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杨彬彬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的意思。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2、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回到2008年5月12日那天,去共同关注发生在那天可歌可泣的故事,共同去认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共同去感受谭老师那定格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姿势。(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是谁最后的姿势?这个姿势是怎样的?课文讲述的故事给你怎样的感觉? 3、是呀!这是一个悲壮、令人感动的故事,请你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课题。 二、浏览课文,找描写最后姿势的句子。 1、要求:那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谭老师最后的姿势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笔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 2、师生交流。 三、第一次(最后的姿势) 1、出示: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过渡: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次描写谭老师最后姿势的句子。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这句话中抓住了谭老师的哪几个动作,从他的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 交流、相机提示:拉、撑、护,从这其中我们体会到了谭老师对学生的爱。动作的快。读好句子。 2、过渡:那谭老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4-7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关键的词句,品读品读,细细地体会。 3、谁来说说,谭老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作出这选择的呢? (情况十分危急,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4、出示: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为什么这句话会让你感受到情况十分危急? 指导朗读:情况十分危急该怎么读?要地震了,多危险呀!读得这么慢,对吗?看,这儿有三个感叹号,读得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谭老师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他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从这儿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 要地震了,谭老师的话应该读出怎样的感觉?很镇定的感觉,怎么来表达呢? 5、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越来越危急了!) 出示:第五自然段 你从这句话的哪些词语中感受到情况很危急的?(提示:“刺耳的吱吱声,尘埃腾空而起”说明了什么?)读好句子。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 出示: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这短短的几秒钟,根本容不得谭老师多作考虑,谭老师立即,(引读句子。) 是啊,在危急关头,他选择了用自己的双臂守住孩子们的生命之门,他选择用“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势面对死亡。(再读句子) 6、范读: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一切到这儿似乎已经结束了,但事实上并没有结束,看,这儿有个省略号,请你想一想,这儿省略了什么? (齐读:请同学们把自己此时的感受融入你的朗读中。) (省略了人们的惊慌逃逸,省略了谭老师对四位学生的鼓励,省略了人们的哀嚎) 地震了,情况万分危急,作者通过对危急环境的描述,更加烘托了谭老师的光辉形象,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谭老师情急下唯一想到的是他的学生。让我们拿起书,一起重回那危急的一幕。 7、齐读47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次(最后的姿势) 1、过渡: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对谭老师最后姿势的描述,出现在人们的话语里 ,出示:“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八自然段,找一找,谭老师这最后的姿势给人怎样的感受?(震撼) 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震撼的?请你自己读读,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 2、“死死地”。想象:砖块掉下来了,砸得谭老师鲜血直流,但谭老师仍然: 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楼板压下来了,谭老师后脑被砸得深凹下去,但是谭老师仍然: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鲜血喷涌,疼痛难忍,但谭老师: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 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请你把你的感情融入你的朗读之中。 救援人员看到这一幕已是眼含热泪,他被深深地震撼了,谁再来读好这句话。 3、被深深震撼的还有谁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9、10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 出示:“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 。”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 你是从哪些词语上感受到震撼的?“飞身”、“扑”,这两个词语让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奋不顾身) 谭老师面对危险,将生死置之度外,他飞身一扑,用他的双臂为学生牢牢地守住了生命之门,怎能不让人震撼呢?(读好句子。) 4、出示: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你觉得老师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如果他不顾那四位离开教室,他如果他要留在教室里,保护四位学生,他这就叫生死攸关。(读词)是呀,他明知道留下来是死,但他还是果敢地留下来了,飞身扑去,怎能不让人震撼呢?(读好句子) 5、谭老师为什么会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挺身而出、舍生取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守护生命之门呢? 导出第三自然段,出示:“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这就是谭老师的人生格言,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是呀,谭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 6、让我们一起再来看这句话,出示:“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再读这句话的时候,你心中是否有了更深的感受?现在你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姿势? 7、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作者通过对救援人员、获救学生、老师的话得描述,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谭老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是挂在嘴上的,更多的是表现在行动里的。他最后的姿势,让我们深深地震撼。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一起读好第八到第十自然段。 五、学习第三次(最后的姿势) 1、引读十一自然段,谭老师是一位特级教师,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在教师眼里,谭老师是最爱孩子的,他在操场上看到一颗小石子都会捡起来,生怕学生玩耍时受伤,然而(音乐起),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出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听老师读课文的11-12节,让我们再次感受谭老师的伟大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质2、课文学到这儿,你心中是否和老师一样,涌起了千言万语,请你用:谭老师,我想对你说写写你此刻的感受。 3、交流、小结:谭老师这最后的姿势,不仅震撼了获救的四个学生,不仅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更深深地震撼了所有的中国人,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 出示: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4、文中三次描写谭老师的最后的姿势有什么作用呢?六、总结 1、其实,在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莒南疫情防控试卷及答案
- 活动进场人员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数控铣床项目提案报告
- 泛读unit4work课件教学课件
- 法院机关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法的价值位阶原则课件
- 2025年调车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兽医公共卫生试卷及答案
- 咖啡连锁品牌扩张战略布局报告:2025年市场趋势与风险预警
- 2025年民航企业管理试卷及答案
- 厨房规划和设计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综合仓储物流服务合同
- 高中英语:倒装句专项练习(附答案)
- 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转让协议
- 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
- 地方病防治技能理论考核试题
-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毕业生登记表001汇编
- (2024版)初级茶叶加工工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北京市-实验动物上岗证培训考试题库
- 不锈钢加工及安装合同集合
- 妊娠期高血压用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