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反风演习方案_第1页
矿井反风演习方案_第2页
矿井反风演习方案_第3页
矿井反风演习方案_第4页
矿井反风演习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鲁能菏泽煤电公司彭庄煤矿 矿矿井井反反风风演演习习方方案案 彭庄煤矿 编制日期 2011 年 3 月 12 日 2 矿 审 批 意 见 审审 批批 人人 员员 签签 字字 编 制 人年 月 日 通 防 科年 月 日 技 术 科年 月 日 机 电 科年 月 日 安 监 处年 月 日 副 总 工 师年 月 日 总 工 程 师年 月 日 矿 长年 月 日 3 矿矿井反井反风风演演习习方案方案 根据 煤矿安全规程 第 122 条 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 有反风设施 并能在 10min 内改变巷道内风流方向 当风流方向改变 后 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 40 每季度应至 少检查 1 次反风设施 每年应进行一次反风演习 矿井通风系统有较 大变化时 应进行 1 次反风演习 的规定 经矿领导研究决定 2011 年 4 月 30 日进行矿井反风演习 为确保矿井反风演习安全 顺利进 行 特编制彭庄煤矿 2011 年度矿井反风演习方案 一 一 矿矿井通井通风风概况概况 矿井主井提升原煤兼作回风井 副井提升人员 材料兼作进风井 主 副井位于工业广场内 均为立井布置方式 主井底部标高为 461m 副井底部标高为 448m 主井直径为 5m 副井直径 6 m 主 副 井相距 80m 主井地面砌筑有风机值班房 防爆门和风硐设施 利用 风机反转反风 为中央并列式通风 地面通风机房安装 BD 8NO 24 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两台 1 风机为主机 2 风机为备机 配 备 YB 2 220KW 异步电动机 矿井需要风量为 5795m3 min 矿井总 进风量为 6120m3 min 矿井总回风量为 6247m3 min 主要通风机排 风量为 6798m3 min 矿井有效风量率为 94 78 矿井综合阻力为 2240Pa 矿井等积孔为 2 85m2 二 反二 反风风演演习习目的目的 主要检验矿井主通风机能否在 10min 内反风及反风风量 反风 4 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为进一步完善和调整矿井通风系统提供依据 三 三 组织领导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矿井反风演习的领导和统一指挥 保证矿井反风演习 的顺利进行 特成立 2011 年度矿井反风演习指挥部 总指挥 矿长 副总指挥 副矿长 矿总工程师 成员 副总工程师及各单位负责人 反风演习指挥部设在调度室 由矿长任总指挥 副矿长 矿总工 程师任副总指挥 由 2 名调度室管理人员在井下调度指挥 随时协调 井下反风演习中出现的紧急情况 并设三个小组 以确保矿井反风演 习的顺利进行 主通风机房观测组 由王华民 张海 鲁忠宝 李加强具体负 责 主要观测主扇的运转状况 反风前后的电机负荷 轴承升温 风压 等情况 电机不得超负荷运转并做好数据的记录工作 井下观测组 由高正军 王圣广 杨光京等具体负责 主要观 测全矿井东翼 西翼及采区进 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及风量并做好数 据记录工作 井下救护组 由梁宝寺救护队一个小队在井下信息站待命 井 下一旦发现险情 立即进行抢救 中央泵房派一名瓦斯检查员和两名 救护队员进行监护 四 井下四 井下观测观测区域的划分及区域的划分及观测项观测项目目 主井 回风井 底观测组 观测反风前后矿井总进风量 矿井东 5 西翼总回风量及瓦斯变化情况 由毛广印 陈庆德负责 1306 工作面观测组 观测 1306 工作面反风前后风量 瓦斯及 有害气体变化情况 由徐保国 翟作喜负责 3 为保证井下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反风演习前各观测组准备 好仪器 记录表格并熟悉井下路线和测点 4 反风演习前各观测组要对所测点的风量 瓦斯 二氧化碳 温 度进行测量 11 点以前电话汇报指挥部 同时由采区变电所对所供电 区域进行停电 然后汇报指挥部后 值班人员方可撤离 中央变电所 值班人员必须在接到指挥部停电命令后 方可切断井下电源 指挥部 接到井下各观测组的汇报结果后 研究认为可以反风 指挥部下达反 风命令 井下各观测组要观测风流改变方向所用的时间 在风流达到 正常通风 10 分钟后 开始进行各测点的测量 测量完毕后电话汇报 指挥部 指挥部接到井下各组汇报后 经过分析认为达到了预期效果 再下令进行正常通风 正常通风 10 分钟后 各组对井下测点进行测 量 电话汇报指挥部 由指挥部宣布反风演习结束 井下各观测组接 命令后方可上井 5 反风前 1 小时 中央泵房 720 泵房及井下其它排水地点要及 