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作用于美国海洋法问题论文.doc_第1页
如何作用于美国海洋法问题论文.doc_第2页
如何作用于美国海洋法问题论文.doc_第3页
如何作用于美国海洋法问题论文.doc_第4页
如何作用于美国海洋法问题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作用于美国海洋法问题论文 1958年UNCLOS召开之前,美国政府已经出台了涉及海洋法问题的政策,如1945年杜鲁门公告等,美国国内也出现了关于大陆架等海洋法问题的争论,下面是如何作用于美国海洋法问题。并制定了有关法规。杜鲁门公告的出台犹如一枚重磅炸弹,使本来相对平静的世界海洋局势瞬间风起云涌,二战后第一波单方面扩大近海管辖权的浪潮滚滚而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等海洋大国推动联合国召开第一次海洋法会议,以便制定相关海洋法从而遏止日趋严重的近海管辖权扩张现象。尽管UNCLOS会议产生了包括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在内的4项公约,但是会议未能解决领海宽度问题,这就为UNCLOS的召开埋下了伏笔。1945年,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HarryS.Truman)发布了举世闻名的杜鲁门大陆架公告和渔业公告,从而一石激起千层浪,导致单方面海洋权利主张铺天盖地,近海管辖权扩张浪潮席卷拉美大地,国内和国际大陆架争论兴起。面对自身主张引发的“海洋政治地震”,美国政府只好加急出台相关立场。1.1945年杜鲁门公告1945年9月28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同时发布和签署关于沿海区域自然资源管辖权的两项公告和两项行政命令,分别宣称“邻接美国海岸的公海底下的大陆架底土和海床的自然资源属于美国,并受美国管辖和控制”,“在邻接美国海岸的公海区域建立渔业保护区”,史称杜鲁门公告(TrumanProclamations,后文简称公告)。公告的发布对世界海洋政治、国际海洋法和美国海洋政策及外交政策的发展均具有重大影响或意义,因此十分具有研究价值。本文依据美国解密档案和前人研究成果对公告的缘起、决策、基本原理、外国反应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思考。2.杜鲁门公告的缘起公告可溯源至20世纪30年代。渔业公告滥觞于1937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DelanoRoosevelt)总统要求研究发布海洋庇护公告的可能性,而促使他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源在于美日鲑鱼争议。大陆架公告发轫于1938年罗斯福总统要求探讨发布建立海军石油储备行政命令的可能性。二战后,联合国成立了专门研究国际法问题的国际法委员会,而该委员会选取了海洋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之一,进行了长达7年的研究,制定了成为UNCLOS讨论基础的73项条款草案,并建议联合国召开海洋法会议。联合国采纳了国际法委员会的建议,并于1958年2-4月召开了第一次海洋法会议,会议最终产生了四项条约。不过,会议未能就领海宽度问题达成一致,使其不可避免地打上“失败”的烙印。美国积极准备和参加了UNCLOS,致力寻求实现就3海里最大领海宽度达成协定的谈判目标,不过领海宽度问题未能如愿达成协定,美国不得不抱憾而归。3.国际法委员会的准备工作国际法委员会(InternationalLawCommission,简称ILC)关于海洋法问题的研究工作为UNCLOS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7年11月2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建立国际法委员会的决议,并通过了该委员会的章程。1948年11月3日,国际法委员会的第一次选举举行,15名国际法界人士当选为委员会委员,其后该委员会于1949年4月12日召开了第一届年会。在该年会上,国际法委员会选定14个问题作为法典编纂对象,其中包括两个海洋法问题:公海制度和领海制度。12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批准国际法委员会对公海(包括大陆架和毗连区)和领海等国际法问题开展编纂活动,并建议其优先考虑领海制度问题。此后,从1950年年会起,国际法委员会开始讨论海洋法问题,其间产生了许多草案,其中某些草案被传送给各国政府加以评论。1956年年会产生了一份最后报告,该报告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领海,第二部分则是关于公海,而第二部分又包括公海的一般制度、毗连区和大陆架三节内容。这份最后报告一共包含了73项条款,这些条款后来成为1958年UNCLOS讨论的基本文件。1950-1956年,国际法委员会讨论了公海制度问题。其间,特别报告员荷兰教授弗朗索瓦作了6份关于公海制度的报告外加1份补充报告。1951年,国际法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大陆架、海洋资源保护、定栖渔业以及毗连区等公海问题的条款草案,同时把这些条款草案分发给各国政府传阅。