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第一课时) 洪泽实小 应洁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第一课时) 洪泽实小 应洁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第一课时) 洪泽实小 应洁_第3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第一课时) 洪泽实小 应洁_第4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第一课时) 洪泽实小 应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 安塞腰鼓淮安市洪泽实验小学 应洁设计理念“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抓训练”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究。结合我校“基于预习状态下的自问自探的教学模式”,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多思多悟,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在欣赏中探索,在探究中发现,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显现出学习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4课安塞腰鼓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会读写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其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学生“自问自探”,从整体上感受作者的布局谋篇;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本文写作的方法;学习运用排比、比喻、对比等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3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感受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和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教学难点1通过学生“自问自探”,从具体的语段中感受本文写作的方法,学习运用排比、比喻、对比等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2.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感受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和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直接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安塞腰鼓。读题。2.资料交流:(1)课前大家都搜集了相关资料,谁来交流?(生预习交流)(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安塞腰鼓相关资料,加深了解。(师小结出示)二、预习展示(一)检查生字词。1.认读生字词。(分行指名读)高粱 骤雨 酸枣树 搏击 战栗 陌生 捶打 2.看拼音写词语。go liang zhu y sun zo sh b j zhn l m shng( ) ( ) ( )( ) ( )( )(生写好后对照检查)这些词语中,哪些字是你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3.重点教学生字“栗”(1)出示“栗”字,并出示相关图片。(2)理解由来:师边画古文字边解释意思(甲骨文的“栗”像树上结满刺球状的果实,所以它的本义是“带刺壳的果实”)屏幕出现“栗”字的演变过程。(3)理解意思:出示“栗”的两种不同解释,并组词。(板栗、栗子、栗树、栗壳;战栗)在我们文中(出示原句)是什么让人“战栗”?读句子。(4)指导书写:怎么才能写好“栗”字,仔细观察。生答后,师小结:上部略扁居中间,横长托举撇捺伸。师范写,提出要求。生练习。(二)检查长句子朗读。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三)检查对课文的初步理解,理清脉络。1.围绕课题,课文写了什么?2.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课文先写了( ),接着写了( ),最后写了( )。(根据回答,板书:鼓响之前 腰鼓表演 鼓声止息)三、学习新知(一)学习1-4节:鼓响之前的静。1.(出示1-4节)自由读,围绕词句说说自己的读书感受。2.交流。(1)生交流。(2)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茂腾腾”“朴实”“神情沉稳而安静”等词语中感受到人物的活力即将喷薄而出。3.指导朗读。(二)学习第5节:1.直接过渡:但是,看!(出示)你发现了什么?2.小结:一个感叹号引起读者注意,自然地完成了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从而静中蕴动,动静结合。(板书:动静结合)(三)学习第6、7节:腰鼓表演时的闹。1.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的安塞腰鼓要求:自由读课文第6、7自然段,完成填空,结合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在小组内交流。2.交流。(重点语段理解)出示: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1)指名读,说感受。(2)发现写法,初步感知: 这段是怎么写的?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回答小结:一个排比接着一个排比(板书:排比),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运用适当的比喻(板书:比喻),使文章更有层次,更能充分表现生命和力量的热烈激荡。指导朗读。(3)观看视频,仿写感受:观看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你能发挥想象再接着写下去吗? 一样,是 。安塞腰鼓就像一首雄壮的赞歌(排比句以诗的形式出现),指导朗读。(4)拓展古诗,加深理解。出示古诗,齐读。再读课文,加深感受。出示: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1)读,说感受。(2)哪些词用得好?(“燥热”“飞溅”用得好,好在与前面的“冰冷”“恬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热烈、奔放。)(板书:对比)(3)指导朗读。3.引读:黄土高原,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四、反思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学习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