时将积水排到最低水位 防止反风期间发生水灾 并且 1309 下顺槽 西翼各迎头等地点临时水仓容量要满足 4 小时的反风要求 否则 必 须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五 反五 反风风演演习时间习时间 2011 年 4 月 30 日 11 时 15 时 30 分 共计 4 小时 6 六 反六 反风设备风设备操作操作顺顺序序 矿矿井主通井主通风风机机处处于于变频变频模式 模式 1 通通风风机正常运机正常运转转 2 通通风风机反机反转转 反反风风 一 2 通风机反风操作 1 停止 1 通风机运转 2 打开 2 通风机闸门 关闭 1 通风机闸门 3 将 2 通风机正向运转把手调到反转位置 并启动 2 通风机 4 2 风机反风操作完成后汇报给指挥部 等指挥部命令 反风操作完成 二 1 通风机反风操作 1 停止 2 通风机运转 2 打开 1 通风机闸门 关闭 2 通风机闸门 3 将 1 通风机正向运转把手调到反转位置 并启动 1 通风机 4 1 风机反风操作完成后汇报给指挥部 等指挥部命令 反风操作完成 三 反风后恢复正向通风操作 1 停止 1 通风机运转 2 打开 2 通风机闸门 关闭 1 通风机闸门 3 将 2 通风机反转把手调向正向运转位置 启动 2 通风机 4 2 通风机正向通风操作完后汇报给指挥部 等指挥部命令 5 将 1 通风机反转把手调向正向运转位置 正向通风操作完成 7 七 安全技七 安全技术术措施措施 1 4 月 30 号后夜班各工区值班人员清点下井人数 将名单报调 度室 除副井信号工外 夜班井下所有工作人员 9 10 前全部上井 并 且到工区点名 由工区值班人员将上井人员名单在 9 15 以前报调度 室 反风期间副井信号工在井下信号室待命 反风演习期间 各工区 将中班下井人员名单报调度室 下井人员在工区待命 反风演习结束 恢复正常通风后 各工区值班人员接到指挥部允许下井命令 早班人 员方可下井 2 恢复正常通风后 瓦斯检查员首先由外向里检测井下各负压 通风地点变电所风流中瓦斯浓度 在不超过 0 5 时 电话汇报中央变 电所 方可恢复变电所的送电 3 反风演习结束 施工人员下井后 掘进巷道在恢复供风前 施 工人员严禁进入停风巷道内 必须由瓦斯检查员检查巷道内的有害气 体情况 检查时 瓦斯检查员 安监员和迎头当班班长必须前后相隔 5m 随时检测巷道内瓦斯 不超限时 方可进入掘进工作面 经检测证 实停风巷道内瓦斯浓度不超过 1 0 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1 5 局 扇及开关地点附近 10m 内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不超过 0 5 时 方可有 迎头当班电工开动局扇 在恢复巷道通风二十分钟后 人员方可进入 工作地点 如果停风巷道内瓦斯浓度超过 1 0 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1 5 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3 0 时 必须采取安全 措施 控制风流排放瓦斯 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3 0 时 必须制定安全排放瓦斯措施 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通知梁宝 8 寺煤矿救护队排放 4 巷道恢复正常通风后 必须由电工对巷道中电气设备进行检 查 证实电气设备完好时 方可人工恢复局扇供风的巷道中一切电气 设备的电源 5 反风演习期间 主 副井口附近 20m 范围内以及与主 副井相 通的井口房等建筑物内必须全部切断电源并禁止一切火源存在 6 反风演习前 通防工区配合机电工区派专人检查主井防爆门 井口房风门 卸载硐室风门 风硐风门 确保上述风门反风期间不被 正压风流冲开 反风期间 主井卸载煤仓要保有一定存煤 防止风流 经煤仓短路 7 井下所有泵房在恢复正常通风后 经瓦斯检查员检测 瓦斯不 超限时 方可恢复送电 8 井下及风井电话在反风演习前必须进行检查 保持通讯畅通 9 为保证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 所有参加反风演习的井下人员 必须配戴合格的隔离式自救器 10 若反风演习中发现出现烟雾或其它发火征兆 要在保证安全 的情况下查清火源点 汇报指挥部 由指挥部决定是否停止反风或采 取其他措施 11 反风演习期间 发现风流中有害气体含量超过规定时 立即 汇报指挥部 由指挥部下达是否停止反风演习的命令 12 反风演习期间 井下所有地点必须全部停电 13 井下消防器材库要备足 备齐所用消防器材 9 14 反风演习前 机电工区应将通风机房反风设备全部检查一遍 以保证反风演习的顺利进行 15 反风演习期间 通风机房必须由机电工区 通防工区和一名 矿领导在现场指挥 16 反风演习期间副井绞车房安排好值班人员及维修人员 17 反风演习期间各掘进迎头及工作面设备要撤至安全地点 以 防因停泵而淹设备 18 反风演习期间井下主要测风 汇报地点要保证通讯畅通 19 地面保健站值班医师 