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C卷.doc_第1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C卷.doc_第2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C卷.doc_第3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C卷.doc_第4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C卷一、 选择题(本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上联“树影横江,鱼戏枝头鸦踏浪”;下联是“山色倒海,龙吟岩畔虎眠滩”。此对联妙趣横生,意境深远,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 上联中的树影是虚像,鱼是物B . 上联中的树影是实像,鱼是虚物C . 下联中山色是由光的反射产生D . 下联中山色是由光的直线传播产生2. (2分)老师说初一的同学很多都已进入了青春期,男生小明不知道自己是否进入了青春期。他列出了自己最近的一些身体变化,请问哪一项不能说明他已进入了青春期( )A . 长出了腋毛B . 出现了首次遗精C . 说话声调变低沉了D . 身体有些发胖3. (2分)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变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B . 蝴蝶与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蚊子发出的声音响度大C . 龙卷风发生时伴有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D . 晚八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凡是生活在水中的,用鳍游动的脊椎动物都是鱼类B . 凡是能够飞翔的脊椎动物都是鸟类C . 凡是能爬行的脊椎动物都是爬行动物D . 凡是胎生、哺乳的脊椎动物都是哺乳动物5. (2分)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其主要好处是( ) A . 防止病虫害B . 保持适宜的温度C . 保持空气的流通D . 保持充足的水分6. (2分)这张试卷是白纸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能看清这些字主要原因是( ) A . 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 . 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 . 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的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D . 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7. (2分)细菌和真菌的生活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下面属于它们生活必要条件的是( )水分 空气 有机物 适宜的温度 阳光A . B . C . D . 8. (2分)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 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它一定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 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在不同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 . 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D . 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9. (2分)如图是昆虫两种发育过程中各时期的示意图。图中为卵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中描述的“死”是指图中的B . 属于发育过程的为菜粉蝶C . 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D . 两种发育过程的昆虫都是体内受精10. (2分)煤气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燃料,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为了安全,在煤气中添加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一旦发生煤气泄漏,人很快就能闻到这种气味,及时排除危险,这是利用了人的 ( ) A . 嗅觉B . 触觉C . 味觉D . 痛觉11. (2分)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2. (2分)如图为某花的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 . 此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B . 在开花时期,雨天多于晴天会影响过程C . 图中将发育成果实D . 完成受精后凋落,能继续发育13. (2分)我们能够听见声音,产生听觉的位置是 ( ) A . 耳廓B . 鼓膜C . 耳蜗D . 听觉中枢14. (2分)下列有关开花、结果及种子萌发的一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对于繁衍后代来说,只有雌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B . 受粉后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种子C . 雄蕊和雌蕊分别产生花粉和卵细胞,都是花最重要的部分D . 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阳光15. (2分)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中。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 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慢C . 只要有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16. (2分)小晨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15 cmB . 屏上的像是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 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向左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重新呈现一个清晰的像D .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当蜡烛移动到 32cm 刻度时,可能不成像17. (2分)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你知道“毛毛虫”是哪儿来的吗?下列能正确表示蝴蝶发育过程是( ) A . 受精卵若虫成虫B .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C . 受精卵成虫若虫D . 受精卵蛹幼虫成虫18. (2分)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关于照相机使用及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区别错误的是( ) A . 照相时景物与相机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B . 在底片上所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 景物与倒影对称于水面,倒影中物体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D . 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倒影中物体的高度比真实物体略大一些19. (2分)过去,人们一直以为胃炎是因为压力或吃辛辣食物引起的。后来,沃伦(Warren) 与马歇尔(Marshall)合作,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导致胃炎的某种微生物,该成果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经观察,该微生物呈微螺旋形弯曲,长度在2.5-4 微米,一端伸出2-6条鞭毛,最外面有细胞壁,细胞中只有裸露的DNA判断这种微生物是( ) A . 病毒B . 细菌C . 真菌D . 霉菌20. (2分)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 .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 .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C . 二维码是光源 D .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二、 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共8题;共25分)21. (3分)女性的伟大在于孕育生命、哺育生命、养育生命。 (1)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作用是产生_和分泌雌性激素。 (2)胚胎在子宫发育至第8周末,成为初具人形的胎儿。胎儿通过_从母体获取营养。 (3)孕妇分娩时,子宫收缩会引起剧烈阵痛。痛觉形成的部位是_。 22. (3分)下面图甲的幼苗是由图乙种子萌发而来的,你能判断图甲的A、B、C三部分分别是由图乙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吗?(在内填序号,在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1)A是由_发育而来; (2)B是由_发育而来;C是由_发育而来;当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物质由_提供 23. (2分)青少年如果不注意保护眼睛容易患上近视眼,矫正近视眼应佩戴_透镜(填“凸”或“凹”)。视力正常的眼睛,远近景物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_像(填“实”或“虚”)。 24. (5.0分)请你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张大爷将蜜桃的枝条嫁接到普通毛桃的茎上,你认为嫁接成活的关键是_。 (2)如图所示,大豆种子在萌芽初期,有机物的重量有所减少;当幼叶逐渐形成时,其体内有机物重量逐渐增加。请问最接近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_点(选填“T1”或“T2” 或“T3”)。 25. (2分) _和_输送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_和_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并分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26. (5.0分)如左上图为某银行人脸识别时的场景。假设机器上有一凸透镜检测人脸,则人脸在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像性质为_。对油菜花繁衍起最重要结构是_(填左下图中序号)。如右上图所示,小明的奶奶看近处的银行卡时感觉很是模糊,看远处油菜花却很清晰,则她的眼睛应和有右下图中的_图相似。 27. (3分)伴着绿水青山的理念,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好,一群小鸟栖息在清澈见底而且平静的湖边,如图所示。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它们展翅飞走时,它们在水中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人的感觉角度出发,你看到的这些情景都是在你的_形成的。 28. (2分)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将_(填“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或“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_(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 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题,每空2分,共26分) (共4题;共30分)29. (8分)近年来,A市发生多起造纸厂废水灌溉事件。农民用未经处理的造纸厂废水灌溉菜地, 导致疏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发生变化。小明为了探究造纸厂废水是否影响菜豆种子的发芽率。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作出假设:造纸厂废水可能会降低菜豆种子的发芽率。方法步骤:取两个培养皿分別标号 A、B,每个培养皿底部垫有两层纱布,将 200 粒大而饱满的菜豆种子平均放入 A 和 B 中;向 A 培养皿中倒入适量含造纸厂废水的清水,向 B 培养皿中倒入_;将 A、B 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种子萌发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 7天,记录菜豆种子的萌发情况;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菜豆种子发芽率。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该实验中小明放200粒菜豆种子的目的是_。根据上述实验,如果小明的猜想是正确,那么实验现象是:_。若A、B两个培养皿均不发芽,可能的原因是_。30. (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A的像。 (1)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法。(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或“科学推理”) (3)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将玻璃板绕EF轴做顺时针转动,可以观察到像_。(填“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不动”) 31. (8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 (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鼓面发出响声,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 (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接通瓶中的手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小。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_是正确的。32. (8.0分)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 。 A . 凸透镜 B . 凹透镜四、 分析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第33题5分,第34题4分,共9分 (共2题;共9分)33. (5.0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并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完成图中的光路,并标出A点的像A; (2)图乙:请你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S发出的经镜面反射且过P点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34. (4分)按要求作图(1)已知图中的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根据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画出已知光线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照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OB为反射光线,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3)小明站在游泳池边的A处,看到路灯在池水中的像与他看到的池中的一条鱼在C点重合,用光学作图法确定路灯B的位置和鱼的大致位置。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