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1页
课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2页
课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3页
课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4页
课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总 课时第三单元 15 古代诗歌四首 第一课时 主备人:谢艳平导学时间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有关知识。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准确地默写。 4理解诗的主要内容,培养热爱中国文化精髓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 2、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教学难点: 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课前自学】要求熟读甚至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并划分诗歌节奏。教材助读:诗歌相关知识简介乐府是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 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古人把这一乐府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唐代以后,即把指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称为古乐府。后代模仿其体制的作品,有时也称古乐府。律诗: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五律、七律律诗形式: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律诗有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 散曲是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新体诗。我们通常所称的“元曲”是指杂剧和散曲两种文学形。散曲大致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1、了解古代诗歌常识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 诗。如本课的 。而把唐朝新出现的 诗、 叫近体诗。如本课的 和 就是律诗。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 言律诗、 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为 ,七言律诗的节奏一般为 或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口语,用于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 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观沧海是 的名篇,也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篇,建安12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统一了北国,凯旋归来时登上碣石山,伫立峰顶,面对大海,浮想联翩,写下这篇乐府诗。当时曹操大军,铠甲未卸,征尘未洗,正可以挥师南下,征讨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 、 的壮丽景象,表现了 的抱负。次北固山下作者 ,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唐玄宗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 ”这一联闻名。3、文学常识填空。观沧海一诗选自_,作者_,字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_见称。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_,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_。4、解释字词意思,在括号内注音临: 碣( )石: 沧海: 何: 澹澹( ): 竦峙( ): 萧瑟 ( ): 洪波: 日月: 若: 幸甚至哉: 志: 1、研读观沧海,品评探究,领会诗的意境美。(1)“ ”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2)“ ”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作者描绘的景物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精景?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4)观沧海中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的句子是:(5)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2、研读次北固山下,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美。(1)文中的千古名句是:(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意思(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的是什么美景?【学习反思】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总 课时第三单元 15 古代诗歌四首 第二课时 主备人:谢艳平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有关知识。 导学时间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准确地默写。 4理解诗的主要内容,培养热爱中国文化精髓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1、了解诗人白居易和马致远白居易(772846),字 ,晚年自号 。 代大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形式主义。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深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有白氏长庆集72卷,集诗3000余首,数量之多,是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的。 钱塘湖春行是一首 诗。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今存杂剧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七种。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2、“天净沙” ,“秋思” 。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 ,配乐吟唱的。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是 。曲与词体式相近,都按调填词,但较词明快自由3、解释字词意思,在括号内注音水面初平: 云脚低:暖树: 不足:乱花: 才:没: 昏鸦:断肠:一、 自主合作,相互探究(自我完成后小组比赛,看谁做的最好)(一)1、钱塘湖春行这首七言律诗通过湖水、早莺、 、 、浅草、 ,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画,抒发了诗人 之情。2、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 图,真切的表现出游子的 之情。(二)研读课文1、研读钱塘湖春行(1)从诗中找出表现初春的词语?(2)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 和 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 ”,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 ”,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这是总写。中间两联是分写。颔联写 ,从 觉和 觉角度,描写了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颈联写 ,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通过“ ”和“ ”来表现早春的景象。尾联直抒胸臆,“ ”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3)“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2、研读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 ”图”。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 图,渲染了 的气氛;另一部分是骑着瘦马、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的剪影。两部分相互映衬,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尾句:“ ”点明主旨。3、“小桥流水人家”是否与诗歌的悲凉气氛不相符?采用了什么手法?4、前三句只是列举了景物,和诗歌的主题是怎样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3研读钱塘湖春行,完成下面题目。1本诗选自_,作者_是_代大诗人,字_,晚年又叫_。 2钱塘湖春行以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的感情。第_句和第_句是颔联,_联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3下面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学习反思】15课古代诗歌四首答案一1、古体诗 观沧海 律诗 绝句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五 七 中间 二二一式 二二三式或二二二一式 天净沙秋思2、步出夏门行 吞吐日月 包蕴万千 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 王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3、步出夏门行 曹操 孟德 东汉末年 慷慨悲壮 停泊 王湾4、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石:山名,碣石山 沧海:大海 何:多么 澹澹(dn d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sng zh):高高耸立。竦 ,高。峙,挺立。萧瑟 (xio s):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阳和月亮 若:如同.好像是 星汉:银河 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志:理想, 志向1、 乐天 香山居士 唐 七言律诗 2、 曲牌名 题目 元代 小令 3、 水面初平,见课文注释。云脚低,见课文注释。暖树,见课文注释。不足,见课文注释。乱花,各种色彩缤纷的花朵。才,刚刚。没,遮掩。昏鸦,见课文注释。断肠:形容极度悲伤。二1(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观 动景:水何澹澹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大海、山岛、树木、秋声、洪波是实景;日月和银河是联想,虚景。沧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3)、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2(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3)、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比眼前的现状美好,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显得胸襟开朗。(一)1、暖树 新燕 春泥 乱花 喜悦情怀和对钱塘湖春色的喜爱之情 2、游子漂泊行旅图 孤寂愁苦以及漂泊他乡的思乡之情(二)1(1)、早莺,暖树, 新燕,春泥,乱花,浅草(2)、孤山寺 贾亭 初平 云脚底 莺燕 视觉 听觉 花草 乱花 浅草 最爱 行不足(3)、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2、游子漂泊行旅图 深秋晚景图 悲凉 断肠人在天涯3、用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这种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意境更为悲凉。4、小令的前三句,18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