护士做好救护准备工作 20 反风演习结束后 由总工程师组织人员总结演习情况并写好 反风演习报告书 21 各有关单位必须按本措施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22 未尽事宜严格执行 煤矿安全规程 及其它规定 10 附表 1 彭庄煤矿井下电话号码表彭庄煤矿井下电话号码表 彭庄煤矿井下电话号码表彭庄煤矿井下电话号码表 序序 号号 地地 点点电话号码电话号码 序序 号号 地地 点点电话号码电话号码 1 井下副井信号室 26025 1306 车场 244 2 副井出车侧 22626 1306 下顺 230 3 井下调度站 26827 1306 下顺二台 223 4 中央变电所 28 1306 设备列车站控制台 271 中央泵房 241 29 1306 上顺无极绳绞车 269 5 火药库 22830 一台猴车机头 263 6 主井装载硐室 24031 一台猴车机尾 242 7 西大巷 26232 二部猴车机头 219 8 西翼皮带巷 25633 二部猴车机尾 282 9 西翼行人下山 28334 1305 设备列车站控制台 272 10 西翼矸石仓 22035 1305 转载机头 211 11 强力皮带机头 36 1305 上顺无极绳绞车 254 12 西翼皮带机头 224 37 1305 一台头 268 13 1303 下货点 23638 1307 切眼 14 强力皮带机尾 23639 1307 三台头 257 15 轨道液压车房 23340 1307 上顺槽 214 16 东翼轨道下山顶盘 22941 1307 切眼下头 231 17 一中车场 26542 720 车场 轨道下山底盘 237 18 二中车场 23843 东胶带下山 282 三中车场 24644 830 煤仓 277 19 四中车场 24345 1306 第一部皮带头 246 20 五中车场 25046 1307 上顺 259 21 中部变电所 26748 1309 下顺正掘 212 22 720 泵房 27049 1307 下顺一台 243 23 三中变电所 27349 1307 下顺一台 243 24 720 车场 237 11 附表 2 反反风风演演习习期期间矿间矿井井风风量 瓦斯量 瓦斯变变化情况表化情况表 反风演习前反风演习时 瓦斯浓度 瓦斯浓度 序 号 测量地点测风员 风流 方向 风量 m3 mi n CH4CO2 风流 方向 风量 m3 mi n CH4CO2 1东大巷测风站正向反向 2副井车场正向反向 3等候室正向反向 4西大巷测风站正向反向 5清理斜巷上部车场正向反向 6电机车维修库正向反向 7主井装载硐室 毛广印 正向反向 8东翼总回风巷正向反向 9煤仓上口回风正向反向 10西翼总回风巷正向反向 11清理斜巷回风 陈庆德 正向反向 121306 进风顺槽徐保国正向反向 1 附图一 反风演习前矿井通风系统图 一 一 一一 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1301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1301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 东 大 巷 1302一一一 1302一一 一一一一 1303一一一 1302一一一 一一一一 1304一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1307一一一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一一 1304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 420一 一一一一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一 一一一 1307一一一 1307一一 1307一一一一一 1306一一一 1306一一一 1306一一一 1306一一一 1306一一一 1306一一 一一一 1309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1306一号联络巷 1309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1307一一一 1309一一一一 1307一一一 1306一一一 1305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矿井反风前通风系统图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一一一 一一 一一 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 一一 一一一一 2011 04 02 PZ TF 15 1308一一 1305一一一 1309一一一 1308一一一 2 附图二 反风演戏时矿井通风系统图 一 一 一一 一一 一 一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