,中学生的汉语答题令人啼笑皆非,大学生的汉字书写让人惨不忍睹,报考研究生的优秀人才被英语分数拒之门外,网络语言和西方话语引领时尚风潮并大行其道,母语大滑坡颓势日趋明显。面对全球化,通过对中国母语的生存情状的勾勒,引发我们对母语危机有更高的警觉和对母语的生存发展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话说十九世纪会英语的被视为难得的人才,二十世纪学英语的是为了成才,到了二十一世纪,不会英语的简直举步维艰。从小学开始,到大学,再到之后的考研、考博、评职称,似乎当今人一生的前途都被英语左右着。如今的孩子们从幼儿园起就开始学英语,汉语拼音还没有学,ABCD到背的滚瓜烂熟,以至很多孩子总把汉语拼音跟英文字母的发音混淆,怎不让人为之叹息呢!随之也有很多学校瞄准“英语热潮”的效应,挂起了“双语学校”的牌子,仿佛间学校洋气了许多,英语教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学校如此,社会也如此,市场经济下的人类就是嗅觉敏感,“英语热潮”扑面而来,谁都嗅出了其间的“铜香味儿”,一时间各种英语教材、英语辅导班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生机无限!于是不少家长剥夺孩子们的周末或节假日用来“修”英语。说到这我就问了:汉语辅导班又在哪呢?狂学英语的孩子们又能背多少唐诗宋词?又读过多少经典书籍?说到这,我们不得不反思了:学英语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升学,为了就业,还是为了什么?有的人学了大半生的英语,却从未与外国人打过交道。很多人只会认读英语课本、完成答卷,却不会交流、说话,这样“中国式的英语教育”除了帮助我们升学、就业,还能干什么呢!现在,在中国,似乎盲目的英语崇拜有泛滥成灾之势。据说大学实际上没有专业差别,大学专业只有一个,那就是英语,大学本科现阶段曾流传这么一首歌谣:“专业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四级故,二者皆可抛。”大学毕业英语要过四级,我们甚至可以没有扎实的汉语文学功底,但就业一旦没有一定的英语水平 是万万行不通的。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庄子.秋水中的那个典故“邯郸学步”,说的是一个燕国人,听说邯郸人走路的样子很好看,于是就去学人家走路。最后由于他只知道生搬硬套,一味地机械式的模仿别人。结果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反而连自己走路的样的都给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家了。我不是说英语教育不重要,英语教育固然很重要,但我们在学好英语的同时要时刻进行一下反思,更不能忘本忘根。在英语的道路上奔跑了很久,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与财力,当有一天你想回家时,请不要像燕国人那样,忘记了自己原本走路的样子。如今的语文课堂,更是缺乏教育和智慧,缺乏教师智慧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状态,语文是有文味的,可是,你有没有发现,当应对高考时,有时我们会把一篇气韵灵动的作品肢解分析,还会把语言文字从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抽离出来,孤立而呆板地进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对于什么情况下需要做什么,全面准备了一个一个的模子,仿佛真的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似的,这样枯燥乏味的学习,又怎能触动学生们的浪漫情怀呢!又怎能激发学生热爱母语、捍卫母语的热情呢! 如此怡人的中国文字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华夏文化,有着古典文化熏陶下的那般醇厚的气息,那般悠远的意境,那般绵长的诗意。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思想,却渐渐地被外来的平淡文字所代替:就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果想看到更多,请上楼)。在中国文化里,如此美妙的意境却成了平淡无味的口头语,只是让人感到无限的悲哀何为美?中国文字的精炼,中国文字的押韵,中国文人的诗意都凝聚在倾心的文字里,试问外国的快餐文化又怎能明白其中的深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缠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忠贞,是用几个ABCD就能表达和阐明的吗?我想,就凭几个英文单词在暂时的几百年里与中国文字相比还是相差甚远的罢!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佳句流传千年依然展现她的幽美。诚然,中华文字是美的,是令人神往的,我们要好好的将它传承下去,不给自己留遗憾。你从远古来,博大是你的风采;你向未来奔去,磅礴是你的气魄。我们的母语,你的忧伤,到了我们该拯救的时候了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