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 谢志生一、认识审美鉴创造力教育的地位和意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结合”,还认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然而在“应试教育”为主的大背景下,由于认识上的偏颇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知识、轻审美的弊端。如何把审美鉴赏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达到全面发展这一目的,关注审美主体,力图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在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审美情感教育的探索,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美育目标,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通过丰富语文情感教学,来加强中学生审美创造能力教育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审美活动是由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几个心理要素构成的一种和谐的动态组合,并因此而形成主体的审美经验、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发展审美创造力等。在这些心理要素中,审美感知既是整个审美过程的起点,也是其它审美心理要素形成的基础,因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审美对象、强化审美感知过程,便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活动的基础和核心之所在。而要在审美主体身上产生审美感知,进而形成审美经验或感受,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等等,都只能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一系列感官相互作用来实现,即只能通过主体的视觉、听觉及其它感官系统的直接参与来实现。也就是说,要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或创设大量丰富多彩的与文本内容有关的感性直观材料,强化学生的审美感知,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使学生积累足够的审美经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确立科学的审美判断标准,形成独具个性的审美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丰富语文情感教学,加强审美创造能力教育二、丰富语文情感教学,加强审美创造能力教育1、利用丰富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创造审美教学。随着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更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规则的形体、优美的声音以及和谐的画面所具有的天生的喜爱倾向,在课堂中通过播放音乐、显示画面、放映电影及其它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直接感知文本所提供的审美对象,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审美功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赋予审美感知过程以强烈的情感色彩。因为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的那样:“情感常常使每一件在它影响之下产生的事物具有特别的、浓厚的兴趣;使事物具有特别的魅力、特别的美。”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习兴趣,加快学习进程,提高学习质量。使学生在学到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魏书生教学论语六则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谁排在第一位?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样简洁而充满情感的导入,唤起了学生对孔子的敬仰之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例如在教学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时,如能在自己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将漫天的飞雪、巍峨的长城、起舞的“银蛇”、驰骋的“蜡象”以及那“红装素裹”的“如此多娇”的江山等美丽的画面和那或激越雄壮、或燎亮悦耳的音乐以及那沁人肺腑的感人的朗读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编织出一幅“诗、书、画、乐、声”有机交融在一起的优美的立体画卷,则其强大的审美感染力必将使传统的“粉笔加黑板”式的教学手段难以望其项背。如此美不胜收的优美意境,必将对强化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审美兴趣,提高审美能力起到一种妙不可言的作用。在讲授非文学作品时同样也可用多媒体来增强教学效果。2、利用分析、再造形象,引导审美想像升华教学中应从每篇文章的实际出发,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美学素养。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象的作品,这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崇高与伟大,还可以开阔学生心胸。有些作品是单纯描绘大自然壮美风光的,如凉州词、登鹳雀楼、使至塞上、鲁山山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黄鹤楼、登飞来峰等。杜甫的望岳不仅从各个角度表现泰山的雄伟,而且还抒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使人产生高山仰止的美感。如在风雪迷漫的北国,毛泽东登高望远,诗兴勃发,写下著名的诗篇沁园春雪,抒发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激情。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将士,使诗人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于是诗人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读着读着,我们觉得自己也徜徉山水之间,恬淡超逸的心境脱颖而出。此时此刻,阅读主体沉醉在一种和谐宁静的境界,山水与我交融为一,神与物游,整个身心获得怡情欢愉的享受。语文审美教育的基础,是传授有关知识,展示美的形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觉、审美知识和审美想象,引导他们仿佛置身于文章所写的人、事、景、物之中,成为“参与人”或“目击者”,成为主人公的“朋友”或“敌人”,获得“入境”而忘身的、悦耳悦目的初步审美愉悦。3、强调朗读重要性,提高对语言美的感悟别林斯基说: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歌。”著名诗人艾青也说:“诗是笑出来的,哭出来的,感情是诗的生命。”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一首蕴含深情的小诗,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对这类的文章,教学有感情的朗读显得尤为重要。范读要掌握语调、重音、停顿和速度,充分传达作品所包含的情感,教师要根据情感发展线索和艺术构思作出整体的设计和处理。范读时,教师首先要深入体验作品情感,抓住它的基调,并进入情境,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跟读,从而以朗读入手,培养沉重的语感。语感是对语言内容和形式的领悟。学生要培养出好的语感,虽然也可以通过掌握语法规则等方式,但是朗读是最好的方法。在朗读训练中开展吟哦、齐诵、领诵,特别是配乐朗诵,对渲染情境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极有感染力的诗歌,是全人类共有的,在朗读时,就可以配上马思聪的钢琴曲思乡曲或者佟铁鑫演唱的乡愁,就可以达到催人泪下的感人效果。但是,朗读不能成为讲解的附庸,不能走过场,应该让朗读训练占有独立的地位,使它既作为阅读的手段,又作为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设计策略与管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分子生物学C》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创新理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级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原理及设计B》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标准)承包拆油罐协议书
- 个人投资合作协议书范本解析
-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级微观经济学(管学与工程)》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标准)学校合同节水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开荒保洁分包协议书
- 2025年水手理论考试题库
- 2025至2030年中国广州酒店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第9课 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公路工程常规试验项目标准及检测频率取样方法全新盘点
- 稳定基金管理办法
- 2025年徐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后监测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
- 数据安全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动设备培训课件
- 微多普勒技术用于低空公共安全治理的应用研究
- 打扫老人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