1953年,国际法委员会重新考察了这些条款草案,并于1956年依据各国政府的反馈意见制定了关于大陆架、公海渔业资源和毗连区的最后草案。1960年,联合国召开第二次海洋法会议,旨在解决UNCLOS遗留的领海宽度问题,然而,会议最后无果而终。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了如何作用于美国海洋法问题。 1958年UNCLOS召开之前,美国政府已经出台了涉及海洋法问题的政策,如1945年杜鲁门公告等,美国国内也出现了关于大陆架等海洋法问题的争论,下面是如何作用于美国海洋法问题。并制定了有关法规。杜鲁门公告的出台犹如一枚重磅炸弹,使本来相对平静的世界海洋局势瞬间风起云涌,二战后第一波单方面扩大近海管辖权的浪潮滚滚而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等海洋大国推动联合国召开第一次海洋法会议,以便制定相关海洋法从而遏止日趋严重的近海管辖权扩张现象。尽管UNCLOS会议产生了包括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在内的4项公约,但是会议未能解决领海宽度问题,这就为UNCLOS的召开埋下了伏笔。1945年,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HarryS.Truman)发布了举世闻名的杜鲁门大陆架公告和渔业公告,从而一石激起千层浪,导致单方面海洋权利主张铺天盖地,近海管辖权扩张浪潮席卷拉美大地,国内和国际大陆架争论兴起。面对自身主张引发的“海洋政治地震”,美国政府只好加急出台相关立场。1.1945年杜鲁门公告1945年9月28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同时发布和签署关于沿海区域自然资源管辖权的两项公告和两项行政命令,分别宣称“邻接美国海岸的公海底下的大陆架底土和海床的自然资源属于美国,并受美国管辖和控制”,“在邻接美国海岸的公海区域建立渔业保护区”,史称杜鲁门公告(TrumanProclamations,后文简称公告)。公告的发布对世界海洋政治、国际海洋法和美国海洋政策及外交政策的发展均具有重大影响或意义,因此十分具有研究价值。本文依据美国解密档案和前人研究成果对公告的缘起、决策、基本原理、外国反应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思考。2.杜鲁门公告的缘起公告可溯源至20世纪30年代。渔业公告滥觞于1937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DelanoRoosevelt)总统要求研究发布海洋庇护公告的可能性,而促使他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源在于美日鲑鱼争议。大陆架公告发轫于1938年罗斯福总统要求探讨发布建立海军石油储备行政命令的可能性。二战后,联合国成立了专门研究国际法问题的国际法委员会,而该委员会选取了海洋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之一,进行了长达7年的研究,制定了成为UNCLOS讨论基础的73项条款草案,并建议联合国召开海洋法会议。联合国采纳了国际法委员会的建议,并于1958年2-4月召开了第一次海洋法会议,会议最终产生了四项条约。不过,会议未能就领海宽度问题达成一致,使其不可避免地打上“失败”的烙印。美国积极准备和参加了UNCLOS,致力寻求实现就3海里最大领海宽度达成协定的谈判目标,不过领海宽度问题未能如愿达成协定,美国不得不抱憾而归。3.国际法委员会的准备工作国际法委员会(InternationalLawCommission,简称ILC)关于海洋法问题的研究工作为UNCLOS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7年11月2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建立国际法委员会的决议,并通过了该委员会的章程。1948年11月3日,国际法委员会的第一次选举举行,15名国际法界人士当选为委员会委员,其后该委员会于1949年4月12日召开了第一届年会。在该年会上,国际法委员会选定14个问题作为法典编纂对象,其中包括两个海洋法问题:公海制度和领海制度。12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批准国际法委员会对公海(包括大陆架和毗连区)和领海等国际法问题开展编纂活动,并建议其优先考虑领海制度问题。此后,从1950年年会起,国际法委员会开始讨论海洋法问题,其间产生了许多草案,其中某些草案被传送给各国政府加以评论。1956年年会产生了一份最后报告,该报告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领海,第二部分则是关于公海,而第二部分又包括公海的一般制度、毗连区和大陆架三节内容。这份最后报告一共包含了73项条款,这些条款后来成为1958年UNCLOS讨论的基本文件。1950-1956年,国际法委员会讨论了公海制度问题。其间,特别报告员荷兰教授弗朗索瓦作了6份关于公海制度的报告外加1份补充报告。1951年,国际法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大陆架、海洋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